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充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2011年南充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南充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南 充市 二 O 一一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一、积累与运用 (共 20 分 ) 1、识字书写 (2 分 ) 记者从 5 月 19 日举行的首个 “中国旅游日 南充旅游公众宣传活动 ”上获悉, 经过市民广泛参与投票和专家评审,市民心中的 “南充新八景 ”最终敲定。 “南充新八景 ”是:凌云仙山、天下曲流、白塔 晨钟、鱼跃龙门、万卷层楼、莲 池倒影、开汉云楼、嘉江游埠。当 天,市旅游局对此进行了授牌。 给加点字注音,并将词语规范、工整地抄写在 “田 ”字格内。 莲池倒影 ( ) 嘉江游埠 ( ) 2、名句积累 (6 分 ) (1)
2、,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 (2)问渠那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 ) (3)春冬之时,则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 (4)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 (郭沫若静夜 )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 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 。 (6)“酒 ”是古往今来诗人吟咏的一种特殊的意象 。请从你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一 句与 “酒 ”有关的完整诗句 (课内外均可 )。 3、名著阅读 (2 分 ) 根据你积累的名著知识,在横线处填入恰 当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一 致。 经典滋润心灵,名著丰盈人生。 朝花夕拾如一幅淡雅的画,描摹出
3、记忆的甜 美泡出人生的艰辛。 4、读图答题 (2 分 ) (1)简要介绍漫画的主要内容。 (1 分 ) (2)仔细观察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 分 ) 5、综合性学习 (3 分 ) 某班举行了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综合性学习活动,假 如你是其中一员,请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 、 孟子均列入古时 “四书 ”, “四书 ”中另两书是 、 。 (1 分 ) (2)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是 他们的思想和美德。请从你的知识积累 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 、 孟子中找到例句。 (2 分 ) 示例:孔子 谦虚的美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 民本思想 得道
4、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语言运用 (2 分 ) 极目远望 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上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是: 7、诗词鉴赏 (3 分 )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1 分 )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 二、阅读理解 (共 40 分 ) (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814 题 (共 14 分
5、)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王小玲 一只翩然而至的蝶凝止于我的肩头。 震颤的双翅微微收拢,轻踏花蕊的细足 清香的立于我的颈项之侧。那里, 是我最钟爱的开满淡紫蝴蝶兰旗袍左肩上含苞待放的一朵。 轻轻侧过脸,与一只蝶对视,与一朵花的灵魂对视。 我的目光应该是柔的是暖的,竟不敢直 视这美丽的精灵,分明是一颗美到 极致的精魂 我的心不堪美艳一击,在此时 竟是如此的脆弱,强烈的痛感让 我的目光也 A (灼伤、灼痛 )。 那一袭紫黑的蝶衣,是上好的丝绸的质感, 晕着点点的黄,若隐若现,不 可碰触,不敢碰触。那般的高贵神秘那般的典雅脱俗。 破茧,是为了寻找生命的花朵,用一身 的美丽,用一生的痴情,短暂的生 命不曾
6、放弃过。生命的意义就是为 了美,为了寻找美,为了展示美。 因为美,而成为永恒,成为人们美的幻想和寄托。 最美的梦境是蝴蝶梦;最美的纽扣叫蝴蝶扣; 最美的戏服称做蝶衣;最美 的舞姿喻为蝶翩跹;最美的爱情是化蝶而去的梁祝 那么是谁,安排我在阳光的花影间与一只蝶相遇,让我灵魂的尖端随蝶的 纤纤细足舞出春天的芬芳? 你从哪里来?你又到哪里去?为着怎样一段生命的 轨迹,在这一刻,神奇 的静栖于我的肩头? 静是禅。 净是禅。 仿佛冥冥命运中赐予我一瞬得天独宠的美丽,让我的心静在蝶翼的翩然 中,让我的魂净在蝶衣的绮梦中;使我的生命经的住岁月最苛刻的吟读,让我 在清晨花瓣的露珠上 B (构筑、构造 )水晶的房
7、屋,安置我们的芳香的邂逅。 不期而遇的蝶啊。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我将以心为桥,走进春天的脉络,将一朵最美的花融入生命。 由此住进幸福的春天,永远的春天。 8、结合文意,在文中 A、 B 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 分 ) A( ) B( ) 9、 “我的目光应该是柔的是暖的 ”,为什么 “竟不敢直视这美丽的精灵 ”? (2 分 ) 10 选文中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2 分 ) 答: 11、选文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为什么单独成段? (2 分 ) 答: 12、赏析加点词的妙处。 (2 分 ) 颤动的双翅萌动一树花蕾,潮涌一河春汛。 赏析: 13、选文
8、中 “我 ”只是 “与一只蝶不期而遇 ”吗?想一想, “我 ”实际上遇到的是什 么? (2 分 ) 14、品味全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 (2 分 ) 答: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9 题 (共 8 分 )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 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 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 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 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
9、越 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 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 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 “水墙 ”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 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 1960 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 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 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 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 “亚延地带 ”。海底地震发生 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 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 “圆
10、形波纹 ”,故而引发海啸。 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 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 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 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 海啸。 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 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 示,在 1.5 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 100 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 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 6.5 级以上,震源深度在 25 公里以内。 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 2005 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 近海域发生 8.5 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
11、 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 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 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 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 也有关系。 2004 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 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 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 等因素密切相关。 15.选方第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 分) 16.请根据选文第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 “海啸 ”?( 1 分) 答: 17.选文第段 “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 1.5 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 大约只有 100 次引起海啸。 ”句中
12、加点词语 “大约 ”能否删去?为什么? (2 分 ) 答: 18.选文第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 明方法是哪两种?有什么作用? (2 分 ) 19.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 (2 分 ) 答: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3 题 (共 8 分 ) 器小 马德 器小的人,眼光浅近,肚量猥小,境界促狭,弊端众多。 从心灵的格调来看,大气的人像一棵巨树,长在旷 野里,苍劲,宏阔,气 势雄浑磅礴;而器小的人,像一株植物,一头扎进了瓶子里,无论怎么长,也 别别扭扭的,屈曲,琐缩,难见气象。 器小的人,举手也能摇曳生姿,投足也 会潋滟动人。也就是说,在平常的 环节上,器小之势是显露不出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南充市 初中 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