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715-2018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pdf
《DB41 T 1715-2018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715-2018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3.060.01 J 16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715 2018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 2018 - 11 - 12 发布 2019 - 02 - 12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715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材料 . 2 5 待堆焊表面的准备 . 2 6 堆焊 工艺 . 2 7 焊后检验 . 4 8 补焊 . 5 DB41/T 1715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阀门标
2、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国家承压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新郑市工商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测试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家帮、崔晓威、刘鹏、李永赞、张黎明、房伟峰、刘群安 、 阎涛、刘 浩燃、 范春雷 、 郭会丽、 马江、朱丽华、王焱、王凤琴、于建华、王超、李俊江、徐鑫、肖腾、赵晶、杨志刚、 张伟涛、邵利军、 曹硕、 于明涛、王海红、 卢毅、 程新乐 。 DB41/T 1715 2018 1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阀门密封面堆焊 的 术语和定义、材料、待堆焊表面的准备、堆焊 工艺 、焊后检验、
3、补 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阀门密封面的 氧 -乙炔焊 堆焊 、 焊条电弧焊堆焊、 钨极氩弧焊 堆焊 、 等离子弧焊 堆 焊 及其他焊接方法的堆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84 堆焊焊条 GB 6819 溶解乙炔 GB/T 22652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评定 JB/T 6438 阀门密封面等离子弧堆焊技术要求 JB/T 7744 阀门密封面等离子弧焊用合金粉末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4部分:磁粉检测
4、 NB/T 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5部分:渗透检测 NB/T 47014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 47044 电站阀门 DB41/T 901 阀门密封面堆焊 焊接操作人员考核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NB/T 4701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密封面 启闭件与阀座(阀体)紧密贴合,起密封作用的两个接触面。 3.2 堆焊 使用各种堆焊方法制造熔敷层的过程,以防止和减少阀门密封面磨损、腐蚀和(或)冲蚀。 3.3 过渡层 使用各种堆焊方法制造的熔敷层, 以保证堆焊层之间的熔敷层质量,改 善接头焊接性能,防止随后 堆焊产生裂纹、气孔等缺陷。 4 材料 DB
5、41/T 1715 2018 2 4.1 母材 用于阀门堆焊的母材应满足各类阀门材料的技术要求,同时应符合使用单位的质量管理 体系的要 求。 4.2 堆焊材料 4.2.1 填充材 料可分为焊条 、 焊丝和合金粉 末三种。应根据不同堆焊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填充材料。 4.2.2 不锈钢耐蚀堆焊材料 应 是超低碳堆焊材料。 4.2.3 堆焊焊条(以下简称焊条)、堆焊合金粉末(以下简称合金粉末)和堆焊焊丝(以下简称焊丝) 的化学成分、堆焊层硬度、粉末的粒度均应符合 GB/T 984、 JB/T 7744 和 NB/T 47044 标准的规定。 4.2.4 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
6、定。使用单位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按相关 标准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2.5 氩弧焊 堆焊 和 等离子弧焊 堆焊 应采用铈钨极; 采用 的氩气 应为一级纯氩, Ar 99.99%(允许含 有适量的氢气)。 4.2.6 氧 -乙 炔焊 堆焊 所使用的 氧气纯度不低于 98.5%,乙炔的纯度和气瓶中的剩余压力应符合 GB 6819 的规定。 5 待堆焊表面的准备 5.1 待堆焊表面的状态 5.1.1 待堆焊表面应洁净,无尖角、毛刺 ,无水 分 、氧化物、油污、脏物等 影响堆焊质量的物质。 5.1.2 待堆焊表面应具有能实施无损检测的表面状态。 5.2 待堆焊表面的检验 5.2.1 堆焊表面应
7、按照 NB/T47013.4 进行 100%磁粉检测或按照 NB/T47013.5 进行 100%渗透检测。 5.2.2 待堆焊表面检测后应无任何缺陷。 5.3 待堆焊表面的修补 对于 5.2条中检验出的缺陷,可以用打磨 等机械方法消除,但缺陷清除后应保证母材的设计厚度和 表面质量。是否允许补焊,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补焊 时 应遵守以下规定: a) 补焊前应用机械方法消除缺陷,最后进行打磨并实施表面检验 ; b) 补焊所采用的方法 、 工艺及焊接要求应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 c) 补焊完成后应对补焊区域进行渗透检测,检验结果应无缺陷 ; d) 待堆焊表面补焊后应记录修补的位置和缺陷的尺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715-2018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导则 1715 2018 阀门 密封 堆焊 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