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 T 1423-2019 热源塔热泵系统.pdf
《DB52 T 1423-2019 热源塔热泵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2 T 1423-2019 热源塔热泵系统.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27.200 P 48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4232019 热源塔热泵系统 Heat-source-tower Heat pump system 2019 - 08 - 06 发布 2020 - 02 - 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423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分类、主 要组成部分、型号与基本参数 . 3 5 技术要求 . . 5 6 试验方法 . . 12 7 检验规则 . . 16 8 标志、包 装和贮存 . 17 DB52/T 1
2、423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合心慧能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归口,由贵州合心慧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具体解释。 本标准由贵州合心慧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建筑勘 察设计有限公司、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贵州新 基石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同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贵州省计量测试院、江苏辛普森新能源有
3、限 公司、贵州鸿巨燃气热力工程有限公司等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定高、陈京瑞、卢军、罗力、杨露露、高亚锋、李永财、谢玲、向尊太、邱 晓波、许健、王勇、苏鹰、苏平、毛瑞勇、罗为民、唐飞、罗颖、刘家林、吴姝、王志林、黄德祥、甘 业康、冷小彦、李平锭、吕小洁、殷叔靖、李耀全、梁学运、石永、邓智。 DB52/T 14232019 1 热源塔热泵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源塔热泵系统的分类、主要组成部分、型号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室外空气为冷热源,以开式热源塔为排热和取热装置,采用蒸气压缩式热泵技术进 行供冷、供热的热源塔热泵系统,适用
4、于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高于-8 的贵州省域的广大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313 信息技术 办公设备 针式打印机用编织打印色带通用规范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7190.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 10870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
5、用技术条件 GB/T 1843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 机组 GB/T 19409 水源热泵机组 GB 2513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 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 34617 城镇供热系统能耗计算方法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98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B/T 12839 一体式冷水(热泵)机组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52/T 14
6、23 2019 2 3.1 热源塔热泵系统 heat-sourc e-tower heat pump system 以室外空气为冷热源,由热源塔热交换系统、热源塔热泵机组、输送系统组成的可为建筑物提供制 冷、供热或供生活热水的系统。 3.2 热源塔热交换系统 heat-source- tower heat exchange system 传热介质在循环泵的驱动下,将空气中的显热能和潜热能通过热源塔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3.3 热源塔 heat-sou rce-tower 传热介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为热泵机组提供连续冷、热源的塔式换热装置。按照传热介质和空气 的接触方式,热源塔分为开式热源塔和
7、闭式热源塔。 3.4 传热介质 heat-trans fer fluid 在热源塔和热源塔热泵机组之间循环流动,在热源塔内与空气、在热泵机组内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的一种液体。 3.5 热源塔热泵机组 heat-sourc e-tower heat pump unit 与热源塔相配套的低温型水源热泵机组。 3.6 热源塔热泵系统综合制冷性能系数 heat-source-tower heat pump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 ratio(简称 EER SYS) 设计工况下,热源塔热泵系统的总制冷量与热泵主机、源侧循环水泵及热源塔总输入能量之比。 3.7 热源塔热泵系统综合
8、制热性能系数 heat-source-tower heat pump system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简称 COP SYS) 设计工况下,热源塔热泵系统的总制热量与热泵主机、源侧循环水泵及热源塔总输入能量之比。 3.8 溶液浓缩装置 solution concentration device 对传热介质进行浓缩的装置。 DB52/T 14232019 3 3.9 溶液浓度检测装置 solution con centration detection device 对传热介质的浓度进行检测的装置 3.10 飘液率 solution drifting ratio
9、热源塔冬季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出风筒飘出的防冻溶液量(kg/h)与防冻溶液循环流量(kg/h) 之比。 3.11 机外扬程 external pump head 机组水系统在克服自身阻力后,在机组的进出水处的静压差,单位为米(m)。 4 分类、主要组成部分、型号与基本参数 4.1 热源塔热泵系统的分类 4.1.1 开式热源塔热泵系统:空气与传热介质直接热交换的热泵系统。 4.1.2 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空气与传热介质间接热交换的热泵系统。 4.2 热源塔热泵系统的组成部分 热源塔热泵系统主要由开式热源塔、热源塔热泵机组、溶液浓缩装置、溶液添加装置、溶液浓度检 测装置、传热介质、溶液贮存箱、自控
10、系统、能耗计量装置和系统管路附件组成。 4.3 型号 热源塔热泵系统各设备型号的编制方法,可由制造商自行确定,但型号中应体现系统中热源塔型式、 本标准名义工况下的制冷(热)量等。 4.4 基本参数 4.4.1 机组名称和功能见表 1。 表1 系统的名称和功能 名称 功能 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 闭式热源塔,低温水源热泵机组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开式热源塔热泵系统 开式热源塔,低温水源热泵机组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DB52/T 1423 2019 4 4.4.2 工况 4.4.2.1 名义工况 热源塔热泵系统的名义工况见表2。 表2 名义工况时的水流量/室外温、湿度条件 使用侧 源侧 冷/热水 夏季工况
11、 冬季工况 项目 水流量/ m 3 /(hkW) 出水温度 /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制冷 0.172 7 35 24 - 制热 0.172 45 - 4.5 3.5 大气压力 101.3 kPa 4.4.2.2 名义工况污垢系数 热源塔热泵系统名义工况时换热器的使用侧水侧污垢系数0.018 m 2 /kW,冷热源侧污垢系数 0.044 m 2 /kW,新系统换热器的水侧应认为是清洁的,测试时污垢系数应考虑为0.0 m 2 /kW,性 能测试时应按GB/T 18430.1中附录C规定的模拟污垢系数进行温差修正。 4.4.2.3 部分负荷工况 部分负荷工况的温度
12、条件见下表3。 表3 部分负荷工况的温度条件 名称 单位 部分负荷规定工况 100%负荷出水温度 50%负荷出水温度 7 流量 m 3 /(hkW) 0.172 使用侧 污垢系数 m 2 /kW 0.018 100%负荷湿球温度 24 75%负荷湿球温度 21.9 50%负荷湿球温度 19.8 25%负荷湿球温度 17.6 热源塔侧 污垢系数 m 2 /kW 0.044 DB52/T 14232019 5 4.4.2.4 部分负荷工况的流量、机外扬程 使用侧部分负荷工况的流量、机外扬程规定为: a) 对于定流量机组,部分负荷时,机组的使用侧水流量和机外扬程同名义工况时使用侧的水流量 和机外扬程
13、。对于变流量机组,部分负荷时,机组的使用侧水流量按机组的进出水温度差 5 确定流量,如机组要求的最小流量不满足最小负荷要求时,进出水温度差可小于 5 。机组的 机外扬程同名义工况时使用侧的机外扬程; b) 热源侧部分负荷工况时水流量不作规定,机外扬程要求同名义工况时使用侧的机外扬程。 5 技术要求 5.1 环境条件 5.1.1 适用环境条件 热源塔热泵系统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在-8 43 ,相对湿度99%; b) 海拔高度:适用海拔高度小于 2000 m。当使用地点海拔超过 2000 m 应对热源塔换热性能进行 复核。 5.1.2 电源条件 5.1.2.1
14、交流:三相。 5.1.2.2 电压:380 V5%。 5.1.2.3 频率:50 Hz2 Hz。 5.2 一般要求 机组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条件或按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 5.3 外观要求 5.3.1 热源塔外观 5.3.1.1 塔体外表面应有均匀的胶衣层,表面应光滑、无裂纹、色泽均匀。 5.3.1.2 塔体表面的气泡和缺损允许修补,但应保持色泽基本一致。修补后的塔体外表面上直径在 3 mm5 mm 的气泡在 1 m 2 内不允许超过 3 个,不允许有直径大于 5 mm 以上的气泡。 5.3.1.3 下塔体内表面应为富树酯层。 5.3.1.4 塔体边缘应整齐、厚度均匀、无分层,切割
15、加工断面应加封树酯。 5.3.1.5 热源塔与传热介质接触的壳体、换热填料或盘管、型材、紧固件等,应根据传热介质防冻溶 液的腐蚀特性,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5.3.2 热源塔热泵系统其它组成部分外观要求 5.3.2.1 热源塔热泵系统的热源塔热泵机组、溶液浓缩装置、溶液浓度检测装置的外表面应清洁,涂 漆表面应光滑;热源塔热泵机组连接管路需要保温的部分应无裸露,保温表面平整无刮花和明显划痕。 5.3.2.2 热源塔热泵系统的管路附件安装应排列整齐、规范。热源塔热泵机组在充装制冷剂前,机组 内与制冷剂和润滑油接触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机组内与源侧水接触表面应保持洁净、无锈蚀。 DB52/T 14
16、232019 6 5.4 可靠性要求 热源塔热泵系统的各硬件设备应有高可靠性,满足设计使用寿命要求。用户在遵守热源塔热泵系统 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规定的条件下,从热源塔热泵系统安装调试之日起18个月内,本系统 因为制造或安装质量不良而造成的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供应商及制造商应免费修理或更换。 5.5 环保性要求 5.5.1 热源塔热泵系统所采用传热介质防冻溶液的排放应排入城镇市政污水管网,排放溶液应符合 GB/T 31962 的规定,PH 值范围 6.59.5 及化学需氧量(COD)500 mg/L。 5.5.2 热源塔热泵系统需配备溶液浓缩装置,以避免或减少热源塔热泵系统冬季正常
17、运转过程中传热 介质防冻溶液的向外排放。 5.5.3 开式热源塔热泵系统的冬季传热介质防冻溶液不应采用有毒、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 5.6 电气及安全要求 5.6.1 按 GB 4706.1 中 8.1 进行防触电保护试验,机组防触电保护应符合 GB 4706.1 规定的 I 类器具 的要求。 5.6.2 电压变化性能 热源塔热泵系统在变工况下运行,改变额定电压5%时,安全保护机构不动作,机组无异常现象并 能连续运行。 注:电动机电器元件及安全保护机构等由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测并提供报告则可不进行此项测试。 5.6.3 绝缘电阻 热源塔热泵系统带电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
18、阻值,额定电压单相交流220 V、 三相交流380 V时应不小于1 M,额定电压三相交流3 kV、6 kV时应不小于5 M;额定电压三相交流10 kV 时应不小于10 M。 5.6.4 耐电压 在绝缘电阻试验后,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施加频率为50 Hz基本正弦波电压持续1 min, 应无击穿和闪络。该试验电压值在单相额定电压200 V时为1.5 kV,在三相额定电压380 V时为1.8 kV,对 地电压小于30 V的部位为500 V。 5.6.5 启动性能热源塔热泵系统做启动试验时启动电流值应小于规定启动电流值且电动机的启动试验 应和电动机转子停止位置无关。 5.6.6 耐湿性能 热源
19、塔热泵系统进行耐湿实验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 M且应符合5.6.4耐电压实验规定。 5.6.7 水绝缘性能 机组淋水绝缘性能应符合JB 8654的规定。 5.6.8 采用微处理器的机组控制系统,应具有抑制无线电或其他通讯干扰信号的性能。按 GB/T 4313 进行测试,应符合标准中有关限制产生干扰影响的要求。 DB52/T 14232019 7 5.7 定压、排气和过滤要求 5.7.1 热源塔热泵系统设置定压和膨胀装置时,定压装置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定压点最低压 力应使管道系统最高点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 5 kPa 以上。 5.7.2 使用侧水系统应设置排气、泄水装置。 5.7.3 热源塔
20、热泵系统各循环水泵、补水泵的入口管道上,应设置过滤器或除污器。 5.8 系统补水要求 5.8.1 热源侧的补水量应按系统的蒸发、飘逸、排污、泄漏损失之和计算确定,补水的总小时流量宜 为系统水容量的 2%5%,补水点宜设置在热源塔水盘处。 5.8.2 使用侧水系统补水点,宜设置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补水系统压力比循环系统补水点压力高 30 kPa50 kPa;补水泵的小时流量宜为系统水容量的 5%10%。 5.9 绝热和防腐要求 5.9.1 热源塔热泵系统管路,均应作保温处理。保温材料宜采用难燃 B1 级柔性泡沫橡塑材料,当管径 DN40 mm 时,保温层厚 28 mm30 mm; 当管径 50
21、 mmDN125 mm 时,保温层厚 32 mm36 mm;其余管径 的水管保温层厚 40 mm50 mm。热源塔热泵系统内部的保温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层外宜增设厚度不小于 0.5 mm 的保护层。 5.9.2 防腐处理的要求如下: a) 热源塔热泵系统的金属设备与管路表面防腐,一般采用涂漆,漆层类别应能耐受环境大气的腐 蚀。漆层的底漆与面漆应配套使用。有绝热层的管道应涂底漆,具体要求应符合 JB/T 12839 中 5.1.8 的规定; b) 各组成部件的防腐要求按各部件技术要求。 5.10 热源塔技术要求 5.10.1 热源塔的技术参数包括热源塔冬、夏季传热介质,热力性能及名义工况,电动机功率
22、,噪声值, 飘液率,安装尺寸,空塔重量,淋水塔重量等。 5.10.2 热源塔与传热介质接触的壳体、换热填料或盘管、型材、紧固件等,应根据传热介质防冻溶液 的腐蚀特性,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5.10.3 热源塔热力性能的名义工况见表 4。 表4 热源塔热力性能设计的名义工况 项目 冬季 夏季 进塔温度/ -3 37 出塔温度/ 0 32 传热 介质 设计温差/ 3 5 干球温度/ 4.5 31.5 湿球温度/ 3.5 28 空气 大气压力/kPa 101.3 DB52/T 1423 2019 8 5.10.4 热源塔在名义工况下的热力性能应不小于额定值的 90%。 5.10.5 热源塔空塔风量应
23、不低于额定值的 90%,电动机输入功率应不大于额定输入功率的 110%。实测 耗电比应不大于 0.06 kW/(m 3 /h)。 5.10.6 开式热源塔的飘液率应不大于 0.002%。 5.10.7 热源塔应设置防雨雪措施。 5.10.8 热源塔源侧应设置变流量装置来保证冬、 夏季工况的流量变化及源侧水变流量运行时的热源塔 均匀布水。 5.11 热源塔热泵机组性能技术要求 5.11.1 热源塔热泵机组性能应符合 GB/T 18430.1 相关规定的要求以及 GB 50189 相关规定的要求。 5.11.2 热源塔热泵机组正常工作的源侧传热介质的温度范围见表 5。 表5 机组正常工作的源侧传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2 1423-2019 热源塔热泵系统 1423 2019 热源 塔热泵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