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289-2014 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藤茶.pdf
《DB42 T 289-2014 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藤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289-2014 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藤茶.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140.10 X 55 备案号: DB42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2892014 代替 DB42/T 2892004 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藤茶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laifeng tengcha 2014- 11-06发布 2015 - 03-08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2/T289 2014 1 目 次 前 言2 引 言3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地理标志保护范围4 4 术语和定义4 5 栽培5 51 立地条件5 52 种苗繁育5 53 移 栽5 54 土肥水管理5 55 搭 架
2、5 56 打 顶5 57 采 摘5 6 要求 61 基本要求5 62 工艺流程6 63 感官要求6 64 理化指标6 65 卫生安全指标6 66 净含量偏差6 67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6 7 检验方法7 8 检验规则7 9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地理标志产品来凤藤茶产地范围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藤茶感官品质检验方法1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黄酮检验方法12 DB42/T289 2014 2 前 言 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凡有关条款与国家颁布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相一致的,应以相关食品标准 为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3、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42/T 2892004。本标准与 DB42/T 289200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将标准名称来凤藤茶修订为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藤茶; 增加了引言部分; 增加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保护范围; 在术语和定义中将“藤茶”和“来凤藤茶”合并为“来凤藤茶”; 增加“栽培”中种植规格等内容; 删除总“灰分”指标;增加“碎末茶”指标。 本标准由来凤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来凤凤雅藤茶生物有限公司、来凤县向班贵藤茶有限公司、来凤县质量技术监 督局
4、、来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麒、向班贵、谭爱东、龙波、李新兰、曾文元、刘久长、文道兵。 本标准历次发布版本情况: DB42/T 2892004。 DB42/T289 2014 3 引 言 来凤藤茶,据清同治版来凤县志记载:“卯洞(即仙人洞)正洞,上下二洞相近。下洞河水所 经,阔达如城垣。上洞青壁天梯,高数百丈,仰而望之人迹所不能至也。洞方圆数丈,出名茶, 长丈许”,文字清晰的记叙了来凤县地理特征与来凤藤茶优良品质的关系。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四 季分明、雨量充沛,植被众多;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来凤藤茶色鲜、 汤亮、香浓、味甘的优越品质。 来凤藤茶于2
5、013年3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3年第41号公告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 护产品。为保护这一优质资源,进一步规范来凤藤茶的生产和管理,特修订本标准。 DB42/T289 2014 4 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藤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来凤藤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2013年第41号公告批准保护的来凤藤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6、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
7、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JJF 1070 定量包装净含量检验规则 3 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来凤藤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规定批准的范围,即湖北省来凤县绿水镇、漫水乡、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乡、革勒车乡、三胡乡 7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按照附录 A 的规定执行。 4 术语和定义 DB42/T289 2014 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来凤藤茶 laifeng tengcha 以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
8、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的茎叶为原 料,经过摊青、杀青、揉捻、自然堆放、烘干、复干、精选分级、灭菌等工艺制作、分级归类制成,保 持其固有的色、香、味、形,专供饮用的藤茶。 5 栽培 5.1 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选择 400m800m、坡度 45 度以下,沙质壤土的坡地、山地种植,土壤 pH 值 5.56.5, 有机质含量为 1.5%2.0%。 5.2 种苗繁育 选择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选用茎粗 0.2cm-0.4cm的1 至 2 年生健壮显齿蛇葡萄枝条作扦插材料, 扦插时间为 12月上旬至元月上旬。 5.3 移栽 11 月份上中旬移栽,移栽密度每 667
9、m2/亩 10001100株,行距 120cm,株距50cm,条形种植。 5.4 土肥水管理 在萌芽至芽枝长 10cm 时中耕除草,每隔 30d 中耕除草,保墒一次。7 月中旬停止除草,10 月沟施 腐熟农家肥每 667m2/亩 2000kg以上。 5.5 搭架 在植株长到 30cm50cm 时,及时搭架。T 形或 V形,架高 80cm100cm,顶宽 60cm。 5.6 打顶 嫩茎长到 20cm时开始打顶,以后每隔 10天打顶1 次。 5.7 采摘 5.7.1 采摘时间 每年 4 月至9 月。 5.7.2 采摘标准 特级茶要求一须二芽叶;一级茶要求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二级茶要求一芽二叶至一芽
10、二叶初展。 5.7.3 采摘方法 提手采,不应捋采和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分级采摘。 6 要求 DB42/T289 2014 6 6.1 基本要求 6.1.1 产品应具有藤茶的自然品质特征,无劣变,无异味。 6.1.2 产品应洁净,不得含有非藤茶类夹杂物。 6.1.3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6.2 工艺流程 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自然堆放烘干复干精选分级灭菌包装入库。 6.3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见表1。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须 芽 曲 珠 露 原 料 一须二芽叶 一芽一叶至一芽 二叶 一芽一叶至一芽 二叶 一芽二叶至一芽二叶初展 一芽二叶至一芽二叶初展 形 态 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289-2014 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藤茶 289 2014 地理 标志 产品 来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