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222-2018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pdf
《DB37 T 3222-2018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222-2018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60 A 47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3222 2018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facilities 2018 - 05 - 17 发布 2018 - 06 - 17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222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2 5 外场监控设备的雷电防
2、护 . 2 6 信号传输网络的雷电防护 . 3 7 交通监控中心的雷电防护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与最小截面积 . 5 参考文献 . 6 DB37/T 3222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鲁 TC 16)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先锋、柳林、商鹏、张文、李海雷。 DB37/T 3222 2018 1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的 外场监控设备、信号传输网络以及交通监控
3、中心 的防雷技术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防雷装置的设计和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 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 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QX 10.3 2007 电涌保护器 第 3部分 :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57 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 50057 2010中的某
4、些术语和定义。 3.1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facilities 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与运行管理的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显示器等设备、通信网络及相关构 筑物。 3.2 杆件 pole 用于支撑或悬挂公安交管设备的构件。 3.3 基础 foundation 用于支撑地面设备或构件的地下结构部分。 3.4 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GB 50057 2010,术语 2.0.10 3.5 防雷等电位连接 lightning equipotentia
5、l 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GB 50057 2010,术语 2.0.19 3.6 DB37/T 3222 2018 2 等电位连接带 bonding bar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电信线路及其他线路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 接的金属带。 GB 50057 2010,术语 2.0.20 3.7 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 50057 2010,术语 2.0.29 4 一般
6、规定 4.1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 、市政工程、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行业或专业, 除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外,防雷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 4.2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雷电防护系统由外场监控设备雷电的防护、信息传输网络的雷电防护和交通 监控中心的雷电防护三部分组成。 5 外场监控设备的防雷 5.1 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罩的外场监控设备应置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 计算,计算方法见 GB 50057 2010 中附录 D,并符合下列规定: 当 杆件 为木质或水泥材质时,应设置接闪杆,并通过引下线连接至接地装置,接闪杆和引下 线的材料和最小尺寸符合附录
7、 A 的规定; 当 杆件 为钢筋混凝土杆塔时,应设置接闪杆,接闪杆应通过 杆件 内钢筋连接至接地装置; 当 杆件 为金属材质时,可利用金属 杆件 作为接闪器,并通过 杆件 连接至接地装置。 5.2 对于建设在公共建筑物附近的前端设备,可利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作为前端设备的接地装置,建 筑物的接地 电阻值 应 4 ,当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大于 4 或前端设备附近没有建筑物的接地 装置可用时,应按 GB 50057 2010中 5.4的要求敷设人工接地体;建造在野外的室外监控系统 ,其接地 电阻 值 应 10 ;在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 2000 m 时,其接地电阻 值 应 20 。 5.3 外场监
8、控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措施: a) 电源线路应按照外场监控设备的性能参数和 GB 50343 2012 的 5.4.3 的规定选择 SPD。 b) 当架空信号线路使用非金属杆件时,建筑物入口 SPD 选择的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 QX 10.3 2007 中 7.3.1 的规定。 c) 当架空信号线路使用金属杆件时,如单柱铁塔、双柱铁塔、钢筋混凝土耐张型杆、钢筋混凝土 直线杆、预应力混凝土耐张杆、预应力混凝土直线杆和空心钢管混凝土直线杆等,且按架空线 路设计规范采取防雷和接地措施,建筑物入口处选择 SPD QX 10.3 2007 中表 5 的 D1 或 D2 类的 SPD,其主要参数应符合下列要
9、求: 电子系统信号线与地或者信号线与屏蔽层间所连接的 SPD 的冲击电流值( Iimp)应选择在 1 kA 2.5 kA( 10/250 s)或 0.5 kA 2.5 kA( 10/350 s)之间,具体值应根据信号线缆中芯线 的数量决定; SPD 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UC)应高于系统运行时信号线缆上的最高工作电压( Un),一般可 取 UC 1.2Un,或参见 QX 10.3 2007 中表 3 中的具体规定; 在用于保护电子系统时第一级 SPD 的电压保护水平( UP)不应大于电子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 DB37/T 3222 2018 3 值的 0.8 倍,当使用第一级 SPD 达不到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222-2018 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3222 2018 智能化 交通管理 设施 防雷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