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871-2014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pdf
《DB51 T 1871-2014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871-2014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080.99 B 1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8712014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 2014 - 11 - 11 发布 2014 - 12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8712014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监测站点的设置 . . 2 5 土壤含水 量及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 . 2 6 数据采集 . . 3 7 玉米土壤 墒情与旱情评价 . . 4 8 数据汇总 与报告撰写 . . 5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 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
2、定 . 7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 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 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四川省玉米墒情等级及土壤相对含水量参考表 . 9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四川省玉米旱情等级及土壤相对含水量参考表 . 10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四川省玉米在不同农田土壤墒情与旱情下的作物表象 . 11 DB51/T 1871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
3、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土壤 肥料与资源环境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天飞、陈琨、李昆、易礼军、马红菊、杨皓宇、冯娜娜、蓝兰、宋文琪、蓝 家田。 DB51/T 18712014 1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玉米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的设置、土壤含水量及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监测数据采集和 记录、农田土壤墒情与农田旱情评价、监测数据汇总以及评价报告的撰写。 本规程适用于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水分管理与受旱程度评价,以及指导玉米抗旱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4、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2 土壤水分测定法(重量法) NY/T 1121.3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比重计法) NY/T 1121.4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NY/T 1782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 NY/T 2367 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生物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含水量 soil moisture content 土壤中水的重量与干土重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3.2 土壤墒情 soil mo isture 田间土壤含水量及其对应的作物水分状态。 3.3 土壤墒情等级 levels of s oil moisture
5、 土壤含水量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需求的满足程度。 3.4 土壤最大吸湿水 soil maximu m hygroscopic water 在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的条件下,干燥土壤所能吸收的气态水的含量。 3.5 DB51/T 18712014 2 田间持水量 field capacity 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以重量百分率表示。 3.6 土壤凋萎含水量soil wilting w ater content 作物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又叫萎蔫(凋萎)系数。其包括全部吸湿水和部分膜状水。 3.7 土壤相对含水量 relative so il moisture 对于旱地,即土
6、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3.8 受旱程度 drought y grade 由于土壤含水量降低而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危害影响的程度。 3.9 土壤墒情监测 soil moisture monitoring 通过监测仪器等手段,对土壤含水量持续变化情况进行间接或直接的判断过程。 3.10 农田土壤墒情等级 levels of s oil moisture 农田土壤含水量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需求的满足程度。 3.11 农田旱情等级 levels of far mland drought 在一定时段内,由于大气干旱或者无法正常灌溉导致农田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引起的作物生长发育 受到胁迫
7、危害的程度。 4 监测站点的设置 4.1 自动监测站 选择周边没有高大建筑物、便于管理的的典型种植地块作为自动监测站的设置地。自动监测站的设 备配置和安装应符合NY/T 1782第4条中的规定; 自动监测站基本情况调查及填表方法参照NY/T 1782附 录A的规定执行。 4.2 农田监测点 选择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地形部位均具有代表性,且种植模式相对一致的连片玉米种植地块作为 农田墒情监测点。监测点其他要求应符合NY/T 1782第4条中的规定;农田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及填表方 法参照NY/T 1782附录B的规定执行。 5 土壤含水量及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 DB51/T 18712014 3 5
8、.1 土壤质地的测定 按NY/T 1121.3 规定的方法测定。 5.2 土壤容重的测定 按NY/T 1121.4 规定的方法测定。 5.3 土壤质量含水量的测定 按NY/T 52 规定的方法测定。 5.4 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测定 按NY/T 1782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5.5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按 NY/T 1782附录 D规定的方法测定。 5.6 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 按附录 A规定的方法测定。 5.7 土壤相对含水量的计算 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 /田间持水量 100。 5.8 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按附录 B规定的方法测定。 6 数据采集 6.1 自动监测站数据采集
9、自动监测站的土壤水分数据设置为每小时整点记录; 自动监测站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若 有)等数据设置为整点记录;降雨量数据设置为整日记录。 自动监测站的土壤含水量数据记录及填表方式参照 NY/T 1782附录 E的相关规定执行;自动监测站 的气象数据记录及填表方式参照 NY/T 1782附录 F的相关规定执行。 6.2 农田监测点数据采集 6.2.1 取样或测定时间的确定 统一定时进行土壤水分的取样或测定,每月不少于 2次。取样日若遇降雨,日降雨量 25mm,雨后 3d取样或测定;日降雨量 25mm,雨后 5d取样或测定;取样或测定日的前后若遇连续降雨可不进行取 样或测定。在玉米抽穗扬花期
10、或发生严重旱情时,应增加取样或测定次数,取样或测定的时间间隔可调 整为 5d 7d一次。 6.2.2 取样点与测定点的确定 DB51/T 18712014 4 在已确定的监测田块中,以 GPS(或 BDS)仪定位点为中心。长方形地块采用 “S”形定点取样或测 定,近似正方形田块则采用 “X” 形或棋盘形定点取样或测定,取样或测定点应避开低洼积水处,向四 周辐射确定 5个以上取样或测定点;沟垄耕作的田块,应按沟、垄的宽度比例分别确定沟、垄的取样或 测定数。按各层段的所有分析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监测点各层段的测定结果。 当出现旱情时,需对玉米受旱情况进行评估,即以 GPS(或 BDS)仪定位点为
11、中心。按 “S” 形或 “X” 形向四周辐射 5个以上的点进行抽样调查,每个点调查面积不小于 50m 2 ,并计算被调查田块中受旱玉米 植株所占比例。 6.2.3 测定层次 在 0cm 100cm土层范围内,可分为 0cm 20cm、 20cm 40cm、 40cm 60cm、 60cm 100cm四个 层段进行进行土壤水分的采样或测定。 在玉米播种出苗期可只对 0cm 20cm层段的土壤水分进行采样或 测定; 幼苗期可只对 0cm 20cm 、 20cm 40cm层段的土壤水分进行采样或测定; 在玉米其余生育阶段, 应对 0cm 20cm、 20cm 40cm、 40cm 60cm以及 60
12、cm 100cm等层段的土壤水分进行采样或测定。 6.2.4 土壤含水量数据采集 在开展测定工作之前,各监测点应先完成土壤容重和主要土壤水分常数(田间持水量、土壤最大吸 湿水量和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用作监测数据的计算依据。 土壤含水量可采用烘干法或仪器法测定。在同一取样或测定点的同一土层深度,应重复取样或测定 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监测点某一土层的测定结果。 烘干法测定。按NY/T 52规定的方法执行。 仪器法测定。按NY/T 1782附录C规定的方法执行。 6.2.5 数据记录及填表 农田监测点数据记录及填表方式参照 NY/T 1782附录 G的相关规定执行。 7 玉米土壤墒情与旱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1871-2014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 1871 2014 玉米 土壤 墒情 监测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