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1078-2015 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pdf
《DB42 T 1078-2015 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1078-2015 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 080 P 66 备案号: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 DB42/T 1078 2015 湖北省市 (县 )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municipality (county) urban-rural overall planning of Hubei province (报批稿 ) 2015-06-23 发布 2015-12-01 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42/T 1078 2015 I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规划一般要求
2、 . 2 5 规划内容要求 . 3 5.1 城乡 总体规划纲要 . 3 5.2 市(县)域统筹规划 . 3 5.3 中心城区规划 . 8 5.4 镇(乡)规划引导 . 9 5.5 村庄规划引导 . 9 5.6 规划实施措施 . 10 5.7 规划强制性内容 . 10 6 规划成果要求 . 1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规程解释说明 . 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推荐文本目录 . 1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推荐说明书目录 . 16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基础研究推荐专题库 . 18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调查一览表
3、. 19 DB42/T 1078 2015 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 和 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 本规程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规程参加起草单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与展示中心、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 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童纯跃、洪盛良、李媛、黄 平、倪火明、 严圣华、饶翔、李红、 蔡洪、 淳涛、王海英、孙双辉、熊娟、
4、胡莉华、袁博。 本规程参加起草人: 黄峻 、 任绍斌 、 吴志华 、 洪旗 、 雷锦洪 、 张彦 。 DB42/T 1078 2015 1 湖北省市 (县 )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 湖北省市 (县 )城乡总体 规划 编制 的 一般要求、规划内容要求 及 规划成果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市 (县) 的城乡总体规划 的 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5013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 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188 镇规划标准 GB/T
5、 50280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CJJ 132 城乡用地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 50188-2007、 GB/T 50280-1998 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 和定义 适用于本规程。 为了便于使用, 以下 重复列出了 GB 50188-2007、 GB/T 50280-1998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居民点 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分为城镇和乡村两大类,其中城镇是以非农 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乡村以农业和农业人口集 聚为主要特征。 GB/T 50280-1998,定义 2.0.1 3.2 市(县) municipality(
6、county) 依法设立的市(县)建制的行政辖区。 3.3 镇 town 依法设定的镇建制的行政辖区。 GB/T 50280-1998,定义 2.0.4 3.4 乡 township 依法设定的乡建制的行政辖区。 3.5 村 village DB42/T 1078 2015 2 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形成的聚落,亦指设立村民委员会的基层自治单位。 3.6 城镇村体系 urban and rural system 市(县)域内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相互分工、密切联系的 居民点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 3.7 中心城区 central urban area 市(县)人民政府驻地,在相应行政区域内发挥政治、经
7、济、文化中心作用的区域。 3.8 中心镇 central town 市(县)城镇村体系中,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作用中发挥片区中心作用的镇。 GB 50188-2007,定义 2.0.7 3.9 一般镇 common town 市(县)城镇村体系中,中心镇以外的镇。 GB 50188-2007,定义 2.0.8 3.10 重点镇 key town 市(县)城镇村体系中,发展条件好,具有发展潜力, 一定时期内重点扶持的镇。 3.11 特色镇 characteristic town 市(县)城镇村体系中,文化、生态、资源、产业等特色显著,具有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的镇。 3.12 中心村 central
8、village 市(县)城镇村体系中,设有兼为周边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村。 GB 50188-2007,定义 2.0.9 3.13 基层村 basic-level village 市(县)城镇村体系中,中心村以外的村。 GB 50188-2007,定义 2.0.10 3.14 保护性建筑 protective building 指具有历 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需要保护的建筑。 3.15 三区四线 the three districts and four lines 市 (县) 域内的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以及绿线、紫线、黄线和蓝线。 4 规划一般要求 4.1 规划编制范围 DB42/T 1
9、078 2015 3 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范围为市(县)行政辖区范围,可依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设置规划层次。 4.2 规划编制期限 1 城乡总体规划的 规划 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对城乡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2 规划期限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原则上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 4.3 规划编制阶段 城乡总体规划包括 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两个编制阶段,其中纲要阶段研究确定城乡总体规划中 的重大问题,作为编制规划成果的依据;成果阶段编制完整的规划成果。 4.4 规划编制原则 1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应当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城乡统筹和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形 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
10、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 2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应当坚持 节约 和 集约利用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 化,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3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体现城乡总体规 划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 利益的政策属性。 5 规划内容要求 5.1 城乡总体规划纲要 1 提出市(县)域总体发展战略,提出城镇化发展路径和推进策略 ; 2 分析城市定位和职能,研究城市特色,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 3 预测市(县)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确定中心城区、各镇(乡)城镇
11、人口规模和建设标准 ; 4 确定市(县)域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 的综合目标和要求 ,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 5 提出市(县)域 “ 三区四线 ” 规划 、 禁 建区 管制要求和 限 建区限建条件要求 ; 6 提出市(县)域空间布局结构、发展分区、城镇 等级 规模和职能分工 ; 7 提出市(县)域综合交通发展策略、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综合防灾体系的统 筹发展目标和战略 ; 8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和城市发展方向,提出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和建设用地范围 ; 9 提出中心城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 10 提出中心城区重大
12、市政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 11 提出中心城区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 12 提出镇(乡) 村布局模式和规划引导原 则 。 5.2 市(县)域统筹规划 DB42/T 1078 2015 4 5.2.1 发展目标与战略 1 分析市(县)域的发展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明确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等 发展目标,并制定调控指标体系 ; 2 制定区域协作、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等发展战略 ; 3 因地制宜,提出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制定推进策略。 5.2.2 城市性质与 城镇 规模 1 确定城市定位、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 ; 2 预测市(县)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
13、平,确定中心城区、各镇(乡)城镇人口规模。 3 明确市 (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城镇建设用地和农 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确定中 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5.2.3 市(县)域空间布局规划 1 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承载力、区域交通条件和城镇布局,按城乡统筹发展的要 求,明确市(县)域空间结构,划分市(县)域发展分区,制定规划指引,明确各发展分区的空间 范围、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和建设控制要求 ; 2 分析市(县)域各类用地利用现状和建设条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 明确各 类土地利用的规模和范围, 确定市(县)域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城乡用地汇总表 (见表 5-1) ,表中 的
14、用地类别包括建设用地和非建设 用地两大类,其中建设用地应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 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 和 其他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 林用地 和 其他非建设用地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表 5-1 城乡用地汇总表 用地 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hm2) 占城乡用地比例 (%)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H 建设用地 其中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其中 城市建设用地 镇(乡)建设用地 村庄建设用地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区 域公用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采矿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E 非建设用地 其中 水域 DB42/T 1078 2015 5 表 5-1 城
15、乡用地汇总表 (续) 用地 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hm2) 占城乡用地比例 (%)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E 农林用地 其中 基本农田 国家级公益林 其他 其他非建设用地 城乡用地 100 100 备注 : 年现状常住人口 万人; 年规划常住人口 万人 。 5.2.4 市(县)域城镇村体系规划 1 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城镇村分布现状、人口流动特点及居民意愿等因素,明确城镇村布局原 则与模式,确定市(县)域城镇村等级结构,构筑由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中心社 区)、基层村(基层社区)组成的城镇村等级序列,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层次或采用其它合适表述 ; 2 综合分析城、镇(乡)在所处
16、区域中的地位以及自身的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产业发展、 历史文化特色等,研究确定中心城区、各镇(乡)的职能分工,并对中心村(中心社区)和基层村 (基层社区)提出职能发展 指引 。 5.2.5 市(县)域产业布局规划 1 分析市(县)域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主要产业的区域地位及其关联特征,比较周边区 域主要城市产业现状和空间布局特点,进行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的区域协调 ; 2 依据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市(县)的发展定位,参考国家和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结合国民经济 和社会 发展规划 及 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等 ,确定市(县)域产业发展重点 ; 3 按照 市(县)域产业空间统筹原则,确定
17、市(县) 域 产业空间总体布局和主要产业具体布局, 明确农业生产区空间布局,统筹安 排工业集中发展区、物流园区、专业市场及旅游发展区等的空间 布局,促进生产、居住空间布局协调,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5.2.6 市(县)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 确定 市(县)域 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 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的原则和措施 ; 2 结合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确定市(县)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功能分区和保护要求 ; 3 提出 市(县)域 环境质量 控制 指标和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5.2.7 市(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1 明确市(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18、在市(县 )域层面确定三区四线(三区即禁建区、限建区、 适建区;四线即绿线、紫线、黄线、蓝线) , 市(县) 域 禁建区 和 限建区的划定要素 (见表 5-2),其 中禁建区要明确管制要求,限建区要明确限建条件要求 , 市(县) 域 四线管制要求 (见表 5-3); DB42/T 1078 2015 6 2 空间管制规划应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生态功能区规 划、生态公益林保护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等充分协调,实现“空间对象 -管制主体 -管制措施”三者 对应统一,增强空间管制规划的可操作性。 表 5-2 市 (县 )域禁建区和限建区划定要素一览表 序号 类型 要素
19、禁 建区 限建区 1 自然 与文 化遗 产 自然保护区 核心区 非核心区 风景名胜区 核心区 非核心区 历史文化街区 / 历史文化街区 地下文物埋藏区 / 地下文物埋藏区 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 历史文化保护区 / 历史文化保护区 地质灾害 易发区 低易发区 地形地貌 / 25 度以上的陡坡地区 水土流失 /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山前生态保护区 地震风险 活动断裂带所在地 活动断裂带两侧控制范围 矿产采空区 矿产采空区 矿产采空区外围 地 质遗迹 一级保护区 二级、三级保护区 矿产资源 / 矿产资源保护区 饮用水地表水源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饮用水地下水源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
20、护区 湿 地 生态保育区 非保育区 地下水超采区 / 严重超采区 行洪河道 行洪河道 外围一定范围 蓄滞洪区 / 蓄滞洪区 4 农地 及绿 地 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 / 一般农田 / 一般农田 森林公园 生态保育区 非生态保育区 地质公园 核心区 非核心区 公益林 一级国家级公益林 二级、三级国家级 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 5 环境 保护 市政基础设施 现状及规划高压走廊防护区 / 大型广播电视发射保护区 / 天然气管道设施安全防护区 / 噪声污染防护 / 高速公路、铁路两侧保护区、 机场噪声控制区 污染物集中处置 设施防护 / 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垃圾填埋场防护 区、危险废物处理设施防护区 DB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1078-2015 湖北省市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1078 2015 湖北 省市 城乡 总体规划 编制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