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3101-2019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程.pdf
《DB21 T 3101-2019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3101-2019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程.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080.40 Q 13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101-2019 J *-2019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程 Corrosion Preven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Building Eneering 2019-01-30 发布 2019-03-01 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辽宁省 市场 监督 管理 局 辽宁省地方标准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程 Corrosion Preven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Building Eneering DB21/T 3101-2019 J *-2019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 设科学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辽宁省 住房和城乡 建设厅 实施日期: 2019 年 1 月 30 日 2019 沈阳 前 言 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印发 2017 年度辽宁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 /修订计划的通知 (辽住建科【 2017】 7 号) 文件 要求, 规程 编制组 在总结我省建筑工程 混凝土 结构防腐蚀技术 科研成果 、 设计 和 施工经验的基础之上 , 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借鉴国 内 有
3、关标准和技术成果 , 在试 验研究 和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 了 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4 原 材料 ; 5 配合比设计; 6 混凝土施工 ; 7 特殊 防腐蚀措施 ; 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 验收 。 本规程由辽宁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归口管理,授权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请各单位在 执行本规程过 程中 , 结合工程实际 , 注意总结经验 , 积累资料 ,将 发现的 意见或建议 , 函告 至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有 限责任公司 (地址:沈阳市 和平区 和平南大街 88 号;邮 编 : 110005, E-mail: ) , 以便今
4、后修订时参考 。 本规程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 参编单位: 中铁九局集团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 沈阳建筑大学 鞍山市鹏程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鞍钢房产建设有限公司 沈阳大学 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亚太混凝土有限公司 金隅冀东集团辽宁瑞丰混凝土有限公司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 盘锦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员 : 王 元 张大利 康 勇 罗 超 吕 晶 尚德瑞 张 慧芝 柴智勇 陈 辉 周胜奇 李雨亭 张 帅 张春雨 王晓琪 常 斌 王 亮 耿继双 王东山 张 丽 张鹤译 李 刚 马兴邦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 由世宽 汪 川 陈宏亮 于永彬 卢伟然 李
5、 艺 贺文凯 I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原材料 6 4.1 水泥 6 4.2 骨料 6 4.3 其他材料 6 5 配合比设计 8 6 混凝土 施工 9 7 特殊防腐措施 11 7.1 混凝土表面涂层 11 7.2 混凝土憎水处理 11 7.3 环氧涂层钢筋 12 7.4 添加防腐阻锈剂 12 7.5 混凝土防腐面层 13 7.6 电化学防护 13 8 混凝土质量检 查 与验收 14 本规程用词说明 15 引用标准名录 16 附 : 条文说明 17 II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Basic Req
6、uirements 4 4 Raw Materials 6 4.1 Cement 6 4.2 Aggregate 6 4.3 Other Materials 6 5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Concrete 8 6 Concrete Construction 9 7 Special Anticorrosive Measures 11 7.1 Concrete Surface Coating 11 7.2 Concrete hydrophobic treatment 11 7.3 Epoxyresin Coated Steel Bars 12 7.4 Adding Su
7、lfate-resistant and Corrosion-inhibiting Admixture 12 7.5 Concrete Anticorrosion Surface 13 7.6 Electrochemistry Protection 13 8 Acceptance and Inspection of Concrete Quality 14 Explai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1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 16 Addition: Explaination of Provision 17 1 1 总 则
8、 1.0.1 为 使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具有必要和良好的防腐蚀耐久性能 , 做到技术先进 、 经济合理 、 安 全耐久 、 质量可靠和方便施工 ,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地区 建筑工程防腐蚀混凝土的设计 、 生产和 施工 。 1.0.3 建筑工程 混凝土结构防腐蚀的设计和施工 ,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 行业 和辽宁 省 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 语 2.0.1 环境作用 environmental action 温 、 湿度 及其 变化以及二氧化碳、氧、盐、酸等环境因素对结构的作用。 2.0.2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 concrete structures
9、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建筑工程中以钢筋混凝土 、 预应力混凝土或 素混凝土 建造的结构称为建筑工程混凝 土结构 。 2.0.3 混凝土结构的 防腐蚀耐久性 corrosion prevention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在 正常设计 、 施工 、 使用和维护条件下 , 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工作寿命期内所具有的 防止钢筋腐 蚀导致混凝土破坏的能力 。 2.0.4 结构使用年限 structure service life 结构各种性能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年限。 2.0.5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 chloride diffu
10、sion coefficient of concrete 描述混凝土孔隙水中氯离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过程的参数 。 2.0.6 粉煤灰取代水泥率 proportion of fly ash substituting cement 基准混凝土中 的水泥被粉煤灰取代的质量百分率 。 2.0.7 硅灰 silica fume 在冶炼硅铁合金或工业硅时,通过烟道排出的硅蒸 气 氧化后, 经收尘 器 收集 得到的 以 无定 形 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产品。 2.0.8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 混凝土 concrete with high-volume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11、materials 胶凝材料中含有较大比例的粉煤灰、硅灰、磨细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 和混合料 ,需 要采取较低的水胶比和特殊施工措施的混凝土。 2.0.9 防腐蚀附加措施 additi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在改善混凝土密实性、增加保护层厚度和利用防排水措施等常规手段的基础上,为 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所采取的补充措施,包括混凝土表面涂层、防腐饰面层、环氧 涂层钢筋、钢筋阻锈剂和阴极保护等。 2.0.10 环氧 树脂 涂层钢筋 epoxyresin coated steel bars 将填料、热固环氧树脂与交联剂等外加剂制成的粉末,在严格控制的工厂流水线上, 采用静电喷
12、涂工艺喷涂于表面处理过的预热钢筋上,形成 具有 一层坚韧、不渗透、连续的 绝缘涂层的钢筋。 3 2.0.11 防腐 阻锈剂 sulfate-resistant and corrosion-inhibiting admixture 掺入混凝土中 用于 抵抗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 抑制 氯离子对 钢筋锈蚀的外加剂。 2.0.12 混凝土表面硅烷浸渍 silane surface treatment of concrete 用硅烷类液体浸渍混凝土表层,使该表面具有低吸水率、低氯离子渗透率和高透气 性的防腐蚀措施。 2.0.13 泡间隔系数 air bubble spacing 硬化混凝土或水泥浆体中
13、相邻气泡边缘 之 间的平均距离。 4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中 由 于 混凝土碳化 、 氯离子 和硫酸盐 侵蚀 、 酸雨腐蚀 、 冻融 等 因素 引起的 混凝土功能 劣化 ,统一归为混凝土 结构的腐蚀 。 3.0.2 混凝土 结构所处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 材料 的 腐蚀 机理 可分为 5类, 并按照 表 3.0.2确定 。 表 3.0.2 腐蚀 环境 类别 环境类别 名 称 腐蚀机理 一般环境 保护层混凝土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 冻融环境 反复冻融 导致混凝土损伤 海洋氯化物环境 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 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化学腐蚀环境 硫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混凝土的腐
14、蚀 3.0.3 环境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 的作用程度可采用环境作用等级表达,并 应符合 表 3.0.3 的规 定。 表 3.0.3 环境作用等级 作用等级 环境类别 A 轻微 B 轻度 C 中度 D 严重 E 非常严重 F 极端严重 -A -B -C -C -D -E -C -D -E -F -C -D -E -C -D -E 3.0.4 配筋混凝土结构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应符合 表 3.0.4 的 规定 。 表 3.0.4 满足耐久性要求的 混凝土 强度等级 环境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 50 年 30 年 -A C30 C25 C25 -B C35 C30 C25 5
15、-C C40 C35 C30 -C Ca35,C45 Ca30,C45 Ca30,C40 -D Ca40 Ca35 Ca35 -E Ca45 Ca40 Ca40 C、 C、 -C、 D、 -D C45 C40 C40 -D、 E、 -E C50 C45 C45 -E、 -F C55 C50 C50 注: 表中 a 表示引气混凝土, 预应力 混凝土 构件最低强度等级 不 应 低于 C40。 3.0.5 在长期潮湿或接触水 环境 条件下 , 使用 活性骨料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应考虑混凝 土可能发生碱 -骨料反应、钙矾石延迟反应和软水对混凝土的溶蚀,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 施。 3.0.6 长期与
16、水体直接接触并会发生反复冻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应考虑冻融环境的作用。 3.0.7 海洋和近海地区接触海水氯化物的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按海洋氯化物环境进行设 计。当氯化物环境作用等级为 E、 F 级时,应采用特殊的防腐蚀附加措施。 3.0.8 降雪地区接触除冰盐(雾)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内陆地区接触有氯盐的地下水、土以 及频繁接触含氯盐消毒剂的配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应按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进行设 计。 3.0.9 严重化学腐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 当构件处在硫酸根离子浓度大于 1500mg/L 的流动水或 pH 值小于 3.5 的酸性水中时,应在混凝土表面采取专门的防腐蚀附加措施。 3.0
17、.10 单位体积内混凝土中 SO3 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 4%。 3.0.11 混凝土的 总 含碱 量不应超过 3kg/m3。 3.0.12 当环境类别为 类及以上时, 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胶 凝材料的 0.10%,预应力混凝土不得超过 0.06%。 3.0.13 在严重环境作用下, 不宜使用 预应力体系 混凝土结构 。 3.0.14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达到规定 的 使用年限 ,用于腐蚀环境的结构混凝土还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 50476 的规定。 6 4 原材料 4.1 胶凝材料 4.1.1 硫酸盐环境中的水泥 和矿物掺合料
18、中,不得加入石灰石粉。 4.1.2 氯化物环 境下不宜使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4.1.3 用作矿物掺合料的粉煤灰的 氧化钙含量不 应 大于 10%。 4.1.4 冻融环境下用于引气混凝土的粉煤灰掺合料,其含碳量不宜大于 1.5%。 4.1.5 硫酸盐化学腐蚀环境中, 不宜单独使用硅酸盐水泥 或 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 。 当环境作用为 -C、 -D 时,水泥中的 C3A 含量不宜超过 8%和 5%;当使用大掺量矿物掺 合料时, 水泥中的 C3A 含量不宜超过 10%和 8%;当环境作用为 -E 时,水泥中的 C3A 含 量不宜超过 5%;并应同时掺加矿物掺合料。 4.1.6 矿物掺合料除
19、满足上述要 求外,还应符合 现行地方标准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 规程 DB21/T1891 的规定 。 4.2 骨料 4.2.1 粗骨料 应 质地均匀 、 粒形和级配良好,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7%,压碎指标不大于 10%,吸水率不大于 2%。 4.2.2 细骨料宜为级配良好的中砂。 4.2.3 冻融环境下的重要工程混凝土,应进行集料的坚固性试验和抗冻融试验 ,坚固性试验 结果 的 失重率 对于 细骨料应小于 5%,粗骨料应小于 10%。 4.2.4 对于可能处于干湿循环、冻融环境下的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泥量应分别低于 0.7%和 1.0%,硫酸盐和硫化物折 合 SO3 含量 均不宜超过胶凝
20、材料重量的 0.5%。 4.2.5 氯盐 腐蚀 环境作用下的混凝土,不宜采用抗渗性差的岩质作为粗细骨料。 4.2.6 钢筋混凝土的细集料不得使用海砂。 4.2.7 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具有潜在碱活性的骨料。 4.2.8 除满足上述要求外, 骨料 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设用砂 GB/T 14684 和 建设用 卵石、碎石 GB/T 14685 的规定 。 4.3 其他材料 4.3.1 宜选用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或复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中硫酸钠含量不 应 大于 15%。 4.3.2 选用的引 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应具有良好的气泡稳定性。 4.3.3 不得采用含 有氯化物 的 外加剂
21、 。 7 4.3.4 混凝土外加剂 及其使用应 除满足以上规定外,尚须满足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及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GB 50119 的规定 。 4.3.5 拌合水应满足混凝土用水 标准 JGJ 63 的规定,不得采用海水。 8 5 配合比设计 5.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的要求,并做到经济合理。 5.0.2 长期处于湿润 -A 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可采用矿物掺合料, 对 厚度较大的构件 宜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5.0.3 氯化物环境和化学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构件,应采用较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D、 E、 F、 D、 E 环境中的混凝
22、土构件,应采用水胶比不大于 0.4 的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且宜在矿物掺合料中再加入硅灰。 5.0.4 对可能发生碱 -骨料反应的混凝土,宜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并应降低水泥和矿物掺 合料中的含碱量和粉煤灰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 5.0.5 冻融环境下 的 混凝土 水胶比不 应 小于 0.4 时,不应使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5.0.6 受 海水作用的 建筑 工程混凝土的抗冻性测定时,应以工程所在地的海水代替普通水 进 行实验测试 。当无海水时,可用 3.5%的氯化钠溶液代替海水,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 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规定的快冻法 执行 。 5
23、.0.7 受除冰盐冻融作用的混凝土, 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氯离子侵蚀和抗冻性能 双重因素的影响 。 5.0.8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 的规定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 5.0.9 混凝土抗碳化、抗冻害、抗盐害及抗硫酸盐腐蚀 的配合比设计应参照现行地方标准高 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B21/T 2225 要求执行。 9 6 混凝土施工 6.0.1 在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耐久性设计的要求,制定保证混 凝土施工质量的 专项施工方案 与实施细则,并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环境类别、作用等级和 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优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3101-2019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程 3101 2019 建筑工程 混凝土结构 防腐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