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1189-2019 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
《DB35 T 1189-2019 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1189-2019 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60 A 4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1892019 代替DB35/T 11892011 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2019 - 12 - 19 发布 2020 - 03 - 19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189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
2、规定 . . 2 5 检测项目 . . 3 6 检测内容 和要求 . 3 7 检测周期 . . 10 8 检测报告 与结果判定 . 10 9 安全策略 . . 1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建(构)筑物及井外设施防雷分类 . 12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爆炸危险环境分区和防雷分类 . 13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接地电阻值的测量方法 . 1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允许值 . 20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 21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24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防雷安全巡查表 . 26
3、 参考文献 . . 27 DB35/T 118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 11892011煤矿 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与DB35/T 11892011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规定和适用范围”的内容(见第 1 章,2011年版第 1 章);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本标准引用的文件(见第 2章); 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2011年版第 3 章); 修改了“接触网”的术语和定义(见 3.1,2011 年版3.18); 删除了对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的技术机构检测资质与检测人员资格证的要求(2011 年版
4、 4.1); 修改了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业务流程图(见 4.2,2011 年版 4.3); 修改了“检测项目”的内容(见第 5 章,2011年版第 5 章); 修改了“检测内容和要求”的内容(见第 6 章,2011 年版第 6 章); 修改了防雷装置专用名称(见 6.2.1.5,2011 年版 6.1.1.9); 删除了其他规定的内容,将其内容整合到相关章节内容(2011 年版6.9); 增加了安全策略,将部分原“其他规定”章节内容整合至该章节(见第 9 章); 修改了爆炸危险场所的防雷分区(见附录 B,2011 年版附录B); 增加了贮存民用爆破器材危险品仓库(中转库)危险等级划分与防雷类别
5、(见附录 B中的 B.2); 修改了三级法的原理接线图(见附录 C,2011年版附录 C); 修改了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允许值(见附录 D,2011 年版附录E 中的表E.1); 删除了土壤电阻率测试方法(2011年版附录 D); 删除了检测中常见问题处理(2011年版附录 G); 增加了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见附录 F); 增加了防雷安全巡查表(见附录 G)。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1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气象局、福建华茂防雷装置检测中心、厦门至诚标准化服务有限公 司、福建省南平市气象局、厦门避雷监测技术中心、三明市煤炭管理局、福
6、建省永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衣长、蔡河章、余春华、李萍、李全荣、郑文楷、陈琳、胡海洋、陈雪芹、 龚伟、肖再励、蔡鸿星、郭经州、张泉锋、庄丽琼、巫圣灿、颜宏远、张武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 1189-2011。 DB35/T 11892019 1 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的基本规定、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和要求、检测周期、检测报 告与结果判定、安全策略。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企业矿区地面上防雷装置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
7、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329362016 爆炸危险场所雷击风险评价方法 GB/T 329382016 防雷装置检测服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892018 民用爆炸物品工程设计安全标准 GB 501542009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 GB/T 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
8、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DB35/T 7152018 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57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触网 contact network 沿电机车架线架设的供电网路。 注: 接触网由承力索、吊弦和节能导线等组成。 3.2 管道系统 pipeline system 由地面直接入井的各种金属管道及其附属的长金属物。 3.3 主要通风机 main fan 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1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 3.4 电气化铁路 electrified railway 采用电力牵引的铁路。 DB35/T 11892019 2 3.5 机车 eng
9、ine 架线电机车、蒸汽机车、蓄电池电机车和内燃机车的总称。 4 基本规定 4.1 检测机构对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性能评价工作,以检测数据为依据。 4.2 对煤矿企业开展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应按照图 1执行。 图1 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业务流程图 4.3 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防雷装置检测应在非雨天及土壤未冻结时进行。 4.4 检测仪器应符合 GB/T 329382016第 9 章的规定,检测时应保证仪器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处 于正常状态,仪器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4.5 在确认仪器正常状况下,测量过程中由于杂散电流或其它干扰源使接地电阻测试仪出现读数不稳 定时,应选用较强抗干扰能力
10、的仪器或其他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后,再重新检测。 4.6 对煤矿企业防雷装置现场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先对防雷装置周围环境进行现场勘察和防雷装置检 查,严格执行检测操作规程并按照检测方案进行防雷装置检测。 4.7 检测机构应对所检测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资料和本标准的要求作出评定。煤矿企业防雷装置的检测 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文字简练,对于易引起被检单位混淆的术语和概念可书面予以解释,并能 为建筑工程质量评定和防雷装置的安全性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4.8 对于防雷装置检测不合格的煤矿企业,检测机构应及时向被检煤矿企业提出整改意见,煤矿企业 整改完毕后,委托检测机构复检,检测机构应及时组
11、织技术人员检测。 收集雷电活动或雷灾资料 制定检测方案 准备检测仪器 检查校准仪器,开展现场检测 填写检测原始记录表并完成相关签字 煤矿企业委托检测 分析处理检测数据,制作检测报告 发放检测报告,做好资料归档 检测工作结束 检测结果判定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整改后申请复检 DB35/T 11892019 3 4.9 检测机构对被检煤矿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数据应严格归档管理,检测人员应遵守被检煤 矿企业的保密制度,不得对外泄露被检煤矿企业受法律法规保护的资料及信息,防雷检测机构和检测人 员不得利用被检单位的检测报告进行商业活动。 4.10 煤矿矿区地面上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应按照 GB
12、 500572010 中第3 章、4.5.1、4.5.2 或参 照本标准附录 A 划分,并按就高原则确定防雷类别。对爆炸危险环境分区和防雷分类应遵照附录 B 的规 定。 5 检测项目 煤矿企业需检测防雷装置的项目具体如下: a) 建(构)筑物; b) 电力系统; c) 电气设备系统; d) 运输系统; e) 通信及安全监控系统; f) 金属管道系统; g) 露天堆场。 6 检测内容和要求 6.1 普通建(构)筑物 6.1.1 对煤矿企业矿区地面上普通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应按照 GB/T 214312015 的规定执 行。 6.1.2 对建(构)筑物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雷电电磁脉冲
13、屏蔽、等电位连接、SPD 检测的技 术要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参见 DB35/T 7152018 的有关规定。 6.1.3 对煤矿企业矿区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除应符合 6.1.16.1.2 要求外,还 应符合 6.2的检测规定。 6.2 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 6.2.1 接闪器 6.2.1.1 煤矿企业矿区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包括:地面火工库、地下及覆土火工库、地面临时 性火工库等建(构)筑物。 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或测高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和建(构) 筑物的长、宽、高,并根据建(构)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 6.2.1.2 检查接闪器有无
14、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4.5.8 的规定。不得利用安 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天线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6.2.1.3 检查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屋面的金属设施、金属构件、电气设备等金属物体的电气连接状况, 检查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电气连接状况, 接闪器与屋面金属物体及防雷引下线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应 符合 GB 506012010 中4.1.2 的规定。 6.2.1.4 检查接闪带是否闭合,不等高处是否焊接连通,焊接质量应符合 GB 506012010中 4.1.2 的规定。 DB35/T 11892019 4 6.2.2 引下线 6.2.2.1 检查明敷引下线
15、在近地面易受机械损坏处的保护,应符合 GB 500572010中 5.3.7的规定。 6.2.2.2 检查引下线与各类电源线、信号线之间距离,水平净距应不小于1 m,交叉净距应不小于0.3 m。 6.2.2.3 检查明敷引下线上是否有附着其他电气和电子线路。明敷引下线与附近电气、电子线路的距 离应符合 GB 500572010中 4.3.8 的规定。 6.2.3 接地装置 6.2.3.1 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 6.2.3.2 检查接地系统周围是否有严重影响地网的因素,如高温、化学腐蚀等。 6.2.3.3 检查独立接闪杆塔、架空接闪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与被保
16、护建(构)筑物及其有联 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间隔距离是否符合 GB 500572010 中4.1.2第 5 款的规定。 6.2.3.4 用毫欧表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贯通情况,检测时应使用最小电流为 0.2 A的毫欧表对 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如测得阻值不大于 1 ,判定两地网为电气贯通;如测得阻值大于 1 ,判 定各自独立接地。 6.2.3.5 检测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应符合附录 C的规定,接地电阻允许 值参见附录 D,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按 50 Hz 的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确定,不应大于按人身安全 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 6.2.4 防雷击电磁脉冲 6
17、.2.4.1 检查建(构)筑物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应符合 GB 500572010中 6.2.1的规定。 6.2.4.2 检查装有电子信息系统的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是否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如有,则检查 屏蔽材料所选用的材料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屏蔽材料宜选用铜材、钢材或铝材,用卡尺测量屏蔽材料规 格尺寸,厚度宜为 0.3 mm0.5 mm。 6.2.4.3 采用毫欧表测试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构件、房 间顶部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连接情况, 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03 。 6.2.4.4 计算建筑物利用钢筋或
18、专门设置的屏蔽网的屏蔽效率,计算方法见 GB 500572010中的 6.3.2;用仪器检测电磁屏蔽效能的方法参见 GB 500572010的附录 F。 6.2.5 等电位连接 6.2.5.1 检查建(构)筑物中平行或交叉敷设的金属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 小于规定要求值时,是否采取金属线跨接,检测其跨接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03 。 6.2.5.2 检测建(构)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03 ,如大 于 0.03 ,则检查是否有跨接的金属线,并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6.2.5.3 检查建(构)筑物外架空金属管道进入建筑
19、物或矿井前,是否每隔 25 m 接地一次,如已连接, 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6.2.5.4 检查建(构)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是否与建筑物内钢筋就近不少于两处的连 接,如已连接,检测其跨接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03 。 6.2.5.5 检查由 LPZ0区到 LPZ1 区的总等电位连接状况,如已实现与防雷装置不少于两处的连接,应 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6.2.5.6 检查所有进入建(构)筑物的外来导电物是否在 LPZ0 区与LPZ1 区界面处与总等电位连接带 连接,如已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材料和尺寸。 DB35/T 1189
20、2019 5 6.2.5.7 等电位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 1 的规定,等电位连接干线或局部等电位连接箱的安装 敷设方式应符合 GB 503432012 中 6.4.16.4.7的规定。 表1 等电位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 等电位连接部件 材料 截面(mm 2 ) 等电位连接带(铜或热镀锌钢) 铜、铁 50 铜 16 铝 25 从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或至其他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 铁 50 铜 6 铝 10 从屋内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 铁 16 6.2.5.8 检查金属门窗、管道、设备和设施是否采取防静电接地处理,防静电接地应与防闪电感应的 接地装置共用,检测其接地电阻值,其工频
21、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 10 ,测试其与接地装置连接处的过 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03 。 6.2.5.9 检查建(构)筑物内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是否有采取防静电接地处理, 并检测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0 。 6.2.6 电涌保护器(SPD) 6.2.6.1 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内使用的电涌保护器,应采取防爆措施。 6.2.6.2 对 SPD 进行外观检查: a) SPD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 b) 检查SPD状态指示标志,如指示SPD失效,应及时要求更换。 6.2.6.3 检查多级 SPD 之间的能量匹配情况,测量多级 SPD 之间的距离
22、,应符合: a) 电压开关型 SPD 与限压型SPD 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10 m,若小于 10 m应检查是否有加装 退耦元件; b) 限压型 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5 m,若小于 5 m 应检查是否有加装退耦元件; c) 测量 SPD 两端引线的长度,不应大于 0.5 m。 6.2.6.4 检测低压配电系统SPD的压敏电压U 1mA和泄漏电流I ie, 测试方法和合格判定应符合GB/T 21431 2015中 5.8.5 的规定。 6.2.6.5 检查安装在电路上的 SPD 限压元件前端是否有脱离器。如 SPD 无内置脱离器,则检查是否有 过电流保护器,如使用熔断器,其值应与主电
23、路上的熔断电流值相配合。 6.2.7 综合布线 6.2.7.1 查阅煤矿井外配电系统图,检查系统干线电缆布设位置,检查系统线缆的屏蔽情况,了解保 护接地装置的设置地点。 6.2.7.2 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电气线路的敷设安装应符合 GB 500892018中 12.3 的规定;地 下及覆土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电气线路防闪电感应、防闪电电涌侵入和等电位连接措施应符合 GB 501542009 中7.5.2的规定。 6.2.7.3 检查爆炸危险场所建(构)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线缆的屏蔽措施和屏蔽管线的埋地长度,应符 合 GB 503432012中 5.3.3 的规定;检查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敷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1189-2019 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189 2019 煤矿 企业 防雷 装置 检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