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1608-2020 斑玉蕈 菌种.pdf
《DB42 T 1608-2020 斑玉蕈 菌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1608-2020 斑玉蕈 菌种.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39 DB42 湖北省 地方 标准 DB42/T 1608 2020 斑玉蕈 菌种 Culture of Hypsizygus marmoreus 2020-12-04 发布 2021-02-04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1608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质量要求 . 2 4.1 菌种分类 . 2 4.2 母种 . 3 4.3 原种 . 3 5 抽样、检验、留样和判定 . 5 5.1 抽样 . 5 5.2 检验 . 5 5.3 留样 .
2、6 5.4 判定 . 6 6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6 6.1 标签、标志 . 6 6.4 贮存 . 7 附录 A(资料性) 斑玉蕈母种培养基配方 . 8 附录 B(资料性) 斑玉蕈固体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 9 附录 C(资料性) 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 . 10 DB42/T 1608 2020 II DB42/T 1608 2020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3、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如意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武汉健业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彬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启燕、王卓仁、康恒、边银丙、刘群涛、吴珍珍、林晖、吴洪丽、孙波、周 洪英。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 027-87665821,邮箱: ;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系电话 (刘启燕): 13871579788,邮箱: 。 DB42/T 1608 2020 IV DB42/T 1608 2020 1 斑玉蕈 菌种 1
4、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斑玉蕈( Hypsizygus marmoreus(Peck)H.E.Bigelow)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 抽样、检验、留样、判定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斑玉蕈菌种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T 37671-2019 金针菇菌种 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
5、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42-2009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及 GB/T 376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斑玉蕈 Hypsizygus marmoreus(Peck)H.E.Bigelow 又名:真姬菇、海鲜菇、蟹味菇、白玉菇等 ,隶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岗、伞菌目、白蘑科、 玉蕈属。子实体丛生,中等大小,菌盖幼时扁半球形,后稍平展,中部稍凸起,近白色至灰褐色,盖表 面中央有浅褐色龟裂状斑纹;菌肉白色;菌褶近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等长;菌柄较长,表面白 色,平滑或有纵条纹,质地脆嫩,基部相连或分叉;显微镜下孢子无色,光
6、滑,宽椭圆形或近球形。 3.2 固体菌种 solid spawn 生长在固体培养料上的菌种。 来源: GB/T 12728-2006, 2.5.31 3.3 液体菌种 liquid spawn 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菌种。 来源: GB/T 12728-2006, 2.5.30 3.4 母种 stock culture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来源: GB/T 12728-2006, 2.5.7 3.5 DB42/T 1608 2020 2 原种 mother spawn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 来源: G
7、B/T 12728-2006, 2.5.8 3.6 栽培种 spawn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三级种。 来源: GB/T 12728-2006, 2.5.9 3.7 锁状联合 clamp connection 一种锁状桥接的菌丝结构,是异宗结合担子菌次生菌丝的特征。 来源: GB/T 12728-2006, 2.2.5 3.8 高温圈 high temperatured line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受高温或通气不足的不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稀 弱的现象。 来源: GB/T 12728-2006, 2.5.18 3.9 生物学效率 biologic
8、al efficiency 单位质量培养料的风干物质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质量(鲜重),常用百分数表示。如风 干料 100 kg产生了新鲜子实体 50 kg,即为生物学效率 50%。 来源: GB/T 12728-2006, 2.1.27 3.10 种性 character of variety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一般包括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来源: GB/T 12728-2006, 2.5.4 3.11 摇瓶液体菌种 liquid spawn culturing by Erlenmeyer flask on a shaker 由母种移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上恒温震荡扩大培养
9、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来源: GB/T 37671-2019, 3.13 3.12 发酵罐液体菌种 liquid spawn culturing by fermentation tank 由摇瓶液体菌种移植到发酵罐液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 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来源: GB/T 37671-2019, 3.14 3.13 通风量 ventilation volume 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每分钟通入培养基中的无菌空气量。用 L/min表示。 来源: GB/T 37671-2019, 3.15 4 质量要求 4.1 菌种分类 根据来源、繁殖代数与生产目的,斑玉蕈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根据培养基
10、质的形态,分 为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 DB42/T 1608 2020 3 4.2 母种 4.2.1 容器规格应符合 NY/T 528-2010 中 4.7.1.2 的规定。 4.2.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母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接种块大小 ( 3 mm 5 mm) ( 3 mm 5 mm)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长满斜面 菌丝体表面特征 白色、浓密,有绒毛状气生菌丝, 表面均匀、平整、无原基、无或少许菌皮 表面分泌物 无 菌落边缘 整齐 杂菌菌落 无 斜面背面外观 培养基不干缩,颜色均匀、无暗斑 气味 有斑玉蕈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4.2.3 菌丝长满斜面
11、时间:在 PDA 培养基上, 23 2 避光恒温培养,应在 12 d 16 d 长满斜面 。 4.2.4 母种栽培性状:母种需经出菇实验,确证种性合格后,方可用于扩大繁殖或出售。 4.3 原种 4.3.1 固体原种 4.3.1.1 容器规格应符合 NY/T 528-2010 中 4.7.1.3 的规定。 4.3.1.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2 固体原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每支母种接原种数,接种物大小 4瓶(袋) 6瓶(袋), 12 mm 15 mm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长满容器 菌丝体特征 菌丝洁白、浓密、生长均匀,无高温圈,无原基,无子实体,无或少许菌皮 培养基及菌丝体 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1608-2020 斑玉蕈 菌种 1608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