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271-2018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指南.pdf
《DB34 T 3271-2018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3271-2018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指南.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80 P 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2712018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指南 Guide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works environment in highway engineering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12 - 29 发布 2019 - 01 - 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2712018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总则 . . 2
2、 5 驻地 . . 2 5.1 驻地 . . 2 5.2 工地试验室 . . 3 6 场站及临 时工程 . . 5 6.1 拌和站 . . 5 6.2 钢筋加工场 . . 6 6.3 预制梁场 . . 7 6.4 小型构 件预制场 . . 9 6.5 施工材 料存放场及库房 . . 10 6.6 施工便 道、便桥 . . 11 7 现场施工 作业环境 . . 12 7.1 路基工程 . . 12 7.2 路面工程 . . 14 7.3 隧道工程 . . 15 7.4 桥梁工程 . . 1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施工作业环境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与污染物排放标准 . 19 条文说明 24 DB
3、34/T 3271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合肥工业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何光、尹平、冯景伟、徐洪海、朱大勇、王程兵、卢坤林、马祖桥、袁守军、方昱、 武其亮、谢沃、陈君杨。 DB34/T 32712018 1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总则、 驻地、 场站及临时工程、 现场作业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其他等级公路工 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T 1017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楼)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7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
5、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DB34/T 1663 安徽省高速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施工作业环境 constructi on works environment 项目建设人员在施工、办公和生活中所必需的空间场所环境。 3.2 硬件环境 hardware e nvironment 项目建设所必须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场所。 3.3 软件环境 software e nvironment DB34/T 32712018 2 施工作业场所设置的标识标牌,以及管理要求。 4 总则 4.1 施工作业环境
6、的选址应避开泥沼、悬崖、陡坡、塌方、落石、泥石流、垃圾填埋场、溃坝(内涝) 影响区、采空区等危险区域;避开文物、古迹、光缆等保护区域;避开 35 kV 及以上高压线路、高大 树木等区域;距离集中爆破区 500 m 以上。 4.2 施工作业环境的用电应符合 JGJ 46 的规定。 4.3 施工作业环境的消防设施应符合 GB 50720 的规定。 4.4 施工作业环境的标识标牌制作应符合 DB34/T 1663 的规定。 5 驻地 5.1 驻地 5.1.1 硬件环境 5.1.1.1 选址 驻地选址应满足本标准 4.1 节要求。 5.1.1.2 空间 a) 驻地应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科学合理、分区管理
7、、不同区域互不干扰。驻地用房建设标准应符 合表 1 规定,且应满足招标文件中对驻地场地面积的要求及投标承诺。 表1 驻地用房建设标准 房屋类别 面积要求 房间净高 备注 办公用房 不小于 8 m 2 /人 不小于 2.6 m 不含会议室 项目经理部会议室 不小于 80 m 2 且满足 30 人以上的会议需求 不少于 2 处出入口,且大 门应外开 档案资料室 不小于 40 m 2 宿舍 单层铺占地面积不低于 4 m 2 /铺,双层铺占地面 积不低于 3 m 2 /铺 食堂 人均 1 m 2 按高峰人数的 70计算 厕所 不小于 60 m 2 浴室 不小于 60 m 2 一线工人业余学校 不小于
8、50 m 2 可与项目经理部会议室合 并设置 b) 现场场地允许的情况下,驻地面积一般不宜小于 2000 m 2 ,场地受限的驻地可适当减小面积, 但也应满足功能分区的面积要求。 c) 驻地自建活动板房搭设不超过两层,每组不超过 10 栋,组与组之间距离不小于 8 m,栋与栋 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4 m。 d) 宿舍内床铺不得超过两层。 DB34/T 32712018 3 e) 食堂位置距厕所、垃圾等有害物质应不小于 30 m。 f) 厕所蹲位不少于现场职工人数的 5。 浴室间应男女分开设置并隔离成多个单间,淋浴喷头 数量宜不少于人员数量的 10。 5.1.1.3 环保 a) 根据驻地区域整体规
9、划,设置雨水排水明沟。 b) 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后尾水排放应符合 GB 18918 的规定。 c) 驻地庭院应进行硬化或绿化,一般绿化面积不宜小于总面积的 10。 d) 施工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与污染物排放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5.1.1.4 设施 a) 临时用电应满足本标准 4.2 节要求。 b) 消防设施应满足本标准 4.3 节要求。 c) 项目经理部驻地鼓励租用地方现有房屋,自建的驻地房屋结构应满足强度、防火要求,同时考 虑防台风及抗雪要求。 5.1.2 软件环境 5.1.2.1 标识标牌 a) 驻地醒目位置应设置入场告知(提示)牌、工程概况牌、
10、安全管理规定牌、安全生产警示牌、 项目部施工危险源发布牌和驻地平面布置图。 b) 驻地各职能部门应悬挂门头标识牌、部门职责和人员职责,以及相关的检查和奖惩制度图表。 c) 驻地院内应砌旗柱台设立旗杆,悬挂国旗、公司旗帜;应设置玻璃箱式宣传栏。 d) 宿舍内挂设治安、卫生、防火管理制度图表;厨房应悬挂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健康证。 e) 驻地范围内电气及临时用电、消防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均应设置标识和警示牌。 f) 标识标牌制作应满足本标准 4.4 节要求。 5.1.2.2 管理要点 a) 驻地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以及驻地人员管理制度,办公、宿舍、食堂、厕所、浴 室等用房管理制度,用电消防
11、安全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管理制度,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环 境保护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进行有效管理。 b) 根据建设项目规模、投标承诺和交通部门有关规定,驻地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应满足现场施工 需要。 c) 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设施和环保设施。 d) 驻地应不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 5.2 工地试验室 5.2.1 硬件环境 5.2.1.1 选址 工地试验室选址应满足本标准 4.1 节要求,且避开人口密集区。 5.2.1.2 空间 DB34/T 32712018 4 a) 工地试验室划分为基本功能区和专业功能区,且布局合理。 b) 工地试验室场所面积应满足表 2
12、 要求,试验室房屋净空宜不小于 2.6 m。 表2 工地试验室各试验场所最小面积要求 功能区 类别 基本功能室 专业功能室 功能室 授权 负责 人室 检测 人员 室 资料 室 留样 室 现场 检测 室 土工 室 集料 室 水泥 室 水泥 混凝 土室 沥青 室 沥青 混合 料室 化学 分析 室 标养 室 力学 室 最小 面积 要求 10 m 2 5 m 2 / 人 20 m 2 20 m 2 20 m 2 20 m 2 15 m 2 20 m 2 25 m 2 20 m 2 25 m 2 15 m 2 25 m 2 35 m 2 c) 表 2 中未列出的功能室一般按面积不小于 20 m 2 设置
13、。 5.2.1.3 环保 a) 设置雨水排水沟、三级沉淀池,污水、冲洗水及其它试验用水排入临时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 理达标后排放。 b) 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产生的沥青烟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c) 对产生噪声的检测项目应采取隔离措施。 d) 设置试验废弃物存放点,试验废弃物分类处理并符合环保要求。 e) 施工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与污染物排放应符合附录 A 规定。 5.2.1.4 设施 a) 各功能室具备试验所需仪器设备和危险品存放装置。各功能室按需求配备喷湿、温控、抽湿、 防振动等相应装置。 b) 试验室房屋应满足坚固、封闭、安全的要求,室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c) 临时用电
14、应满足本标准 4.2 节要求。 d) 消防设施应满足本标准 4.3 节要求。 e) 防护设施完备,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力学设备应设置金属防护罩或安全防护网。工作人 员在进行试验操作时,必须按要求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手套、口罩、面具、防护靴等)。 f) 各功能区之间必须具有有效隔离措施,避免开展试验时相互干扰。 g) 工地试验室危险品存放应符合 GB 15603 的规定。 5.2.2 软件环境 5.2.2.1 标识标牌 a) 试验区有毒有害气体存放处、消防设施存放处和废旧物品存放区均应设置醒目标志。 b) 应在试验室悬挂授权委托岗位操作规程,试验人员公示、试验人员试验流程、试验检测进度图 等
15、。 c) 标识标牌制作应满足本标准 4.4 节要求。 5.2.2.2 管理要点 DB34/T 32712018 5 a) 工地试验室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以及人员管理制度、试验设备器材管理制度、用电消防安全 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及教育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并按制度有效管理。 b) 各个不同试验室应设置相对应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且试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 制度必须全部上墙。 c) 操作规程应包括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试验操作规程、电力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及 其他相关操作规程。 d) 化学危险品的采购、存储、使用、保管和废弃物的处理应按母体机构相关管理程序执行。 e) 试
16、验样品在检测后应予部分保留,以备复查核实。样品分类存放,标示清楚,做到账物一致; 样品的储存环境安全,无腐蚀、无鼠害,防火、防盗措施齐全,温、湿度符合样品储存要求, 卫生、清洁且通风良好。 f) 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设施和环保设施。 6 场站及临时工程 6.1 拌和站 6.1.1 硬件环境 6.1.1.1 选址 拌和站选址应满足本标准 4.1 节要求,且避开人口密集区。 6.1.1.2 空间 a) 拌和站建设应合理划分办公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 b) 拌和站场地面积、搅拌机组配置及产能应根据生产、施工需求和工程进度要求确定,拌和站场 地面积应满足表 3 中的规定。
17、 表3 拌和站场地面积要求 拌和站类型 场地面积 (m 2 )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 不宜小于10000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 不宜小于40000 水稳拌和站 不宜小于20000 c) 对于丘陵、山区等地区拌和站的面积可适当调减。 6.1.1.3 环保 a)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产生的废气应经废气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混凝土(沥青)搅拌站、水 稳拌和站骨料仓、配料仓、传送带、二层以上搅拌楼(站)应有效封闭;搅拌主机、粉料筒仓 应加装强制集尘设施收尘,粉料筒仓吹灰管应采用硬式密闭接口防止进料泄露。 b) 场内排水按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设置排水沟;应设置机动车辆和设备冲洗设施、喷雾降尘等环 保设施。生产过程中
18、产生的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c) 施工产生的噪声应符合 GB 12523 的规定。 d) 地面应定期洒水,对粉尘源进行覆盖遮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应符合 GB/T 10171的规定。 DB34/T 32712018 6 e) 施工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与污染物排放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6.1.1.4 设施 a) 集料仓应设置防雨棚。集料仓之间应采用隔墙分隔,高度以集料不串料为原则,但不小于 200 cm。 b) 搅拌机料仓及配料斗上方需搭设防雨棚,配料斗棚高度以满足装载机作业为宜。 c) 作业平台、储料仓、集料仓、水泥罐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 裸露的
19、部位应有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d) 临时用电应满足本标准 4.2 节要求。 e) 消防设施应满足本标准 4.3 节要求。 6.1.2 软件环境 6.1.2.1 标识标牌 a) 大门宜采用门式钢结构,门头标明“公路工程合同段拌和站”。拌和站应有 场地平面布置图、拌和站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公示牌、生产工艺流程牌、管理制度牌、安全生产 牌(危险源发布牌)、消防保卫牌和文明施工牌。 b) 各作业区应设置分区标识牌,各设备均应设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及相应的禁止牌和警告牌。 场地的消防、安全设施应按规定设置相应标牌。 c) 拌和机控制房前醒目位置应悬挂配合比标识牌。各种原材料存放处应设置质量状态标识牌
20、,标 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d) 标识标牌制作应满足本标准 4.4 节要求。 6.1.2.2 管理要点 a) 拌和站应采取封闭式管理。 b) 拌和站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以下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 操作规程和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台账等规章制度,并根据规章制度有效管理。 c) 拌和站设施、仪器设备的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包括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试验操 作规程、电力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及其他相关操作规程。 d) 设专人定期进行拌和站的清理和打扫, 保持拌和站内卫生。 专人检查拌和站所设置的环保设施,
21、 确保设施运转正常。 e) 物料分类存放,做好标识标牌,标识标牌如有损坏应及时修整。 f) 拌和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整洁。 6.2 钢筋加工场 6.2.1 硬件环境 6.2.1.1 选址 钢筋加工场选址应满足本标准 4.1 节要求,且避开人口密集区。 6.2.1.2 空间 a) 钢筋加工棚高度应满足加工设备操作空间(宜不小于 7 m),棚下四周应有围护。 DB34/T 32712018 7 b) 场地面积应根据钢筋(材)加工量的大小、工期等要求设置,钢筋加工场的场地面积不宜小于 1500 m 2 。 c) 钢筋加工场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按原材料堆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
22、制作区、半成品堆放 区、合格成品区、废料处理区等合理布局。 6.2.1.3 环保 a) 场内排水按照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 b) 施工生产采用低噪音工艺和设备,严格控制施工区域噪声污染。 c) 加工产生废料集中合理回收,充分利用。 d) 施工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与污染物排放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6.2.1.4 设施 a) 钢筋加工场内设备设施完好,布置整齐合理。 b) 临时用电应满足本标准 4.2 节要求。 c) 消防设施应满足本标准 4.3 节要求。 d) 钢筋加工棚下部宜采用钢结构,棚下四周宜有围护。 6.2.2 软件环境 6.2.2.1 标识标牌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3271-2018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建设与管理指南 3271 2018 公路 工程施工 作业 环境 建设 管理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