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pdf
《DB35 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120.25 P 1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Evaluation on capacity classification of emergency rescue team 2019 - 04 - 18 发布 2019 - 07 - 18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816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层救援 队能力等级划分 . . 1 5 基层救援 队能力测评基本要求 . 3 6 基层救援 队能力
2、测评相关方 . 4 7 基层救援 队能力测评方式 . . 4 8 基层救援 队能力测评程序 . . 5 9 基层救援 队能力测评材料要求 . 6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 申请与评估阶段材料 . 8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 准备与预演阶段材料 . 10 附录 C(规范 性附录) 正式测评演练阶段材料 .12 参考文献 . . 16 DB35/T 1816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海燕、黄宏生、张永春、梁静、官耀
3、荣、康雪娟、周跃勇、林美如、白春华、 叶明云、李大祖、曾燕春、黄谷霖、姚道平、陈琳、王青平、林添、林岩钊、王辉山、曹轶、陈三三、 涂致远、张剑星、施雄杰、钟伟元、孙宇、叶晋余、郑海梅、刘薇。 DB35/T 18162019 1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的等级划分、基本要求、测评相关方、测评方 式、测评程序和测评材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或确认的紧急救援队,其他类型救援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4、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428.12 01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行动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29428.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行动 第2部分:程序和方法 DB/T 55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工作场地遇难者遗体处置规程 DB/T 57 地震救援装备分类、代码与标签 DB35/T 1667 地震灾害搜索和营救训练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428.12012界定的以及以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community earthquake search and rescue team 简称基层救
5、援队。由各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或确认的,主要负责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 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任务的专业队伍。 4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 4.1 依据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保障等五个方面综合救援能力,将基层救援队划分为重型救 援队、中型救援队和轻型救援队。 4.2 重型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由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进行设定,中型救援队和 轻型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见表 1。 表1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 能力等级划分 项目 中型救援队 轻型救援队 综合能力 队伍总人数 60 人 30 人 DB35/T 18162019 2
6、表 1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 (续) 能力等级划分 项目 中型救援队 轻型救援队 出队结构人数 45 人 20 人 岗位设置及人数 1.设置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保 障、结构工程师、灾害评估专家、救援专 家等岗位,并配备相应人员; 2.各岗位建议配备人数:管理5 人;搜索 与营救24 人;医疗6 人;后勤保障5 人;结构工程师2 人;灾害评估专家2 人;救援专家2 人。 1.设置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保障等 岗位,并配备相应人员; 2.各岗位建议配备人数:管理3 人;搜索与 营救13 人;医疗4 人;后勤保障2 人。 救援区域 跨省及省内救援。 省内救援。 到达灾区时间
7、 1.实施跨省救援应在收到信息后 32 h 内到 达; 2.实施省内救援应在收到信息后 12 h 内到 达。 收到信息后 12 h 内到达。 管理指挥能力 具备救援行动管理与实时动态的行动指挥 能力,实施救援全程的安全监督与保障规 划和措施。 具备救援行动管理与实时动态的行动指挥能 力,实施救援全程的安全监督与保障规划和措 施。 现场协调能力 1.能够与当地现场指挥部进行协调与沟 通; 2.能够与其他救援队伍、救援力量之间进 行协调与沟通; 3.能够在灾害现场队伍内部进行协调与指 挥。 能够在灾害现场进行救援行动的协调与沟通。 搜救能力 1.能够在倒塌的重型木和/或钢混结构(包 括结构钢加固)
8、中开展中层和浅层埋压人 员技术搜索和营救; 2.能够进行绳索救援、破拆和顶撑操作。 能够开展表层和浅层埋压人员技术搜索和营 救。 持续救援时间 能够在一个独立的工作场地、每天 24 h 连 续 7 天不间断(建立轮班工作制)地开展 救援。 能够在一个独立的工作场地、每天 24 h 连续 4 天不间断(建立轮班工作制)地开展救援。 自我保障能力 具备至少 7 天的饮食、生活、医疗、装备 管理、动力照明、安保、运输、通讯等自 我保障能力。 具备至少 4 天的饮食、生活、医疗、装备管理、 动力照明、安保、运输、通讯等自我保障能力。 先遣队 不作要求。 不作要求。 分项能力 管理能力 1.形成一套完整
9、的指挥管理体系; 2.能够对灾情进行动态研判,开展信息收 集与处理、救援行动规划、全局全程协调 与指挥、现场灾害评估和媒体应对等工作。 1.形成指挥管理体系; 2.能够对灾情、救援目标等进行判识,开展信 息收集与处理、救援行动规划、全局全程协调 与指挥等工作。 DB35/T 18162019 3 表 1 基层救援队能力等级划分的基本条件 (续) 能力等级划分 项 目 中型救援队 轻型救援队 搜索能力 a 具备人工搜索技能,能够结合仪器或犬开 展搜索定位。 具备人工搜索技能,能够结合仪器开展搜索定 位。 营救能力 a 1.能够对浅层和中层埋压人员实施营救; 2.能够在倒塌建筑物中开展复杂的技术搜
10、 索和营救,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实施 破拆、切割、顶撑等搜救行动,并通过传 动装置及顶撑操作对结构分层。 1.能够对浅层埋压人员实施营救; 2.能够在倒塌建筑物表层和浅层开展技术搜 索和营救。 医疗能力 1.具备救援行动的自我医疗保障、现场救 援医疗保障的能力; 2.能够开展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 搬运、心肺复苏等现场急救工作; 3.具备局部防疫能力。 1.具备救援行动的自我医疗保障的能力。 2.能够开展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心肺复苏等现场急救工作。 灾情获取能力 具备常态和非常态环境下实时获取灾情的 能力。 具备实时获取灾情的能力。 通信能力 具备救援行动队伍内部和外部、前
11、方和后 方的实时通信能力。 具备救援行动队伍内部和外部、前方和后方的 实时通信能力。 机动能力 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机动能力,含徒步 越野、陆陆运输和航空机动。 具有全省范围内的快速机动能力,含徒步越 野、陆陆运输。 行动基地 具备建立、管理和运维行动基地的基本能 力。 不作要求。 装备管理能力 b 1.有专人负责装备日常管理、仓储与维护; 2.行动期间有专人负责装备的管理、维护 和状态跟踪;行动结束后 1 个月内能够完 成装备的恢复工作;每次行动需要对装备 管理进行总结; 3.能够快速取用装备并符合机动模块化组 合方式的要求,能够按照使用需要接收正 规的检测。 1.有专人负责装备日常管理、仓
12、储与维护; 2.行动期间有专人负责装备的管理、维护和状 态跟踪;行动结束后半个月内能够完成装备的 恢复工作; 3.能够快速取用装备并符合机动模块化组合 方式的要求。 a 搜索能力和营救能力具体要求见 DB35/T 1667。 b 地震救援装备应按照 DB/T 57 的要求进行分类。 5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基本要求 5.1 基层救援队应根据队伍自身能力,开展与之相适宜的能力级别测评。 5.2 重型救援队的能力测评由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负责。 5.3 中型和轻型救援队的能力测评由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负责;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 管部门应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开展测评工作。 DB35/T
13、18162019 4 6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相关方 6.1 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 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负责测评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包括: a) 确定测评工作原则、任务和职能分工; b) 组织制定测评相关行政管理办法; c) 对评估结果和证书发放给予认定。 6.2 测评秘书处 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下设测评秘书处,负责测评工作的具体行政事务,包括: a) 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及任务的上传下达; b) 为测评工作提供人员、技术支撑及保障; c) 组织专家参与测评相关工作; d) 受理测评申请,开展测评资料审核、测评培训、测评演练、测评资料归档等; e) 组织编制测评工作相关指南
14、、培训教材、标准规范等; f) 承担测评工作的日常管理、会议组织、各类管理文件、函件的办理等。 6.3 测评专家 6.3.1 测评专家由测评秘书处提出并经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确认,负责测评工作的专业指 导,包括: a) 为测评的组织、培训、预演、测评等提出建议; b) 参与测评资料预审、演练文档审核、测评技能、知识培训等; c) 参与编制测评相关指南、标准规范、培训教材等。 6.3.2 测评专家应涵盖应急管理、搜索、营救、医疗救护、危险源侦检、土木工程、通信等专业领域, 人数不少于 11 人,且为单数。 6.4 测评教练 测评教练由测评秘书处提出、并经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确认,
15、负责单支队伍测评工作的 具体技术指导、培训和测评任务。 6.5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当地救援队开展测评申请、指导培训及测评演练等工 作。 7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方式 7.1 材料审阅 测评专家组对测评申请材料进行审阅,包括队伍基本情况、参与的救援行动简述、队伍培训与演练 情况、队伍启动与响应机制、各类计划、出队人员组成结构图等。 DB35/T 18162019 5 7.2 文档检查 测评专家组对参评队伍文档资料进行实地检查,包括队伍的人员档案、救援行动案例、培训演练记 录、装备物资清单、装备日常维护记录、各类行动计划方案以及标准操作程序等。 7
16、.3 场地查看 测评专家组实地查看装备库及装备配备情况、装备维护与保养情况、演练场地及废墟搭建等情况。 7.4 现场核查 测评专家组按照管理、搜索、营救、医疗、保障五大部分进行分工,现场全程不间断地观看测评演 练过程,对照测评核查表(由测评秘书处提供)逐项做出评价,并在演练结束后作出总体评估。 8 基层救援队能力测评程序 8.1 申请与评估 8.1.1 有意向参加测评的基层救援队应提前一个年度,通过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主管部门向测评秘 书处提出测评的初步申请。申请时间截至当年 9 月底。 8.1.2 测评秘书处应在收到申请 1 个月内给出初审意见。 8.1.3 通过初审的参评队伍,由测评秘书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1816-2019 基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 1816 2019 基层 地震 灾害 紧急 救援 能力 分级 测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