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 T 32-2019 数字城管运行考核管理规范.pdf
《DB4403 T 32-2019 数字城管运行考核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03 T 32-2019 数字城管运行考核管理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310 A 90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 322019 数字城管运行考核管理规范 2019-11-15 发布 2019-12-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03/T 322019 I 目 次 前 言 . . II 引 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规定 . . 2 5 考核对象 . . 2 6 考核周期 . . 2 7 考核内容 . . 2 8 考核评价方法 . . 7 9 考核实施 与保障 . . 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考核扩展指标与扩展指标比率示
2、例 . 9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区域考核示例 . 11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岗位考核示例 . 12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考核结果分级和分色彩表示示例 . 14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平台建设与日常管理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示例 . 15 DB4403/T 32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海军、陈毓贞、林隆健、旷涛、童林、余良、黄晓伟、钟苑、郑驰、曾飞鹏、 周曙光。 DB4403/T 32
3、2019 III 引 言 随着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由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以及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 案(深府201847号)、深圳市智慧城管建设十三 五规划纲要(深城管函2016660号)等 文件的出台,为解决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十多年来存在的问题,并立足长远、面向未来,规范深 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和运行,推广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深圳市城市管理和公共服 务的水平,特制定本文件。 制定数字城管运行考核管理规范,明确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考核实施主体、考核对象、 考核周期、 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 方式和实施, 有利于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考核管理的规范性,
4、进一步提升深圳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 DB4403/T 322019 1 数字城管运行考核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运行考核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考核对象、考核周期、 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方法和考核实施与保障。 本标准适用于运行深圳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运行考核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428.1-2013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1部分:单元网格 GB/T 30428.2-
5、2013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 GB/T 30428.3-2016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3部分:地理编码 GB/T 30428.4-2016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4部分:绩效 GB/T 30428.5-2017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5部分:监管信息采集设备 GB/T 30428.6-2017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6部分:验收 GB/T 30428.7-2017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7部分:监管信息采集 SZDB/Z 300.1-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1部分:总则 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
6、集规范 SZDB/Z 300.3-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3部分:案件立案规范 SZDB/Z 300.4-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4部分:处置和结案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428.1-2013、GB/T 30428.22013、GB/T 30428.3-2016、GB/T 3042 8.4-2016、GB/T 30428.5-2017、GB/T 30428.6-2017、GB/T 30428.7-2017和SZDB/Z 300.1-2 018、SZDB/Z 300.22018、 SZDB/Z 300.32018、SZD B/Z 300.42018中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7、于本标准。 3.1 信息采集员 Information Collector 在责任网格内从事城市管理问题巡查、上报、核实和案件核查等工作的人员。 3.2 操作员 Platform Operator 负责接收信息采集员和市民上报的问题,并向信息采集员派发、核实核查任务,立案、派遣给责任 处置单位的人员。 3.3 DB4403/T 322019 2 督查员 Inspector 负责全市范围内城市管理案件的巡查 ,重点案件的核实、核查,检查信息采集员工作情况的人员。 3.4 岗位考核 Staff A ssessment 对信息采集员、操作员、督查员岗位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3.5 区域考核 Regio
8、nal Assessment 对区、街道、社区和单元网格等不同区域案件发生和处置情况进行考核。 3.6 满意度考核 Satisfaction Assessment 公众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案件处置、平台服务质量情况进行反馈和考核。 4 基本规定 4.1 已运行的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运行考核评价功能。 4.2 考核评价分为平台建设考核、平台日常管理考核和平台运行管理考核,应按一定周期进行。 4.3 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应根据本标准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运行考核管理办法,并将考核 结果及时对外发布。 5 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市、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员、操作员、督查员。
9、 6 考核周期 6.1 考核周期包括周考核、月考核、季考核、半年考核、年考核等。 6.2 可自行定义周期进行考核。 7 考核内容 7.1 平台建设考核 7.1.1 应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指标。 a) 考核对象是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b) 考核内容包括人员队伍(信息采集员、操作员、督查员)建设、平台培训管理、运行场地建设、 平台数据普查管理; c) 考核基本指标由组织机构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运行场地建设、业务培训管理、平台建设情况、 数据普查与数据更新和市、区两级系统的对接组成,各项考核基本指标名称及说明见表 1。 DB4403/T 322019 3 表1 平台建设考核基本指标
10、名称及说明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1 组织机构建设 按照国家、深圳市数字城管标准、管理工作规定要求,市、区两级平台进行 机构建设和设置 2 人员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深圳市数字城管标准,市、区两级城市管理组织机构应组建专职 的数字城管人员队伍(信息采集员、操作员、督查员),并制定人员队伍管 理制度和上岗要求。 3 运行场地建设 市、区两级平台须规划建设专门的平台运行场地(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以保证平台的正常运作。 4 业务培训管理 市、区两级平台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培训管理制度,对人员队伍进行培 训(线上、线下培训,培训时长、培训次数、培训考试等),要求达到规范 操作和上岗要求。
11、5 平台建设情况 市、区两级平台建设必须按照国家住建部建设标准要求,规划建设无线数据 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 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构建与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 系统及数据交换子系统9大核心子系统和相关配套子系统建设;事件、部件 分类必须基于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分类和设计。 6 数据普查与数据更新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各区制定数据普查制度和数据更新、上报机制,以保证 数据普查和部件持续更新工作的顺畅。 7 市、区两级系统的对接 市、区两级系统对接顺畅、实现城市管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考核评价等 服务。 7.1.2 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
12、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扩展考核基本指标,示例参加附录 E。 7.1.3 人员队伍建设 7.1.3.1 信息采集员管理 a) 应制定信息采集员管理制度,规范信息采集员的责任网格、人员数量配置标准、巡查频次、案 件上报信息数量要求; b) 信息采集员的具体要求应参照SZDB/Z 300.2 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 2 部分:信息采集 规范执行; c) 信息采集员的工作时间是 8:00-21:00。 7.1.3.2 操作员的管理 a) 应规定操作员岗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建立操作员岗位考核机制; b) 应制定操作员管理制度,规定操作员在案件处理环节过程中的权限、操作步骤等内容; c) 操作员人员数
13、量配置标准按照 7X24小时,全天候运行(夜班要求两人以上在岗),进行配置; d) 操作员对案件流程的操作规范要求应参照SZDB/Z 300.32 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3 部分: 案件立案规范、SZDB/Z 300.4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4部分:处置和结案规范执行。 7.1.3.3 督查员的管理 a) 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负责组建市级督查员队伍,规定督查员岗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 DB4403/T 322019 4 b) 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应制定督查员考核管理办法。 c) 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应参照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制定的督查员考核管理办法、 工作职 责和素质要求,根
14、据实际情况组建区级督查员队伍、制定督查员考核管理办法。 d) 督查员的工作时间按照 7X24 小时全天候运行。 7.1.4 平台培训管理 7.1.4.1 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要求操作员、督查员、信息采集员的线上培训时间每年最低不少于 30 小时,线下培训不少于 2 次。 7.1.4.2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应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培训管理规定,对信息采集员、操作员、 督查员进行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要求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并达到上岗要求。 7.1.4.3 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对信息采集员、操作员、督查员的培训要求应参照市数字化城市管 理机构的培训要求执行,根据各区实际需要制定培训管
15、理规定。 7.1.5 运行场地建设 7.1.5.1 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应根据业务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场地布局和面积。 7.1.5.2 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大厅、办公场所须进行完善的装修和硬件配套设施、场 地建设。 7.1.6 平台数据普查管理 7.1.6.1 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制定数据普查制度,定期开展数字 化城市管理平台的数据普查工作。 7.1.6.2 各区应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实景影像、空中单点全景、2.5D、专题数据的普查。 7.1.6.3 各区进行数据普查后, 应将最新的普查数据库数据及时上报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7.2
16、平台日常管理考核 7.2.1 应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指标。 a) 考核对象是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b) 考核内容包括议事协调制度、数据交换管理; 考核基本指标由操作准确率、操作超时率、案件督办管理、挂账案件量管理、信息采集情况、会议管理 履行情况、考核管理工作履行情况、数据交换管理履行情况组成,各项考核基本指标名称及说明见表 2。 表 2 平台日常管理考核基本指标名称及说明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1 操作准确率 案件准确操作办理环节数占办理环节总数的比值 2 操作超时率 案件操作超出规定时限的环节数占总环节数的比值 3 案件督办管理 申请延时时限超出综合时限或超时的案件
17、进行督办,超过规定比率的,按照 考核管理规定处理 4 挂账案件量管理 对案件挂账处理的,超过规定比率的,按照考核规定处理 DB4403/T 322019 5 表 2 平台日常管理考核基本指标名称及说明表( 续 )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5 信息采集情况 信息采集员被发现在责任网格中越界、脱岗、漏岗、同一位置滞留过久等空 巡、空转、网格巡查覆盖率未达100%的情况。 6 会议管理履行情况 市、区级平台制定数字城管工作会议制度,按照规定召开市、区级数字城管 内部工作会议,形成会议纪要,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7 考核管理工作履行情况 市、区级平台制定市、区级数字城管考核办法、考核通报制度,将考评结
18、果 及时对外发布、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 数据交换管理履行情况 市、区级平台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交换管理制度,规 范数据交换相关规定、操作步骤和具体执行。 7.2.2 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考核基本指标,示例参考附录 E。 7.2.3 数据交换管理 7.2.3.1 应设专人负责系统数据交换传输工作; 7.2.3.2 应按规定时间进行数据传输,不影响系统业务的正常运行; 7.2.3.3 应规范数据交换的操作、核查、校验步骤; 7.2.3.4 数据交换如果发现问题或异常,须向数据交换管理部门进行通报; 7.2.3.5 应制定数据交换质量考核制度,定期通报数据质量。 7
19、.3 平台运行管理考核 7.3.1 应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指标。 a) 考核对象是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员、操作员、督查员; b) 考核内容包括满意度考核、区域考核和岗位考核; c) 考核指标由考核基本指标和考核比率指标组成; d) 考核比率指标应由同一考核周期的考核基本指标计算生成,以百分数表示,宜保留小数点后两 位; e) 满意度考核基本指标由案件处置公众反馈满意度、平台服务质量满意度组成,各考核基本指标 名称及说明见表 3; 表 3 满意度考核基本指标名称及说明表 序号 指标名称 考核等级与对应颜色 考核等级 颜色 考核等级 颜色 考核等级 颜色 1 案件处置公众
20、反馈满意度 满意 黄色 不满意 黑色 无意见 白色 2 平台服务质量满意度 满意 黄色 不满意 黑色 无意见 白色 f) 区域考核、岗位考核基本指标由上报、立案、派遣、处置、核查和结案等阶段的指标组成,各 项考核基本指标名称及说明见表 4。 DB4403/T 322019 6 表4 区域、岗位考核基本指标名称及说明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1 案件上报数 信息采集员案件上报总量 2 有效上报数 信息采集员上报案件且被立案的数量 3 核实数 信息采集员核实案件数量 4 按期核实数 信息采集员在规定时限内核实案件数量 5 立案数 操作员对已上报的案件审核后符合立案条件,确定立案的案件数 6 按
21、期立案数 立案数中,操作员在规定的工作时限内予以立案的案件数 7 准确立案数 立案数中,操作员按照工作要求立案无误的案件数 8 派遣数 操作员对已立案的案件派遣给责任单位的案件数。 9 按期派遣数 操作员在规定的工作时限内派遣给责任处置单位处置的案件数。 10 准确派遣数 操作员按照派遣规则正确派遣给责任单位处置的案件数 11 按期处理数 责任单位按处置规范要求,在处置时限内处理完成的案件数 12 核查数 应核查数中,督查员已完成现场核查并回复的次数 13 按期核查数 督查员在规定的工作时限内完成核查并回复的次数 14 结案数 已办结归档的案件数 15 按期结案数 在规定的工作时限内结案的案件
22、数 g) 区域考核、岗位考核考核比率指标名称及说明见表 5。 表5 区域、岗位考核考核比率指标名称及说明表 序号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1 有效上报率 信息采集员有效上报数/信息采集员上报数X100% 2 按期核实率 按期核实数/应核实数X100% 3 按期立案率 按期立案数/立案数X100% 4 准确立案率 准确立案数/立案数X100% 5 按期派遣率 按期派遣数/应派遣数X100% 6 准确派遣率 准确派遣数/应派遣数X100% 7 按期处理率 按期处置数/应处置数X100% 8 按期核查率 按期核查数/应核查数X100% 9 结案率 结案数/应结案数X100% 10 按期结案率 按期结案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03 32-2019 数字城管运行考核管理规范 32 2019 数字 城管 运行 考核 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