DB43 T 2015-2021 水稻抗稻瘟病田间病圃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pdf
《DB43 T 2015-2021 水稻抗稻瘟病田间病圃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 T 2015-2021 水稻抗稻瘟病田间病圃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in field disease nursery水稻抗稻瘟病田间病圃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发 布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2 发 布-20 2021-05 实 施-2043DB43/T2015 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5.020B 16DB43/T 20152021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稻瘟病 1 3.2 苗瘟 1 3.3 叶瘟 1 3.4 穗瘟 1
2、3.5 稻瘟病圃 1 3.6 抗稻瘟病鉴定 1 3.7 诱发品种 2 4 鉴定方法 2 4.1 病圃的选择 2 4.2 苗期鉴定圃设计 2 4.3 成株期鉴定圃设计 3 4.4 病圃的管理 3 5 鉴定内容及调查时期 3 5.1 苗瘟鉴定 3 5.2 叶瘟鉴定 4 5.3 穗瘟鉴定 4 6 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分级方法 5 6.1 苗叶瘟调查分级及抗性评价方法 5 6.2 穗瘟调查分级及抗性评价方法 5 6.3 综合指数及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 5 6.4 抗性鉴定结果有效性判断 5 7 档案管理 6 附录 A(规范性)水稻稻瘟病调查及评价分级标准 7 附录 B(资料性)水稻抗稻瘟病鉴定数据记载与统
3、计表 9 DB43/T 20152021 II DB43/T 2015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为 DB43/T 3192006水稻抗稻瘟病鉴定及评价方法的修订版。本文件代替 DB43/T 3192006在水稻抗稻瘟病鉴定中参考使用。本文件与DB43/T 319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强调了苗叶瘟病级应取苗瘟与叶瘟中较重的病级;明确了穗瘟应包括穗颈瘟与枝梗瘟,并进一步对穗颈瘟与枝梗瘟进行了定义
4、;调整了穗瘟调查时间,具体为黄熟初期(80稻穗尖端谷粒成熟时);增加了苗期、成株期鉴定圃的田间品种布局方式各 1种,鉴定单位可根据自身习惯选择其中一种;规定了单穗病级分级调查时,先看发病部位、再看损失率,先调查穗颈瘟、再调查枝梗瘟,以减少人为调查误差;将穗瘟单穗分级标准提前,穗瘟发病率及其病级可通过统计发病穗数与调查总穗数计算出,穗瘟损失率及其病级可通过单穗病级及其对应损失率计算出;细化了穗瘟发病率分级标准,明确规定如为穗颈瘟的、1个病穗记为 1个穗瘟发病,如为枝梗瘟的、3个病穗记为1个穗瘟发病,增强了穗瘟发病率分级的合理性。本文件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本文件由湖南省农
5、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友伦、李小娟、肖放华、杨远柱、胡小淳、鲁建华、蔡义东、刘虎、张茂哲、陆训。本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300 B1901-88;DB43/T 3192006。DB43/T 20152021 IV DB43/T 20152021 1 水稻抗稻 瘟病田 间病圃鉴 定与评 价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抗稻瘟病田间病圃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鉴定内容及调查时期、病情调
6、查与抗性评价分级方法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评价和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筛选。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比较试验与主栽品种抗性监测也可参考。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6462014 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 3 术语 和 定义 3.1 稻瘟病 rice blast disease 由稻瘟病菌(无性态:Pyricularia oryzae;有性态:Magnap
7、orthe oryzae)侵染水稻所致的病害,在田间病圃主要鉴定苗瘟、叶瘟、穗瘟三类。3.2 苗瘟 seedling blast of rice 大田移栽前(6叶期以前)稻瘟病菌侵染秧苗叶片引起的病害。3.3 叶瘟 leaf blast of rice 移栽后至分蘖末期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叶片引起的病害。3.4 穗瘟 panicle blast of rice 抽穗后至成熟期,稻瘟病菌侵染穗颈或枝梗引起的病害,常导致白穗或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分为穗颈瘟和枝梗瘟两类。穗颈瘟包括稻穗颈部或离穗颈 1/3处及以下部位(从稻穗颈部开始至稻穗尖端)的主轴发病,枝梗瘟包括穗轴第一次枝梗发病或离穗颈 1/3以上
8、处的主轴发病。3.5 稻瘟病 圃 rice blast nursery 在稻瘟病重发区设立的诱使水稻苗期和成株期充分发生稻瘟病的鉴定圃。3.6 抗稻瘟 病鉴 定 identification of rice blast disease resistance 在水稻生长发育阶段,通过自然诱发或人工接种稻瘟病菌,以确定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感反应类型。DB43/T 20152021 2 3.7 诱发品 种 induced variety 用于诱使鉴定品种充分发生稻瘟病的当地高感品种。4 鉴 定方 法 4.1 病圃 的选 择 在雾多、露期长、生理小种组成丰富、每年发病严重的山区水稻种植区设立病圃。病圃要求
9、稻田肥力均匀,排灌方便。4.2 苗期 鉴定 圃设 计 选择当地最适宜稻瘟病发生的时期播种,采用湿润育秧,秧厢厢面宽110或120 cm、沟宽20 cm。播种时,先播诱发品种,待塌谷后,再按编号顺序依次播种鉴定品种,并逐个品种塌谷。鉴定品种与诱发品种在秧厢上的布局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方式一,见图 1,厢面中间幅宽 40 cm、播种诱发品种,诱发品种两边对称播种鉴定品种,行长40 cm、行宽10 cm,两品种间相距 10 cm;方式二,见图2,厢面四周幅宽 20 cm、播种诱发品种,中间播种两幅鉴定品种,两幅间间距10 cm,每品种行长30 cm、行宽10 cm,两品种间相距10 cm。图1 苗瘟
10、 鉴定 圃品 种田 间布局 图(方式 一)DB43/T 20152021 3 图2 苗瘟 鉴定 圃品 种田 间布局 图(方式 二)4.3 成株 期鉴 定圃 设计 将苗期鉴定圃中所有品种的秧苗(苗瘟9 级致使秧苗全部死亡的除外)移入成株期鉴定圃中,继续进行叶瘟、穗瘟的抗性鉴定。鉴定品种分小区按顺序栽植,每个品种栽 30 蔸(6蔸5 行),每蔸24株基本苗,株行距为20 cm20 cm,两品种间相隔40 cm。鉴定圃田边四周栽植诱发品种 3行以上,每个鉴定品种至少有一侧临近诱发品种。鉴定品种与诱发品种在大田中的布局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方式一,见图 3,鉴定品种以两幅为一单位,每幅中间间距 1 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 2015-2021 水稻抗稻瘟病田间病圃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 2015 2021 水稻 稻瘟病 田间 鉴定 评价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