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pdf
《DB37 T 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B 6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standard farmland shelterbelt network 2012 - 03 - 08 发布 2012 - 04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066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
2、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景伟、李传荣、王月海、胡丁猛、韩友吉、任飞、王卫东、程鸿雁。 DB37/T 20662012 1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术语定义、结构配置、造林技术、栽植技术、幼林抚育管护、 更新改造、检查验收和档案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与经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 GB 6000-1
3、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37/T 219-1996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田林网 farmland shelterbelt network 大面积耕地上由许多垂直相交的主副林带构成的方形林网,其防护效果显著优于单条林带,而窄林 带小网格的防沪效果又显著优于宽林带大网格的。 3.2 高标准农田林网 high standard farmland shelterbelt network 以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效益为主要目的,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充分利用 道路、河道、沟渠进行规划设计和营造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高
4、效益的农田林网。具体体现为林 网布局科学化,网格面积标准化,林带结构合理化,造林树种良种化,苗木规格标准化,造林技术规范 化,抚育管理常态化等。 3.3 主林带 shelterbelt 农田林网中面向主要害风方向、对风害起主要防御作用的林带。主林带一般由48行乔木与灌木组 成,带宽812m,带间距离一股是树高的1525倍。 3.4 DB37/T 20662012 2 副林带 auxiliary s helterbelt 林网中垂直于主林带的林带,起防御次要害风、增强主林带防护效果的作用。一般由36行乔木和 灌木组成,宽48m,带距3005001000m,视耕地规划和机耕要求等具体情况而定。 3
5、.5 林带结构 structure o f shelterbelt 组成林带的乔灌木及其枝叶的疏密程度在林带上中下各部分的分布状况, 受造林密度、 宽度、 林层、 树种组成、断面形状和修枝高度等的影响。基本类型有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三种。可用林带 透风系数和疏透度指标来表示。各种结构的林带各有其防护特点,应根据对防护的具体要求选择,并通 过抚育措施加以维持。 3.6 林带宽度 width of sh elterbelt 一条林带两侧林缘之间的距离。 3.7 林带间距 distance between shelterbelt 林带间距分主林带间和副林带间距。主林带间距指相邻两条主林带中心
6、线之间的距离称;副林带间 距指两条副林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3.8 林带走向 orientati on of shelterbelt 林带延伸的方向,以林带方位角(林带中心线与子午线的夹角)表示。 3.9 林带更新 regenerat ion of shelterbelt 伐除衰老或成熟的林带,通过造林更替为新的林带的措施。 3.10 林网化率 ratio of pr otected area to total area of the shelterbelt network 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已林网化农田的面积与适宜林网化的农田总面积之比。 4 结构配置 4.1 林网结构 4.1.1 网格面积
7、 风沙危害较轻地区,一般为1218hm 2 ;风沙危害较重地区,一般为612hm 2 。 4.1.2 林带走向 DB37/T 20662012 3 主林带与主害风方向垂直,或夹角偏离不大于30。副林带方向与主林带方向垂直。 平原地区一般主林带为东西走向,副林带为南北走向。 4.1.3 林带间距 主林带间距为树高的1520倍,副林带间距为主林带间距的1.52倍。 风沙危害较轻地区,一般地区主林带为250350m,副林带为400600m;风沙危害较重地区主林带 为150250m。 4.2 林带结构 风沙危害较轻地区,以通风结构林带为主,疏透度为0.40.5;风沙危害较重地区,以疏透结构林 带为主,
8、疏透度为0.20.3。 4.3 林带宽度 主林带35行,宽度为1016m;副林带23行,宽度为710m。 4.4 配置技术 林网化面积占适宜林网面积的95以上;林网建设以乔木为主,多树种结合,某一树种所占比例不 超过60;林带配置宜采用乔灌搭配、常绿与落叶结合(具体配置模式见附录A)。 5 造林技术 5.1 树种选择 乔木树种宜选择根深、干直、抗风、抗病虫的优良树种;灌木树种宜选择抗风、固土、适应性强的 常绿和落叶树种。 主林带宜选择树体高大、速生、冠窄、抗性强的乔木树种;副林带宜选择生长快、经济价值高、观 赏性强乔木或小乔木树种。(具体适宜树种见附录B)。 5.2 苗木选择 5.2.1 苗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2066-2012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 2066 2012 标准 农田 林网 建设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