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2049-2015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pdf
《HJ 2049-2015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2049-2015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492015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ste gas control of lead smelting 2015-11-20发布 2016-01-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20492015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15年 第72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污染治理工程 的建设与运行,现批准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492
2、015) 以上标准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环境保护部 2015年11月20日 HJ 20492015 ii HJ 20492015 iii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污染物和污染负荷.2 5 总体要求.3 6 工艺设计.4 7 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8 8 检测及过程控制.9 9 主要辅助工程.10 10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1 11 施工与验收.11 12 运行与维护.12 HJ 20492015 iv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
3、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铅冶炼废气治 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有色冶金设计 研究院股份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11月2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20492015 1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冶炼废气治
4、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铅精矿为原料的铅冶炼过程所产生废气的治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 询、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不适用于再生铅冶炼废气的治理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3746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7398 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
5、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20424 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GB 25466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4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21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 GB 50252 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6、 5027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630 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753 有色金属冶炼厂收尘设计规范 GB 50880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 GB 50985 铅锌冶炼厂工艺设计规范 GB 50988 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HJ 20492015 2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HJ/T 48 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7、监测技术导则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 462 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计建设19901215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铅冶炼废气 waste gas of lead smelting 指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害物质的各类气体。 3.2 脱硫效率 desulfurization effici
8、ency 指烟气脱硫前后标准状态下干烟气(扣除了烟气中水分)中 SO2质量浓度差值与脱硫前标准状态下 干烟气中SO2质量浓度的百分比。 3.3 环境集烟 fugitive gas collecting 指通过系统设计,对熔炼炉、鼓风炉、烟化炉、浮渣处理炉窑、铸渣机和铸锭机等加料口、出料口 及出渣口等处排放的烟气进行收集的过程。 4 污染物和污染负荷 4.1 污染物来源与分类 铅冶炼过程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各类含硫含尘烟气、含尘气体、硫酸雾、电解酸雾。 a)含硫含尘烟气主要产生于铅精矿烧结、熔炼、还原、渣处理等过程。其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 二氧化硫,以及铅、锌、砷、铊、镉、汞等重金属及化合物。 b
9、)含尘气体主要产生于原料装卸、输送、配料、造粒、干燥、给料和铅熔化、铸锭等过程,其主 要污染物为颗粒物。 c)硫酸雾主要产生于制酸过程,主要污染物为硫酸。 d)电解酸雾产生于铅电解车间,主要污染物为氟硅酸。 4.2 污染负荷 4.2.1 铅冶炼过程烟气量通过实际测量确定。各工序排放的各类废气可逐一进行废气排放量测量,废 气排放量测量应符合HJ/T 55、HJ/T 75、HJ/T 76的要求。 4.2.2 若无实际测量数据时,废气排放量可类比同等生产规模、同类原料及产品或相近工艺的排放数 据确定或通过物料衡算确定。 4.2.3 铅冶炼过程烟气排放量可参考式(1)或表1所给数据进行校核。 HJ 2
10、0492015 3 610PQ CTF= (1) 式中:Q 烟气排放设备小时废气排放量,m3/h; P 计算时段内某烟气排放设备某污染物排放量,kg; C 某烟气排放设备某污染物监测时段内平均质量浓度,mg/m3; F 某烟气排放设备监测时段内生产负荷,%; T 计算时段内某烟气排放设备的生产小时数,h。 表1 铅冶炼废气中污染物来源及质量浓度 单位:mg/m3 废气种类 来源 颗粒物质量浓度 SO2(体积分数)/% 铅及其化合物 汞及其化合物 含尘烟气 原料制备、输送等过程 5 00010 000 烧结烟气 ISP法烧结机 25 00040 000 平均1.06.0,最低0.2,采用富氧技术
11、可达10以上 ISP鼓风炉 150 000250 000 0.5 熔炼烟气 熔炼炉(底吹熔炼、顶吹熔 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 100 000200 000 525 还原烟气 鼓风炉、富氧直接还原炉 8 00030 000 0.023 烟化烟气 烟化炉 50 000100 000 0.020.03 熔铅烟气 熔铅锅 1 0002 000 微量 电铅烟气 电铅锅 1 0002 000 浮渣反射 烟气 浮渣反射炉 5 00010 000 1 1 4003 000 50250 含 硫 烟 气 环境集烟 烟气 熔炼炉、鼓风炉、烟化炉、 浮渣处理炉窑等加料口、铸 渣机和铸锭机上部 1 0005 000
12、无规则、波动大 硫酸雾 制酸系统 电解酸雾 铅电解车间 5 总体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铅冶炼企业建设与运行管理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规划等管理要求。 5.1.2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应严格执行环保工程“三同时”制度。 5.1.3 铅冶炼废气排放应达到GB 25466及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的规定, 并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5.1.4 铅冶炼应在易产生废气无组织排放的位置设置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废气治理过程中应防止废 气逸出。 5.1.5 铅冶炼废气治理过程要防止二次污染的产生,确保废水达标排放,保证治理过程收集的烟尘(粉 尘)以及其他固体废物的处
13、理处置满足GB 18597、GB 18599的规定,并符合环评批复文件的要求。 5.1.6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应采取可行技术、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有效措施,防止重金属等污染物 的无组织排放。 5.1.7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应安装合格的在线监测设备、监测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系统,在线监测设 施应按要求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 HJ 20492015 4 5.1.8 铅电解宜采取抑制减少酸雾和酸雾净化处理措施,保证作业环境和外排酸雾质量浓度达到容许 质量浓度限值要求。 5.1.9 铅阳极泥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根据具体工艺、废气类型和气量,选用合适的除尘、脱 硫、脱酸(碱)及脱除其他有害气体的工艺进
14、行处理。 5.1.10 铅冶炼烟气制酸和制酸尾气净化系统不得设置烟气旁路。 5.2 清洁生产 5.2.1 铅冶炼企业应积极采取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 5.2.2 铅冶炼企业应对矿物原料进行全分析,入炉铅精矿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GB 20424的要求。 5.2.3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应根据企业所选冶炼工艺,选择安全、环保、节能的废气治理工艺和设备。 5.2.4 烟(粉)尘的输送设备要密封或处于负压状态,防止外泄污染环境。 5.2.5 收尘系统捕集的烟尘中,砷、镉、汞等有害元素含量过高时,不宜返回冶炼系统。 5.3 工程构成 5.3.1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
15、程和公用工程。 5.3.2 主体工程包括废气收集系统、收尘系统、脱硫系统、酸雾控制系统和副产品处理系统。 5.3.3 辅助工程包括电气、土建、暖通空调、消防、仪表及控制、在线监测、化验分析等。 5.3.4 公用工程包括供电系统、蒸汽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工艺水及循环水系统等。 5.4 总平面布置 5.4.1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 50187、GB 50988和GB 50985的相关规定。 5.4.2 铅冶炼废气治理设施平面布置应满足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和处理流程要求,处理设施的间距应紧 凑、合理,满足施工与安装的要求。 5.4.3 管线综合布置应根据总平面布置、治理区单元内的平面布置、管内介质、施工
16、及维护检修等因 素确定,在平面及空间上应与主体工程相协调。 5.4.4 副产品处理系统应结合工艺流程和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布置。 6 工艺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艺应根据铅冶炼厂规模和不同工艺产生的废气量、废气成分和污染物质量浓 度的实际情况确定。 6.1.2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和减振措施,噪声和振动控制应符 合GB/T 50087的要求。 6.1.3 采用袋式收尘器或电收尘器等干式收尘装置时,应有防止烟气结露的措施。 6.1.4 废气治理应注重节能设计和余热利用。 6.2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艺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HJ
17、20492015 5 图1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艺流程 6.3 废气收尘 6.3.1 针对铅冶炼企业采用不同冶炼工艺,收尘工艺技术见表2。 表2 铅冶炼废气典型收尘技术流程表 颗粒物来源 收尘工艺流程 工艺参数a 备注 铅精矿仓中给料、输 送、配料等过程产生 粉尘 集气罩袋式收尘(或微动力收尘b) 排气筒 总除尘效率99.5%,外排粉 尘质量浓度50 mg/m3 收集粉尘返回生产系统 烧结机烟尘 烧结机烟气沉尘室(或旋风收尘器)电收尘制酸 制酸烟气含尘质量浓度300 mg/m3 净化后烟气制酸,收集烟尘返回配料工序 熔炼炉烟尘 熔炼炉烟气余热锅炉电收尘制酸 制酸烟气含尘质量浓度300 mg/m3
18、净化后烟气制酸,收集烟尘返回配料工序 还原炉烟尘 还原炉烟气余热锅炉冷却烟道袋式收尘脱硫排气筒 总除尘效率99.9%,外排烟尘质量浓度30 mg/m3 收集烟尘送精矿仓配料 烟化炉烟尘 烟化炉烟气余热锅炉冷却烟道袋式收尘脱硫排气筒 外排烟尘质量浓度50 mg/m3 收集烟尘作副产品综合利用 熔铅锅/电铅锅铅烟 尘 集气罩袋式收尘排气筒 总除尘效率99.6%,外排铅 烟尘质量浓度8 mg/m3 收集铅尘应密封储运,及时 返回工艺 浮渣反射炉烟尘 烟气表面冷却器(或冷却烟道)袋式收尘排气筒 总除尘效率99.8%,外排烟尘质量浓度20 mg/m3 收集烟应密封储运,及时返回配料工序 环境集烟烟(粉)
19、尘 集气罩袋式收尘排气筒 总除尘效率99.5%,外排烟(粉)尘质量浓度25 mg/m3 收集烟(粉)尘送精矿仓配料 a工艺参数中外排烟(粉)尘还应满足尘中铅含量8 mg/m3。 b适用于物料破碎、筛分、皮带转运系统的收尘。 6.3.2 烟气收尘应满足GB 50753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a)收尘系统宜负压下操作;排灰设备应密闭良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HJ 20492015 6 b)应控制适当的气流速度和收尘管道风压,防止集气罩周围产生紊流,影响收尘效果。 c)采用袋式收尘器或电收尘器等干式收尘装置时,应有防止烟气结露的措施。 d)收尘系统配置应根据炉型、容量、炉况、铅矿成分、辅助燃料成分、
20、脱硫工艺、烟气工况、气 象条件、操作维护管理等确定。 e)收尘装置的收尘性能应满足下道工序的质量浓度限值要求,外排烟气应满足有关排放标准规定 的烟(粉)尘排放质量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制的要求。 f)熔炼炉、还原炉和烟化炉等生产工艺参数波动大时,收尘系统应设置缓冲或预处理设施。 g)在保证含尘气体被充分捕集的前提下,应根据含尘气体性质、结合经济原则,选取单独或集中 收尘方式。废气含不同组分烟(粉)尘的宜单独设置收尘。 6.3.3 烟(粉)尘输排应符合下列要求: a)烟(粉)尘输排装置要简单,便于维护管理、故障少,作业率高。 b)应根据排尘状态、间歇或连续性、烟(粉)尘性质、排尘量和收尘器排尘口处的压
21、力状态等参 数综合考虑选择烟(粉)尘输排装置 c)如采用气力输送装置,距离较近的宜用真空吸送式,距离较远的宜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压送方式。 6.4 废气脱硫 6.4.1 废气制酸 6.4.1.1 富氧熔炼工艺、富氧渣还原工艺、ISP法烧结工艺烟气应进入制酸系统制酸;其他如普通还原 炉烟气、烟化炉烟气、环境集烟烟气等,可按实际情况优先与高质量浓度的废气就近配气后,再进入制 酸系统。 6.4.1.2 铅冶炼废气制酸系统设计应符合GB 50880及其他相关制酸工艺设计文件的要求。新建和改造 项目宜采用绝热蒸发稀酸冷却烟气净化技术。制酸系统后应建设脱硫系统,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6.4.1.3 铅冶炼过程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2049-2015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2049 2015 冶炼 废气 治理 工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