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988-2017 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4 T 2988-2017 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2988-2017 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2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9882017 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production of microbe-fermented roughage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1 - 15 发布 2017 - 12 - 15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988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新奇碳汇产品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饲料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新奇碳汇产品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立军、曾少全。
2、 DB34/T 29882017 1 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微贮流程、贮前准备、微贮方法、微贮操作、 微贮管理、取用方法、质量要求、饲喂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微贮饲料的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3082 饲料中镉的测定
3、方法 GB/T 13083 饲料中氟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GB/T 13084 饲料中氰化物的测定 GB/T 13085 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比色法 GB/T 13086 饲料中游离棉酚的测定方法 GB/T 13088 饲料中铬的测定 GB/T 13089 饲料中恶唑烷硫酮的测定方法 GB/T 13090 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GB/T 13092 饲料中霉菌总数的测定 GB/T 13093 饲料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GB/T 17480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3 术语
4、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微贮饲料 microbe roughage 在秸秆、牧草、藤蔓等植物性饲料作物中添加饲用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作用而制成的一 种具有酸香气味、适口性好、利用率高、耐贮存的饲料产品。 DB34/T 29882017 2 3.2 微贮设施 microbe facility 用于存放及厌氧发酵微贮原料的密封设备或器具。主要类型有微贮袋、微贮包等。 3.3 微贮剂 microbe additives 一种或一种以上有益微生物,抑制杂菌生长,有效保存微贮原料的一类活性微生物制剂。亦称生物 微贮剂、微贮饲料发酵剂、微贮添加剂等。 4 微贮流程 微贮饲料流
5、程如下: 选择原料揉切调水加菌碾压打捆/不打捆密封厌氧发酵使用。 5 贮前准备 5.1 地点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向阳、土质坚硬、排水良好、周边无水源、无大树、无污染的地方。 5.2 设施准备 5.2.1 应坚固耐用、不透气、不透水、耐酸。 5.2.2 微贮设施类型、大小应根据牲畜数量、原料量等决定。 5.2.3 微贮前,清理微贮设施内的杂物,检查微贮设施、机械设备的质量,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5.3 原料准备 5.3.1 微贮原料种类包括各种农作物秸秆、牧草、藤蔓、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等饲料作物。 5.3.2 微贮原料含水量宜在 4075。在加水、喷洒菌液和均匀、碾压、打捆过程中,随
6、时检查原 料的含水量是否合适。 5.3.3 微贮原料含可溶性糖量不应低于 1.5。含糖量不足时,可按比例加入糖渣、麦麸、玉米粉等 含糖量高的物质作为辅料进行调节。 5.3.4 微贮原料应干净、无泥沙、无腐败发霉、优质新鲜。 5.4 微贮剂 5.4.1 根据微贮原料种类及微贮菌种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微贮剂。 5.4.2 根据原料营养成分特点将微贮原料分为三类,一般常用菌种见表 1。 表1 不同原料适用菌种表 原料种类 适用菌种 低水高纤维类原料 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 青绿多汁类原料 乳酸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嗜酸乳杆菌等 DB34/T 29882017 3 表 1(续) 原料种类
7、适用菌种 其他类 迟缓芽孢杆菌、长双歧杆菌、戊糖片球菌、乳酸菌等 5.4.3 微贮剂添加应符合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要求。 5.4.4 微贮剂的添加量、添加方法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一般添加量为 0.5 1 。 5.4.5 微贮剂活化后有效活菌数应在 1 亿个/g 以上。 5.4.6 在使用新微贮剂前,应进行少量微贮试验。试验方法是取 5 kg10 kg 微贮原料粉碎后,按比 例加入水和菌剂,装入塑料袋或其他容器中,压实后密封。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7 d20 d,开封观察 微贮效果。 6 微贮方法 6.1 袋贮法 切断揉碎的微贮原料调制到适宜含水量,均匀喷洒一层微贮剂后拌匀,采用机械压缩成方捆,装
8、入 塑料袋中密封存放或直接装入塑料袋中压实密封存放。微贮袋,宜选用厚度为 1 mm1.2 mm 聚乙烯塑 料袋,微贮量以每袋 20 kg25 kg 为宜。 6.2 裹包法 切断揉碎(粉碎或切成小段或丝状)的微贮原料调制到适宜含水量,均匀喷洒微贮剂后拌匀,采用 打捆机进行高密度碾压实成圆捆, 通过裹包机用拉伸膜裹包密封保存。 拉伸膜, 宜选用厚度为 0.07 mm 0.1 mm 聚乙烯塑料膜,微贮量以每包 60 kg1000 kg 为宜。 7 微贮操作 7.1 微贮剂菌种活化 7.1.1 根据所贮饲料的种类和贮量,确定所使用的菌种和添加比例,按每包裹的饲料量,计算出所需 微贮剂菌种量。然后倒入
9、50100 倍的水中充分搅拌,在常温 19 33下放置 1 h2 h,活化菌 种,形成菌液。 7.1.2 活化菌种时可加入适量红糖,提高菌种活化率。 7.1.3 用于活化的容器,应刷洗干净。 7.1.4 活化好的菌液应当天用完,不应隔夜使用。 7.1.5 不需要活化的微贮剂可以用麦麸、玉米粉等含糖量高的物质作为辅料混合待用。 7.2 菌液稀释 7.2.1 活化好的菌液,根据产品说明书稀释,或加水至菌种量的 50 倍以上进行稀释待用。 7.2.2 微贮料的水分不足时,可加大菌液的稀释倍数,直到微贮料的水分满足微贮条件。 7.2.3 微贮料自身的水分比较高时,应减少菌液的稀释倍数,一般微贮料按 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2988-2017 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2988 2017 饲料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