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 T 2125-2018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DB44 T 2125-2018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 T 2125-2018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15 备案号: 58902-2018 DB44 广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125 2018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 for green control of main pests of sweet corn 2018 - 03 - 28 发布 2018 - 06 - 28 实施 广东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T 2125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规定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 广东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
2、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孙大元、杨祁云、郭龙祥、黄海坤、辛效威、李冬娴、沈会芳、蒲小明、张景欣、 宋祚锟、林壁润、罗振亚、赵振华。 DB44/T 2125 2018 1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甜玉米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
3、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重大病虫害 为主要防控对象,遵循病虫害综合治理基本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以安全合 理的化学农药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 4 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4.1 农业防治措施 4.1.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甜玉米主要病虫害、抗逆性 强、适应性广的已审定的品种。 4.1.2 轮作 合理轮作,如地块前茬为水稻,应注意防治纹枯病。 4.1.3 种植密度 根据栽培季节、地力状况和甜玉米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密
4、度,保障田间的通透性,减轻病虫害 发生,一般每 667 m2 种植 2800 株 3200 株。 4.1.4 肥水管理 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有机肥(尤其是生物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田间注 意排涝,合理灌溉,土壤持水量以 60% 70%为宜。 4.1.5 田园清理 及时清除病虫源,处理玉米病虫株残体、玉米秸秆及周边杂草,消灭病虫孳生场所。 DB44/T 2125 2018 2 4.2 物理防治 措施 4.2.1 杀虫灯 播种后, 可在田地周边安装 频振式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亚洲玉米螟、粘虫、地老虎等害虫的成虫, 灯高 1.5 m,一般每盏灯控制面积 2 hm2 左右。 4.2
5、.2 粘虫板 拔节开始后,可在田间放置粘虫板,诱杀蚜虫、粘虫、飞虱和亚洲玉米螟等趋光性害虫,每 667 m2 放置 30 片左右,高度离地面 0.5 m 左右,每隔 30 天左右更换一次。 4.2.3 性诱剂诱捕器 待进入喇叭口期后,可在田间放置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杀亚洲玉米螟成虫,高度离地面 1.5 m 左右,每 667 m2 放置 1 个诱捕器,每隔 35 天左右更换亚洲玉米螟性诱芯一次。 4.3 生物防治 措施 4.3.1 苏云金杆菌 在甜玉米拔节期至喇叭口期,每 667 m2 用 8000 IU/mg 苏云金杆菌( Bt)可湿性粉剂 200 g 250 g, 拌细沙 2 kg,投
6、撒玉米心叶中,防治亚洲玉米螟。 4.3.2 赤眼蜂 依据预测预报情况,在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始盛和高峰分 2 期释放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每 667 m2 放蜂 9000 头 15000 头 , 释放时应避开下雨天等不良天气条件。 4.4 化学 防治 措施 化学药剂使用应严格执行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并遵循农药管理条例, 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收获期前 20 d 禁止使 用化学农药。主要病虫害见附录 A 及图 A, 相关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及施药方法参见附录 B。 4.4.1 播种期 播种 前,可以用种衣剂或种子消毒剂 对种子进行消毒 。播种时,用噻虫嗪、吡
7、虫啉、 苯醚甲环唑 或 戊唑吡虫啉拌种,可以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预防 茎腐病 、玉米蚜虫、灰飞虱等。 4.4.2 苗期 苗期可用氯虫苯甲酰胺喷雾防治粘虫、斜纹夜蛾,以及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用呋虫胺或 噻虫 嗪 等喷雾防治叶蝉,一般连续喷施 2 次,间隔 7 d 10 d 喷雾一次 。 4.4.3 拔节期 在拔节开始至小喇叭口期,用丙环 嘧菌酯或噻呋酰胺 等喷施玉米基部 防治纹枯病 ; 用 吡唑醚菌酯 或 丙环嘧菌酯 等喷施 防治 大、小斑病; 用三氯异氰尿酸 喷施 防治 细菌性茎腐病和 细菌性叶斑病 ; 用代 森锰锌 喷施 防治 真菌性茎腐病; 当出现玉米条纹矮缩病时,可 用宁
8、南霉素或吗胍 乙酸铜 喷施防治病害 。 一般连续喷施 2 次,间隔 7 d 10 d 喷雾一次 。 在小喇叭口期开始至大喇叭口期结束时,可用吡蚜酮喷施防治蚜虫和灰飞虱,用 氯虫苯甲酰胺或阿 维菌素等 喷施 防治亚洲玉米螟, 一般连续喷施 2 次,间隔 7 d 10 d 喷雾一次 。 DB44/T 2125 2018 3 4.4.4 穗期 在抽雄期,可用代森铵或丙森锌等 喷施 防治大、小斑病;选用 井冈霉素 或井冈蜡芽菌等 喷施基部 防 治纹枯病; 用氟环唑 、 戊唑醇 或 啶氧菌酯 等 喷施 防治南方玉米锈病;用氯虫苯甲酰胺或甲氨基阿维菌 素苯甲酸盐喷施防治粘虫和斜纹夜蛾。一般连续喷施 2 次
9、,间隔 7 d 10 d 喷雾一次 。 在抽雄期至吐丝期,选用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或 Bt 喷施 防治亚洲玉米螟,并结合杀虫灯及亚 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诱杀亚洲玉米螟成虫。 4.4.5 灌浆成熟期 灌浆成熟期一般不宜使用化学农药,应充分利用粘虫板,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和杀虫灯等物理 防治措施。当亚洲玉米螟灾情严重时,可酌情选用 Bt 颗粒剂灌心防治。 DB44/T 2125 2018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 A.1 甜玉 米主要病害 A.1.1 玉米大斑病 由大斑刺球腔菌 ( 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K. J. Leonard
10、& Suggs), 无性态为大斑凸脐蠕孢 ( 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K. J. Leonard & Suggs) 所引起的以叶部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 A.1.2 玉米小斑病 由异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无性态为小斑离蠕孢菌( Bipolaris maydis Y. Nisik. & C. Miyake Shoemaker)所引起的以叶部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 A.1.3 玉米纹枯病 由 瓜亡革菌 (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 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 2125-2018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125 2018 甜玉米 主要 病虫害 绿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