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597-2017 无公害农产品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pdf
《DB14 T 597-2017 无公害农产品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597-2017 无公害农产品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 T 597 2017 代替 DB 14/ T 597-2011 无公害 农产品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2017 - 12 - 10发布 2018 - 02 - 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 597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2 5 品种和种薯 . 2 6 育苗 . 2 7 大田栽培 . 4 8 病虫害防控 . 6 9 收获贮藏 . 7 DB14/ T 597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
2、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 14/T 597-2011无公害甘 薯生产技术规程 ,与 DB 14/T 597-2011相比 主要技术变 化 如下: 修改 了标准名称; 删除 、增加和替代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订了 3.1脱毒种薯(苗); 修订了第 4章产地环境 条件 ; 修订了 5.1.1品种 选择 ; 修订了 7.5起垄; 修订了 7.7.2.2化学调控; 修订了 8.3.3化学防治 ; 修订了第9 章收获贮藏; 删除了第 10章 和第 11章。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薯类脱毒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 研究所。 本标准
3、主要起草人:武宗信、姬青云、解红娥、冯耀斌、阎会平、李江辉、解晓红、 石维山 、胡明彦。 本标准2011年 3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4/ T 597 2017 1 无公害 农产品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甘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和种薯、育苗、大田栽培、病 虫 害 防控 及收获贮藏。 本规程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甘薯的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4、7413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00-2006 甘薯脱毒种薯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642 甘薯等级规格 NY/T 2789 薯类贮藏技术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脱毒种薯(苗) 从育种家种子繁殖的,应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经检测确认不带甘薯病毒( SPVD) 、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甘薯潜隐病毒( 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 SPCFV)的
5、脱毒试管苗, 经 脱毒 种薯繁育体系逐代扩繁 和 GB 7413检疫 的符合 NY/T 1200标准的各级种薯(苗)。 3.2 块根 也叫贮藏根。是甘薯部分幼根在适宜条件下发育膨大形成的营养贮藏和繁殖器官。 3.3 排种 DB14/ T 597 2017 2 将种薯按技术要求排列在苗床上的过程。排种分为斜排和平排。斜排是后排种薯压前排种薯 1/3或 1/4,薯块顶部向上,尾部向下,排种密度大;平排是平放种薯,块根排向同一方向,大薯深排,小薯 浅排,上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3.4 炼苗 采苗前,逐渐降低保护程度,使薯苗适应大田自然环境的过程。 3.5 提蔓 为防止茎蔓在异常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定根,采
6、用轻轻提起茎蔓,再放回原处,从而抑制茎蔓、 叶徒 长的农艺措施。 4 产地环境 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 符合 NY/T 5010的规定 。 生产田块 应 避开公路主干线,产地区域及上风向没 有对 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三废”、医院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 5 品种和种薯 5.1.1 品种选择 选用 已在农业部登记的、适宜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符合市场需求和种植目标的优质、高产、 抗病、抗逆的专用型品种。 5.1.2 种薯(苗) 选 择 生产用脱毒种薯(苗),其质量符合 NY/T 1200-2006中 第 5章 的 规定。南部地区 的 运城、临汾 ( 无霜期178 203
7、 d) 可选用春、夏茬种薯; 中 部 地区 的 晋中和 中 北部地区 的 忻州 等 地 ( 无霜期167 191 d) 选用春茬种薯, 适宜 块根重量为 200 g 500 g。 6 育苗 6.1 床址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管理方便的地方建造苗床。 6.2 营养土 配制 取 无病、无虫、无 草、肥沃的沙质土壤,每 1 m3拌入优质腐熟有机肥 400 kg 600 kg、尿素5 kg、 磷酸二铵 5 kg,搅拌均匀,配 制成育苗营养土。 6.3 苗床制作 6.3.1 电热温 床 DB14/ T 597 2017 3 苗床宽 1.0 m 1.2 m,深 35 cm
8、40 cm,长度依地形和育苗量确定。 一般做好苗床后整平 畦 面,开 始铺设地热线。两端用两块木板钉上 木楔 固定电热线,线距平均20 cm 25 cm,两边稍密。布线要求平 直,松紧一致 , 电源接头 用 绝缘胶布 和 防水胶布裹紧。铺好地热线后填 入 营养土 5 cm 10 cm。 覆盖薄 膜和草苫,通电加温,达到设计温度 25 29 后 进行排种。 6.3.2 改良火炕阳畦 火炕一般长 5.0 m 6.0 m,宽 1.3 m,四周炕墙厚 25 cm,高 50 cm,炕墙用板夯土或草泥垛成。 火炕 阳畦 底部为中间略高、四周低、北高南低的弧形地面。在底部沿炕长方向设3 条火沟,各宽 20
9、cm,近火 炉端沟深 53 cm,远端深30 cm,火沟上盖石板。内填底层土壤11 cm 15 cm,上铺 5 cm营养土,最后搭 建塑料小拱棚。 6.3.3 酿热温床 苗床形状同 6.3.2。在后墙下部每隔 1.3 m 1.7 m,留 15 cm见方的通气孔。内填新鲜马粪、作物秸秆 等酿热物压实至 20 cm 23 cm,覆盖薄膜密封 2 3 d,床温升高 28 后再填入床土 10 cm,即可排种。 6.4 育苗时间 及方法 根据大田栽插时间适期育苗。当10 cm土层 平均 温度 稳定在 7 8 ,即在 种苗栽插前 40 45 d开 始排种。 采用改良火炕阳畦或电热温床进行育苗, 应在当地薯
10、栽插适期前30 35 d排种 ; 采用酿热温床 或阳畦进行育苗, 应在当地薯栽插适期前 40 45 d排种 。 6.5 种薯消毒 育苗前,可用 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浸种 消毒 10 min12 min。 6.6 排种 采用斜排法。 应大小分开 , 分清头尾,切忌倒排 。薯块间隔 1 cm, 每 1 m2排种量为20 kg 25 kg。 排种后,浇透水,下渗后覆盖营养土 3 cm,最后覆盖薄膜。 6.7 苗床管理 薯块萌芽期一般需要 7 10 d,应及时加温防寒,保持苗床温度在 28 32 ,最高温度不超过 35 ,相对湿度在 8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597-2017 无公害农产品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597 2017 公害 农产品 甘薯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