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132-2018 甘薯生产技术规范.pdf
《DB33 T 2132-2018 甘薯生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2132-2018 甘薯生产技术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20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132 2018 甘薯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weet potato cultivation 2018 - 08 - 03 发布 2018 - 09 - 03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132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 2009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诸暨绿康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 诸暨市经济特产站、诸暨市
2、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永才、孟瑜清、蔡仁祥、吴早贵、王孝燕、朱燕、童培银、黄荣。 DB33/T 2132 2018 1 甘薯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生产的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甘薯育苗、大田准备、扦插、田间管理、病虫草害 防治、采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 5010
3、 无公害食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定义与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平扦插法 适于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扦插时先在垄面开 5 cm左右的浅沟,将薯苗水平放入沟中 3 个 5 个节, 盖土压紧后外露 2 个 3 个节,使叶片多数在土外。 3.2 斜插法 适于山地和缺水源的旱地。栽苗入土 3 节 4 节或 5 cm 8 cm,地上留苗 5 cm 10 cm,薯苗斜度 为 45左右。 3.3 船底形栽法 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 2 cm 3cm),中部各节略 深( 4 cm 6 cm),砂地宜深,黏土地宜浅。 3.4 直栽法 适于山坡地和干
4、旱瘠薄地块。栽苗直插土中,入土 2 个 4 个节位。 DB33/T 2132 2018 2 3.5 压藤插法 多用于小面积种植或夏薯种植。将去顶的薯苗,全部压在土中,薯叶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压实后 浇水。 4 产地选择 甘薯产地要求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的田块或地块,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pH值为 5.0 7.5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环境质量符合 NY 5010标准。 5 品种选择 5.1 甘薯类型 5.1.1 按 结薯及膨大高峰期的迟早 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品种。 5.1.2 按蔓的长短 可分为长蔓、中等蔓、短蔓品种。 5.1.3 按用途 5.1.3.1 加工型品种 淀粉或糖分含
5、量高,适宜于特定的加工要求的品种,加工品产出率较高 , 如浙薯 13等。 5.1.3.2 鲜食型品种 粉质适中,口感香、甜、粉或软糯,质地细腻纤维少 , 如心香、浙薯 132等。 6 甘薯育苗 6.1 精选种薯 宜选择具有原品种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明显的纯种,要求皮色鲜艳、表皮光滑,次生根少,薯 块大小适中( 150 g 250 g),无病虫鼠害,未受冻害、涝害和机械伤害的薯块。宜使用脱毒种薯。 6.2 育苗时间 以大田扦插时间和育苗方式确定育苗时间。一般在扦插前 40 d 60 d排种。 6.3 苗床准备 选用未种植甘薯的床土应用疏松、肥沃、无病、无毒的沙质壤土,做床前,深翻床土并施足底肥
6、, 整平整细,苗床深 20 cm,播前浇足水。每亩( 666.7 m2)栽培面积需育苗床 8 m2 10 m2。 6.4 种薯处理 宜 温汤浸种,将种薯置于 55 57 温水中上下不断翻动 1 min 2 min, 再将其 在 51 54 温水中浸泡 10 min; 也可直接排种。 DB33/T 2132 2018 3 6.5 排种密度及方法 排种密度为 10 kg/m2 15 kg/m2为宜,用斜排法或平放法,细土填满种薯之间的缝隙,再浇水湿润 床土,覆盖 2 cm 3 cm厚细土,然后盖膜 。 6.6 苗期管理 出苗前保持 30 35 ,出苗后及时揭除床面的塑料薄膜等覆盖物,保持 25 3
7、0 ,加强光 照,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浇水结合通风。采苗前 4 d 5 d通风炼苗。 6.7 薯苗采收 薯苗长到 20 cm 30 cm时,应及时选择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采收。采 苗宜选用剪苗法。采用已消毒的剪刀,在薯苗基部上方 2 节 3 节部位处剪取为宜。 7 甘薯栽培 7.1 大田准备 结合基肥施用,深翻 25 cm 30 cm,耙碎整平。 7.2 起垄 垄形肥胖,垄沟深窄,垄面平直。垄的走向以南北向为宜。一般采用 80 cm 90 cm的单垄,需要高 密度种植或控制薯块大小均匀时可选择小垄或大垄双行,易受涝地、瘠薄旱地块宜采用大垄。 7.3 扦插 7.3.1
8、 扦插时期 10 cm地温稳定在 15 以上时即可扦插,以阴天土壤较湿润时进行为好,或选择雨前或小雨时,避 免暴雨、西北风、光照强烈或久晴土燥时扦插。 7.3.2 扦插密度 扦插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生育期、栽培目标而定,一般每亩( 667 m2)为 3000 株 5000 株。短蔓品种、肥水较差、生育期偏短的夏、秋薯或鲜食用等宜采用较高的密度;长蔓品种、高肥水、 生育期长的 春薯、加工型等宜采用较低的密度。 7.3.3 扦插技术 根据气候、土壤及栽培目标选择适宜的扦插方式。苗期肥水条件好、需要增加结薯个数,降低大薯 率的可采用水平扦插法、船底形栽法或压藤插法;提高大薯率或提高苗期抗旱性的
9、宜采用斜插法、直插 法,干旱时扦插土壤可先浇水后插苗,待窝水渗净后再封土,扦插后保持薯苗直立。 7.4 田间管理 7.4.1 原则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 NY/T 496的规定进行合理平衡施肥。宜使用商品有机肥, 不应 使用 未腐熟农家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生长季节所需氮、磷、钾的比例 以 1( 0.4 0.9)( 1.5 2.5)为宜。 7.4.2 施足基肥 DB33/T 2132 2018 4 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 60 % 80 %。每亩( 666.7 m2)施符合 NY 525要求的商品有机肥 1000 kg 2000 kg 。同时,视地力情况配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2132-2018 甘薯生产技术规范 2132 2018 甘薯 生产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