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4006—2020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DB37 T 4006—2020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4006—2020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17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 72 DB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4006 2020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实施指南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ing the system of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tential safety accidents in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industries 2020- 07-09 发布 2020-08-0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4006 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2、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4.1 组织机构 . 1 4.2 工作职责 . 1 4.3 实施方案 . 2 4.4 组织培训 . 2 4.5 制度建设 . 2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 3 5.1 隐患分级 . 3 5.2 隐患分类 . 3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 3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 4 6.2 制定排查计划 . 4 6.3 隐患排查 . 4 6.4 隐患治理 . 5 7 文件管理 . 6 8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 6 9 绩效考核 . 7 10 持续改进 . 7 10.1 评审 . 7 10.2 更新 . 7 10.
3、3 沟通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管理考核办法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171 DB37/T 4006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山东安若泰平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青岛新纪元 安全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瑞龙大酒店有限公司、青岛颐中国际大酒店 有限公司、泰安市应急管理局、青岛市应急管理局 、青 岛市市南区应急管理局。 本标准主
4、要起草人:黄群、张磊、刘汝澄、李 淋春、王广渊、王家臣、高洁、程传利、金鑫、侯迎 春、钱拥军、提剑平、万强、史骏、刘东、李峰、王贵新、刘九红、王勇。 DB37/T 4006 2020 I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通则和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安全事故预防原理 和工贸行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住宿和餐饮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住宿和餐饮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DB37/T 4006 2020 1 住宿和餐饮行业 企业安全事
5、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确定了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明确了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和验收的具体要求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住宿和餐饮行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
6、代码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 19517 2009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 50016 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DB37/T 2883 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1 2017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 经政府批准的利用空间设备、设施场所,通过接待来满足宾客住宿、餐饮、会议接待、商务接待、 娱乐、购物、康乐等一体化服务,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实体。 4 基本要求 4.1 组织机构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
7、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 和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统一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保障人力、物力、财 力支持。工作小组由分管安全负责人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设备设施管理人员、 重点岗位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组织实施体系建设工作。规模较小的单位领导小组 和工作小组可合并建立。 4.2 工作职责 DB37/T 4006 2020 2 4.2.1 主要负责人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的开展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 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 确定体系建设管理部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组织制定体系
8、建设工作方案,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 审批上报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方案; 组织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2.2 分管安全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的全 过程。 4.2.3 安全管理部门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其 主要职责为: 制定年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 策划、组织、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 跟踪、落实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效果验证;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统计分析;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绩效考核。 4.2.4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部门开展的全过 程负
9、责,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负责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的一般安全事故隐患及在本部门能力下能够治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隐 患的分析、整改及验证; 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本部门及职能范围内存在的无能力进行治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4.2.5 班组长是开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班组开展的全过程负责, 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本班组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负责本班组范围内的一般安全事故隐患及在本部门能力下能够治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分 析、整改及验证; 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本班组范围内存在的无能力进行治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4.2.6
10、 岗位人员应依据各自岗位责任制,积极参与并履行以下职责: 掌握本岗位危险源的隐患排查标准并落实本岗位的日常排查; 发现隐 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整改; 不能立即整改的一般安全事故隐患必须制定并落实临时应急措施后方可作业; 4.3 实施方案 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流程、 各项工作时间节点、责任人和考核奖惩等内容。 4.4 组织培训 应将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培训,使其 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及应急措施等,并保留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包括:隐患排查范围、隐患排查方法、隐患治理
11、程序、隐患分级分类、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等内容。 4.5 制度建设 DB37/T 4006 2020 3 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文件: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编写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 隐患分级 5.1.1 一般安全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1.2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局部或全部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 的隐患。以下情形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求,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被
12、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场所; 因外部因素影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其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隐患。 5.2 隐患分类 5.2.1 基本要求 安全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5.2.2 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应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单位资质、许可证照;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投入; 安全教育培训; 相关方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安全事故管理; 其他管理方面的内容。 5.2.3 生产现场类隐患 按 DB37/T 2883 2016 6.2.2规定执行 。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DB37/T 4006 2020 4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应依据确定
13、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防控措施和基础安全管 理要求,确定隐患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 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参考附录 C):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以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以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危险源或设备设 施检查标准的控制措施为排查内容,按照适合企业的隐患排查类型确定排查级别和排查周期。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结合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等其他要求, 以各类基础管理具体标准要求为排查内容,按照适合企业的隐患排查类型确定排查级别和排查 周期。 6.2 制定排查计划 应根据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管理运行、设备设施等 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
14、各类型隐患排查 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排查级别、排查人员并明确具体的分工等。 6.3 隐患排查 6.3.1 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排查、综合排查、专项排查、节假日排查、季节性排查。 6.3.2 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 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6.3.3 组织级别 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可结合机构设置情况对组织级别进行调整: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部门级;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15、 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 专项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 6.3.4 排查周期 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经营特点,确定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具体包括: 日常隐患排查周期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确定,班组级每日一次,部门级每周一次,公司 级每月一次; 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组织,至少每季度排查一次;业务部门结合岗位责任制每排查一次; 设备、电气等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专业性隐患排查; 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组织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根据季节性特点每季度开展一次; 专项隐患排查由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专业人员每半年
16、开展一次; 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应组织进行安全事故类比专项排查。 6.3.5 确定排查项目 DB37/T 4006 2020 5 隐患排查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及基础类隐患排查,两者排查可同时进行。应根据排查类型、组 织级别及排查周期,按照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 6.3.6 排查结果记录 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记 录,生产现场类隐患宜保留 影像记录。 6.4 隐患治理 6.4.1 隐患治理要求 应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对岗位排查出的隐患应由班组负责组织隐患治理;对上级 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的隐患治理,应由被检查部门负责组织隐患治
17、理;对临时无法治理的隐患,应 组织隐患治理,做到并保证整治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杜绝隐患演变为安全事故。 6.4.2 隐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通报隐患信息。各级别隐患排查结束后,隐患排查部门负责将隐患排查信息传递给隐患所在部 门,由隐患所在部门通过适当的方式(公示栏、信息平台等)定期向员工进行通报,隐患排查 部门负责对隐患通报情况进行监督。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按照“谁排查、谁通知”的原则,由隐患排查部门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 送达隐患所在位置的责任部门,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
18、整改措施、 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整改治理部门对照隐患排查部门制发的隐患整改通知要求,分析原因,制 定整改措施,落实防范预 案,组织整改。 治理情况反馈。整改完成后,整改责任部门负责将整改情况反馈至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如不能 如期完成或没有整改能力,应向上一级汇报,并将不能整改的情况向整改通知制发部门说明, 由整改通知制发部门会同接到报告的上级部门协同解决。 验收。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形成闭环管理。 对逾期没有完成整改且没有正当理由的,在督促继续整改同时,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处理。 6.4.3 一般隐患治理 由各级负
19、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 专人进行确认;难 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在整改期间应制定有针对 性的防控措施。 6.4.4 重大隐患治理 6.4.4.1 隐患评估 经判定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及时编制安全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 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安全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4.4.2 治理方案 DB37/T 4006 2020 6 经判定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按照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制定整改方案,明确 整改时间表和具体整改措施,落实整改
20、部门和整改资金。并将治理方案报告给当地县(市、区)人民政 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行业 主管部门。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安全措施。 6.4.4.3 治理实施 应当按照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要求进行治理,治理资金从安全费用中支出。对于重大隐患整改,责任 部门要定期向主要负责人汇报整改进度,整改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 进行监督,避免重大隐患整改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如发现治理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危险程度高的重大 安全事故隐患, 应当自发现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40062020 住宿和餐饮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4006 2020 住宿 餐饮行业 企业 安全 事故隐患 排查 治理 体系 实施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