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pdf
《DB51 T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10 A 0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 2017 - 09 - 19 发布 2017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23992017 1 目 次 前 言 . . 2 1 范围 . . 3 2 术语和定义 . . 3 3 干预原则 . . 3 4 基本要求 . . 4 5 服务要求 . . 4 6 服务评价 .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流浪未成年人基本情况登记表 . 8 参考文献 . . 10 DB51/T 23992017 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
2、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仲強、陈星移、周德辉、张洁、郭馨、黄姝。 DB51/T 23992017 3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的术语与定义、干预原则、基本要求、服务要求和服务评 价。 本标准适用于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流浪未成年人 minor va grants 十八周岁以下,脱离监护人有效监护,依靠流浪、乞讨等方式维持生活的人员。
3、2.2 心理干预 psycholog ical intervention 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 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3 干预原则 3.1 保密原则 不得随意泄露被干预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下列情况为保密原则的例外,但应将有关保密的信息暴露 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被干预者极有可能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时; 被干预者有传染性或致死性疾病且可能危及他人时; 被干预者正在遭受性侵犯、虐待或其他罪行的侵害时; 司法机关要求提供保密信息时; 其他法律规定需要披露时。 3.2 尊重原则 尊重被干预者的需求和权利选择。 3.3 平等原则 对
4、被干预者不论性别、年龄、民族等一视同仁,不主观偏颇;对问题情况较紧急的心理危机,则要 优先接待处理。 3.4 专业能力限定原则 DB51/T 23992017 4 干预者在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如有必要,应及时转介。 3.5 守信原则 在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时,干预者应按照与被干预者的约定,开展干预工作。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原 计划,应提前告知被干预者。 4 基本要求 4.1 机构 提供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的机构应符合以下要求: 合法登记注册; 合法经营; 有从事心理干预的相关条件。 4.2 人员 4.2.1 应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工作等相关知识,具备相应技能。 4.
5、2.2 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对流浪未成人进行心理干预,且主要执行人员应 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4.3 场所及设施设备 应有与组织干预活动相适应的场所,如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辅导室等,应配有基本的设施设 备,环境宜温馨、宁静、舒适、保密、安全。 5 服务要求 5.1 服务流程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流程见图 1。 收集 信息 初步 评估 实施 干预 结案 评估 个人 信息 家庭 信息 社会 环境 信息 评估 方式 评估 内容 评估 结果 处理 干预 计划 干预 方法 跟踪 服务 档案 管理 干预 报告 评估 方式 档案 建立 档案 使用 档案 保存 销毁 图1 流浪未
6、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流程图 5.2 收集信息 5.2.1 个人信息 5.2.1.1 应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流浪经历等, 基本情况登记表参见附录 A。 5.2.1.2 应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行为特征,记录其心理动态,包括但不限于: 认知问题,包括自卑心理严重、遇到困难退缩、自我防御心理突出等; DB51/T 23992017 5 情绪问题,包括情绪失控、感情脆弱、冷漠等; 行为问题, 包括自控能力差, 难于理智地做出选择和判断, 认同反社会的行为方式, 沉默寡言, 长时间不能集中注意,有说谎、盗窃、不守规矩等行为,有暴力及网络成瘾倾向,不信任他人,
7、 特别拘谨、羞涩等。 5.2.2 家庭信息 5.2.2.1 应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家庭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家庭成员组成、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 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等; 家庭重大变故,家庭成员有无犯罪记录。 5.2.2.2 应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关系,包括但不限于: 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和睦; 流浪未成年人与监护人亲疏关系和互动情况; 流浪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与临时监护人的关系。 5.2.2.3 应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经济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家庭成员的生活现状; 家庭成员的就业以及收入情况; 社会保障情况和其它社会支持情况。 5.2.2.4 应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状况,
8、包括但不限于: 家庭监护意愿和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无虐待、剥削、遗弃或者严重疏于照管等现象; 监护责任知晓程度、监护计划和方式方法。 5.2.3 社会环境信息 5.2.3.1 应了解流浪未成年人家庭所处社会环境,包括但不限于: 地理位置以及周边安全情况; 学校、社区对家庭监护的支持程度;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对家庭监护的支持程度;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5.2.3.2 应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回归安置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监护人对流浪未成年人就学、就业的规划以及回归安置的意愿; 监护人是否有监护意愿和监护抚养能力; 是否能落实与流浪未成年人相关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政策和帮扶措施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2399-2017 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服务规范 2399 2017 流浪 未成年人 心理 干预 服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