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T 2223-2020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df

    • 资源ID:1503218       资源大小:1.13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T 2223-2020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df

    1、ICS 03.200 CCS A00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22232020 14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报批稿) 2020-11-10发布 2020-11-20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I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资源分类 .1 5 资源评价 .2 附录 A(规范性) 资源分类表 .4 附录 B(规范性) 资源评价表 .10 参考文献 .12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

    2、MTEXT 2020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博物馆文化传播中心、山西省文化和旅游 培训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海胜、张建婷、龙科、马天颖、吴可嘉、赵旭芳、张仙芳、王林艳。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III 引言 山西省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巨大。绝佳的地理基础条件、独特的自然地 貌

    3、格局、悠久的人文历史沿革、自然与人文渗透融合的特征等共同构成了山西省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 资源体系。开展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工作,是推动全省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有效保护、理性 挖掘和展示传承的基础,有利于全面掌握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准确评估我省文化和旅游产 业的发展潜能,有效支撑我省文化旅游经济大发展的顶层设计,对于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件在已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及“举全省之力锻造黄河、长城、 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新品牌战略,调整了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部分内容,细化了旅游资源的基本类 型,构建了山西省旅游资源分

    4、类与评价体系,以更加适合山西省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管理。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旅游资源的术语和定义、资源分类、资源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保护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9722017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5、.1 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具有旅游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来源:GB/T 18972 2017,定义3.1 3.2 资源单体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特色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 3.3 资源综合体 地域上由若干资源单体构成,在地理上有清晰或相对模糊的界线,可以认为是具有构成关系、衍生 关系、伴生关系的组合。 3.4 资源评价 按照资源评价因子、评价依据对资源单体和资源综合体进行的价值与程度评判。 4 资源分类 4.1 分类原则 4.1.1 以国家标准为基本遵循的原则:对照 GB/T 18972201

    6、7,依据资源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 征进行划分,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 个层次。 4.1.2 国家标准与山西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国家标准,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进行类别的细化、补 充和修订。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2 4.1.3 按照类别层次关系划分的原则:采用类别层次划分法,对同一层次的资源构成进行平行划分。 4.1.4 单体与综合体分类相结合的原则:对于特色显著或体量较大的资源,优先划分到单体;对空间 集聚现象明显但个体特色不显著或区分度不高的资源可以划分为综合体。 4.2 分类结构 根据资源分类表(附录 A),分为

    7、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历史文 化遗存、建筑与设施、文创产品、人文活动、景观综合体 9 个主类、25 个亚类、143 个基本类型。其中: a)地文景观包括地质与构造形迹、地表形态与地貌、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 3 个亚类、16 个基本类 型; b)水域景观包括河系、湖沼、地下水、冰雪地 4 个亚类、13 个基本类型; c)生物景观包括植被景观、野生动物栖息地、典型物种 3 个亚类、11 个基本类型; d)天象与气候景观包括天象景观、天气与气候现象 2 个亚类、7 个基本类型; e)历史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类文化遗存、非物质类文化遗存 2 个亚类、32 个基本类型; f)建筑与设施

    8、包括实用建筑与核心设施、景观与小品建筑 2 个亚类、26 个基本类型; g)文创产品包括农业产品、工业产品、手工工艺品 3 个亚类、15 个基本类型; h)人文活动包括人事活动记录、岁时节令、现代节事活动 3 个亚类、10 个基本类型; i)景观综合体包括自然景观综合体、人文景观综合体、娱乐旅游综合体 3 个亚类、13 个基本类型。 4.3 编码方法 本文件采用3层5位代码结构形式,第1位为主类,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第2、3位为亚类,用阿拉 伯数字表示;第4、5位为基本类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 示例:代码“A0101”表示地文景观主类、地质与构造形迹亚类的构造形迹景观。 5

    9、 资源评价 5.1 总体要求 5.1.1 应开展资源评价前调查,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 2017)规定的内 容和方法进行。 5.1.2 应按照本文件规定的资源分类体系和评价体系对资源进行评价。 5.2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 珍稀度:物种珍稀性,景观奇特性,现象遍在性,市场垄断性;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3 b) 价值度:单体蕴含的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 c) 完整度:自然或人为干扰破坏情况,保存完整情况; d) 富集度:个体规模大小、群体结构丰满性和疏密度,

    10、现象常见性; e) 游憩度:单体为游客提供的观赏价值,或游憩价值,或使用价值; f) 组合度:空间集聚程度和组合特征情况; g) 知名度:被社会、公众知晓、熟悉的程度; h) 通达性:区位交通条件及基础配备设施完整情况; i) 适游性:适游时间或服务情况; j) 可保护性:影响资源保护的外界因素的可控制程度。 5.3 评价方法 5.3.1 采用打分方法,按照资源评价评分标准(附录 B 表 B.1)中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进行评分。 5.3.2 总分值 100 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四个档次,每一档次对应相应的分值。 5.3.3 根据评价总分,将资源划分为五个等级,参见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附录 B 表

    11、 B.2)。 5.3.4 若资源存在严重环保问题或安全隐患,则不予评价。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4 A A 附录 A (规范性) 资源分类表 A.1 资源分类表 资源分类情况见表A.1。 表 A.1 资源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简要说明 对照 GB/T 189722017 情况说明 A 地文 景观 A01 地质与 构造形 迹 A0101 构造形迹景观 地层断裂或各种内力作用形成的扭曲变形在地表形 成的景观 ABA&ABB A0102 地层剖面 地质体中具有科学意义的典型剖面 ABC A0103 古生物化石点 保存在地层中

    12、的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骸 及活动遗迹 ABD A0104 岩矿石点(矿床) 典型矿床类露头、典型矿物岩石命名地 A02 地表形 态与地 貌 A0201 台丘状地景 台地和丘陵形状的地貌景观 ACA A0202 峰柱状地景 在山地、丘陵或平地上突起的峰状石体,如土林、石 林、石柱、峰丛 ACB A0203 岩溶地貌景观 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石)在以地下水为主、地 表水为辅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ACC有更改 A0204 地下溶洞景观 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如石 笋、石柱、石乳、石幔、石沟、石芽、石林等 ACD&EBI有更 改 A0205 峡谷构造地貌 由构造

    13、运动、断块沉降或坳陷等内动力为主要地质营 力而形成的峡谷景观 新增 A0206 黄土地貌 黄土沟壑地貌以及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柱 等 新增 A0207 火山地貌 新生代玄武岩形成的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岩流等 新增 A0208 岩土圈灾变遗迹 岩石圈自然灾害变动所留下的表面痕迹,如地震遗 迹、冰川侵蚀遗迹、崩塌遗迹、地面沉降及其治理工 程等 ACF A0209 奇特与象形山石 形状奇异、拟人状物的山体或石体 ACE A03 自然标 记与自 然现象 A0301 奇异自然现象 发生在地表,一般还没有合理解释的自然界奇特现象 ADA A0302 自然标志地 标志特殊地理、自然区域的地点,如河源

    14、、河口、江 河汇流处等 ADB A0303 垂直自然带 山地自然景观及其自然要素(主要是地貌、气候、植 被、土壤)随海拔呈递变规律的现象 ADC B 水域 景观 B01 河系 B0101 河曲与河湾 河流的迂曲处 新增 B0102 游憩河段 可供观光游览的河流段落 BAA B0103 古河道 已经消失的历史河道现存段落、阶地、三角洲、离堆 等 BAC B0104 河心岛 河中的小型岛屿、洲、矶等 新增 B0105 瀑布、跌水 从河谷纵剖面岩坎上倾泻下来的水流 BAB有调整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5 B02 湖沼 B0201 湖

    15、泊、水库 湖泊、水库的观光游览区与段落 BBA有调整 B0202 潭池 四周有岸的小片水域 BBB B0203 湖湾、湖心岛 湖泊中的迂曲处和小型岛屿 BBA有调整 B0204 湿地 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 成片浅水区 BBC B03 地下水 B0301 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BCA B0302 埋藏水体 埋藏于地下的温度适宜、具有矿物元素的地下热水、 热汽 BCB B04 冰雪地 B0401 积雪地 长时间不融化的积雪堆积面 BDA B0402 现代冰川 现代冰川存留区域 BDB C 生物 景观 C01 植被景 观 C0101 林地 生长在一起的大片树木组成的植物群体

    16、CAA C0102 草地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构成 的地区 CAC C0103 花卉地 一种或多种花卉组成的群体 CCD C01O4 高山草甸 以耐寒冷、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以及苔草、禾草、 杂类草为建群植物的草甸群落 新增 C02 野生动 物栖息 地 C0201 水生动物栖息地 一种或多种水生动物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 CBA C0202 陆地动物栖息地 一种或多种陆地野生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爬行动 物等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 CBB C0203 鸟类栖息地 一种或多种鸟类常年或季节性栖息的地方 CBC C0204 蝶类或其它昆虫 一种或多种蝶类(或其他昆虫)常年或季节

    17、性栖息的 地方 CBD C03 典型物 种 C0301 古树名木 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大树称之为古树;稀有、名贵或 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称为名木 新增 C0302 珍稀植物 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现 存数量稀少的植物种类 新增 C0303 珍稀动物 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现 存数量稀少的动物种类 新增 D 天象 与气 候景 观 D01 天象景 观 D0101 太空景象观赏地 观察各种日、月、星辰等太空现象的地方 DAA D0102 光现象观察地 观察发生在地面上的天然光现象的地方 DAB D02 天气与 气候现 象 D0201 云雾多发区 云

    18、雾及雾凇、 雨凇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 DBA D0202 极端与特殊气候显 示地 易出现极端与特殊气候的地区或地点,如风区、雨区、 热区、寒区、旱区等典型地点 DBB D0203 物候景象 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叶变色、落叶 等季变现象 DBC D0204 避暑气候地 炎热气候季节适宜避暑,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地区 新增 D0205 康养气候地 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康疗休养的地区 新增 E 历史 文化 遗存 E01 物质类 文化遗 存 E0101 史前人类活动遗址 人类的起源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聚居、生产、生 活的场所 FAA细化,并 补充EAB、EBJ 相关内容 E0102

    19、 古代都城遗址 历史上诸侯国、边塞邦国、小王国留下的遗址 E0103 古战场遗址 古时用于战事的场所、建筑物和设施遗存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6 E0104 工程与生产遗迹 遗留及保存下来的历史工程设施,包括已经消失或废 置的矿山、窑、冶炼场、工艺作坊等 E0105 长城遗址 现存长城城墙及关隘、边墙、烽燧、墩台等 E0106 古代城墙 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御的障碍性建筑 E0107 名人遗迹 历代名人故居、名人活动遗址遗迹相关的纪念性文物 与建筑 E0108 名人之墓 历史名人之墓 E0109 古墓葬、悬棺 古代墓葬群、悬

    20、棺葬 E0110 近现代重要史迹 鸦片战争以来所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遗迹、重要会 议会址、烈士陵园、纪念性建筑物等 E0111 佛教寺庙 为供奉佛像、存入佛经、举行佛事活动或僧侣们生活 居住的场所 E0112 道教宫观 道士修行、祭神、祈祷的宗教活动场所 E0113 坛庙 古代祭祀性建筑 E0114 佛塔 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 高耸型点式建筑 E0115 石窟艺术、石刻 利用天然或人工加工的石壁,开凿成窟,窟内石壁上 有石刻、雕像、壁画等艺术珍品 E0116 衙署、府狱 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处所 E0117 宅第、民居 以庭院式住宅为代表的官式宅第、民间建筑 E0118

    21、 金融商贸遗迹 古代金融商贸建筑或代表晋商文化的票号、商号等 E0119 其他不可移动文物 不能归入上述类别的、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内 的文物 E0120 可移动文物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 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FAB E02 非物质 类文化 遗存 E0201 民间文学 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文学,主要为口头文学,如神话、 传说、故事、歌谣、长诗、谚语、谜语等 FBA有更改 E0202 传统音乐 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的民歌、器乐、舞蹈音乐、 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祭祀仪式等 FBD有更改 E0203 传统舞蹈 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

    22、地区的文化传 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 E0204 传统戏剧 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民间戏曲 E0205 民间曲艺 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结合,用说唱形式反映社会 生活,有说书、谐谑、唱曲多种类型 E0206 传统竞技体育 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竞技 体育活动,包括传统武术、竞技、游艺、杂技、杂耍 等 FBF有更改 E0207 传统美术 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等技艺,使用 传统手段、传统工具完成 新增 E0208 传统技艺 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艺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传统技 法、技能 新增 E0209 传统医药 各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和应用

    23、的对生命认知及医药技 能的知识体系、各种形式的民间疗法,包括药物疗法 及非药物疗法 FBE E0210 民间信仰 原始信仰、俗神信仰、祖先信仰、巫术与禁忌等 新增 E0211 民俗 某一地域或群体的标志性文化事象,在具有核心象征 FBB有更改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7 的文化空间中进行以群体传承为主的综合性民间习 俗 E0212 饮食 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特色饮食文化 新增 F 建筑 与设 施 F01 实用建 筑与核 心设施 F0101 古镇、古村(寨) 具有一定观赏游览功能的古镇、古村(寨) 新增 F0102 特色街区(店铺)

    24、反映某一时代建筑风貌或经营专门特色商品和商业 服务的街道(店铺) EBA&EBO F0103 学堂、书院 古代教育机构 EBC 有更改 F0104 黄土窑洞 黄土高原沿水平方向挖出拱形窑洞 EBB有更改 F0105 栈道、通道 古代架设于陡峻地段供行走、物资运输的通道 新增 F0106 地道、暗道、机关 古代具有防御功能的古地道、暗道、机关 新增 F0107 特性屋舍 具有观赏游览功能的房屋 EBB F0108 公共文化场馆 具有观赏游览功能的公共文化场馆 EBD有改动 F0109 景观公路、铁路与桥 梁 具有一定观赏游览功能的公路、铁路和桥梁 EBE有改动 F0110 渠道、运河段落 正在运

    25、行的人工开凿的水道段落 EBF F0111 堤坝段落 防水、挡水的构筑物段落 EBG F0112 关津、渡口、码头 位于河、湖沿岸进行航运、过渡、商贸、渔业活动的 地方 EBH有改动 F0113 景观农林畜牧场所 具有一定观赏游览功能的农田、林场、牧场、养殖场 等 EBK&EBL&EBM &EBN F0114 特色园区 具有一定观赏游览功能的工业、农业、文化、科技、 商贸等产业园区 新增 F0115 特色市场 具有一定观赏游览功能的市场 EBP F02 景观与 小品建 筑 F0201 形象标志物 能反映某处旅游形象的标志物 ECA F0202 观景点 用于观赏景观的场所 ECB F0203 亭

    26、、台、楼、阁 供游客休息、乘凉或观景用的建筑 ECC F0204 雕塑 用于美化或纪念而雕刻塑造的、具有一定寓意、象征 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 ECE F0205 碑碣、碑林、经幢 雕刻记录文字、经文的群体刻石或石柱。 ECF F0206 牌坊牌楼、影壁 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 ECG F0207 门廓、廊道 门头廊形装饰物,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ECH F0208 塔型建筑 具有纪念、镇物、标明风水和某些实用目的的建筑物 ECI F0209 广场与喷泉 用来进行休憩、游乐、礼仪活动的城市内的开阔地; 人造的喷水设备 ECM有改动

    27、 F0210 景观步道、甬道 用于观光游览行走而砌成的小路 ECJ F0211 堆石 由石头堆砌或砌筑形成的景观 ECN G 文创 G01 农业产 G0101 农副土特产品 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 业、养殖业产品及制品 GAA&GAB&GAC &GAD&GAE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8 产品 品 G0102 地方地道药材 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地方药材 G02 工业产 品 G0201 日用工业品 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日用工业品 GBA G0202 旅游装备产品 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户外旅游装备和物

    28、品 GBB G0203 旅游科技产品 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新型旅游科技产品 新增 G0204 其他旅游工业品 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其他旅游工业产品 新增 G03 手工工 艺品 G0301 绣品、织品、布艺 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刺绣制品、纺织印花织物、布 艺品等 GCB有更改 G0302 剪纸、纸艺作品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剪纸、纸艺作品 GCG有更改 G0303 雕刻、雕塑制品 用金属、石料、木头等材料雕刻的工艺品,如漆器、 煤雕、面塑 GCE有更改 G0304 金石陶器 用金属、石料、陶瓷制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器物 GCD有更改 G0305 灯艺 以灯饰材料制成的艺术品 GCG有更改 G030

    29、6 竹、木工艺品 以竹、木材料制成的工艺品 新增 G0307 书画作品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手工书画作品 ECD&GCH G0308 特色家具 生活、工作或社会实践中供人们坐、卧或支撑与贮存 物品的器具 GCC G0309 其他物品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其他手工艺品 新增 H 人文 活动 H01 人事活 动记录 H0101 地方人物 当地历史和现代名人 HAA H0102 地方事件 当地发生过的历史和现代事件 HAB H02 岁时节 令 H0201 宗教活动与庙会 宗教信徒举办的礼仪活动,以及节日或规定日子里在 寺庙附近或既定地点举行的聚会 HBA H0202 农时节日 当地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传

    30、统节日 HBB H03 现代节 事活动 H0301 现代节庆 当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现 代节庆活动 HBC H0302 会议论坛 当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会 议、论坛 新增 H0303 展览 当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展 会活动 新增 H0304 赛事 当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赛 事活动 新增 H0305 演艺 当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表 演活动 新增 H0306 特色主题活动 当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主 题教育活动 新增 I 景观 综合 体 I01 自然景 观综合 体 I0101 山地

    31、旅游综合体 以山地景观为本源,辅以观光游览、体验式活动和其 他衍生功能而形成的旅游综合体 AA重新分类 I0102 滨河旅游综合体 以水域景观为本源,辅以观光游览、体验式活动和其 他衍生功能而形成的旅游综合体 I0103 农林旅游综合体 以农林业生态景观为本源,辅以观光游览、体验式活 动和其他衍生功能而形成的旅游综合体 I0104 温泉旅游综合体 以温泉资源为本源,辅以观光游览、体验式活动和其 他衍生功能而形成的旅游综合体 I02 人文景 I0201 宗教文化旅游综合 体 以宗教文化资源为吸引物,多端产业全面发展的旅游 综合体模式 EA重新分类 FORMTEXT DB 14/T FORMTEX

    32、T 2223 FORMTEXT 2020 9 观综合 体 I0202 历史文化旅游综合 体 以晋商文化、根祖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 为吸引物,多端产业全面发展的旅游综合体模式 I0203 非遗文化旅游综合 体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吸引物,多端产业全面发展 的旅游综合体模式 I0204 文化创意旅游综合 体 以文化创意为依托,将旅游的因素融入文化创意产业 的旅游综合体模式 I03 娱乐旅 游综合 体 I0301 主题公园综合体 依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的 游乐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 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新增 I0302 乡村旅游综合体

    33、以乡村文化资源为导向,以所开发的乡村旅游休闲项 目、乡村配套商业项目、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功能构 架的综合体模式 新增 I0303 休闲商业旅游综合 体 以互动发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 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的休闲商业旅游模式 新增 I0304 康养度假旅游综合 体 以健康、康养、养老等健康产业为核心,进行多业态 开发的旅游综合体模式 新增 I0305 其他旅游综合体 不能归入上述类别的旅游综合体模式 新增 本文件与GB/T 18972 201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了主类“I 景观综合体”(对应 GB/T 18972-2017 附表 A.1 中“AA 自然

    34、景观综合体”和“EA 人文景观 综合体”)更改了亚类、基本类型的分类结构并进行细化和完善; 将主类“历史遗迹”(见 GB/T 18972-2017 附表 A.1 中“F 历史遗迹”)名称更改为“历史文化遗存”(见 附表 A.1 中“E 历史文化遗存”),细化了亚类“E01 物质类文化遗存”和“E02 非物质类文化遗存”(对应 GB/T 18972-2017 附表 A.1 中“FA 物质类文化遗存”和“FB 非物质类文化遗存”)的基本类型,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删除了亚类“海面”(见 GB/T 18972-2017 附表 A.1 中“BE 海面”)及其基本类型; 增加了亚类“C03 典型物种”、

    35、“H03 现代节事活动”、“I03 娱乐旅游综合体”,并细化了其基本类型; 将亚类“地质与构造形迹”(见 GB/T 18972-2017 附表 A.1 中“AB 地质与构造形迹”)名称更改为“地表 形态与地貌”(见附表 A.1 中“A02 地表形态与地貌”),并细化了其基本类型; 删除了 GB/T 18972-2017 附表 A.1 中的基本类型“EBO 特色店铺”、“ECK 花草坪”、“ECL 水井”、“FBC 传统服饰装饰”、“GCA 文房用品”等; 更改了 GB/T 18972-2017 附表 A.1 中的基本类型“ACC 垄岗状地景”、“ACD 沟壑与洞穴”、“BBA 游憩湖 区”、“

    36、CAB 独树与丛树”、“EBC 独立厅、室、馆”、“EBD 独立场、所”等; 增加了基本类型“A0104 岩矿石点(矿床)”、“C01O4 高山草甸”、“D0204 避暑气候地”、“D0205 康养 气候地”、“F0101 古镇、古村(寨)”、“F0105 栈道、通道”、“F0106 地道、暗道、机关”、“F0114 特色园区”、 “G0203 旅游科技产品”、“G0306 竹、木工艺品”等; 其他内容的修订、补充和完善。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10 B B 附录 B (规范性) 资源评价表 B.1 资源评价评分标准 资源评价

    37、评分标准见表B.1。 表 B.1 资源评价评分标准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分值 得分 珍稀度 (20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或 在市场上处于完全垄断地位 2016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或在 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 1511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或在市 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106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或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51 价值度 (1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 术价值 15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

    38、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 术价值 129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 术价值 84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31 完整度 (10分) 资源实体完整无缺,保持原来形态和结构 108 资源实体基本完整,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75 资源实体较为完整,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43 资源实体不够完整,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21 富集度 (10分)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巨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 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

    39、谐、疏密 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中等;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 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小;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 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游憩度 (1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08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75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4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 组合度 (10分) 空间集聚程度极高,组合特

    40、征显著 108 空间集聚程度很高,组合特征明显 75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11 空间集聚程度较高,组合特征较明显 43 空间集聚程度一般,组合特征不明显 21 知名度 (10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通达性 (5分) 毗邻主要交通线,通达性极好,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54 靠近主要交通线,通达性很好,基础设施配套完整 3 邻近主要交通线,通达性较好,基础设施配套较完整 2

    41、远离主要交通线,通达性一般,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1 适游性 (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可保护性 (5分) 通过人为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能够得到保护 54 通过人为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能够得到部分保护 3 存在人类不能或难以控制的因素 21 受破坏较大,面临消亡的威胁 0 B.2 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 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见表B.2。 表 B.2 资源评价等

    42、级与图例 资源等级 得分区间 图例 使用说明 五级资源 90 分 1. 图例大小根据图面大小而定,形状不变; 2. 自然资源(附录 A 中主类 A、 B、 C、 D)使用 蓝色图例;人文资源(附录 A 中主类 E、 F、 G、 H) 使用红色图例;综合体(附录 A 中主类 I 使 用绿色图例)。 四级资源 7589 分 三级资源 6074 分 二级资源 4559 分 一级资源 3044 分 注:a)五级、四级、三级资源通称为优良级资源;二级、一级资源通称为普通级资源。 b)评分总分低于29分(含),不能获得等级。 FORMTEXT DB 14/T FORMTEXT 2223 FORMTEXT 2020 12 参考文献 1 李屹峰、雷勇、张炜等.山西省重要地质遗迹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 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3 GB/T 363092018 公共文化资源分类 4 DZ/T 03032017 地质遗迹调查规范 5 LY/T 27382016 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 6 T/CMSA 00012016 气象旅游资源分类与编码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T 2223-2020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pdf)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