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260-2018 溴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DB37 T 3260-2018 溴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260-2018 溴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6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1.060.99 G1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60 2018 溴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Bromine industry enterprises 2018 - 06 - 01发布 2018 - 07 - 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260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
2、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4.1 健全机构 . 1 4.2 完善制度 . 2 4.3 组织培训 . 2 4.4 全员参与 . 2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 2 5.1 隐患分级 . 2 5.2 隐患分类 . 3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 3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 3 6.2 隐患排查 . 4 6.3 隐患治理 . 5 7 成果与应用 . 6 7.1 文件管理 . 6 8 持续改进 . 6 8.1 评审 . 6 8.2 更新 . 6 8.3 沟通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奖惩考核
3、制度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1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 54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58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59 DB37/T 3260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溴素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立信、王振平、王西琛、孙明冰、苏春堂、王彬、贺鲁萍、王玉强、常法治。 DB37/T 3
4、260 2018 I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 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通则、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溴 素行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山东省溴素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溴素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 施有效全面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促进企业 安全发展。 DB37/T 3260 2018 1 溴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溴素行业生产安
5、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总则、隐患分级和分类、 工作程序和 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的效果、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溴素行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0-2017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2016界定的术
6、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健全机构 4.1.1 成立领导小组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各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副组长由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具体开展。 4.1.2 成立工作小组 企业各部门车间应按照专业分工,分别成立安全、生产、设备、工艺 、电气、仪表等工作小组。组 长由各级组织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专业部门负责
7、人担任,成员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责如下: 安全管理部门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各专业制定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相关制度、工作程序; 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实施。 4.1.3 其他人员 DB37/T 3260 2018 2 企业全体员工、承包商和相关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 4.2 完善制度 企业应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 自查、自改、自报、考核的管 理机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 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建立隐患
8、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参见附录 A),加强对落 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鲜明导向,确保治理措施的落实。 4.3 组织培训 企业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保留培 训记录。对已排查出未完成整改的隐患,要培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措施,相关人员清楚“五定”措施。 4.4 全员参与 企业应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使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经营 活 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 隐患分级 5.1.1 一般事故隐患 应按照 DB37/T 3010-2
9、017第 5 的规定执行。 5.1.2 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 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结合 DB37/T3010-2017 第 5条规定的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安监总管三 2017 121号),以下情形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a)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特种 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许可证 的; b) 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c) 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
10、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d)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液氯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e) 具有氯气的车间、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或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的车 间、仓库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不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规定要求; f)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 的自动 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装置安全控制措施不完善,发生爆炸危险的可能性较 大,且未采取有效防爆泄爆措施的; 示例 1: 环氧丙烷生产装置未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 g) 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液氯、溴罐区未实现紧
11、急切断功能,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h) 氯气等剧毒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 (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地区架空电力线 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i) 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DB37/T 3260 2018 3 j)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 示例 1: 釜式汽化器、玻璃转子流量计等 。 k) 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或设置数量、能力低于 标准要求的 1/2的; l) 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未按标准 规定配置消防双电源; m
12、) 生产装置区、罐区及装卸区的厂房、库房、设备、设施、管线等未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 施,或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并符合要求; n)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超期未检或未按检验要求检修(停 用)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或超期未检,使用非法制造的压力容器等特种 设备及安全附件; o) 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 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 案投料开车; p) 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 存;
13、q) 其他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 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2 隐患分类 5.2.1 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a) 资质证照情况; b) 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c) 安全生产责任制; d)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e) 培训教育; f)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g) 安全生产投入; h) 应急管理; i)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j) 相关方安全管理; k) 基础管理其他方面等。 5.2.2 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吹吸装
14、置、蒸馏装置、供氯装置、供硫装置、溴素贮罐等设备设施; 溴素生产场所现场环境;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消防及应急设施,尤其是灭火器及消防栓、氯气捕消器、空气吸呼器、重型防护服、防毒面罩 等的配备是否到位;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包括洗眼器、防酸服、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毒面 罩等防护设施; DB37/T 3260 2018 4 设备设施等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 现场其他方面。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 基本要求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风险点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 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企业应每年至少对隐患排查项目清单进行
15、一次补充完善。 6.1.2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企业应以设备设施、作业活动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 标准、规程要求,组织编制该排查单元的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参见附录 B)。至少应包括: 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 业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等信息。排查内容应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措 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全部控制措施。 6.1.3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企业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等要求,编制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参见附录 C), 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隐患级别判定等信息。
16、6.2 隐患排查 6.2.1 排查方式 应按照 DB37/T 3010-2017第 6.2.1的规定执行。 6.2.2 排查要求 应按照 DB37/T 3010-2017第 6.2.2的规定执行。 6.2.3 组织级别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 同的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 (厂)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 6.2.4 排查周期 根据隐患排查的不同类型,企业应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周期或频次: 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 2小时,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液氯储存装置,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 于 1小时,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 专业隐患排查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车间直
17、接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 隐患排查; 综合性检查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可与专业排查结合进行; 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生产装置、工艺技术、管理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确认风险控制措施有效。 6.2.5 制定排查计划 DB37/T 3260 2018 5 企业应每年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并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对照已经确定的隐患排查清单,组织企 业的相关单位分级实施隐患排查。 6.2.6 确定排查项目 企业在组织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隐患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 清单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
18、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 查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 6.2.7 排查结果记录 企业应按照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的要求, 组织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 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做好存档工作。 6.3 隐患治理 6.3.1 治理要求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 公司治理等。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 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
19、发 展为事故。 6.3.2 治理流程 应按照 DB37/T 2883-2016第 7.4.2的规定执行。 6.3.3 一般隐患治理 由企业各级(公 司、部门、车间、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 人进行确认。公司级隐患由公司负责人负责,相关部门具体组织;部门级隐患由各部门负责,部门专业 人员参与或多部门联合参与;车间级隐患由车间主任负责,各职能人员参与;班组级隐患由班组长负责, 班组成员参与。 6.3.4 重大隐患治理 企业应当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 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企业应根据
20、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 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 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6.3.5 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 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患, 应编制隐患评估报告书, DB37/T 3260 2018 6 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报告当地县( 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部门。 7 成果与应用 7.1 文件管理 溴素行业企业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260-2018 溴素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3260 2018 行业 企业 生产 安全 事故隐患 排查 治理 体系 实施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