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 T 1593-2019 富硒土壤调查评价.pdf
《DB15 T 1593-2019 富硒土壤调查评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5 T 1593-2019 富硒土壤调查评价.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80.01 Z 18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593 2019 富硒土壤调查评价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elenium-rich soil 2019-02-20发布 2019-05-2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593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设计书编审 . 3 6 富硒土壤区筛选 . 4 7 重点富硒土壤区调查评价 . 6 8 综合研究 . 8 9 富硒土地
2、资源利用及农作物种植规划建议 . 9 10 富硒土地资源建档 . 10 11 图件、数据库与报告编写 . 10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设计书编写内容及要求 . 1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土壤硒等级划分标准确定原则 . 1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富硒土地资源建档登记卡 . 17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成果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 . 19 DB15/T 159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丽娟、马志超、王喜宽、刘颖璠、孙凤霞、包凤琴。
3、 DB15/T 1593 2019 1 富硒土壤调查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富硒土壤调查评价的总则,设计书编审,重点富硒土壤区筛选及评价,综合研究,富 硒土地资源利用及农作物种植规划建议,富硒土地资 源建档,图件、数据库与报告编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用地中耕地与牧草地的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工作,其他农用地的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工 作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DZ/T
4、0258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 1:250 000) DZ/T 0289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DZ/T 0295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富硒土壤 selenium rich soil 通过自然生长,能使农作物达富硒农产品标准的一类土壤。 3.2 富硒土壤调查评价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elenium-rich soil 针对耕地与牧草地重点地区,以土壤测量为主,植物地球化学调查为辅,对硒及其他营养有益元素、 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的含量特征、空间分布及成因来源进行调查评价。以土
5、壤中硒含量及影响土 壤质量的土壤养分、土壤 环境为评价指标,进行富硒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评定,再辅以植物富硒水平 及安全质量对评定等级进行校正,以实现富硒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DB15/T 1593 2019 2 4 总则 4.1 调查评价目标 查明富硒土壤分布范围、硒物质来源与富集特征、富硒区土壤质量现状及农作物富硒特征,评价富 硒土壤综合等级,圈定优质富硒区,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 地方经济发展。 4.2 调查评价任务 4.2.1 查清土壤中硒及其他营养有益元素、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的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划分富硒土壤质
6、量地球化学等级。 4.2.2 查明主 要农作物中硒及部分有益有害元素含量水平,进行富硒优质农作物筛选;研究土壤中硒 的物质来源、迁移转化规律、有效性及其控制因素,为富硒农产品种植提供依据。 4.2.3 依据富硒土壤调查评价成果,进行富硒土地资源建档,为当地政府、企业合理利用富硒土地资 源提供依据。 4.2.4 建立富硒土壤调查评价数据库。 4.3 调查评价比例尺及相应的评价目标 4.3.1 1:50000:查明土壤硒含量水平及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划定重点富硒土壤区范围,为进一步开展 重点富硒土壤区调查评价提供依据。 4.3.2 1:10000及更大比例尺:进一步确定富硒土壤分布范围,评价富硒土壤
7、质量,研究硒 物质来源, 为富硒土地开发、富硒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提供依据。 4.4 调查评价单元确定及其划分方法 4.4.1 1:50000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单元,同 1:50000或更高精度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斑。 4.4.2 1:10000及更大比例尺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单元,同相应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斑,也可 采用工作区实际地块作为评价单元。 4.4.3 当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斑面积大于调查比例尺所规定的采样网格面积时,且图斑内成土母质类 型、土壤类型较多,应进行评价单元细分,分别评价。 4.5 调查评价工作流程 开展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工作流程示意图见图 1。 DB15/T 1593 2019
8、 3 图 1 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工作流程示意图 5 设计书编审 5.1 设计书 设计书是富硒土壤调查评价项目实施的依据,应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编写。 5.2 前期准备工作 5.2.1 资料收集。设计书编写前所需收集的调查区资料种类如下: a) 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等资料; 1:50 000工作区选定与设计书编审 资料收集与归纳整理 植物地球化学调查 1:50 000 土壤测量 土壤硒等级 重点富硒土壤区划定 资料汇交 图件、数据库与报告编写 富硒土地资源利用及农作物种植规划建议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植物富硒水平 植物安全性评价 植物地球化学调查 1:10
9、000 及更大比例尺土壤测量 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综合评价 土壤养分 地球化学评价 土壤硒等级 土壤环境 地球化 学评价 植物富硒水平 植物安全性评价 富 硒 土 壤 区 筛 选 重 点 富 硒 土 壤 区 调 查 评 价 富硒土地资源建档 报告编写 DB15/T 1593 2019 4 b)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及其他区域地球化 学调查评价资料; c) 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城镇发展、主要生态问题等资料; d) 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农作 物种植结构与生产效益、作物类型、农药与化肥种 类、主要农业生产问题等资料; e) 工矿企业及主要污
10、染源分布等资料; f) 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及农业区划、特色农业等有关资料。 5.2.2 资料分析及 1:5万工作区选定 : a) 综合分析收集的资料,总结影响工作区土壤硒含量及土壤质量的地球化学、地质学、生态环境 学等各种因素,明确富硒土壤调查评价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b) 在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一般选择以下区域作为开展 1:5万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工作区: 1:25万及更大比例尺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发现的土壤硒富集区; 已有富硒农产品分布区或名特优农产品种植区; 成土母质富硒区,包括成土母质为煤系地层、黑色岩系地层、河湖湘沉积地层、金属硫化 物矿床及受其开采影响的区域等; 土壤中有机质相对高含量区。
11、 5.2.3 实地踏勘与需求对接。在收集资料和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工作区进行实地踏勘,并到地方政府 及有关部门进行调研,了解其对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具体要求,提出富硒土壤调查评价实施方案。 5.3 设计书编写 设计书编写内容及要求参见附录 A。 5.4 设计书审查 设计书提交任务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 6 富硒土壤区筛选 6.1 1:5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6.1.1 土壤样点布设 6.1.1.1 样点布设原则。土 壤样品采用网格加图斑 的原则布设,网格数量原则上与采样密度相一致。 6.1.1.2 样点布设密度。农耕区和牧区土壤样品采集点布设密度分别为: a) 农耕区:土壤样品平均采样密
12、度为 9点 /km2,采样密度范围为 4点 /km2 16 点 /km2;一般将工 作区划分为平原区与丘陵区两种类型,平原地区可放稀至最低采样密度,丘陵地区可加密至最 高采样密度; b) 牧区:土壤样品采样密度为 4点 /km2。 6.1.1.3 样点布设方法如下: a) 样品应布置在相应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样点布设后可叠加最新卫星图像进一 步校准; b) 在确定的采样网格或土地利用单元内,综合考虑地质背景、成土母质、 土地利用、行政权属等 进行样点布设,样点应分布在单元内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最具代表性地块内, 原则上每个采样网格或土地利用单元内应至少布设一个采样点。
13、 6.1.1.4 在工作底图上对采样单元从左向右、自上而下连续顺序编号。在编号下方注明重复样样号。 DB15/T 1593 2019 5 6.1.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按照 DZ/T 0295中土壤样品采集、处理方法执行。 6.1.3 定点与记录 6.1.3.1 定点与记录按照 DZ/T 0258中表层土壤样品定点与标绘、采样记录方法执行。 6.1.3.2 在野外使用数码相机对采样点照相记录,每个采样点拍摄工作照片不少于 2张,至少 1张拍 摄采样点 周边环境, 1张拍摄采坑与样袋。 6.1.4 土壤样品分析与质量要求 6.1.4.1 土壤样品分析指标:必测 Se、 N、
14、P、 K、 pH、有机质等;根据工矿企业对土壤污染情况,生 态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状况等因素,可选测 Pb、 Cd、 Cr、 As、 Hg、 F等元素。 6.1.4.2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与质量要求按照 DZ/T 0295中土壤样品的分析与质量要求执行。 6.1.5 重复样采集 重复样采集按照 DZ/T 0258中表层土壤重复样采集方法执行。 6.2 1:50 000工作区植物地球化学调查 6.2.1 植物样点布设 6.2.1.1 农耕区植物样品采集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牧区植物样品采集牛、羊等牲畜主要 食用且 大面积生长的牧草。 6.2.1.2 植物样品布设应侧重硒含量高值区,兼顾背景区和
15、低硒区。硒含量高值区每种植物采集数量 不少于 30件,背景区和低硒区每种植物采集数量各不少于 15件。 6.2.2 植物样品采集、处理、定点与记录 农作物样品采集与处理按照 DZ/T 0295中农作物样品采集、处理方法执行;牧草样品采集与处理按 照 DZ/T 0289中牧草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执行;定点与记录要求同 6.1.3,样品采集记录卡按照 DZ/T 0295中植物样品采集记录卡填写,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减记录内容。 6.2.3 植物样品分析与质量要求 6.2.3.1 植物样品分析 指标:必测 Se,选测元素同土壤样品选测元素。 6.2.3.2 植物样品分析方法与质量要求按照 DZ
16、/T 0295中植物样品的分析与质量要求执行。 6.3 原始资料质量检查 1:50 000野外调查工作原始资料质量检查按照 DZ/T 0258中原始资料质量检查内容及要求执行。 1:10 000及更大比例尺调查评价工作原始资料质量检查可参照执行。 6.4 1:50 000土壤地球化学评价 6.4.1 评价单元赋值 评价单元赋值按照 DZ/T 0295中评价单元赋值方法执行。其中插值方法主要按照 Se相对误差( RE) 确定;若选测元素有 Cd、 Hg且两元素污染浓度较高时 ,插值方法则按照 Se、 Cd、 Hg的 RE最小原则自行 确定;当土壤 Se、 Cd、 Hg计算出的 RE差异较大时,以
17、 Se的 RE作为选择插值方法的依据。 DB15/T 1593 2019 6 6.4.2 土壤硒等级 土壤硒等级划分可参照以下几种方法执行: a) 参照 DZ/T 0295中土壤硒分级标准执行; b) 参照附录 B土壤硒等级划分原则自行确定; c) 根据当地农作物富硒水平与土壤硒含量对应关系自行确定,确定方法可参照国家给出的土壤硒 等级划分方法或附录 B执行。 6.4.3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等级 单指标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等级及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按照 DZ/T 0295中土壤养分地球 化学等 级划分方法执行。 6.4.4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 6.4.4.1 土壤中环境指标等级采用指数法
18、进行划分,按照公式( 1)计算土壤中污染物指标 i 的单项 污染指数 Pi: i ii SCP ( 1) 式中: Ci 土壤中污染物指标 i 的实测质量分数,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mg/kg); Si 土壤中污染物指标 i 在 GB 15618中给出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 mg/kg) 。 6.4.4.2 单指标土壤环境地 球化学等级及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可依据 Pi的计算值,按照 DZ/T 0295中单指标和多指标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划分方法执行 。 6.4.4.3 土壤酸碱度( pH)分级标准按照 DZ/T 0295中土壤酸碱度划分标准执行。 6.4.5
19、植物富硒水平及安全性评价 6.4.5.1 植物富硒水平:参照自治区制定的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评价植物富硒水平;无自治区标准 也可参照国家、行业或国内其他省份制定的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 6.4.5.2 植物安全性评价:参照国家或行业食品卫生标准,评价植物食品安全性。 6.5 重点富硒土壤区划定 重点富硒土壤区的划定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a) 土壤硒含量等级达适量及以上; b) 土壤养分等级达较丰富及以上; c) 土壤环境等级为轻微污染及以下; d) 80 %及以上植物样品达富硒农产品标准且安全质量合格。 DB15/T 1593 2019 7 7 重点富硒土壤区调查评价 7.1 调查评价
20、比例尺 在重点富硒土壤区内,根据调查评价工作需求确定调查评价工作的比例尺,调查评价比例尺原则为 1:10 000。如需要,可进行更大比例尺调查评价工作,直至地块级评价。更大比例尺调查评价方法参照 1:10 000调查评价方法执行。 7.2 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7.2.1 样点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法同 6.1.1。样点布设密度,农耕区和 牧区分别为: a) 农耕区:土壤样品平均采样密度为 64 点 /km2,采样密度范围为 20点 /km2 100 点 /km2;平原地 区可放稀至最低采样密度,丘陵地区可加密至最高采样密度; b) 牧区:土壤样品采样密度为 20点 /km2。 7.2.
21、2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方法与质量要求等各项内容按照 DZ/T 0295 中土壤样品采集、土 壤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执行,样品的定点与记录、重复样采集等要求同 6.1.3和 6.1.5。 7.2.3 土壤样品分析指标:必测 Se、 pH 和有机质,其他指标可根据前期调查情况,按照 DZ/T 0295 中指标筛选原则自行筛选。 7.3 植物 地球化学调查 7.3.1 植物样品布设应侧重富硒区,兼顾背景区和低硒区。 7.3.2 植物样品布设种类和数量如下: a) 农作物样品: 根据已有中、小比例尺农作物采集样本进行农作物样品布设,每种农作物富硒区采集数量 不少于 30件,背景区和低硒区各不少于
22、 15 件; 根据当地特色农产品、蔬菜、经济作物、道地中药材等种植情况分类布设样品,每种农作 物富硒区采集数量不少于 30件,背景区和低硒区各不少于 15件; b) 牧草样品:采集牛、羊主要食用且大面积生长的牧草,富硒区每种牧草采集数量不少于 30件, 背景区和低硒区各不少于 15 件。 7.3.3 植物样同点布设根系土样品。 农作物根系土样品采集深度原则上为 0 cm 20 cm,还应视农作 物种类而定;牧草根系土样品采集深度为 0 cm 10 cm。 7.3.4 植物样品采集、处理、定点与记录同 6.2.2。 7.3.5 植物与根系土样品分析与质量要求按照 DZ/T 0295中植物与根系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5 1593-2019 富硒土壤调查评价 1593 2019 土壤调查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