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1805-202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pdf
《DB63 T 1805-202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1805-202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pdf(6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73.010 D01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805202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 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 2020 - 08 - 11发布 2020 - 09 - 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8052020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适用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4 4.1 成立组织机构.4 4.2 制定制度.4 4.3 部署实施.5 4.4 划分风险点.5 4.5 辨识危险源.6 4.6 风险评价.7 4.7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7 4.
2、8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7 4.9 风险告知.7 5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7 5.1 成立组织机构.7 5.2 制定制度.8 5.3 培训.8 6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8 6.1 隐患排查项目.8 6.2 隐患排查.8 6.3 编制隐患排查清单.9 6.4 隐患分级.9 6.5 隐患治理.10 7 建设成果和效果.11 7.1 成果.11 7.2 效果.11 8 信息化管理.11 9 持续改进.11 10 文件管理.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3 DB63/T 1805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应急管理厅
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应急管理厅、青海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锡铁山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宁安、郭显世、郭勇、敏锐、曹林宝、徐志靓、张琦、芦光伟、李开远、姚 京栋、郭威、江珍永、余晓峰、郭全海、程武忠、闫海鹏、李省伟、吕忠祥、谢莉莉。 本标准由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监督实施。 DB63/T 18052020 I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地下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经验及生产安全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
4、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青海省金属非金属地 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青海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及生产安全事 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DB63/T 18052020 4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省内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
5、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3/T 1803-2019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63/T 1804-2019 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63/T 1803-2019和DB63/T 1804-20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4.1 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明确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责任部门(含承包单位),成立领导双重预防机制 小组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要明确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风险识别、
6、评价和管控等工作,分管负责人应 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和管控等工作。工作组要明确组成人员范围,包括:安全、生产、 技术、工艺、质量、设备、工程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含承包单位)负责人;通风、采矿、机电等各类部 门技术人员和相关岗位人员,明确任务分工、编排节点计划。 4.2 制定制度 4.2.1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明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 应提出具体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管理保障措施,从组织协调、资金保障、宣传推广、培训交流、督 查考核等方面制定措施。 4.2.2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DB63/T 18052020 5 应规定企
7、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层次风险管控职责;规定安全生产风 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标准、管控层级确 定、管控措施编制、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4.2.3 培训教育制度 应规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培训教育职责,明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培训需求分析、 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落实培训投入等职责,明确各基层单位落实培训计划、组织职工学习风 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的职责,明确岗位工熟知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的学习义务。 4.2.4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应明确企业、部门(车间)、班组、
8、岗位的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内容及标准,规范相关信息档案的管 理,确定考核频次和考核组织形式,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应将考核结果与评先争优、物质奖励 等有机结合,强化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4.2.5 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应明确更新标准、评审程序、沟通机制和考评内容,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分析,并更新完善风险信息。 4.3 部署实施 4.3.1 宣传 针对全体从业人员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宣传内容包括: 开展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方法步骤、评价准则; 典型示范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 相关行业领域事故案例; 企业员工应履行的工作职责,承担的法律责
9、任。 4.3.2 培训 企业应制定培训计划,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活动日、培训班、员工 日常学习等方式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 关概念、风险排查辨识方法等。要明确培训教育职责,加强培训督促考核。 4.3.3 落实分工 企业应根据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清单的任务。 4.4 划分风险点 4.4.1 风险点划分原则 按照DB63/T 1803-2019中5.1.1原则,企业可按照采掘系统、通风防尘系统
10、、采矿系统、供电系统、 供风系统、运输系统、提升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功能进行划分,对于复杂的系统宜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细 分: 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风险点; 按地理区域划分风险点; DB63/T 18052020 6 按装置划分风险点; 按作业任务划分风险点; 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4.4.2 风险点确定方法 组织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工程、通风、机电、采矿、地测等部门和部门力量及岗位人员,发 动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 全风险进行排查,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风险点的排查由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组织,各职能管理部门分别主持,单位
11、负责人、分管领导、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职能部门人员、岗位人员参加,基于现有安全知识、安全经验、法 规及标准要求、 事故教训等,对风险点名称、覆盖范围、包含的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等做出的、达 成共识的集体判断结果,同时可征询外部专家人员意见。 4.4.3 风险点 企业应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风险点: 掘进系统:平巷凿岩、斜巷凿岩、天(溜)井凿岩、掘进爆破、铲装作业、支护作业; 落矿系统:钻孔施工、爆破落矿、出矿、破碎(破碎锤作业、大块爆破)、放矿、设备维修、 油库、服务车辆; 运输系统:有轨运输、无轨运输、运输系统检修; 溜破系统:溜破、检修、定量装载、井下电梯; 提升系统:绞车操作、
12、井口(底)把钩、井口(底)信号、井底装载、井筒装备及检修、电气 系统及检修; 充填系统:渣浆泵、砂仓检修、充填挡墙施工、充填管路安装与维护、滤水管安装、采空区充 填巡查; 地测防治水系统:地质作业、测量作业、防治水管理、钻探作业、注浆作业; 通防系统:主通风机、井下通风防尘、风门管理、通风构筑物施工及设备安装; 供电系统:高压架空线路、地面变电所、井下变电所、电工作业; 压风系统:地面压风机及管道、井下压风机及管道; 供排水系统:水泵房、供水站; 炸药库:地面炸药库、井下发放站、装卸运输爆炸物品; 其它:桁车、电焊作业、气割作业、维修车间、化验、仓储、地面运输等。 4.4.4 建立风险点排查台
13、账 按照DB63/T 1803-2019中5.1.3的要求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4.5 辨识危险源 4.5.1 辨识方法 按照DB63/T 1803-2019中5.2.1执行。 4.5.2 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主要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DB63/T 18052020 7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地质、气候及环境影响等。 对于本单位发生的事故案例、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评价及其他安全研究成果中辨
14、识出的危险源必 须列入辨识范围,对近三年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中反复出现的隐患内容必须列入辨识范围,对行业单位内 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研判后结合实际情况列入辨识范围。 4.5.3 危险源辨识实施 4.5.3.1 危险源辨识步骤:发动全员参加、辨识方法培训、辨识、填写分析记录、汇总、审查补充完 善。 4.5.3.2 矿山企业应组建危险源辨识工作组,在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进行培训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 辨识范围有组织地有序开展危险源辨识。 4.5.3.3 应按照DB63/T 1803-2019附录A中危险源的分类标准,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 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危险源辨识。 4.5.3.4
15、应按DB63/T 1803-2019中5.2.3.2和5.2.3.3的要求进行辨识,并填写辨识分析记录。 4.6 风险评价 按照DB63/T 1803-2019中5.3的要求,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得出评价等级。 4.7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按照DB63/T 1803-2019中5.4执行。 4.8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在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制定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 险分级管控清单(详见附录A),并按照规定及时更新。 4.9 风险告知 按照DB63/T 1803-2019中5.6执行。 5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5.1 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
16、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负 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等为主要成员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安全生产负责 人为组长,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以及设备、工艺、电气等各类部门技术人员为主要成员 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部门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 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各部门工作小组负责责任范围内的体系建设与运行。 企业全员应全面参与隐患排查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 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使风险得到全面、有效控制。 DB63/T 18052020
17、8 5.2 制定制度 5.2.1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应提出 具体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管理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培训交流、督查考 核等方面制定措施。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并制定。 5.2.2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规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层次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生产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 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 5.2.3 培训教育制度 规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培训教育职责
18、,规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投入等的制定 原则和标准,明确岗位工熟知本岗位隐患排查清单的学习义务。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一 并制定。 5.2.4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规定各部门、各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流程和考核标准,包括:排查实施、隐患报告、隐患治理、 验收审核和考核奖惩等内容。 5.3 培训 企业应分阶段、分层级组织全员培训,主要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方案、相关制度和隐患排查清 单等内容,使企业员工熟悉和掌握本岗位隐患排查的方法、周期和内容等。企业应根据体系运行情况, 及时调整完善相关隐患排查清单并组织再培训。 6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 6.1 隐患排查项目 6.1.1 基础管理
19、类隐患排查项目 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投入等。 6.1.2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 企业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爆破、采矿、采空区治理(充填)、提升运输、供水消防、通风防尘、防排水、供配电、监测监控、 紧急避险、人员定位、通讯联络及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 6.2 隐患排查 6.2.1 基本要求 DB63/T 18052020 9 根据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要求,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岗位应对照本层级的隐患排查项目, 按照规定的排
20、查周期实施隐患排查,并详细记录排查结果。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 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清单。企业应每年至少对隐患排查项目清单进行一次补充完善。 6.2.2 排查周期 按照DB63/T 1804-2019中6.4.2执行 6.3 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按照DB63/T 1804-2019中6.2执行。 6.4 隐患分级 6.4.1 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6.4.2 重大事故隐患 根据DB63/T 1803-2019中5.1.3相关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应包括以下情形: 安全出口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要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1805-202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 1805 2020 金属 非金属 地下 矿山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实施 指南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50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