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2050-2015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pdf
《HJ 2050-2015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2050-2015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pdf(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502015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The guidelines of document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2015-11-24发布 2016-03-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20502015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15年 第78号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保障环境工 程设计质量,现批准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HJ 20
2、502015) 以上标准自 2016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环境保护部 2015年11月24日 HJ 20502015 ii HJ 20502015 iii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2 5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编制要求.2 6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及编制要求.12 7 施工图设计内容及编制要求.24 8 工程预算文件内容及编制要求.2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9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污染物产生量调查及预测表.30 附录C(资料性附录)
3、工艺技术比选表.31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工程拟招标情况一览表.32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33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成本费用计算方法.35 附录G(资料性附录) 成本费用估算表.36 附录H(资料性附录)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表.37 HJ 20502015 iv 前 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确保环境工 程设计质量,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环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指南附录A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
4、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东方同华科技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本指南经环境保护部2015年11月24日批准。 本指南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20502015 1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物理污染防治,以及污染水体、 场地及土壤修复等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和工程预算文件内容和 编制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环境工程可行性研究、初
5、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也可作为环境 工程立项、审批、核准、评审、监督、管理以及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 实行核准、备案制管理的环境工程,其项目申请报告可参照本指南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的相关 规定编制,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预算文件内容与编制要求应执行本指南。 建设项目“三同时”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可参照执行本指南。 改(扩)建环境工程可参照执行本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内容,当下列文件被修订时,应当使用其最新版本。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505042009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 GB/T
6、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HJ 20162012 环境工程 名词术语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3年版)(建质 201357号)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标 2008162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和城镇环境质量的建设项 目及工程设施。 3.2 可行性研究 feasibility study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环境、经 济及社会效益等
7、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建设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和建设上的可行性,在多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比较和综合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3 初步设计 preliminary design 在方案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设计,解决总体、使用功能、建筑用材、工艺、系统、设备选 HJ 20502015 2 型等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符合环保、节能、防火、人防等级要求,并提交工程概算,以满足编制施工 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3.4 施工图设计 detail design 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基础上进行的深化设计,提出各有关专业详细的设计图纸,以满足设备材 料采购、非标准设备
8、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3.5 单位污染物处理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reating unit pollutant 处理单位污染物需要消耗的能源量(包括水、电、气、燃料及二次能源),应将处理单位污染物所 需要消耗的能源量折算为标准煤消耗量。 4 一般规定 4.1 环境工程咨询、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工程所服务行业及地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 4.2 环境工程咨询、设计文件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外,还应符合工程所服务行业及地区技术文件编制 内容及深度要求。 4.3 环境工程咨询、设计图纸中采用的图例、符号、代号、术语和名词等均应符合国家、
9、行业、地方 现行的标准、规范、规定要求。 4.4 环境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本指南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 个阶段。 5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编制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对新建或改扩建环境工程,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 对其投产后的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效果进行预测,在既定的范围内进行方案论证的选择,以便更合理地 利用资源,达到预定的环境保护、社会和经济效益。 5.1.2 可行性研究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
10、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分析,对工程的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规模、厂(场)址和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在多方案 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并推荐工程建设方案。 5.1.3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环境工程项目立项、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以及环境工程用地征用范围 的需要。 5.2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5.2.1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应由以下内容组成: a)项目概述; b)编制依据; c)主要污染物及负荷; d)工程规模及分期方案; e)厂(场)址选择及比选; f)工艺技术及比选(包括主要设备、材料); HJ 20502015 3 g)污染物收集及传输方案; h)污染物处理(处置)方案(含辅助工
11、程方案); i)环境保护; j)劳动安全及卫生; k)自然灾害及防范; l)火灾及消防; m)能耗及节能; n)占地及征用; o)场地水土保持; p)文物及矿产保护; q)工程建设管理; r)工程运行管理; s)工程投资估算; t)成本费用估算; u)财务经济评价; v)研究结论及建议; w)附图; x)附件。 5.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组成可根据项目及工程特点合理增减,其中: a)若不包括污染物收集及转输工程内容,可省略“污染物收集及传输方案”章节。但对于污水、 废水处理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应在“主要污染负荷”章节中简要说明污染物收集及转输方式。 b)若是物理污染防治,以及污染
12、场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等原位修复工程,可省略“污染物收 集及转输工程”章节。 c)若厂(场)址不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区,或自然灾害明显不会对工程造成影响时,可省略“自然 灾害及防范”章节,但应在选址章节中予以说明。 d)若厂(场)址明显不涉及水土流失问题,可省略“场地水土保持”章节。 e)若厂(场)址明显不涉及文物、矿产和其他公共设施,可省略“文物及矿产保护”章节,但在 “工程建设管理”章节中提出工程施工期间发现文物、矿产和其他公共设施时的处理要求。 5.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封面或扉页应包含工程名称、编制单位名称、咨询资质证书及编号、编制日 期,以及主要编制人员姓名、专业、执业资格或职称等信
13、息,并应加盖编制单位公章或设计咨询文件专 用章。 5.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5.3.1 项目概述 5.3.1.1 工程概况 列示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名称、建设地点等。 5.3.1.2 项目背景 简要说明项目的来源和前期所开展的工作及结果。 5.3.1.3 工程建设必要性 详细说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5.3.1.4 可行性研究内容 简明列示可行性研究范围、主要内容及原则。 HJ 20502015 4 5.3.1.5 可行性研究结论 简要列示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应包括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推荐工艺技术、厂(场)址,以 及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其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可
14、采用附录A格式。 5.3.1.6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如有) 简明列示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3.2 编制依据 5.3.2.1 法律法规依据 简明列示可行性研究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 5.3.2.2 技术标准、规范 简明列示可行性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包括标准、规范名称、编号及版本。 5.3.2.3 相关规划依据 简明列示可行性研究依据的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及生产规划,包括规划名称、编制单位名称、编制 时间。 5.3.2.4 设计基础资料 简要说明项目工程所在地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地震、雷电,以及社会、经济情况。 简要说明公共工程(水、电、气、污水外排)条件,厂(场)址选择文
15、件及主管部门意见。 5.3.2.5 项目建议书(如有) 简明列示项目立项及批准文件主要内容(如有)。 5.3.2.6 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如有) 简明列示项目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主要内容(如有)。 5.3.2.7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如有) 简明列示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及批复文件主要内容(如有)。 5.3.2.8 许可及协议(如有) 简明列示可行性研究涉及的许可及协议,包括“用地许可或协议”、“用电许可或协议”、“用水许可 或协议”、“资源利用许可或协议”、“二次污染物处理(处置)许可或协议”等文件主要内容。 5.3.2.9 可行性研究委托书(如有) 简明列示工程可行性研究委托书主要内容。
16、5.3.3 主要污染物及负荷 5.3.3.1 污染物来源 详细说明工程服务区域内现状污染物来源,并结合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及生产规划合理预测项目工 程服务期限内可能新增的污染物产生源。 5.3.3.2 污染物性质 准确说明项目工程服务区域内现状污染物性质、成分及污染特性,并结合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及生 产规划合理预测工程服务期限内可能新增的污染物性质,其中: a)对于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应充分论证、说明可生化性、工艺试验研究结果(如有),并着重说明 是否含有毒性、挥发性、腐蚀性、爆炸性、放射性成分,以及对生化处理系统的危害因素。 b)对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应明确论证、说明其是否含有危险废物成
17、分。 c)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明确说明污染源排放特点,以及是否含有毒、有害成分等。 5.3.3.3 污染物负荷 简要列明工程服务区域内现有污染物实际产生量,并结合总体规划、专业规划、生产规划合理预测 HJ 20502015 5 项目工程服务期限内可能新增的污染物产生量。 预测污染物产生量时,应充分说明污染物产生量、预测增长率的取值依据。 污染物产生量调查及预测可采用时序(逐年)预测和因果分析的定量统计、预测办法。 污染物产生量调查及预测表可采用附录B格式。 5.3.3.4 工程目标 说明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后受纳水体、场地或区域大气环境状况,以及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的 环境质量标准及级别。
18、 提出工程应执行的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及限值。 5.3.4 工程规模及分期方案 5.3.4.1 工程规模 根据前述污染物产生量调查和预测结果,合理确定工程规模。 5.3.4.2 分期方案 根据污染物产生量调查和预测结果,结合当地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及生产规划,提出技术可行、经 济合理的工程分期方案,并对分期方案的合理性予以说明。 5.3.5 厂(场)址选择及比选 5.3.5.1 选址原则 简要说明选址依据的基本原则。 5.3.5.2 选址过程 简要说明选址过程、参加单位等。 5.3.5.3 拟选厂(场)址 详细说明各拟选厂(场)址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土地属性,气象、水文、地震、地形
19、、地质、 文物、矿产、其他公共设施及自然灾害特点,卫生防护距离、与城镇布局的关系,交通、供电、供气、 供热、通信、给水、排水、防洪条件,工程周边敏感目标分布情况,以及社会稳定性、二次污染物处理 (处置)条件等。 5.3.5.4 厂(场)址比选 结合相关法规、标准、规范、规定,项目工程实际需要、厂(场)址状况、建厂(场)条件,以及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对各拟选厂(场)址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对比。 5.3.5.5 推荐厂(场)址 提出推荐厂(场)址方案,并说明推荐理由及推荐厂(场)址存在不足的弥补措施。 5.3.6 工艺技术比选 5.3.6.1 工艺技术介绍 依据污染物特性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20、,简单介绍多个适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主要设备、 材料)。 5.3.6.2 工艺技术比选 对多个可行的工艺技术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选,工艺技术比选应全面、综合(包括相关新工艺、新 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情况),不得为突出推荐方案的优势而有选择性地确定比选内容。 工艺技术比选表可采用附录C格式。 5.3.6.3 推荐工艺技术 根据前述比选结果,推荐出工程应采用的工艺技术,并说明推荐理由及存在的问题。 HJ 20502015 6 5.3.7 污染物收集及转输方案 5.3.7.1 收集规划 依据工程服务区域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及生产规划,提出污染物收集及转输规划。 5.3.7.2 收集方案 结合污染物收集
21、现状情况及规划,提出污染物收集及转输方案。 5.3.7.3 主要工程量 根据污染物收集及转输方案,确定污染物收集及转输系统主要工程量。 5.3.8 污染物处理(处置)方案 5.3.8.1 工艺流程及说明 提出先进、适用、可靠、安全、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 说明污染物处理(处置)工艺过程、技术原理、治理效果及可达性。其中污水、废水处理工程应简 要说明脱碳、除磷、脱氮工艺过程,进行尾水消毒方案比选和推荐,并提出尾水排放方案。 确定关键工艺技术参数、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及去除量,并简要说明确定依据。其中应至少包括: a)污水、废水处理工程应进行需氧量、污泥产量、药剂耗量估算; b)除尘、脱硫、脱硝工程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2050-2015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2050 2015 环境 工程设计 文件 编制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