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2201-2020 榛培育技术规程.pdf
《LY T 2201-2020 榛培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2201-2020 榛培育技术规程.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05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业 行 业 标 准 LY/T 2201 2020 榛 培育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zelnut Cultivation 2020-03-30 发布 2020-10-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 草原局 发布 LY/T 2201 2020 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平欧杂种榛绿枝直立压条育苗 5 平榛实生育苗 6 平欧杂种榛栽培管理 7 平榛抚育 与造林管理 8 榛果 采收及采后处理 9 生产技术档案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榛 地 除草剂的种类
2、和使用方法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榛主要 有害生物管理方法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榛苗木等级规格 附录 D(资料 性 附录) 平欧杂种榛产地生态条件 附录 E(资料 性 附录) 平欧杂种榛主要品种简介 附录 F(资料性附录)榛树人工授粉方法 附录 G(资料 性 附录) 防止 榛树 抽条的技术措施 附录 H(资料 性 附录) 防止榛树 干 日灼的技术措施 LY/T 2201 2020 2 前 言 本标准替代 LY/T 2205-2013 和 LY/T 2201-2013。 本标准与 LY/T 2205-2013 和 LY/T 2201-2013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 平榛实生育苗 和
3、 平榛抚育 与造林管理 的内容。 术语和定义 部分增加 了 横 缢 ,删除了 根蘖、根颈、 授粉器、倾斜栽植、带状压条等 。 平欧杂种榛绿枝直立压条中 增加了二年生苗的培育和等级规格。 栽培管理中 增加了 丛状形、 防 日灼 等内容 。 调整 了 主要栽培品种及适宜栽培区。 榛主要有害生物管理增加了煤污病、 夜蛾类 、蒙古灰象甲、金龟子、介壳虫、蛀干害虫、 菟丝子 、 动物危害 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 。 增加了生产技术档案管理。 本标准根据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557)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
4、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省铁岭市林 业科学院、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德盛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河北润荣农业开发有 限公司 、北京市延庆区中榛果业研究所 、榛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国家林业 和草原 局榛子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贵禧,梁维坚, 赵天田, 盛淑艳,解明,马庆华,梁丽松,魏本欣, 吴中波, 杨明亮 ,杨振 ,田振艳 。 LY/T 2201 2020 3 榛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欧杂种榛的绿枝直立压条育苗、建园和栽培管理,平榛育苗和抚育管理,榛果采收 与采后处理 ,生产技术档案管理 等技术 要求
5、。 本标准 适用于平欧杂种榛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Corylus avellana L.)和 平榛(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的培育 管理,其 他 榛种 可参照执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4904 粮食包装
6、 麻袋 GB/T 31123 固体食品包装用纸板 LY/T 1650 榛子坚果 平榛、平欧杂种榛 LY/T 2702 榛坚果贮藏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平欧杂种榛 Pingou hybrid hazelnuts(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Corylus avellana L.) 以平榛为母本、欧洲榛为父本 种间 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种 ,为栽培种 。 3.2 绿枝直立压条 育苗 mound layering propagation with green suckers 利用 半木质化的 根蘖
7、 或 基生枝 等直立枝条,经过横缢、生根剂处理、培埋等技术措施 进行育苗的 方 法 。 3.3 基生枝 shoots from the base bud of the trunk 由树干基部距地面 10 cm范围内的芽萌发长出的枝。 3.4 横缢 wiring or tie a circuit /ring at the base of the sucker LY/T 2201 2020 4 用 金属 绑丝 ( 2224#) 、 金属芯 捆扎线等 在当年生 根蘖 或基生枝的 基部 缠 勒 紧实。 4 平欧杂种榛绿枝直立压条 育苗 4.1 圃 地选择 圃 地 宜 选择 地势平坦 、 土质肥沃的沙壤
8、土或壤土, pH 值 6.08.0, 有灌溉条件,易于排水, 地下 水位 2 m 以上 , 无 检疫性 土壤 病虫害 的土地 , 所在区域 年平均气温 5.0 以上。 4.2 母 树定植 4.2.1 母树选择 选择适栽 优良 品种 的扦插、压条 、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育苗方式繁育的 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苗高 1 m 以上的 自根苗 为母 树 。 4.2.2 株行距 株距 0.8m1.5 m,行距 2.0 m3.0 m。 4.2.3 栽植 4.2.3.1 直立栽植 直立栽植的步骤如下: a) 挖 定植 穴 /沟 : 宽 50 cm60 cm,深 40 cm50 cm。 用表层 /耕作层 土填平 定
9、植 穴 /沟。 b) 栽植前苗木处理: 根据苗木水分状况, 有失水现象 时 用水 浸泡根系 12 h24 h; 修剪根系,剪去 断根的断面 , 截面平滑,保留侧根长度 15 cm20 cm。 c) 栽植: 根系舒展, 填土踏实, 栽植深度 以 根 颈 距 地面以下 6 cm10 cm 为宜 。 d) 浇水 :栽植后及时浇透水。 e) 封 埯 :浇水 1 d2 d 后 应 用 湿细 土封树盘 /定植沟 ,覆土厚度 1 cm2 cm,树盘 /沟 内 土 表 面平整 。 f) 覆 地膜:用黑地膜覆盖树盘 /沟 。 4.2.3.2 倾斜栽植 苗木顺行向倾斜 35 45 角栽植, 以向南倾斜为宜。 其余
10、同 4.2.3.1。 4.3 圃地管理 4.3.1 母 树 定植当年管理 4.3.1.1 树干管理 直立栽植时, 根据芽的保存情况以及苗木高低决定 定干高度 ,一般为 50 cm70 cm;倾斜栽植时, 剪留长度 60 cm80 cm,于 6 月份 7 月份轻轻将 倾斜 树干压倒 ,使之 匍匐 于地面 并用钩状物固定。裸露 树干 部位 可覆土、覆草等避免日灼 伤害 。 4.3.1.2 肥 、 水 及杂草 管理 6 月份 7 月份喷施叶面肥 2 次 4 次 ;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以 人工 和机械 控制杂草 为主, 选用 除草剂除草时,常用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参见附录 A。 4.3.1.3
11、 有害生物管理 采用生物、物理 、化学 等综合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常见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方法 参见 附录 B。 4.3.1.4 越冬管理 年平均气温 6.5 7.0 以下地区, 在 入冬前 需做保护处理。直立栽植 树 在 树干基部 采用 培土或 用 保温材料 包裹,切忌用塑料薄膜筒套装;倾斜栽植的可直接 培土防寒 或用保温材料覆盖。 培土 厚 度 LY/T 2201 2020 5 30 cm 左右 。 4.3.2 母树定植 翌年 圃地 管理 4.3.2.1 春季 萌芽前 管理 栽植第 2 年春季萌芽前, 撤除覆土或保温材料。 直立栽植的, 将 根 蘖枝、基生枝 在基部 留 1 cm2 cm 剪除
12、,在主干顶部留 3 个主枝并重短截,主干上的其他枝条疏除; 倾斜栽植 的, 将 匍匐干先端选留一个 壮枝作为营养枝并 于 50 cm70 cm 高度 定干, 根蘖枝、基生枝和 母树匍匐 干萌生 的 其他 枝条在基部留 1 cm2 cm 剪除。 4.3.2.2 其他管理 栽植第 2 年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施肥 、 除草 和有害生物防治 和越冬管理等 参见 4.2.4.1。 4.3.3 母树定 植 第 3 年及以后的圃地管理 4 月份 5 月份当根蘖和基生枝高度达到 10 cm 左右时,施氮素比例高的复合肥,用量根据母株树龄 每株施 0.2 kg0.5 kg; 6 月份 7 月份根据苗木长势喷
13、施叶面肥 1 次 3 次。保持育苗基质湿润,干旱时 基质需补充水分, 人工 除草 或使用除草剂(参见附录 A)控制杂草,有害 生物管理参见 附录 B。 育苗的 萌蘖枝和基生枝 高 度 超过 1.2 m 时,应 及时 摘心。 4.4 压条 4.4.1 压条时期 一般在 母树定植后 的 第 3 年开始压条育苗。 当 年 根蘖 、 基生枝 生 长高度 60 cm 以上 、 基部 达到 半木 质化 时 开始压条 ,华北地区一般在 6 月上旬,东北 、西北 地区一般在 6 月中、下旬。 压条后苗木生长期 需 110 d 以上。 4.4.2 压条步骤 压条步骤和方法要求如下: a) 定枝: 将根蘖、基生枝
14、 去弱留强、去密留稀 。 b) 除叶: 除去 压条 枝 基部 25 cm 内的叶片。 c) 横缢:在 压条 枝 基部 1cm2 cm 高度 进行 横缢。 d) 生 根剂 处理 :在横缢部位以上 10 cm12 cm 范围内涂 刷 或喷 洒 1 g/kg 浓度 的 吲哚丁酸 (需先用 酒精溶解) 或吲哚丁酸钾 等 生 根剂。 e) 围 挡 :用 高度 20 cm25 cm 的 厚塑料膜等在 压条 苗 周围围穴, 倾斜栽植 的 可顺行向用 高度 20 cm25 cm 的 挡板 在压条 苗 两侧围成槽状, 塑料膜、 挡板 距外层 压条 苗 10 cm15 cm。 f) 填充基质:在 围 穴内 或 挡
15、 槽内 填充湿锯末、 湿 草炭土等基质, 高 度同围穴 或 挡板 高度。土质疏 松的沙壤土育苗地,也可在涂 刷 或喷 洒 生 根剂后直接用 湿 沙土培埋,培埋要严实,厚度 20 cm 左右 。 4.4.3 起苗 落叶后及时起苗。 起苗时保留根系完整,边起苗边 分级, 捆扎紧实, 标明品种、等级、数量、产地 等 , 并 及时进行假植 。 4.4.4 起苗后管理 起苗后至第 2 年萌芽前清理母树基部锯末或覆(沙)土,对 育苗后高度超过 3 cm 的 基 茬 以及 未育 苗 利用 的枝条 进行平茬。 对主干中下部 的枝条进行疏除,对树冠枝条重短截,枝条过多 时 适当疏除。 肥 力不足的圃地在起苗后适
16、当增施有机肥 。 LY/T 2201 2020 6 4.5 二年生苗培育 选用二年 生 苗 进行栽植建园时 ,需要 对绿枝直立压条培育的一年生苗再归圃培育一年 。 宜选择土肥 水条件 好的 苗圃 地 ,定植株距 20 cm30 cm,行距 60 cm70 cm。 定干高度 30 cm50 cm,保障肥水供 应 ,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 ,具体参见 4.3。 4.6 苗木 等级 规格 苗木 等级 规格见附录 C。 达不到 II 级苗标准的为等外苗,不能出圃。 4.7 苗木假植与 贮存 4.7.1 苗木 假植 起苗分级后,不能 及时 栽植或外运时,要 随时 进行 临时 假植。假植沟的深度为 30 c
17、m40 cm,宽度 和 长度 依据地点、地形 和苗木数量等 确定。苗木摆放 在沟内 ,用湿土 培埋 根系和苗 干 的 基 部, 边摆放、 边培埋, 要培 严 埋 实 、不露根系 。 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当 灌水或向苗干 根部 喷水保湿 。 土壤 结 冻前 转 移 至 贮存 地点进行 贮存 。 4.7.2 苗木贮存 4.7.2.1 地窖 贮存 寒冷地区采用地窖 贮存 ,应为地下 1.8 m2.0 m 深度的 全地下窖 。窖底铺湿沙,厚度 10 cm。 由假 植地点转移来的 苗木 竖直摆放 ,根系及苗干基部 30 cm 以下培湿沙 ,并适当浇水,以窖底不积水为宜。 入窖初期,夜间打开窖口通风 、白天
18、关闭;日平均气温降到 -10 时盖严窖口,保持至春季苗木出窖。 冬季窖内温度保持在 -2 0 。 4.7.2.2 地沟 贮存 华北地区可采用地沟贮存。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点, 挖深 1.3 m1.5 m 地沟, 将 苗木 顺沟向倾斜摆放, 每摆放一排即用湿沙培 埋 根系及苗干 ,厚度 40 cm50 cm,培埋后 适当浇 水 。 气温降至 -5 左右时, 在 沟表面 加 覆盖物 将地沟盖严。 4.7.2.3 露天 贮存 选避风、排水良好的地方挖 浅 沟, 沟深 30 cm40 cm, 将 假植后的 苗木根系向下 倾斜 摆放,用湿土 或湿沙 培埋 根系及苗干 , 使 90 %以上 的苗干埋入湿土或
19、湿沙内 ,培 严 埋 实 , 并适当浇水 。 4.8 苗木包装与运输 零担 物流 运输的, 宜用专用纸箱包装, 内层用塑料膜保湿包装,捆扎结实。 箱式货车专车运输的, 装车后喷水保湿,封闭车门。敞篷货车专车运输的,装车后喷水保湿,将苗木用薄膜、棉被、苫布等材 料包紧包严,确保运输期间苗木湿润。 运输的苗木, 应 附有苗木标签 及 苗木检疫证书。 5 平榛实生育苗 5.1 圃地选择 参照 4.1 5.2 种子选择 选择坚果大 、 壳薄 、 种仁 发育 充 实饱满 、 无虫 害的坚果 ,质量符合 GB 7908 的 有关 要求。 按照 1125 kg/ha 备种。 5.3 种子处理 播种的种子 按
20、以下方式 浸种、层积和催芽处理 : LY/T 2201 2020 7 浸种: 清水浸泡 3 d5 d, 每天换水 1次 2次, 使 种仁 充分吸水 。 层积:提前挖好 70 cm坑或沟, 入冬前开始沙藏 ,将浸泡后的种子进行层积处理 ,层积处理时间 60 d以上 。种 子 :湿 沙的比例为 1:3。坑或沟底铺 3 cm的沙子,将拌沙后的种子放入,至离地表 15 cm20 cm 为止,搂平后先撒盖 5 cm10cm 湿沙子,其上再盖 10 cm厚的湿润细土。 催芽: 播种前 将层积处理的种子带沙取出,堆积在库房或其他背风地方,每天翻动 1次 2次,翻 动后用湿沙将种子覆盖以见不到种子为宜。每天喷
21、水一次,保持种子湿润,至种子出芽 50 %以上开始 播种。 5.4 整地与 做 畦 5.4.1 整地 秋季至入冬前深耕,深度在 30 cm40 cm。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施入腐熟有机肥 11 t/ha15 t/ha, 并施辛硫磷 30 kg/ha、代森锰锌 30 kg/ha,施肥后 再浅耕一次,深度在 15 cm20 cm,随即耙平。 5.4.2 做 畦 畦 面 高 10 cm20 cm, 畦 面宽 1.0 m1.2 m,长度根据圃地情况确定。 5.5 播种 日均气温达到 10 时开始 播种 ,播种前 3 d5 d 灌足底水。 床面开沟,沟深 5 cm,沟宽 5 cm7 cm, 沟间距 20 c
22、m,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底,间距为 5 cm10 cm,覆土搂平后,轻轻镇压。 5.6 田间管理 播种后 2 d 内浇一次透水,以喷灌为宜, 此 后视土壤墒情 7 d15 d 左右浇一次水。及时除草,力求 除早、除小、除 净 。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不伤苗、不压苗。苗木长势偏弱时可在 6 月上中旬结合浇水、 松土等适当追施氮肥为主的肥料。 6 月中下旬进行第 1 次间苗,去病苗、弱苗、双株苗和无顶尖等机械 损伤苗, 10 d20 d 后进行第 2 次间苗, 间苗与补植后 苗木密度保留在 50 株 /m2 100 株 /m2。 8 月下旬应 停施氮肥, 多施钾肥 ,控制浇水。 5. 7 实生苗 起苗 平
23、榛实生苗 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随起、随运、随栽植。起苗前 2 d3 d 灌足底水,待土壤稍 干后再起苗。采用人工起苗或机械起苗方法,起苗深度以 35 cm 以上为宜 ,根系完好 。 5.8 苗木分级 起苗后,根据苗木根系、地径、苗高及病虫害、机械损伤等综合情况进行分级,做好等级标记。 苗木分级要在庇荫背风处进行。 苗木等级 规格 要求 见附录 C。 5.9 实生苗 假植 起苗后、运输前,或运到栽植地点后、栽植前,需要假植 ,假植方 法 参见 4.7.1。 5.10 包装和运输 平榛苗木包装与运输参见 4.8。 6 平欧杂种榛栽培管理 6.1 园地选择 LY/T 2201 2020 8 园地
24、选择除满足 GB 15618对含果园在内的农用地的 要求外,宜选择交通便利、光照充足、 有水源 保障、 土层厚度 40 cm以上的地块,土质以沙壤土、壤土及轻粘土为宜,忌涝洼地 和风口地 。 其他 生态 条件要求 参 见附 录 D。 6.2 栽植前准备 6.2.1 规划设计 榛园地应进行规划 、 设计。包括小区划分、道路规划、防风林设置、排灌设施及水土保持工程等。 6.2.2 整地 平整土地, 清除园内杂树 、 杂草,土壤耕翻 20 cm30 cm;能够使用机械化管理的丘陵 地或 缓坡地 可不 修梯田 , 不适宜机械化管理的 山地 可修梯田。 6.2.3 挖 定植穴 /沟 定植穴规格: 直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2201-2020 榛培育技术规程 2201 2020 培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