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 T 24-2019 海绵城市设计图集.pdf
《DB4403 T 24-2019 海绵城市设计图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03 T 24-2019 海绵城市设计图集.pdf(10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10 P 04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 242019 海绵城市设计图集 Design drawings for sponge city facilities 2019-07-12 发布 2019-08-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03/T 24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 引言 .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2 4 基本规定 . . 5 5 单项海绵 设施设计要点 . . 5 6 城市道路 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 10 7 建筑与小 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 11 8
2、公园绿地 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 12 9 河湖水系 海绵城市要点 . . 13 10 雨水回 用设计要点 . 1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单项海绵设施设计图纸 . 1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城市道路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 42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建筑与小区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 5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河湖水系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 66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雨水回用系统设计图纸 . 84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推荐植物应用名录 . 94 参考文献 . . 96 DB4403/T 242019 II 前 言 本图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图集由深圳市水
3、务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提出。 本图集由深圳市水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图集起草单位:深圳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图集主要起草人: 丁年、俞露、曹广德、陈霞、张亮、任心欣、刘应明、李亚、熊慧君、杨晨、 王思达、汤钟、胥瀚、陈锦全、李炳锋、曾小瑱、高云飞、陆利杰、孙静、邱炬程、杨鹏。 DB4403/T 242019 III 引 言 为在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中贯彻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指导工程设计,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保 障海绵城市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升海绵城市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打造国际一流的海绵城 市,特制订本图集。 本图集编制过程中广泛收集了国内、
4、外现有的法规和标准,认真总结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科研成 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深圳市本地特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 DB4403/T 242019 1 海绵城市设计图集 1 范围 本图集规定了深圳市城市道路、建筑与小区、公园绿地、河湖水系、雨水回用系统及单项海绵设施 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等内容。 本图集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公园绿地、河湖水系生态修复和 雨水综合利用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 本图集主要对各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导向、要点做出规定,具体各项设施的尺寸、材料等设 计参数为建议值,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本图集及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进行实际取值。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25993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318 城市排
6、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34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0400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2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 50513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规范 GB/T 50563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GB/T 50596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60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GB 50773 蓄滞洪区设计规范 GB 50788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T 50805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DB4403/T 242019 2 GB 51222
7、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CECS 353 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 CECS 361 生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CECS 456 格网土石笼袋、护坡工程袋应用技术规程 CJJ 1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6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 48 公园设计规范 CJJ1 81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CJJ/T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83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T 13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88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 190 透水沥青路
8、面技术规程 CJJ 19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T 236 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JGJ 15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SZJG 32 再生水、雨水利用水质规范 SZDB/Z 49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ZDB/Z 145 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SJG 37 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设计规程 10SS705 雨水综合利用 14J206 种植屋面建筑构造 15J012-1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 15S412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安装 15SS510 绿地灌溉与体育场地给水排水设施 15MR105 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 15
9、MR205 城市道路-环保型道路路面 16S518 雨水口 16MR201 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 3 术语和定义 3.1 海绵城市 sponge city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 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3.2 低影响开发 low impact development DB4403/T 242019 3 通过模拟自然条件,在源头利用一些微型分散式生态处理技术使得区域开发后的水文特性与开发前 基本一致,进而保证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3.3 绿色屋顶 g
10、reen roof 表面铺装一定厚度滞留介质,并种植植物,底部设有排水通道的构筑物屋面。 3.4 透水铺装 permeabl e pavement 由透水性的面层、具有一定蓄水空间的透水性垫层构成的能够透水、滞留和渗排雨水的铺装地面。 主要包括透水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植草砖、透水路面等。 3.5 下沉式绿地 sunken greenland 下沉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 mm以内的绿 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 绿地,包括生物滞留、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本规程中指
11、狭义的下沉式绿地。 3.6 雨水花园 rain garden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系统而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一种设施。 3.7 高位花坛 high leve l parterre 一种在建筑周围设置,作为雨水净化装置来接纳、净化屋面雨水的海绵设施。 3.8 生态树池 ecologica l tree pond 一种用于处理面源污染的海绵设施,实现了沉砂、净化、入渗、景观一体化。 3.9 渗透塘 infiltrat ion pond 通过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具有一定的净化水质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 3.10 渗井 infiltration well 是一种通过
12、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入渗的设施。为增大渗透效果,一般可在渗井周围设置水平渗排管, 渗排管周围铺设砾(碎)石。 3.11 雨水湿地 construct ed wetland 通过沉淀、过滤和湿地植物的生物作用等方式达到设计目标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DB4403/T 242019 4 3.12 蓄水池 cistern 具有削减峰值流量作用、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可分为地表式和地下式。 3.13 雨水罐 rainwat er tank 雨水罐也称雨水桶,为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可用塑料、玻璃钢或金属等材 料制成。 3.14 调节塘 regulat ing pond 调节塘也称干塘
13、,以削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堤岸构成, 也可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具有渗透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 3.15 调节池 regulat ion pool 调节池为调蓄设施的一种,主要用于削减排水管渠峰值流量,一般常用溢流堰式或底部流槽式,可 以是地上敞口式调节池或地下封闭式调节池。 3.16 植被草沟 swale 一种收集雨水、处理雨水径流污染、排水并入渗雨水的植被型草沟。包括简易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 3.17 环保雨水口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let 一种用于处理面源污染的海绵设施,在小雨时能净化初期雨水,大雨时
14、不影响雨水顺畅排放。 3.18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和处理设施 initial rainw ater abandonment facility and treatment facility 利用一定方法或装置将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高的径流雨水予以弃除的设施及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 的设施。 3.19 渗管/渠 infiltration pipe/channel 渗管/渠指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管/渠,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渠和砾(碎)石等材料 组合而成。 3.20 蓝色屋顶 blue roof 通过增加限流设施对屋顶雨水径流进行临时滞留的措施,有时也可以对少量径流进行暂时储存,延 迟雨水径流到达下
15、游管道的时间,从而降低峰值流量。 3.21 DB4403/T 242019 5 立体绿化 vertical planting 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 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 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4 基本规定 4.1 本图集中设计图纸如用于高地下水水位、软土地基、围海造地及其他特殊地区时,应根据相关规 范的规定或专门研究另作处理。 4.2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 容、限制或者淘
16、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设 计图纸相关内容复核后选用。 4.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工程设计应根据深圳市、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资料确定的指 标进行计算,工程设计应提供完整设计说明。 4.4 本图集中未尽事宜应满足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范、规程的要求。 5 单项海绵设施设计要点 5.1 单项海绵设施设计 5.1.1 单项设施设计图纸需与建筑与小区系统、绿地系统、道路及广场系统和河湖水系的图纸一并使 用,相关设计图纸参照附录 A。 5.1.2 根据深圳市、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深圳宜采用的技术措施如表 1 所示。 5.1.3 附录 F
17、海绵设施中推荐种植植物选择参考深圳市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技术指引制定。 表1 单项技术选用表 技术类型 (主要功能) 单项设施 功能 适用性 集蓄 利用 雨水 补充 地下 水 削减 峰值 流量 净化 雨水 渗透技术 (渗) 透水砖铺装 适用 透水水泥混凝土 重型、卫生状况不佳 等类型道路不适用 透水沥青混凝土 重型、卫生状况不佳 等类型道路不适用 下沉式绿地 适用 渗透塘 粘土区、地下水位高 等区域不适用 渗井 粘土区、地下水位高 等区域不适用 储存技术 (蓄、用) 湿塘 不适用 雨水湿地 适用 蓄水池 适用 雨水罐 适用 DB4403/T 242019 6 表1 单项技术选用表( 续 ) 技术
18、类型 (主要功能) 单项设施 功能 适用性 集蓄 利用 雨水 补充 地下 水 削减 峰值 流量 净化 雨水 调节技术 (滞) 调节塘 适用 调节池 适用 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 适用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适用 转输技术 (排) 转输型植草沟 适用 干式植草沟 适用 湿式植草沟 适用 渗管/渠 粘土区、地下水位高 等区域不适用 传统雨水管渠 适用 截污净化技术 (净) 绿色屋顶 适用 植被缓冲带 适用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适用 人工土壤渗滤 适用 注:强 较强 弱或很小 5.2 渗透技术设计 5.2.1 以入渗功能为主的设施分为绿地入渗、设施入渗及硬化地面入渗三类。 5.2.2 入渗系统的土壤渗透系数
19、应为 10 -6 m/s10 -3 m/s 之间。 5.2.3 雨水入渗不应引起地质灾害及损害建筑物。下列场所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 a) 可能造成坍塌、滑坡灾害的场所; b) 对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 c) 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土等特殊土壤地质场所。 5.2.4 透水砖铺装,要求如下: a) 透水砖路面的设计应满足深圳市 2 年一遇的暴雨强度下,持续降雨 60min,表面不应产生径流 的透(排)水要求。合理使用年限宜为 8 年10 年; b) 透水砖路面下的土基应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 土壤透水系数不应小于 1.010 -3 mm/s,且土基 顶面距离地下水位宜大于 1
20、.0m。当土基、土壤透水系数及地下水位高程等条件不满足本要求 时,宜增加路面排水设计内容; c) 透水砖的透水系数不应小于等于 1.010 -2 cm/s,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 等其他要求应符合 GB/T 25993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的规定; 5.2.5 透水水泥混凝土,要求如下: a) 建设项目中道路可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进行建设,当选用透水混凝土时,应满足 CJJ/T135透 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相关要求; b) 全透水结构的人行道基层可采用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基层厚度不应小于 150mm。全透水结构的其他道路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上应增设多
21、孔隙水泥稳定 碎石基层,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DB4403/T 242019 7 1) 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应小于 200mm; 2) 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不应小于 150mm。 c) 半透水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厚度不应小于 150mm; 3) 稳定土基层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厚度不应小于 150mm。 d) 全透水结构设计时应考虑路面下排水,路面下的排水可设排水盲沟,排水盲沟应与道路设计时 的市政排水系统相连,雨水口与基层、面层结合处应设置成透水形式,利于基层过量水分向雨 水口汇集,雨水口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m 的
22、不透水土工布于路基表面。 5.2.6 下沉式绿地,要求如下: a) 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 一般应高于绿地 50100mm; b) 绿地土壤的入渗率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CJ/T 340绿化种植土壤的相关规定; c) 绿地应低于周边地面和道路,其下凹深度应根据设计调蓄容量、绿地面积、植物耐淹性能和土 壤渗透性能等因素确定,下凹深度宜为 50mm250mm; d) 其他设计要求可参考 GB 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等规范。 5.2.7 渗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井壁外应配置砾石层,井底渗透面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应小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03 24-2019 海绵城市设计图集 24 2019 海绵 城市 设计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