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2428-2017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pdf
《DB51 T 2428-2017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2428-2017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pdf(17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080.01 P 66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4282017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2017 - 09 - 19 发布 2017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24282017 I 目 次 前言 . . III 1 总则 . . 1 2 工地建设 . . 1 2.1 驻地建 设一般规定及选址 . . 1 2.2 场站建设 . . 2 2.3 临时工程 . . 4 2.4 文明施工 . . 4 3 桥梁工程 . . 5 3.1 准备工作 . . 5 3.2 通用技术 . . 8 3.3 桥梁基础 . . 13 3.4
2、 下部构造 . . 23 3.5 上部构造 . . 30 3.6 桥梁附属工程 . . 40 4 隧道工程 . . 44 4.1 施工准备 . . 45 4.2 洞口及 明洞工程 . . 48 4.3 洞身开挖 . . 52 4.4 初期支护 . . 56 4.5 仰拱与 铺底施工 . . 61 4.6 防水与排水 . . 63 4.7 二次衬砌 . . 65 4.8 附属设施工程 . . 66 4.9 瓦斯隧道施工 . . 67 4.10 高海 拔隧道施工 . . 71 4.11 岩溶 隧道施工 . . 74 4.12 斜井施工 . . 79 4.13 竖井施工 . . 80 4.14 隧道
3、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 . 80 4.15 隧道 施工设备标准化配置 . 84 4.16 施工安全 . . 84 4.17 文明施工 . . 88 4.18 环境保护 . . 89 5 路基工程 . . 90 5.1 准备工作 . . 90 DB51/T 24282017 II 5.2 一般路基施工. .92 5.3 特殊路基施工. .99 5.4 冬、雨 季路基施工. .104 5.5 涵洞工程. .105 5.6 路基防 排水施工. .106 5.7 路基防 护与支挡. .107 5.8 路基安全施工. .112 5.9 环境保护. .113 6 路面工程. .113 6.1 准备工作.
4、 .113 6.2 石料开 采、集料加工与储运 .116 6.3 垫层. .118 6.4 底基层. .119 6.5 基层. .121 6.6 透层、 下封层、黏层. .129 6.7 热拌沥 青混合料面层. .132 6.8 水泥混 凝土面层. .138 6.9 水泥混 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 .149 6.10 隧道路面. .153 6.11 安全施工. .158 6.12 环境保护. .160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 驻地标识标牌标准 .166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 场站标识标牌设置 .168 DB51/T 24282017 III 前 言 本指南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
5、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南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陈乐生、孙 云、熊国斌、刘孝明、杨如刚、曾 宇、邓运祥、 陈先国、董武斌、汪捍东、李青芸、李凌姜、李晓明、王福成、 谭举鸿、高艳龙、卢 伟、邹 南、姜 云、万鸿翔、王学武、 袁三发、江 凌、包 杰、邸月龙、于志兵、王 芳、缪月华。 DB51/T 24282017 1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1 总则 1.1 为适应四川省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路基路面建设施工标准化、规
6、范化、精细化的需要,提升工 程项目管理水平和行业文明施工形象,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1.2 本技术指南主要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文件、标准、规程、指南,以 及行业内采取的成熟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编制。对交通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中 的具体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强化,并结合四川省特殊水文、地质地貌等,确定了适宜的施工方法及 指标要求;对交通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中未尽事宜也进行了补充完善。对四川省交通运 输厅质监局编制的四川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做了进一步提炼和强化。 1.3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的工地建
7、设管理,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 路面工程施工管理。 2 工地建设 2.1 驻地建设一般规定及选址 2.1.1 驻地选址应远离地质自然灾害区域,用地合法,无污染源,离集中爆破区 500 米以外,不 能占用规划的区域。路面项目部应尽量与拌合楼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粉尘、噪声影响生活、工作。 2.1.2 办公、生活用房可自建或租用,自建房屋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搭建不超过两层,宜选用 阻燃材料。房间净高不低于 2.6 米,栋与栋之间距离不小于 4 米。宜为独立式庭院,四周设围墙, 有固定出入口,设门卫。 2.1.3 办公、生活区、食堂分开布置,合理布置停车区、文娱活动区等。场内地面硬化,排水设 施完善,
8、适当绿化。道路路面采用不低于 15cm厚 C20 混凝土。生活、生产污水和垃圾应集中收集 处理。 2.1.4 驻地内应按建设工地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并配备消防 安全器材。电器设备及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2.1.5 各参建单位办公用房按管理需要设置,生活用房应实用、通风、防潮,面积不低于表中规 定,配备适宜办公、生活设施、设备。 面积标准 表 2.1.5 各室名称 配备标准(m 2 ) 备注 办公室 6 人均面积 会议室 100(建设单位) 、60(监理、施工单位) 具备多媒体功能 档案资料室 60(建设单位) 、40(监理单位) 、2
9、0(施工单位) 试验室 180 各操作室合计面积 宿舍 3.5 人均面积 食堂 (含餐厅) 0.8 人均面积 浴室 0.3 人均面积,总面积不小于20 m 2 DB51/T 24282017 2 厕所 0.3 人均面积,总面积不小于20 m 2 2.2 场站建设 场站选址应满足用地合法,远离地质自然灾害区域,推行集约化管理,工厂化生产,实现“三个集 中”,即:混凝土集中拌制,钢筋集中加工,构建集中预制,充分发挥集约化施工优势。拌合站和预制 场条件受限需设置于红线范围内时,需经业主、监理单位批准。 场站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场站消防设施应满足建设 工地施工现场消防
10、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配置相应的标识和器材,设备并经常检查、维护和保养。 2.2.1 拌和场 ( 1)实行集中封闭管理,四周设置围墙、入口设值班室。合理划分拌合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 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集料堆放区、生活区。设洗车池(台) 、多级污水沉淀池、排水系统,禁止 将污水直排。拌合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表中规定。场地应硬化,运输道路采用不小于 20cm 厚 C20 混凝 土硬化,基础不好的道路增设碎石参石屑垫层。场内排水按不小于 1.5%设置排水坡度,四周应设砖砌 排水沟,并用 M7.5 砂浆抹面。罐体要喷涂成统一颜色,并绘制高速公路项目名称及施工单位简称。罐 体应连成整体并锚
11、固在地基中,还应设置避雷设施,罐顶设除尘装置。必要时,加设抗风设施,以保证 安全。控制室设置信息化系统。定期清理场内卫生,污水排放达标。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施工时,设 加温、保温设施。 拌合站建设标准 表 2.2.1 拌合站类型 场地面积( m 2 ) 每个站机组最低配置 水泥混凝土拌合站 5000 2 台(每台至少 3 个水泥罐、 4 个集料仓)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 35000 1 台(每台至少 3 个沥青罐、 2 个矿料罐、冷热仓各 5 个) 水稳拌合站 15000 1 台(每台至少 3 个水泥罐、 4 个集料仓) (对条件困难地区,可适当调减、优化) (2)原材料堆放:储料场采用 40cm
12、 厚混凝土或 60cm 厚 7.5 号砂浆浆砌片石 (砖)隔墙并抹面,高度为 2.5 米,走向与集料仓一致。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面层储料场应用 20cm 厚 C20 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路 面基层储料场可用水稳材料进行硬化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储料场必须搭设顶棚,采用轻型钢结 DB51/T 24282017 3 构搭设顶棚,起拱高度采用 7 米,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要求。料场底面修筑成 3%的向外顺坡, 料场口道路横坡不应朝向料仓方向,且横坡坡比不小于 1.5%,防止料场积水。集料仓应设置防雨棚及 不小于 1 米高的分仓隔板,防止串料。 ( 3)设备要求 设备要求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13、表一 设备类别 生产能力 计量要求 混凝土拌合设备 强制式 每小时不低于 90 m 3 质量法自动计量,电脑控制,水、外加剂全 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 水稳拌合设备 强制式 每小时不低于 400T 自动计量 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 间歇式 不低于 4000 型 自动计量,电脑控制 2.2.2 钢筋加工场 ( 1)钢筋加工场应采用全封闭式管理。场地内合理设置原材料堆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半 成品堆放区、成品待检区、合格成品区、废料处理区、气瓶存放区等,标识清晰,功能明确。场地硬化 及排水同前拌合场。 加工规模及面积标准 表二 规模 加工总量 T(吨) 场地面积( m 2 ) 大 T 10000
14、 3500 中 6000 T 10000 2000 小 3000 T 6000 1500 ( 2)加工场构架应采用钢结构搭设,顶部采用固定式拱形防雨棚,起拱高度为 7 米,设置防风措施。 ( 3)场内吊装设备应采用桥式吊机或龙门桁车,并配备数控钢筋弯曲设备。桩基数量较多的项目宜配 备钢筋滚焊机。桩基、墩柱等直径大于 25mm 以上主筋应当采用机械连接工艺。工作台设置要合理, 应当在危险场所设置相应禁止或警告标志,标示安全操作规程,加工区还应悬挂大样设计图。 ( 4)场内应设置照明设施,照明电路与工作用电电路分开,电路架设应科学合理。各种气瓶分类存放, 氧气、乙炔作业时间距不得小于 5 米,距明
15、火不得小于 10m。加工废料应及时回收利用或处理,有毒有 害作业时应配备相应防护用品。 2.2.3 预制梁场及小型构件预制场 2.2.3.1 预制梁场选址应以方便、合理、安全、经济及满足工期要求为原则,结合预制梁板的尺寸、 数量、架设要求以及运输条件等情况进行选址。 2.2.3.2 预制梁场应实施封闭管理,场内应合理规划构件加工区、制梁区、存梁区和废料处理区。预 制场内应作硬化处理,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不低于 20cm 厚 C20 混凝土路面,基础不好的道路还应增设 垫层。场内不允许集水,四周设置砖砌排水沟并用 M7.5 水泥砂浆抹面。小型构件预制场应尽量使用既 有钢筋加工场、拌合场。 2.2.
16、3.3 预制梁板钢筋骨架应统一采用定位胎膜进行加工,并设置高强度砂浆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 砂浆垫块的间距不得大于 100cm。 2.2.3.4 梁板预制应采用刚度较大的大段整体钢模板或高分子模板。小型构件应采用钢模或高强度塑 料模具。 DB51/T 24282017 4 2.2.3.5 应建立自动喷淋养生系统,预制梁板采用土工布覆盖喷淋养生,养生水应循环使用。冬季养 生可增设蒸汽养生设施。 2.2.3.6 预制台座和存梁区台座的强度不得低于 C20。采用先张法施工的张拉台座应采用框架式钢筋 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不得采用重力式台座。底模宜采用通长钢板、不锈钢板,厚度不低于 6 毫米。存 梁台座的
17、枕梁设置在离梁端 50-80 厘米处,支垫采用枕木等软质材料。空心板叠层不超过三层,箱梁和 T 梁堆叠存放不超过两层,且应采取支撑措施以确保安全稳定。 2.2.3.7 场内起重设备及轨道使用前应进行试吊、试运行,并经法定单位验收合格满足要求后方可正 式使用。 2.2.3.8 预应力张拉应采用智能张拉、循环压浆系统。相应设备应在使用前和使用一段时间后按相关 规定配套标定。 2.2.3.9 库房:标识清晰、分区堆放管理,帐、卡、物相符。火工品库、危险品库、油库等符合爆 破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油库安 全管理规程等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的有关规定。
18、2.3 临时工程 2.3.1 临时用电 2.3.1.1 施工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量与营运期永久用电 相结合。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2.3.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 TN-S 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 电三级保护方式”。 2.3.1.3 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漏电保护器复核国家现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电器的一般要求的规定,并与用电设备相匹配。 2.3.2 施工便道、便桥 2.3.2.1 施工便道、便桥应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和桥梁,尽量结合地方道路规划进行专项设计,完 工后尽量留地方继续使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2428-2017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2428 2017 高速公路 施工 标准化 技术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