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 T 1283-2018 精准扶贫 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规范.pdf
《DB52 T 1283-2018 精准扶贫 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2 T 1283-2018 精准扶贫 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1.040.03 A 1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2832018 精准扶贫 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 管理养护规范 2018 - 08 - 14 发布 2018 - 08 - 14 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1283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前期工作 . . 1 5 资金保障 . . 3 6 建设技术要点 . . 3 7 监督管理 . . 11 8 验收 . 12 9 管理养护 . . 13 DB52/T 1283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2、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公路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扬、张胤、粟周瑜、张杰、詹大德、祝永胜、宋敬红、王文海、李晶晶、 郭飞、王中强、王鹏、黄龑祥。 DB52/T 12832018 1 精准扶贫 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管理养护的术语和定义、前期工作、资金保障、建设技 术要点、监督管理、验收、管理养护。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组组通” 硬化路建设、管理和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3、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T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组硬化路 通组硬化路就是由建制村所在地或从临近较高级别的公路网络通达到各村民小组(村民聚集地)的 道路,主要服务于农村村民出行、孩子上学、农产品运输等。 3.2 农村 “组
4、组通” 硬化路 纳入贵州省农村“ 组组通 ”硬化路三年大决战项目库中的通组硬化路。 3.3 适应的交通量 通组硬化路应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300辆以下。 4 前期工作 DB52/T 12832018 2 4.1 农村 “组组通” 硬化路三年大决战项目库编制 由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根据省民政部门提供的村民组名单,按照“不搬迁的村民组要通硬 化路、不能通硬化路的村民组要搬迁”和“一组一路”的原则精准编制项目发展规划。项目发展规划 要严格按照以下“五个不能纳入”的原则进行编制: a) 已完成移民搬迁和列入移民搬迁规划的村民组不能纳入; b) 已通过其他资金渠道建成的项目不
5、能纳入; c) 在建和已安排路面硬化资金的项目不能纳入; d) 村民组户数在 30 户以下的不能纳入; e) 一个村民组只建设一条沟通群众主要聚居地硬化路,多修的不能纳入。 4.2 地图数据采集方式、范围及内容 4.2.1 采集方式:采用安装有贵州省公路基础数据库更新系统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外接 GPS 采集手 段、实地调查的方式开展。 4.2.2 采集范围:各地方政府上报项目库中 30 户及以上未通硬化路村民组,及其规划实施通组硬化路 项目。 4.2.3 采集内容:主要采集全省所有 30 户及以上未通畅村民组的道路通达情况,主要包含村 民组位置、通组硬化路路线轨迹等。 4.3 数据属性编辑要
6、求 4.3.1 村民组编码要求:村民组编码按照 15 位进行编排,必须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具体为:行政区 划(6 位)+乡镇编码(3 位)+建制村编码(3 位)+8XX,其中 8 为固定值,XX 按顺序编排,如 801。 4.3.2 路线编码要求:路线编码按照 10 位进行编排,必须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具体为:以大写的 W 字母开头,并加6位行政区划代码,如:W001+行 政区划(6位),编码超过999的可以字母代替(字母应 为小写),如Wa01。 4.4 项目年度计划申报与下达要求 4.4.1 编制年度计划,按照“轻重缓急、整乡推进、连片打造”的原则,县(市、区、特区)人民政 府从项目规划中筛选
7、项目,以“整乡推进”的方式上报年度建议计划,由市(州)人民政府负责审核、 汇总上报至省交通运输厅。 4.4.2 交通运输厅根据各地工作情况和省财政年度筹资计划,逐级下达年度建设计划。 4.5 项目设计及审批要求 4.5.1 通组硬化路可采用路基、防护工程标准图及路面结构图等进行简易设计,以指导施 工,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辖区通组硬化路前期工作管理办法,有效指导项目前期工作。 4.5.2 通组硬化路上的新建桥梁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负责施工图设计,并按规范要求进行 地质勘查。 4.5.3 通组硬化路的施工图设计由县(市、区、特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4.6 建设组织模式 4.6.1
8、项目业主确定 DB52/T 12832018 3 按照“省级指导、市州统筹、县区主责、乡镇实施、村民参与、多方协作、各方监督”的原则,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是通组硬化路建设的责任 主体,负责确定项目建设业主。 4.6.2 施工组织要求 4.6.2.1 通组硬化路严格按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 采取 “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开展项目建设。 4.6.2.2 充分吸纳沿线村民尤其是扶贫对象组建施工劳务队,采用劳务分包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4.6.2.3 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必须对劳务队伍进行施工前、中的技术培训讲解,
9、保证劳务人员可正 常、规范的进行项目施工。 4.6.2.4 在施工过程中,中标施工单位必须派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指导和管理。 5 资金保障 5.1 资金筹集方式 5.1.1 按照 “省级统筹、分级承贷、分年筹集”的方式筹资建设,每公里补助资金 40 万元。省级统 筹:发挥地方政策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作用, 从 2017 年起由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分三年贷款用于全省农 村 “组组通”公路大决战项目。两家银行各占 50% ,贷款利息 3.6% ,贷款期限 20 年,宽限期 3 年。分 级承贷:具体由省、市、县三级交通公路公司或政府指定的其他公司承接贷款并负责偿还,确保不新增 政府债务。分年筹集: 2
10、017 年贷款 197 亿元(含省交通运输厅已安排贫困地区普通公路建设资金 97 亿 元)、2018年贷款200亿元、2019年贷款88亿元。同时,省级财政要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 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小康寨行动计划原用于村以下通组硬化路建设的资金及其他涉农资金继续 投入通硬化路建设。 5.1.2 省级财政通过预算安排按规定对由贵州银行、贵阳银行贷款用于全省农村“ 组组通 ” 硬化路大 决战建设项目给予贴息。 5.1.3 农村“组组通” 硬化路项目贷款全过程接受各级交通、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 5.2 资金使用要求 5.2.1 每公里补助资金 40 万元只能用于直接工程费,直接
11、工程费的不足部分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由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负责,并纳入财政预算。 5.2.2 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可按照每公里不少于 3 万元的标准统筹省补助资金用于通组硬化 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5.2.3 项目达到开工条件时,发放该项目贷款总额度的 30%;工程进度达到 70% 时发放贷款总额度的 40% ;项目竣工验收后发放贷款总额度的 30% 。 6 建设技术要点 6.1 基本原则 6.1.1 通组硬化路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 的原则,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交通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6.1.2 通组硬化路建设应尽量减少
12、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拆迁,应结合绿化或采取相应工程措 施,与沿线自然村寨景观相协调。 DB52/T 12832018 4 6.1.3 通组硬化路建设,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强化路面铺装,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 增强不良天气的通行能力。 6.1.4 通组硬化路建设应一并实施路线上的中、小桥梁。 6.2 基本要求 6.2.1 通组硬化路路基宽度不得小于 4.5m、路面宽度不得小于 3.5m,错车道每公里不得少于 3 处。 6.2.2 边沟、错车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标志标牌等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设施同步验收。 6.2.3 设计车辆要求:公路路线与路线交叉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车辆外廊
13、尺寸如表 1。 表1 公路路线与路线交叉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车辆外廊尺寸 6.2.4 设计速度要求,通组硬化路设计速度宜采用 15km/h,地形条件好时宜采用 20km/h 及以上。 6.2.5 硬化路建设限界,建筑限界原则上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 3.6 条规定 执行,受特殊条件限制时,净高可减至 4.0m,但必须设置限高标志。 6.2.6 抗震设防,中型构造物工程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 3.7 条规定执行。 6.3 路线 6.3.1 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6.3.1.1 路线选线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注意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
14、保护自然生态 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人民出行,服务城镇化。 6.3.1.2 选线时应注意尽量少拆迁房屋、管线;尽量利用老路和构造物,避免大改大调,避免诱发新 的地质灾害,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等不良地质路段。 6.3.1.3 路线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根据使用功能、工程投资、交通量等因素,合理选 用技术指标,满足行车安全需要。在条件许可且工程投资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宽的路基宽度。 6.3.1.4 通组硬化路宜采用等外级公路标准,地形条件好的区域可采用单车道四级公路及以上标准。 6.3.2 路线平纵面一般要求 6.3.2.1 平曲线最小半径应不小于12m,特殊困难地段可
15、适当减小。圆 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60m时,应 按表2进行加宽。 表2 等外公路单车道路面加宽值 圆曲线 半径(m) 6050 5040 4030 3025 2520 2015 1512 加宽值(m) 0.2 0.3 0.4 0.5 0.7 0.9 1.1 注:在工程特别艰巨、地质不良、房屋拆迁较多路段可适当减小加宽值。 6.3.2.2 路线最大纵坡12%,特殊困难地段最大纵坡可适当放宽。 车辆类型 总长(m) 总宽(m) 总高(m) 前悬(m) 轴距(m) 后悬(m) 小客车 6 1.8 2 0.8 3.8 1.4 载重汽车 8 2.55 4 1.5 4.6 1.9 DB52/T 128320
16、18 5 6.3.2.3 对于纵坡大于9%或大纵坡接小半径平曲线路段,必须采取加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刻纹尺寸、 铺筑抗滑性能较好的路面及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等保证安全。 6.3.2.4 通组硬化路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50m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应超过 6%。当超高横坡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应设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超高规定如表3。 表3 超高横坡度 平曲线半径(m) 5030 3020 2015 1510 超高横坡度(%) 3 4 5 6 6.3.2.5 超高加宽渐变段,设置超高和进行加宽时,应在平曲线两端设置一段渐变段,最短应符合渐 变率为1:15且不小于10 m的要求,行
17、车道的超高和加宽均应在渐变段起点开始设置,并在渐变段内逐渐 完成。 6.3.2.6 竖曲线,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采用圆曲线。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与竖曲线 最小长度如表4。 表4 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与竖曲线最小长度 公路等级 等外公路 设计速度(km/h) 15 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 100 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 100 竖曲线最小长度 15 6.4 路基 6.4.1 用地范围 通组硬化路依据实际情况,以能满足使用和养护需要,保证路基不受侵害的原则酌情决定。行道树 应植于建筑限界外,树种可选用果树或经济植物。 6.4.2 路基的基本要求 6.4.2.1 根据项目所在当
18、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和材料情况等),并结合施工方法对路基进行 处治整型,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 6.4.2.2 工程施工中的取土坑及废土堆应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淤塞河道、沟渠。 6.4.3 路基宽度要求及横断面要求 DB52/T 12832018 6 6.4.3.1 路基宽度为行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宽度采用 4.5m 及以上 ,在地形、地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路基宽度宜采用 5.5m 及以上,以确保公路的长期使用。 6.4.3.2 路基横断面一般规定见表 5。 表5 路基宽度表 车道数 路基宽度 路面宽度 通组公路路基横断面图 单车道 4.5 3.5
19、6.4.4 路肩设置 与行车道连接部分应设置路肩,路肩宽度一般不小于0.5m,可采用土路肩、浆砌片石及现浇混凝土 加固。 6.4.5 错车道设置 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宽度不小于3.0m,有效长度不小于10m, 过渡段长度不小于10m。 6.4.6 路基高度 路基高度设计, 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0.5m, 同时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凝冻的作用, 不使其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6.4.7 路基压实 6.4.7.1 路基应有足够的压实度。当路基完工后,随即铺筑路面时,要求路基压实度达到要求。如经 过一段通车压实后再铺筑路面,则可在施工时只作重点地段夯实
20、。特别要注意对桥台背、涵台背、挡墙 背作重点夯实,压实度应符合表 6 的要求。 6.4.7.2 路基压实度不足的填方路段,应采取简易路面过渡,待路基自然沉降稳定后在铺筑新路面。 表6 压实度最小值 填挖类别 零填及挖方 填方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00.3 030.8 0.81.5 1.5 压实度(%) 94 94 93 90 注:表列压实度系按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重型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求得 的压实度。 DB52/T 12832018 7 6.4.8 路堑边坡坡率 6.4.8.1 路堑边坡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等,并结合自然稳定山 坡和人工
21、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 6.4.8.2 边坡高度不大于20m的土质路堑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7所列规定值, 边坡高度不大于30m的岩质 路堑边坡坡率可按表8所列规定值。 表7 土质路堑边坡坡率 土的类别 边坡坡率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 3 的粉土 1:1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1:1.5 胶结和密实 1:0.75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 中密 1:1 表8 岩质路堑边坡坡率 边坡坡率 边坡岩体类型 风化程度 H15m 15 mH30 m 未风化、微风化 1:0.11:0.3 1:0.11:0.3 类 弱风化 1:0.11:0.3 1:0.31:0.5 未风化、微风化
22、1:0.11:0.3 1:0.31:0.5 类 弱风化 1:0.31:0.5 1:0.51:0.75 未风化、微风化 1:0.31:0.5 类 弱风化 1:0.51:0.75 弱风化 1:0.51:1 类 强风化 1:0.751:1 6.4.9 路堤边坡坡率 6.4.9.1 路堤边坡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6.4.9.2 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 20m 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下表表 9 的规定值。 DB52/T 12832018 8 表 9 路堤边坡坡度 边坡坡率 填料类别 上部高度(8 m) 下部高度(12 m) 细粒土 1:1.5 1:1.75 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2 1283-2018 精准扶贫 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规范 1283 2018 精准 扶贫 农村 组组通 硬化 建设 管理 养护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