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4303-202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pdf
《DB37 T 4303-202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4303-202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pdf(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35.020 CCSL 70 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4303202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2021 - 02 - 02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3032021 I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工作准备 .4 6 工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 .5 7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2、评价 .8 8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11 9 成果编制 .12 10 成果检査 .13 11 成果汇交与管理 .14 附录 A(规范性)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调查评价工作流程 .15 附录 B(规范性) 工业用地调查表 .16 附录 C(规范性)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2 附录 D(资料性) 汇总表格成果编制要求 .26 附录 E(规范性) 图件成果编制要 求 .29 附录 F(资料性) 报告成果编制要求 .31 DB37/T 4303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
3、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山东财经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伟亚、张勇、姜怀龙、郑燕凤、曲衍波、刘炳良、张涛、许志伟、汪芳甜 、 吴建廷。 DB37/T 43032021 III 引 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鲁政办发 2013 36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的实施意见(鲁政发 2018 8号)等文件精神,规范全省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调查评价工作,促进工业用
4、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工业 用地管理水平 , 为实施工业用地动态监管 、 建立相关评价考核制度和工业企业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 根据 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 本 文件。 DB37/T 43032021 1 工 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技术方法、成果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行政辖区范围内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其他类型建设用地调查评价可参照执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 ; 不
5、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用地调查 investigation of industrial land 结合城镇地籍调查 、 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成果和实地情况 , 对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现状工业用地的利用 状况、土地实际使用者(本文件统称“企业”)情况、投入产出及能耗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3.2 更新调查 updating investigation 在工业用地初始调查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城镇地籍调查成果、
6、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成果、供地数据库 、 高分辨率遥感(航空)影像图和企业信息等,定期开展年度工业用地更新调查工作。 3.3 调查区 survey area 为便于开展调查工作,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进行划分 1)的工业用地调查空间范 围。 3.4 调查单元 investigation unit 工业用地调查的最小空间单位。 3.5 1) 乡镇(街道)行政界线应与所在县(市、区)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中行政区界线保持一致。 DB37/T 43032021 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use of industrial land 对工业用地
7、利用状况及效益进行调查 、 分析 , 综合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 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 过程。 4 总则 4.1 评价目的 通过开展工业用地调查 , 摸清工业用地位置 、 范围 、 面积 、 权属 、 行业类别 、 投入产出 、 能耗 、 排污 、 就业 、 科研投入等情况 , 综合评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 汇总分析生产力空间布局 , 动态监测评价土地 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 , 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 更好地发挥政府对 土地资源要素配置的调控作用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撑,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4.2 评价范围和对象 4.2.1
8、 工业用地评价范围为县级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工业企业用地。按照“地企对应”原则(含一企一 地、一企多地、一地多企等类型 ) ,以实体性工业企业用地作为调查对象,属于违法用地等历史遗留问题 的用地,一并纳入调查范围。 4.2.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象为工业企业实际占用的全部土地。 4.3 评价原则 4.3.1 政策导向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以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划为前提,以国家对工业用地管理的各项政策为导向。 4.3.2 综合性原则 评价工作应从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 综合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4.3.3 因地制宜原则 评价工作应充分考虑
9、地方自然条件 、 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 , 从实际出发 , 根据工业用地管理需要 , 因 地制宜地确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标准。 4.4 工作体系 4.4.1 工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 包括工业用地信息调查和工业企业信息调查。 4.4.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在工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 , 按照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计算评价指标现状值 , 确 定评价指标理想值,计算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评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状况。 4.4.3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在工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的基础上,测算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程度潜力 、 用地结构潜力、建筑容积潜力、税收产出潜
10、力。 DB37/T 43032021 3 4.5 工作程序与方法 4.5.1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如下: a) 工作准备; b) 划定调查评价范围; c) 用地信息调查; d) 企业信息调查; e) 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f) 潜力测算; g) 成果编制; h) 成果检查与存档。 4.5.2 技术步骤 技术步骤如下: a) 开展用地信息调查; b) 开展企业信息调查; c) 计算评价指标现状值; d) 确定评价权重; e) 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 f) 进行评价指标标准化; g) 计算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h) 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i) 编制评价成果。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调查评价工作流程按照 附录
11、 A。 4.5.3 技术方法 4.5.3.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应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整体评价与典型分析相结合、外业 踏勘与内业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4.5.3.2 用地信息调查应在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国土调查、地形测绘等成果基础上,结合实地踏勘、 高分辨率遥感 (航空 ) 影像图判识 、 座谈 、 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 。 企业信息调查应充分利用统计 、 税务等 部门和供水、供电等单位相关信息,结合企业调查开展。 4.5.3.3 程度评价应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其中,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可采用特尔斐法,理想值确 定可采用目标值法、经验借鉴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 4.5.4 技术约定
12、4.5.4.1 评价时点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时点为每一年度的 12月 31日 , 调查所需相关信息以调查年度数据或评价时点数 据为准。 4.5.4.2 调查单元 以企业实际占用地块为基本调查单元。 DB37/T 43032021 4 4.5.4.3 基础资料来源及统计口径 评价工作中采用的数据应与评价对象范围相对应 。 各类数据的口径 、 来源 、 处理方式等情况应根据附 录 B进行。 4.5.4.4 定位基础 采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 4.5.4.5 数据格式 图形和属性数据均采用 Personal Geodatabase数据库文件格式。 4.5.4.6 度量
13、单位 度量单位具体如下: a) 长度计量单位:采用米( m),保留两位小数; b) 面积计量单位:采用平方米( m2),保留两位小数; c) 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 hm2),保留四位小数; d) 金额单位:采用人民币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4.5.4.7 土地分类 土地分类的编码、名称及含义,执 行 GB/T 210102017,采用 二级分类。 4.5.4.8 面积认定 面积认定方法如下: a) 土地面积应同时调查批准面积和实际占地面积,其中实际占地面积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航空 ) 影像图,采用图解法量算,必要时可通过实地测量进行校核; b) 建筑面积应调查实际建筑面积。 4.5.4.
14、9 其他数据处理 其他数据处理方式如下: a) 一个地块涉及多家企业的 , 将该地块上所有企业的投入产出 (固定资产投资 、 税费 、 用工等 ) 均 作为该地块投入产出予以调查统计,计算地均水平; b) 一家企业涉及使用多个地块的,在调查中汇总各地块面积,计算地均水平; c) 一家企业涉及多种行业的,按其主营产品所属行业确定其所属行业; d) 一个地块涉及多种行业共同使用的 , 用地范围能够区分的按各行业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 , 用地范 围不能区分的按各行业使用的建筑面积所占比例折算行业用地面积。 5 工作准备 5.1 基础资料收集 5.1.1 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收集调查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图、高
15、分辨率遥感(航空)影像图、土地供应数 据 、 城镇地籍数据 、 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数据 、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数据 、 地形图数据 、 土地储备规划 数据、土地登记发证资料(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不动产抵押资料等。 DB37/T 43032021 5 5.1.2 从发改、工信、人社、商务、财政、税务、统计、环保、市场监督、电力、自来水、燃气等部门 或单位收集工业企业名录及企业投入产出、用工能耗等基础资料。 5.1.3 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应充分利用现有调查成果,在满足 本文件 要求的前提下,与所在地开发区土地 集约利用评价、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等工作相衔接 ; 更新调查工作应尽量延续初
16、始调查工作成 果。 5.2 工作表格准备 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和附录 B、附录 C、附录 D的要求,准备工作表格。 5.3 工作图件准备 评价工作应按照附录 E的要求,准备工作图件。其中,工作底图应采用覆盖调查范围、反映评价时点 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地籍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高分辨率遥感(航空)影像图等。 6 工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 6.1 一般规定 6.1.1 工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应按照“合法合规、实事求是、先内后外、先易后难”的原则,遵循“以 地调企”和“以企补地”相结合的思路开展。 6.1.2 工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应分别对土地审批和实际占用情况、企业基本信息、工业用地建设情况和 企业生产经营
17、情况等进行调查。 6.1.3 应充分利用现有成果,收集各类资料,主要包括土地供应数据、城镇地籍图、土地登记数据(不 动产统一登记成果)、土地利用调查成果、统计数据、税务信息、供水供电信息等资料。 6.1.4 工业用地利用状况调查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按照附录 B的要求填报工作表格。填报结果应经统 计、税务等相关部门或经相关主管机构认可的单位确认。 6.1.5 根据需要,可对调查范围内的规模以上企业或全部企业进行调查。 6.1.6 调查工作中,应在资料整理、数据校核的基础上,开展汇总分析工作, 填报附录 D的相关表格。 6.2 调查单元 工业用地调查单元为地块,具体按以下方式确定: a) 根据城镇
18、地籍图、土地登记数据库(不动产统一登记成果),按宗地界线确定地块; b) 按土地供应的红线范围确定地块; c) 用地单位的实际用地范围与宗地图范围或土地供应红线范围不一致 , 或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的 , 根 据高分辨率遥感(航空)影像图,结合实地核查,按实际用地范围确定地块。 6.3 调查内容 6.3.1 土地审批和实际占用情况 主要包括用地单位名称 、 土地座落 、 土地性质 、 土地使用权类型 、 土地使用权人 、 权利人类型 、 批准 面积、实际占地面积、用地行为发生时间、用地批准文号(出让合同号或划拨决定书号、电子监管号) 、 建设状况 、 批准用途 、 实际用途 、 规划用途 、 是否
19、高标准厂房 、 是否一地多企 、 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 不动 产权证(或土地使用权证)号、不动产抵押情况等。 6.3.2 企业基本情况 DB37/T 43032021 6 主要包括企业名称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需调查工商登记证号 、 组织机构代码 、 税务登记证号)、注册地址、法人代表、企业类型、行业类别、主要生产经营项目、是否规模以上企业 、 是否高新技术企业、是否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产时间、目前生产经营等。 6.3.3 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主要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产值、销售收入、税费(应缴税费、上缴税费 ) 、从业人员、参保人 数 、 用电量 、 用水量 、 燃
20、气用量 、 污染物排放情况 ( COD、 氨氮 、 二氧化硫 、 氮氧化物 、 固体废弃物 ) 等 。 6.3.4 工业用地建设情况 主要包括厂房及配套用地面积 、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 绿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建筑基底 面积等。 评价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其他相关调查。 调查表编制具体按照附录 B。 6.4 调查方法 6.4.1 工业用地地块四至范围应基于现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城镇地籍图、土地供应资料、土地登记(不 动产登记 ) 资料 、 地形图等 , 结合高分辨率遥感 (航空 ) 影像图 , 采用资料判读和图解法确定 , 在上述图 件资料缺失或现势性较差、无法落实地块范围
21、的情况下,可采用实地测量的方法定界或校核。 6.4.2 工业企业用地的建设情况应采用图解计算、用地单位填报和相关政府部门已有统计数据校核相结 合的方法调查,调查结果经有关部门核查确认。 6.4.3 其他土地审批和实际占用情况 、 企业基本情况 、 企业生产经营等信息主要采用部门资料收集整理 、 实地核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 6.5 调查步骤 6.5.1 内业数据整理 6.5.1.1 划分调查区 调查区划分方法如下: a)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 、 高分辨率遥感 (航空 ) 影像图等为基础底图 , 划分调查区 , 落实各调查区范 围界线,绘制调查区范围图层; b) 调查区原则上以乡镇(街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4303-202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规范 4303 2021 工业用地 集约 利用 评价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