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 T 10150-2019 北方农村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条件.pdf
《NB T 10150-2019 北方农村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 T 10150-2019 北方农村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条件.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60 F 12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01502019 北方农村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household solar space heating system in northern rural areas (发布稿) 2019 - 06 - 04发布 2019 - 10 - 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0150-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与单位 . 2 5 总体要求 . 3 6 设计计算和要求 . 3 7 性能
2、要求 . 5 8 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 . 5 9 判定和分级 . 5 10 安全要求 . 6 11 施工、调试及验收要求 .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我国北方主要代表城市气象参数 . 7 NB/T 10150-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农村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维克莱恩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桑达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启迪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华扬太阳能有限公司、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
3、公 司、广东五星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光普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包 头市汉诺威工业装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中科蓝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秦王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沃德沃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光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格莱智控电子有限公司、山东黄金太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 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会文、律翠萍、刘海波、钟洪伟、黄永伟、李仁星、唐文学、李培伦、闵庆 喜、栗世芳、王伟、王秦川、张同伟、王强、邵东坤、沈进、储福海、贾铁鹰、王建辉、孙振锋。 NB/T 10150-2019 1 北
4、方农村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方农村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以下简称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总体要求、设计计算和 要求、性能要求、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判定和分级、安全要求、施工、调试及验收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北方农村地区独立供暖的户用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405 被动式太阳房技术条件和热性能测试方法 GB/T 19141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5、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95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824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T 129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 13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142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NB/T 34049 太阳能热水工程施工、监理及验收规范 NB/T 10151-2019 北方农村户用太阳能采暖系
6、统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 NB/T 10153-2019 太阳能供热系统实时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北方农村 northern rural areas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农村。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 山西、陕西、内蒙古、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的农村。 3.2 NB/T 10150-2019 2 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 household solar space heating system 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为住宅提供冬季采暖和全年其它用热的系统。由集热系统、蓄热系统、末端 采暖系统、辅助
7、能源加热设备和控制系统构成。 3.3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outdoor average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 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3.4 建筑物耗热量 heating loss of building 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建筑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 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 注:建筑物耗热量用瓦(W)表示。 3.5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e 指建筑各面的围挡物,包括墙体、屋顶、门窗、地面等。 3.6 太阳能采暖保证率 solar fraction for spac
8、e heating 太阳能采暖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供给的总能量的百分比。 3.7 太阳能采暖性能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for solar space heating(COP s ) 太阳能采暖系统在其供暖的建筑中,以规定的条件运行时,太阳能采暖系统总供热量与输入能量(含 太阳能采暖部分所消耗的能量和辅助热源能量)之比。 4 符号与单位 下列符号与单位适用于本文件。 A c 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 A hx 间接系统换热器换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按GB 50495计算; A IN 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单位为平
9、方米(m 2 ); C p 空气比热容,单位为瓦小时每千克摄氏度(Wh/(kg),取C p =0.28Wh/(kg); c w 水的比热容,单位为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F 围护结构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 f 太阳能采暖保证率,单位为百分比(%),按表2选取; J T 当地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十二月平均日太阳辐照量,单位为焦每平方米每天(J /(m 2 d), 按附录A选取或查阅当地气象资料;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米摄氏度(W/(m 2 ); m 用水计量单位数,单位为人(人); N 换气次数,单位为次每小时(次/h); Q H 建筑物耗热量,单位为瓦(W);
10、NB/T 10150-2019 3 Q HT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单位为瓦(W); Q IH 建筑物内部得热量(包括照明、电器、炊事、人体散热和被动太阳能集热部件得热等), 单位为瓦(W); Q INF 空气渗透耗热量,单位为瓦(W); Q W 生活热水日平均耗热量,单位为瓦(W); q r 热水用水定额,按GB 50015中热水最高日用水定额的下限取值,单位为升每人天(L/ (人d); t e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按附录A选取或查阅当地气象资料; t i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取16; t l 设计冷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 r 设计热水温度,单位
11、为摄氏度(); U hx 换热器传热系数,单位为瓦每平米摄氏度(W/(m 2 ),查产品样本得出; U L 集热器总热损系数,单位为瓦每平米摄氏度(W/(m 2 ),测试得出; V 换气体积,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 3 /次);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按JGJ 26和JGJ 134选取; cd 基于总面积的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单位为百分比(%),按GB 50495计算; L 管路及贮热装置热损失率,单位为百分比(%),按GB 50495计算; 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3 ),取t e 条件下的值; w 热水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升(kg/L)。 5 总体要求 5.1 采用太阳
12、能采暖系统的建筑,设计时应优先采用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围护结构除应符合GB/T 15405和GB/T 50824的规定外,还应满足所在地区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5.2 农村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符合JGJ/T 129的规定,并应达到建筑节能65%的要求。 5.3 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所有产品、配件、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其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设计文 件的要求。 5.4 太阳能集热器和支架正常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总面积实测值与标称值的负偏差应不大于3%。 5.5 太阳能采暖系统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和采暖末端,宜做到全年综 合利用,采暖期为建筑物供热采暖,非采
13、暖期提供生活热水或其他用热。 5.6 太阳能采暖系统选型应符合GB 50495的规定,根据当地气候、太阳能资源条件、建筑物类型、 建筑物使用功能、业主要求、投资规模和安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系统类型。 5.7 设计及实际安装的太阳能采暖系统不应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5.8 根据项目验收要求,太阳能采暖系统可按照NB/T 10153-2019的规定配置实时监测系统。 6 设计计算和要求 6.1 太阳能采暖系统热负荷计算 6.1.1 对采暖热负荷和生活热水负荷分别计算后,应选较大的负荷作为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计负荷, 采暖期供热的同时供应生活热水或其它用途热水时,应另行增加相应的热水负荷。太阳能采
14、暖系统的设 计负荷由集热系统和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共同负担,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应能够独立负担建筑物采暖热负 荷。 NB/T 10150-2019 4 6.1.2 太阳能集热系统和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分别负担的采暖热负荷,在条件允许时应通过软件逐时动 态模拟计算,将建筑物地面尺寸、外墙内墙尺寸、屋顶尺寸、门窗尺寸和各种围护结构型式输入专业软 件计算得出,相关数据可根据采暖建筑的设计图纸或实际测量获得。 6.1.3 集热系统负担的建筑物采暖热负荷应为在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气温条件下的建筑物耗热量。建 筑物耗热量按公式(1)计算: IHINFHTH QQQQ += (1) 6.1.4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按
15、公式(2)计算: )(KFttQ eiHT = (2) 6.1.5 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公式(3)计算: )(NVCttQ peiINF = (3) 6.1.6 辅助能源加热设备负担建筑物采暖热负荷的计算应符合GB 50736的规定。 6.1.7 太阳能采暖系统负担的生活热水负荷应为建筑物的生活热水日平均耗热量,生活热水日平均耗 热量按公式(4)计算: 86400/)( lrwwrW ttcmqQ = (4) 6.2 集热系统 6.2.1 依据当地太阳能资源、建筑物耗热量、太阳能采暖保证率和安装条件等因素,直接系统集热器 总面积应按公式(5)计算,间接系统集热器总面积应按公式(6)计算: )1(
16、 86400 LcdT H c J fQ A = (5) += hxhx cL cIN AU AU AA 1 (6) 6.2.2 集热系统的设置宜朝向正南,或南偏东、偏西20的朝向范围内,安装角度宜为当地纬度+ 10 以上,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真空管轴向为东西向时宜充分考虑真空管间的遮挡。 6.2.3 集热系统运行方式为温差循环时,液体工质循环的启动或停止温差可在515范围内,其 设计流量、防冻和防过热设计应符合GB 50495的规定。 6.2.4 集热系统管路设计应符合GB 50015的规定。液体工质的集热系统,给水管路沿着水的流动方 向应有0.3%0.5%的向上坡度。 6.3 蓄热系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B 10150-2019 北方农村户用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条件 10150 2019 北方 农村 太阳能 采暖系统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