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3242-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范.pdf
《DB22 T 3242-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3242-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范.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020.01 CCS Z 10 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22/T 3242 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wetland inventory 2021-06-01 发布 2021-06-15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242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原则 . 2 4.1 调查目的 . 2 4.2 调查范围 . 2 4.3 调查周期 . 2 4.4 数学基础 . 2 4.5 调查单元 . 3 5 程序流程图 . 3 6
2、 基本属性和区位调查 . 4 6.1 湿地边界 . 5 6.2 湿地类型 . 5 6.3 湿地面积 . 5 6.4 位置 . 5 6.5 海拔 . 5 6.6 所属流域 . 5 6.7 记录 . 5 7 基质与土壤调查 . 5 7.1 地表基质 . 5 7.2 湿地土壤 . 5 7.3 记录 . 6 8 水文水环境调查 . 6 8.1 水文特征 . 6 8.2 水质 . 6 9 湿地植物调查 . 7 9.1 湿地植被 . 7 9.2 植物群落 . 7 9.3 记录 . 8 10 湿地动物调查 . 8 10.1 鸟类 . 8 10.2 两栖、爬行动物 . 8 10.3 兽类 . 8 10.4 鱼
3、类 . 8 10.5 水生无脊椎动物 . 8 10.6 记录 . 8 11 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 . 8 11.1 保护状况 . 8 11.2 湿地利用方式 . 8 DB22/T 3242 2021 II 11.3 受威胁状况 . 8 11.4 记录 . 8 12 调查成果 . 9 12.1 县 (市 /区 )级调查成果 . 9 12.2 省级调查成果 . 9 13 数据管理 . 9 附录 A(资料性) 湿地划界技术要求 . 10 A.1 数据准备 . 10 A.2 判读流程 . 10 A.3 外业调查及举证 . 11 附录 B(规范性) 一、二、三级流域划分 . 13 附录 C(资料性) 湿地
4、调查记录用表 . 14 附录 D(资料性) 湿地受威 胁状况分类 . 23 附录 E(资料性) 数据库结构 . 24 图 1 湿地调查技术流程图 . 4 表 1 土壤测试指标及方法 . 6 表 2 水质测试指标及方法 . 7 表 B.1 一、二、三级流域及其代码表 . 13 表 C.1 湿地斑块调查记录 表 . 14 表 C.2 地表基质与土壤调查记录表 . 14 表 C.3 水文调查记录表 . 15 表 C.4 水质调查记录表 . 15 表 C.5 湿地植被调查记录表 . 16 表 C.6 样地描述记录表 . 16 表 C.7 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记录表(乔木层) . 17 表 C.8 植物群落
5、样方调查记录表(灌木层) . 17 表 C.9 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记录表(草本层) . 18 表 C.10 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记录表(苔藓层) . 18 表 C.11 植物图片信息记录表 . 19 表 C.12 鸟类调查记录表 . 19 表 C.13 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记录表 . 20 表 C.14 兽类调查记录表 . 20 表 C.15 鱼类调查记录表 . 21 表 C.16 水生无脊椎动物调查记录表 . 21 表 C.17 湿地保护利用状况调查记录表 . 22 表 D.1 湿地受威胁类 型及其代码表 . 23 表 E.1 湿地斑块属性数据库结构 表 . 24 表 E.2 湿地区 属性数据库结构
6、表 . 27 DB22/T 3242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 省自然资源厅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吕宪国、祝占胜、 薛振山 、 刘波 、徐春光、武立军、高炳浩、李正东、 武海涛 、 姜明 、邹元春、宗翔、杨铎。 DB22/T 3242 2021 1
7、湿地调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确立了 湿地调查的 程序,规定了基本属性与区位、 基质 与土壤、 水文 水环境、 湿地 植物、 湿 地动物 、 保护 和利用 状况 调查的方法,描述了过程记录、标记等追溯方法。 本 文件 适 用于 湿地的 调查 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25283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GB/T 27648 重要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HJ
8、/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32 土壤总磷的测定 碱熔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HJ 710.3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哺乳动物 HJ 710.4 生物多样性观 测技术导则 鸟类 HJ 710.5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爬行动物 HJ 710.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 HJ 710.7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 HJ 717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 LY/T 123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NY/T 1121.2 土壤检测 第 2 部分:土壤 pH 的测定 NY/T 1121.16 土壤检测 第 16 部分: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
9、定 SL 79 矿化度的测定 ( 重量法 ) 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 DB 22/T 2951 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边界 wetland boundary DB22/T 3242 2021 2 湿地与非湿地之间的地表界线。 3.2 湿地植物 wetland plants 在湿地上生长并繁殖的植物,能够适应 长期或季节性 淹水 、 饱和土壤。主要包括能够适应淹水的维 管植物及苔藓。 3.3 湿地土壤 wetland soil 在生长季节 水分 饱和、淹水或积水足够长的时间,处于厌氧状态的土壤。包括湿地 泥炭 土壤和湿地 矿质土壤。
10、 3.4 内陆滩涂 inland beach 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 ,及 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 3.5 重点湿地 key wetland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内的湿地; 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以及 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 3.6 全覆盖调查 full coverage inventory 调查所有湿地的基本特征,包括基本属性和区位调查、地表基质调查、水文特征调查、植被调查、 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 3.7 湿地斑块 wetland patch 湿地特征相对一致的湿地单元。 3.8 湿地区 wetland area 由多块湿地斑块组成的、具有
11、一定水文联系和生态功能的湿地复合体。 4 总体原则 4.1 调查目的 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统一完整、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和用 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等工作需要。 4.2 调查 范围 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最小起调面积 600 m2。 4.3 调查周期 每 年调查一次湿地 基本属性和区位, 每 5 年 进行一次全覆盖 调查 。 4.4 数学基础 DB22/T 3242 2021 3 坐标系统采用 “2000 国 家大地坐标系 ”。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投影方式采用高斯 - 克吕格投影。 1:2
12、000、 1:5000、 1:10000 比例尺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 3分带。 4.5 调查 单元 4.5.1 湿地区 4.5.1.1 湿地区划分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 、 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 、 省级重要湿地 为独立湿地区 ; 其他湿地依据 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 地貌单元的独立性 及县级行政区划分。 4.5.1.2 湿地区命名 应 根据现有的湿地 区 名称或地形图上就近自然地物、居民点等 对湿地区 进行命名。 4.5.1.3 湿地区编码 单独区划的湿地区, 编码固定 为 5 位 :第 1 位 为 2 级 湿地类 代码 ,为数字 24; 编码第 2 位为 扩充码,暂时为 0
13、; 编码第 3、 4、 5 位为 湿地区顺序码 。 其他湿地区, 编码固定 为 9 位 ,前 6 位是 各县(区、市)的行政区划国标代码, 编码第 7、 8、 9 位为 湿地区顺序码。 4.5.2 湿地斑块 4.5.2.1 湿地斑块划分 应按 三级流域 、 湿地 类型、 积水状况 、 县级行政区域 、 土地权属 、 保护状况 、 湿地主导利用方式 进 行斑块划分 。 4.5.2.2 湿地斑块编码 湿地斑块标识编码为 16 位,前 9 位为斑块所在湿地区编码,编码第 10 位为 2 级湿地类代码, 编码后 6 位为斑块序号。 5 程序流程图 流程见图 1。 DB22/T 3242 2021 4
14、图 1 湿地调查技术流程图 6 基本属性和区位 调查 DB22/T 3242 2021 5 6.1 湿地 边界 划界方法及要求 参 见 附录 A。 6.2 湿地 类型 6.2.1 应依据历史调查数据,初步识别湿地类型, 建立解译标志 库。 6.2.2 采用室内建标和野外建标相结合的方法, 完善 遥感解译标志库。 6.2.3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分类信息, 结合 实地调查 确定 湿地 类型。 6.3 湿地面积 在 GIS 平台中计算并汇总 。 6.4 位置 6.4.1 湿地斑块所在的县级行政区 应 从省行政区划图上查取。 6.4.2 应记录 湿地斑块中心位置 及四至的 经纬度坐标。 6.5 海拔
15、 依据实地调查或基础测绘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 计算湿地斑块平均海拔。 6.6 所属流域 湿地斑块所属流域 应 从三级流域划分图上套取 ,参见附录 B。 6.7 记录 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 C.1。 7 基质 与土壤 调查 7.1 地表基质 按照岩石、砾质、泥质、土质填写基质类型。 7.2 湿地土壤 7.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7.2.1.1 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原则、采样方法、样品制备与保存、质量控制按 HJ/T 166 规定执行。 7.2.1.2 沉降物样品的采集方法、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法按 SL 219 规定执行。 7.2.2 测试 指标及方法 见表 1。 DB22/T 3242 2
16、021 6 表 1 土壤测试指标及方法 测试 指标 方法 有机质, % 按 LY/T 1237 规定执行 泥炭层厚度, cm 按 GB/T 25283 规定执行 pH 按 NY/T 1121.2 规定执行 总氮, mg/kg 按 HJ 717 规定执行 总磷, mg/kg 按 HJ 632 规定执行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 , mg/kg 按 NY/T 1121.16 规定执行 7.3 记录 填写调查数据,参见附录 C.2。 8 水文水环境调查 8.1 水文特征 8.1.1 水源补给方式 按照地表径流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人工补给填写主要补给方式,存在多种补给方式 的按照补 给 量从大至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3242-2021 湿地调查技术规范 3242 2021 湿地 调查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