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2408-2021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pdf
《YD T 2408-2021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2408-2021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pdf(7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060 M 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信 行业标准 YD/T 2408XXXX 代替 YD/T 2408-2013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for security capability of smart mobile terminal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 布 YD/T 2408XXXX I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V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3.1 术语和定义 .3 3.2 缩
2、略语 .4 4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4 4.1 概述及基本要求 .4 4.2 移动智能终端硬件安全能力 .5 4.3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安全能力 .7 4.4 移动智能终端外围接口安全能力 .40 4.5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层安全能力 .46 4.6 移动智能终端用户数据安全保护能力 .58 5 移动智能终端功能限制性要求测试方法 .63 YD/T 2408XXXX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YD/T 2408-2013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与 YD/T 2408-2013相比,主要 的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
3、文件“ YD/T 1186 移动终端芯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增加了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YD/T 3228-2017 移动应用软件安全评估方法”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移动智能终端 ”的定义(见 3.1.1, 2013年版的 3.1.1);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的定义(见 3.1.8, 2013年版的 3.1.8);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 ”的定义(见 4.2.9);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 ”的定义(见 4.2.10); 删除了缩略语“ LAWMO”的内容(见 3.2, 2013年版的 3.2); 增加了缩略语“ CNNVD
4、”、“ CNVD”、“ NFC”的内容(见 3.2, 2013年版的 3.2); 修改了 “概述和基本要求 ”的内容(见 4.1, 2013年版的 4.1); 增加了 “安全运行区域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2.1); 增加了 “安全启动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2.2); 增加了 “防止物理攻击能力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2.3); 增加了 “安全属性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2.4); 增加了 “根密钥生成与保护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2.5); 增加了 “安全处理单元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2.6); 修改了 “拨打电话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
5、试方法(见 4.3.1.1.1, 2013年版的 4.3.1.1.1); 修改了 “三方通话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2, 2013年版的 4.3.1.1.2); 修改了 “发送短信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3, 2013年版的 4.3.1.1.3); 修改了 “发送彩信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4, 2013年版的 4.3.1.1.4); 修改了 “发送邮件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5, 2013年版的 4.3.1.1.5); 修改 了 “移动通信网络数据连接开启 /关闭的开关 ”
6、的 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见 4.3.1.1.6.1, 2013年 版的 4.3.1.1.6.1); 修改了 “开启移动通信网络数据连接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6.2, 2013年 版的 4.3.1.1.6.2); 修改了 “移动通信网络数据连接状态提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6.3, 2013年版的 4.3.1.1.6.3); 增加了 “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6.4); 修改了 “WLAN网络连接开启 /关闭的开关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7.1, 2013年版的 4.3.1
7、.1.7.1); YD/T 2408XXXX III 修改了 “开启 WLAN网络连接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1.7.2, 2013年版的 4.3.1.1.7.2); 修改 了 “WLAN网络连接状态提示 ”的 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见 4.3.1.1.7.3, 2013年版的 4.3.1.1.7.3) ; 修改了 “调用定位功能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1.1, 2013年版的 4.3.1.2.1.1); 修改了 “定位功能的状态显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1.2, 2013年版的 4.3.1.2.1.2); 修改了 “
8、通话录音功能启动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2, 2013年版的 4.3.1.2.2); 修改了 “本地录音功能启动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3, 2013年版的 4.3.1.2.3); 增加了 “后台截屏 /录屏功能启动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4); 修改了 “拍照 /摄像功能启动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5, 2013年版的 4.3.1.2.4); 增加了 “接收短信功能启动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6); 修改了 “电话本数据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
9、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1, 2013年版的 4.3.1.2.5.5); 修改了 “通话记录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2, 2013年版的 4.3.1.2.5.6); 修改了 “短信数据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3, 2013年版的 4.3.1.2.5.7); 修改了 “彩信数据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4, 2013年版的 4.3.1.2.5.8); 增加了 “上网记录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5); 增加了 “日程表数据读操
10、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6); 增加了 “媒体影音数据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7); 增加了 “生物特征识别信息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8); 增加了 “设备唯一可识别信息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9); 增加了 “应用软件列表读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10); 修改了 “电话本数据修改(写和删除)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11, 2013年版的 4.3.1.2.5.1
11、); 修改 了 “通话记录修改 (写和删除 ) 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 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见 4.3.1.2.7.12, 2013 年版的 4.3.1.2.5.2); 修改 了 “短信数据修改 (写和删除 ) 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 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见 4.3.1.2.7.13, 2013 年版的 4.3.1.2.5.3); 修改 了 “彩信数据修改 (写和删除 ) 操作的受控机制 ”的 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见 4.3.1.2.7.14, 2013 年版的 4.3.1.2.5.4); YD/T 2408XXXX IV 增加了 “ 日程表数据修改(写和删除)操作的受控机制 ”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
12、法(见 4.3.1.2.7.15); 增加了 “设备唯一可识别信息去标识化能力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2.7.16); 增加了 “安全调用目的统一明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1.3); 增加了 “操作系统的更新 更新受控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2.1); 增加了 “操作系统的更新 自动更新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2.2); 增加了 “操作系统的更新 下载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2.3); 修改了 “操作系统的更新 授权更新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2.4, 2013年版的 4.3.1.3.1); 修改了 “操作系统的更新
13、 风险提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2.5, 2013年版的 4.3.1.3.2); 增加了 “多操作系统隔离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3.1); 增加了 “框架型操作系统安全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3.2); 增加了 “操作系统漏洞修复能力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4.1); 增加了 “操作系统漏洞修复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4.2); 增加了 “操作系统个人信息保护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5.1); 增加了 “操作系统敏感行为安全要求 敏感行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5.2.1); 增加了 “
14、操作系统敏感行为安全要求 通信功能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5.2.2); 增加了 “移动智能终端识别和提醒不良信息能力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6.1); 增加了 “移动智能终端处置不良信息能力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3.6.2); 修改 了 “蓝牙接口开启 /关闭的开关 ”的 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见 4.4.1.1.1, 2013年版的 4.4.1.1.1) ; 修改了 “蓝牙接口开启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4.1.1.2, 2013年版的 4.4.1.1.2) ; 修改了 “NFC接口开启 /关闭的开关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4.1.
15、1.3, 2013年版的 4.4.1.1.3) ; 修改了 “NFC接口开启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4.1.1.4, 2013年版的 4.4.1.1.4); 修改了 “蓝牙配对连接的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4.1.2, 2013年版的 4.4.1.2); 修改了 “蓝牙接口连接状态显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4.1.3.1, 2013年版的 4.4.1.3.1); 修改了 “NFC接口连接提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4.1.3.2, 2013年版的 4.4.1.3.2); 修改了 “蓝牙接口数据传输受控机制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4.1
16、.4.1, 2013年版的 4.4.1.4.1); 修改 了 “NFC接口数据传输受控机制 ”的 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见 4.4.1.4.2, 2013年版的 4.4.1.4.2) ; 修改了 “应用软件安全配置能力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1, 2013年版的 4.5.1); 增加了 “应用软件调用行为记录 基础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2.1); 增加了 “应用软件调用行为记录 增强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2.2); 修改了 “非认证签名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3.1, 2013年版的 4.5.2.1); 修改了 “应用软件件自启动程序监
17、控能力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4, 2013年版的 4.5.3) ; 增加了 “个人信息保护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1); 修改了 “收集用户数据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2, 2013年版的 4.5.4.1); YD/T 2408XXXX V 修改了 “修改用户数据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3, 2013年版的 4.5.4.2); 增加了 “数据录入行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4); 增加了 “应用软件加密传输敏感数据行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5.1); 增加了 “应用软件加密传输多媒体数据行为 ”的安
18、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5.2); 增加了 “应用软件组件访问控制行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6); 增加了 “应用软件签名 签名信息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7.1); 增加了 “应用软件签名 认证签名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7.2); 增加了 “应用软件更新受控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8.1); 增加了 “应用软件自动更新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8.2); 增加了 “应用软件更新包下载要求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8.3); 增加了 “应用软件热更新受控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
19、.5.5.8.4); 增加了 “应用软件更新风险提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8.5); 增加了 “应用软件更新失败回滚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8.6); 修改了 “应用软件流量耗费行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9.1, 2013年版的 4.5.4.3.1); 修改了 “应用软件费用损失行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9.2, 2013年版的 4.5.4.3.2); 修改了 “应用软件泄露敏感数据行为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5.5.9.3, 2013年版的 4.5.4.3.3); 增加了 “应用软件漏洞测试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20、见 4.5.5.10); 增加了 “锁定状态数据保护 ”的传输数据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6.1.3) 修改了 “文件类用户数据的授权访问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6.2, 2013年版的 4.6.2); 修改了 “用户数据的彻底删除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6.4, 2013年版的 4.6.4); 修改了 “用户数据的远程删除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6.5.2, 2013年版的 4.6.5.2); 修改了 “用户数据的本地备份 ”的安全能力测试方法(见 4.6.6.1, 2013年版的 4.6.6.1); 本标准为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 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
21、构预计如下: a) YD/T 2407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b) YD/T 2408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博鼎实华(北京 ) 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 公司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高通无线通信技术 (中 国 ) 有限公司、微软(中国 ) 有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维 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
22、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董霁,宁华,马鑫,潘娟,国炜,刘陶,傅山,詹维骁,汪薇薇,王艳红,魏 凡星 , 王嘉义 , 武林娜 , 刘颖 , 谢春霞 , 杨天一 , 姚晓天 , 邱勤 , 张悦 , 衣强 , 常新苗 , 李腾 , 杜志敏 , 王江胜,赵中杰,刘献伦,姚一楠,吴春雨,吴越,贾科,江小威、 常秀燕 。 本标准于 2013年 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YD/T 2408XXXX VI 引 言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以及功能的不断扩展 , 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 关注 。 近年来 , 恶意吸费 、 窃听 、 窃录 、 位置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频发 , 使用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2408-2021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测试方法 2408 2021 移动 智能 终端 安全 能力 测试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