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1131-2019 ±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pdf
《DL T 1131-2019 ±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1131-2019 ±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L / T 1131 2019 I ICS 29.240.01 F 22 备案号:-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1131 2019 代替DL / T 1131 2009 800kV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系统试验规程 System Test Standard for 800kV HVDC Project Boiler refractory material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Boiler refractory material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 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 2019-06-04发
2、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1131 2019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符号 1 4 总则 1 5 站系统试验 2 6 端对端系统试验 6 DL / T 1131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是对DL/ T 1131 -2009 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的修订,与上一版标准 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直流偏磁测试; 增加了800kV直流单极双换流器分层接入系统试验。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
3、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直流建设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 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万开、李文毅、白光亚、印永华、曾南超、马为民、陶瑜、王明新、石岩、 殷威扬、郑劲、刘永东、黎小林、李岩、徐剑峰、宋涛。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1131-2009。 本标准2009年07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DL / T 1131 2019 1 800kV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
4、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的项目、要求及验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功率可双向传输、每站每极包含两个串联12脉动换流器的双极800kV高压直流输 电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498 高压直流输电术语 DL/T 1130-2009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1129 直流换流站二次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 3 术语和符号 3.1 术
5、语 语语义 3.1.1 站系统试验 converter station system test 指在分系统试验完成并合格的基础上,换流站相关一次设备已具备带电条件,按照合同和技术规范 书的要求,分别在各换流站内检查换流站功能的试验,即换流站设备充电、顺序控制功能、直流线路开 路试验等,同时也是为端对端系统试验作准备。 3.1.2 端对端系统试验 end to end system test 指在站系统试验完成并合格的基础上,验证整个直流输电系统的总体功能达到了功能规范书所规定 的性能指标及校验交、直流系统联合运行性能的试验。 3.1.3 旁路断路器 bypass breaker 指并联于12脉
6、动换流器单元高、低压端的断路器。 3.1.4 旁路隔离开关 bypass disconnecter 指并联于12脉动换流器单元高、低压端的隔离开关。 3.1.5 直流联母隔刀 disconnecter for connection with DC Bus 分别在12脉动换流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串联于旁路断路器和旁路隔离开关连接点之间的隔离刀 闸。 3.1.6 分层接入 split connection 指换流站一个极高低端换流器分别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电网。 DL / T 1131 2019 2 3.2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SVC:静态电压补偿 Stat
7、ic Voltage Compensation CPU:中央处理单元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Qref:换流站与交流系统的无功交换参考值 Qex:换流站与交流系统的无功交换量 Q: 控制软件设定的无功调节死区 Uref:电压参考值 Uac: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 U: 是控制软件设定的电压调节死区 Udm:一个极两串联换流器连接点对低端换流器底部电压 4 总则 4.1 直流输电工程在投入商业运行之前,应进行工程系统试验。 4.2 800kV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应以批准文件、工程技术规范、设计图纸、采购合同、施工合同、 工程试验方案及其所要求的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法规、标
8、准、规范和规程为依据。 4.3 站系统试验项目范围主要包括顺序操作试验、出口跳闸试验、换流变压器及换流器充电试验、直流 线路开路试验、抗干扰试验、站用电源切换试验、零功率试验等;各试验项目的顺序宜按照后叙条款顺 序进行。交流场充电试验可以在站系统试验中进行,也可单独实施。 4.4 端对端系统试验的项目范围包括下列内容: a) 指直流系统在设计允许的运行范围内,以及现场条件允许进行的试验内容,通常包括单极低功 率试验、单极大功率试验、双极低功率试验、双极大功率试验四个部分;各试验项目的顺序宜 按照后叙条款顺序,并应在工程和系统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结合双极试验项目进行。 b) 在端对端系统试验过程
9、中,应按照试验方案对两端的稳态数据,以及对系统动态和暂态过程中 交流、直流系统(含设备)的动态响应特性、过电压、谐波性能、换流站噪声、无线电干扰、 电磁干扰、接地极状态等进行跟踪监测;系统和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均应满足技术规范的要 求。端对端系统试验项目完成后直流输电工程可投入商业运行。 4.5 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中的特殊要求如下: a) 对于某些800kV直流工程所要求的特殊功能/性能,应视该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增加相应试验 项目。 b) 本规程规定的试验项目,除特殊指明外,可指定在任意设计内的接线运行方式下进行。对于涉 及降压运行的试验,均在每极投入双12脉动换流器接线方式下进行。 4.6
10、 本标准规定的工程系统试验应在换流站相应部分的设备试验及分系统试验完成并通过验收后进 行;工程的最终系统试验范围以工程启动委员会批准的试验方案为准。 5 站系统试验 5.1 站系统试验的准备工作及要求 5.1.1 站系统试验前换流站应具备下列条件: a) 站辅助电源系统已具备供电条件。 b) 交流开关场已具备带电条件。 c) 与试验相关的建筑工程和生产区域的全部设备和设施,站内外道路,上下水、防火、防洪工程 等均已按设计完成并经验收检查合格。生产区域的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平台栏杆和沟道盖板 齐全,脚手架、障碍物、易燃物、建筑垃圾等已经清除。 DL / T 1131 2019 3 d) 电气设备
11、及分系统的各项试验全部完成且合格,有关记录齐全完整并已通过该阶段的竣工预验 收。待试验区域的接地线已全部拆除,箱柜已关好并上锁;施工临时设施不满足带电要求的经 检查已全部拆除;待试验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已有明显隔离、指示标志。 e) 按工程设计,站内所有设备及其保护(包括通道)、微机检测、控制系统、监控装置以及相应 的辅助设施均已安装齐全,试验整定合格且试验记录齐全;设备编号、相位、极性已标识并核 对无误。 f) 按工程设计,调度通信自动化系统、安全自动装置以及相应的辅助设施均已安装齐全,试验整 定合格且试验记录齐全。 g) 各种测量、计量装置及仪表齐全,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校验合格。 h) 所用电
12、源、照明、通信、采暖、通风、防潮等设施按设计要求安装试验完毕,已投入正常使用。 i) 站系统试验范围内的通信已畅通。 j) 水冷系统已具备投运条件。 k) 消防工程已通过消防部门验收,消防设施齐全,能投入使用。 l) 必须的备品备件及工器具已备齐。 m) 站系统试验、检修和负责抢修的人员已到位,各种试验记录表格已齐备,试验设备已调整完毕。 n) 参加站试验的施工、生产运行、调度、试验单位已将经审核的规程、制度、系统图表、记录表 格、安全用具等准备好,投入的设备等已标识调度命名和编号。 o) 确认监控系统未出现影响站系统试验的报警信号。 5.1.2 站系统试验前输电线路应具备下列条件: a) 项
13、目法人或建设单位主持的竣工预验收和电力建设质量监督站的质监检查已经完成。 b) 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已处理完毕。 c) 承担线路试运行及维护的人员已配备并持证上岗,启动试运组已将试验试运方案向参试人员交 底。 d) 线路的运行杆塔号、极性标志和设计规定的有关防护设施等已经验收合格。 e) 线路(包括两端换流站)的临时接地线已全部拆除。 f) 已确认线路上无人登杆作业,且安全距离内的一切作业均已停止,已向沿线发出带电运行通告, 并已做好试验前的一切检查维护工作。 g) 按照设计规定的线路保护(包括通道)和自动装置已具备投入条件。 h) 线路绝缘电阻和频率特性参数已测试完毕。 5.1.3 站系统
14、试验前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应具备下列条件: a) 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主持的竣工预验收和电力建设质量监督站的质监检查已经完成。 b) 现场已清除影响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正常运行的设施,已修复被施工破坏的地形地貌,且安全 标志和防护设施完好无损、清晰可见。 5.1.4 站系统试验的组织机构已成立并满足DL/T 1130-2009要求;站系统试验方案及调度方案已经批 准;安全措施已制订并经批准。 5.1.5 换流站与相关调度机构之间的通信已畅通。 5.1.6 新设备的启动申请已经批准;各级试验调度组以及相关试验人员对经工程启动委员会批准的站系 统试验调度方案和试验方案已熟悉,并根据调度规定将试验项目操作
15、票准备就绪。已办理具备站系统试 验条件的许可。 5.2 站系统试验项目及要求 5.2.1 不带电顺序操作试验 a) 不带电顺序操作试验项目应在换流站交流母线不带电的条件下,在两极分别进行。除常规直流 顺控功能之外,800kV直流工程的手动/自动顺序操作还包括每极中单12 脉动换流器以及双 DL / T 1131 2019 4 12脉动换流器的连接/隔离,即包括其各自并联的断路器、隔离开关、连接母线刀闸、接地刀 闸的断/合顺序和联锁功能。顺序操作试验可在有站间通信或无站间通信下进行检验。 b) 手动控制模式检验换流站交流场单步操作及联锁(包括各间隔检修、冷备用、充电等)。顺序 正确的操作应能执行
16、;错误的操作应被拒绝。 c) 手动控制模式检验换流站直流场单步操作及联锁(包括阀厅和直流场的检修、冷备用、直流场 连接等)。顺序正确的操作应能执行;错误的操作应被拒绝。 d) 检验换流站交流场顺序自动操作控制及联锁。顺序自动操作应能按顺序执行完毕。当一个顺序 未能完成时,应有相应报警信息,且相应设备应能手动退回上一个有定义的状态,或进入下一 个有定义的状态。 e) 检验换流站直流场顺序自动操作控制及联锁。顺序自动操作应能按顺序执行完毕。当一个顺序 未能完成时,应有相应报警信息,且相应设备应能手动退回上一个有定义的状态,或进入下一 个有定义的状态。 5.2.2 出口跳闸试验 a) 出口跳闸试验项
17、目应在换流变压器及交流滤波器不带电的条件下,对两极分别进行。 b) 换流器直流保护系统跳闸。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从换流器直流保护和换流变压器保护被试保护跳闸出口端子施加跳闸信号,跳开该换流器 相应换流变压器网侧的交流断路器。 2) 每个保护的跳闸回路应能正确跳开换流变压器网侧交流断路器,并发出对应的信号和事件 记录。 c) 极直流保护系统跳闸。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从极直流保护被试保护跳闸出口端子施加跳闸信号,跳开该极相应换流变压器网侧的交流 断路器。 2) 每个保护的跳闸回路应能正确跳开换流变压器网侧交流断路器,并发出对应的信号和事件 记录。 d) 交流滤波器/并联电容器组/电
18、抗器的保护跳闸试验。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从交流滤波器/并联电容器组的相应保护跳闸出口端子施加跳闸信号,跳开其电源侧交流 断路器。 2) 每个保护的跳闸回路应能正确跳开其电源侧交流断路器,并发出对应的信号和事件记录。 e) 手动紧急跳闸。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手动按下主控室相应极的紧急停运按钮,跳开换流变压器网侧交流断路器。 2) 换流变压器网侧交流断路器应能正确跳开,并发出对应的信号和事件记录。 5.2.3 交流场充电 a) 交流场充电指对换流站交流母线(或引线)、交流滤波器等无功补偿设备、站用变压器进行充 电。 b) 换流站交流母线(或引线)充电/断电。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19、) 手动合换流站交流母线(或引线)电源侧断路器,向换流站交流母线(或引线)充电。带 电时间不少于0.5h。再手动切换流站交流母线(或引线)电源侧断路器,使换流站交流母 线(或引线)断电。 2) 检查避雷器动作情况。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及合闸角控制装置功能应正确;与换流站交 流母线(或引线)相连设备的绝缘应能经受交流电压,应无明显放电现象。 c) 交流滤波器组、并联电容器组、SVC设备充电/断电。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手动依次合/分交流滤波器组、并联电容器组、SVC电源侧断路器,向各组交流滤波器组、 并联电容器组和SVC设备充电。每一交流滤波器组、并联电容器组和SVC带电时间应不 DL /
20、 T 1131 2019 5 少于2h;再手动断开其电源侧断路器,使其断电。 2) 交流滤波器组、并联电容器组、SVC电源侧断路器操作及合闸角控制装置功能正确,应能 成功地投/切相应容性负荷。该组内的设备的绝缘应能经受交流电压,应无明显放电现象; 电容器应无渗油、油箱应无明显变形。电容器不平衡电流应在技术规范容许的范围内; 不应有保护动作。 3) 检查避雷器动作情况。测量交流滤波器/并联电容器组/SVC投切对换流母线(或引线)电 压的影响,并监视相关设备的温度。 4) 在充电2h过程中,应对交流滤波器组/并联电容器组/SVC的测量、保护二次回路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电压二次回路、幅值、相序,以及
21、电流二次回路、极性等。 d) 交流并联电抗器组充电/断电(如果有)。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手动依次合/分各交流并联电抗器组电源侧断路器,向并联电抗器组充电。每一并联电抗 器组带电时间应不少于2h,再手动断开其电源侧断路器,使其断电。 2) 并联电抗器组电源侧断路器应能成功地投/切相应感性负荷。该组内的设备的绝缘应能经 受交流电压,应无明显放电现象;不应有保护动作。 3) 检查避雷器动作情况。测试交流电抗器投切对换流站交流母线(或引线)电压的影响,并 监视相关设备的温度。 4) 在充电2h过程中,应对并联电抗器测量、保护的二次回路进行检查,主要包括电压二次 回路、幅值、相序,以及电流二次回
22、路、极性等。 e) 站用变压器充电。合站用变压器电源侧断路器,充电期间应进行带负荷校验试验。试验中应无 保护动作,负荷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5.2.4 换流变压器及换流器充电试验 a) 换流变压器及换流器充电试验项目分别在两极,对每极两个12脉动换流器分别进行。 b) 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合/断换流变压器网侧断路器,向换流变压器以及处于闭锁状态且本站直流线路侧开路的 换流阀组充电。在站系统试验期间,换流变压器充电次数应不少于5次。其中应有一次充 电时间大于1h,每次充电间隔0.5h。 2) 换流变压器充电时的励磁涌流峰值和操作过电压应在预期的限制值之内,其谐振应被充分 阻尼。晶闸管阀预
23、检功能应正确。相关换流变压器保护、换流阀保护不应动作。该充电试 验不应引发晶闸管级损坏,如果出现晶闸管级损坏报警信号,应及时分析原因;在确保不 会发生换流器更加严重故障时,可继续试验,并适时进行处理。 3) 检查分接头位置、换流变压器风扇起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对换流变压器的振动、噪声、 分接头手动控制功能进行相关的测量和试验。 5.2.5 开路试验 ( 两极分别进行 ) a) 开路试验(不带直流线路),手动模式,试验步骤及要求如下: 1) 该极直流中性母线与接地极连接,直流滤波器投入,受试端与直流线路断开,高压侧换流 器单元的直流联母隔刀断开,即低压换流器单元投入试验;手动控制模式,解锁该极换
24、流 器;将直流电压由0按试验方案分为几个台阶升至额定值的一半,保持至少0.5h;再将直 流电压降至0,闭锁换流器。 2) 低压侧换流器单元的直流联母隔刀断开,即高压换流器单元投入,重复上述手动控制模式 试验。 3) 高、低压换流器单元均投入,重复上述手动控制模式试验,直流电压值应升至额定值。 4) 各项试验中,检查阀避雷器及直流场避雷器动作情况。升/降直流电压应平稳;阀厅及直 流场设备应无明显放电;交/直流系统保护不应动作。 DL / T 1131 2019 6 b) 开路试验(不带直流线路),自动模式。试验步骤和要求如下: 1) 该极直流中性母线与接地极连接,直流滤波器投入,受试端与直流线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1131-2019 ±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规程 1131 2019 800 kV 高压 直流 输电 工程 系统 试验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