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2223-2020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df
《DB14 T 2223-2020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2223-2020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200 CCS A00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2232020 14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报批稿) 2020-11-10发布 2020-11-20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I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资源分类 .1 5 资源评价 .2 附录 A(规范性) 资源分类表 .4 附录 B(规范性) 资源评价表 .10 参考文献 .12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
2、MTEXT 2020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博物馆文化传播中心、山西省文化和旅游 培训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海胜、张建婷、龙科、马天颖、吴可嘉、赵旭芳、张仙芳、王林艳。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III 引言 山西省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绝佳的地理基础条件、独特的自然地 貌
3、格局、悠久的人文历史沿革、自然与人文渗透融合的特征等共同构成了山西省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 资源体系。开展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工作,是推动全省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有效保护、理性 挖掘和展示传承的基础,有利于全面掌握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准确评估我省文化和旅游产 业的发展潜能,有效支撑我省文化旅游经济大发展的顶层设计,对于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件在已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及“举全省之力锻造黄河、长城、 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新品牌战略,调整了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部分内容,细化了旅游资源的基本类 型,构建了山西省旅游资源分
4、类与评价体系,以更加适合山西省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管理。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旅游资源的术语和定义、资源分类、资源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保护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9722017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5、.1 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具有旅游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来源:GB/T 18972 2017,定义3.1 3.2 资源单体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特色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 3.3 资源综合体 地域上由若干资源单体构成,在地理上有清晰或相对模糊的界线,可以认为是具有构成关系、衍生 关系、伴生关系的组合。 3.4 资源评价 按照资源评价因子、评价依据对资源单体和资源综合体进行的价值与程度评判。 4 资源分类 4.1 分类原则 4.1.1 以国家标准为基本遵循的原则:对照 GB/T 18972201
6、7,依据资源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 征进行划分,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 个层次。 4.1.2 国家标准与山西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国家标准,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进行类别的细化、补 充和修订。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2 4.1.3 按照类别层次关系划分的原则:采用类别层次划分法,对同一层次的资源构成进行平行划分。 4.1.4 单体与综合体分类相结合的原则:对于特色显著或体量较大的资源,优先划分到单体;对空间 集聚现象明显但个体特色不显著或区分度不高的资源可以划分为综合体。 4.2 分类结构 根据资源分类表(附录 A),分为
7、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历史文 化遗存、建筑与设施、文创产品、人文活动、景观综合体 9 个主类、25 个亚类、143 个基本类型。其中: a)地文景观包括地质与构造形迹、地表形态与地貌、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 3 个亚类、16 个基本类 型; b)水域景观包括河系、湖沼、地下水、冰雪地 4 个亚类、13 个基本类型; c)生物景观包括植被景观、野生动物栖息地、典型物种 3 个亚类、11 个基本类型; d)天象与气候景观包括天象景观、天气与气候现象 2 个亚类、7 个基本类型; e)历史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类文化遗存、非物质类文化遗存 2 个亚类、32 个基本类型; f)建筑与设施
8、包括实用建筑与核心设施、景观与小品建筑 2 个亚类、26 个基本类型; g)文创产品包括农业产品、工业产品、手工工艺品 3 个亚类、15 个基本类型; h)人文活动包括人事活动记录、岁时节令、现代节事活动 3 个亚类、10 个基本类型; i)景观综合体包括自然景观综合体、人文景观综合体、娱乐旅游综合体 3 个亚类、13 个基本类型。 4.3 编码方法 本文件采用3层5位代码结构形式,第1位为主类,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第2、3位为亚类,用阿拉 伯数字表示;第4、5位为基本类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 示例:代码“A0101”表示地文景观主类、地质与构造形迹亚类的构造形迹景观。 5
9、 资源评价 5.1 总体要求 5.1.1 应开展资源评价前调查,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 2017)规定的内 容和方法进行。 5.1.2 应按照本文件规定的资源分类体系和评价体系对资源进行评价。 5.2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 珍稀度:物种珍稀性,景观奇特性,现象遍在性,市场垄断性;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3 b) 价值度:单体蕴含的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 c) 完整度:自然或人为干扰破坏情况,保存完整情况; d) 富集度:个体规模大小、群体结构丰满性和疏密度,
10、现象常见性; e) 游憩度:单体为游客提供的观赏价值,或游憩价值,或使用价值; f) 组合度:空间集聚程度和组合特征情况; g) 知名度:被社会、公众知晓、熟悉的程度; h) 通达性:区位交通条件及基础配备设施完整情况; i) 适游性:适游时间或服务情况; j) 可保护性:影响资源保护的外界因素的可控制程度。 5.3 评价方法 5.3.1 采用打分方法,按照资源评价评分标准(附录 B 表 B.1)中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进行评分。 5.3.2 总分值 100 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四个档次,每一档次对应相应的分值。 5.3.3 根据评价总分,将资源划分为五个等级,参见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附录 B 表
11、 B.2)。 5.3.4 若资源存在严重环保问题或安全隐患,则不予评价。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4 A A 附录 A (规范性) 资源分类表 A.1 资源分类表 资源分类情况见表A.1。 表 A.1 资源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简要说明 对照 GB/T 189722017 情况说明 A 地文 景观 A01 地质与 构造形 迹 A0101 构造形迹景观 地层断裂或各种内力作用形成的扭曲变形在地表形 成的景观 ABA&ABB A0102 地层剖面 地质体中具有科学意义的典型剖面 ABC A0103 古生物化石点 保存在地层中
12、的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骸 及活动遗迹 ABD A0104 岩矿石点(矿床) 典型矿床类露头、典型矿物岩石命名地 A02 地表形 态与地 貌 A0201 台丘状地景 台地和丘陵形状的地貌景观 ACA A0202 峰柱状地景 在山地、丘陵或平地上突起的峰状石体,如土林、石 林、石柱、峰丛 ACB A0203 岩溶地貌景观 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石)在以地下水为主、地 表水为辅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ACC有更改 A0204 地下溶洞景观 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如石 笋、石柱、石乳、石幔、石沟、石芽、石林等 ACD&EBI有更 改 A0205 峡谷构造地貌 由构造
13、运动、断块沉降或坳陷等内动力为主要地质营 力而形成的峡谷景观 新增 A0206 黄土地貌 黄土沟壑地貌以及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柱 等 新增 A0207 火山地貌 新生代玄武岩形成的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岩流等 新增 A0208 岩土圈灾变遗迹 岩石圈自然灾害变动所留下的表面痕迹,如地震遗 迹、冰川侵蚀遗迹、崩塌遗迹、地面沉降及其治理工 程等 ACF A0209 奇特与象形山石 形状奇异、拟人状物的山体或石体 ACE A03 自然标 记与自 然现象 A0301 奇异自然现象 发生在地表,一般还没有合理解释的自然界奇特现象 ADA A0302 自然标志地 标志特殊地理、自然区域的地点,如河源
14、、河口、江 河汇流处等 ADB A0303 垂直自然带 山地自然景观及其自然要素(主要是地貌、气候、植 被、土壤)随海拔呈递变规律的现象 ADC B 水域 景观 B01 河系 B0101 河曲与河湾 河流的迂曲处 新增 B0102 游憩河段 可供观光游览的河流段落 BAA B0103 古河道 已经消失的历史河道现存段落、阶地、三角洲、离堆 等 BAC B0104 河心岛 河中的小型岛屿、洲、矶等 新增 B0105 瀑布、跌水 从河谷纵剖面岩坎上倾泻下来的水流 BAB有调整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5 B02 湖沼 B0201 湖
15、泊、水库 湖泊、水库的观光游览区与段落 BBA有调整 B0202 潭池 四周有岸的小片水域 BBB B0203 湖湾、湖心岛 湖泊中的迂曲处和小型岛屿 BBA有调整 B0204 湿地 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 成片浅水区 BBC B03 地下水 B0301 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BCA B0302 埋藏水体 埋藏于地下的温度适宜、具有矿物元素的地下热水、 热汽 BCB B04 冰雪地 B0401 积雪地 长时间不融化的积雪堆积面 BDA B0402 现代冰川 现代冰川存留区域 BDB C 生物 景观 C01 植被景 观 C0101 林地 生长在一起的大片树木组成的植物群体
16、CAA C0102 草地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构成 的地区 CAC C0103 花卉地 一种或多种花卉组成的群体 CCD C01O4 高山草甸 以耐寒冷、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以及苔草、禾草、 杂类草为建群植物的草甸群落 新增 C02 野生动 物栖息 地 C0201 水生动物栖息地 一种或多种水生动物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 CBA C0202 陆地动物栖息地 一种或多种陆地野生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爬行动 物等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 CBB C0203 鸟类栖息地 一种或多种鸟类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 CBC C0204 蝶类或其它昆虫 一种或多种蝶类(或其他昆虫)常年或季节
17、性栖息的 地方 CBD C03 典型物 种 C0301 古树名木 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大树称之为古树;稀有、名贵或 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称为名木 新增 C0302 珍稀植物 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现 存数量稀少的植物种类 新增 C0303 珍稀动物 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现 存数量稀少的动物种类 新增 D 天象 与气 候景 观 D01 天象景 观 D0101 太空景象观赏地 观察各种日、月、星辰等太空现象的地方 DAA D0102 光现象观察地 观察发生在地面上的天然光现象的地方 DAB D02 天气与 气候现 象 D0201 云雾多发区 云
18、雾及雾凇、 雨凇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 DBA D0202 极端与特殊气候显 示地 易出现极端与特殊气候的地区或地点,如风区、雨区、 热区、寒区、旱区等典型地点 DBB D0203 物候景象 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叶变色、落叶 等季变现象 DBC D0204 避暑气候地 炎热气候季节适宜避暑,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地区 新增 D0205 康养气候地 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康疗休养的地区 新增 E 历史 文化 遗存 E01 物质类 文化遗 存 E0101 史前人类活动遗址 人类的起源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聚居、生产、生 活的场所 FAA细化,并 补充EAB、EBJ 相关内容 E0102
19、 古代都城遗址 历史上诸侯国、边塞邦国、小王国留下的遗址 E0103 古战场遗址 古时用于战事的场所、建筑物和设施遗存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6 E0104 工程与生产遗迹 遗留及保存下来的历史工程设施,包括已经消失或废 置的矿山、窑、冶炼场、工艺作坊等 E0105 长城遗址 现存长城城墙及关隘、边墙、烽燧、墩台等 E0106 古代城墙 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御的障碍性建筑 E0107 名人遗迹 历代名人故居、名人活动遗址遗迹相关的纪念性文物 与建筑 E0108 名人之墓 历史名人之墓 E0109 古墓葬、悬棺 古代墓葬群、悬
20、棺葬 E0110 近现代重要史迹 鸦片战争以来所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遗迹、重要会 议会址、烈士陵园、纪念性建筑物等 E0111 佛教寺庙 为供奉佛像、存入佛经、举行佛事活动或僧侣们生活 居住的场所 E0112 道教宫观 道士修行、祭神、祈祷的宗教活动场所 E0113 坛庙 古代祭祀性建筑 E0114 佛塔 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 高耸型点式建筑 E0115 石窟艺术、石刻 利用天然或人工加工的石壁,开凿成窟,窟内石壁上 有石刻、雕像、壁画等艺术珍品 E0116 衙署、府狱 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处所 E0117 宅第、民居 以庭院式住宅为代表的官式宅第、民间建筑 E0118
21、 金融商贸遗迹 古代金融商贸建筑或代表晋商文化的票号、商号等 E0119 其他不可移动文物 不能归入上述类别的、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内 的文物 E0120 可移动文物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 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FAB E02 非物质 类文化 遗存 E0201 民间文学 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文学,主要为口头文学,如神话、 传说、故事、歌谣、长诗、谚语、谜语等 FBA有更改 E0202 传统音乐 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的民歌、器乐、舞蹈音乐、 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祭祀仪式等 FBD有更改 E0203 传统舞蹈 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DB14 2223-2020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2223 2020 旅游资源 分类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