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123-2019 玉米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技术规程.pdf
《DB14 T 123-2019 玉米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123-2019 玉米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 T 1232019 代替 DB14/T 1232005 玉米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技术规程 2019 - 06 - 25发布 2019 - 08 - 2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 T 123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样品准备. . 2 5 鉴定田的选择及设计. 3 6 播种. . 3 7 田间管理. . 4 8 鉴定. . 4 9 结果计算. .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玉米品种性状及描述. . 6
2、附录B(规范性附录) 品种纯度种植鉴定记录表. . 8 DB14/ T 123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T 123-2005玉米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方法,与DB14/T 123-2005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先前版本的3.1花青苷颜色、3.2花青素、4.2获取标准样品;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3.1品种特征特性、3.2质量性状、3.3数量性状、3.4主要性状、3.5次 要性状等; 增加了8.3鉴定程序和9.2容许差距; 修改了先前版本4.3.2样品数量为当前版本的4.3计算样品数量;修改先前版本4.4种植鉴定 小
3、区的选择及设计为当前版本的5鉴定田的选择及设计。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太原)、 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长治市农业种子站、平鲁区农技服务中心、襄汾县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全业、阎会平、王洁、葛成林、马玉光、刘巍、郑戈文、任鹏、朱永琴、冯 铸、贾秀锦、魏新宇、李巧英、张琥瑛、樊实、任路路、王笑、续建国、张利民、杨俊荣。 本标准于200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4/ T 1232019 1 玉米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技术规程
4、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样品准备、鉴定田选择与设计、播种、 田间管理、鉴定和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亲本和杂交种品种纯度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种特征特性 品种的植物
5、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品种特征是指某一作物品种在形态性状上的征象、标识;品 种特性是指某一作物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如:植株的高矮、叶色、叶形、花色等性状为品种特征;作物 的生育期、光周期、抗病性、抗旱性、种子的休眠期和落粒性等属于品种特性。 3.2 质量性状 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在分离群体中表现为非连续分布的性状。如:玉米花药、颖壳、籽粒、 叶片的颜色为质量性状。 3.3 数量性状 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在分离群体中表现为连续分布的、可以用数量单位表示的性状。如:株高、穗 位、穗长、单株穗重、穗粒重、行粒数、百粒重等为数量性状。 3.4 主要性状 DB14/ T 1232019 2 品种所固
6、有的不易变化的明显性状。如:株型、穗型、轴色等。 3.5 次要性状 细小、不易观察,但稳定的性状。如:颖壳形状、叶片茸毛等。 3.6 易变性状 容易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性状。如:生育期、分蘖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等。 3.7 特殊性状 某些品种所特有的性状。 3.8 品种纯度 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 3.9 变异株 一个或多个性状与原品种育成者所描述的性状明显不同的植株。 3.10 自交株 一个或多个性状与原品种育成者所描述的母本或父本性状明显相同的植株。 3.11 小区种植鉴定 通过对田间小区内种植的有代表性样品的植株与
7、原品种育成者所描述的性状进行比较,以判定其典 型、一致程度。 4 样品准备 4.1 样品来源 从已扦取的混合样品中分取重量不低于500 g的送检样品。样品扦取执行GB/T 3543.2的规定。 4.2 收集样品信息 收集送检样品的品种名称、亲本来源、生育期、纯度标准值及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描述。 DB14/ T 1232019 3 4.3 计算样品数量 根据玉米品种纯度标准规定或者标签标注值,采用公式(1)计算4N值。 N N X %100)1( % = . (1) 式中: X品种纯度标准(标注)值; 4N样品数量。 考虑发芽率、播种、气候等因素对种子出苗的影响,按公式(2)确定宜种植样品的最低
8、粒数。 )( 发芽率 样品粒数%101 4 += N . (2) 示例1:玉米单交种品种纯度标准值为96.0%,发芽率为85%,将纯度值代入式(1),得出4N=100,再用式(2)计 算样品粒数,即100/85%(1+10%)130(粒)。 4.4 数取样品 将送检样品随机分取接近种植样品最低粒数的两份样品,再分别数取至最低粒数。如果条件允许, 可在最低粒数基础上适当增加样品数量。 4.5 样品包装标识 将数取好的两份样品装入适宜大小的纸袋中。根据送检样品数量和名称,在纸袋上标识种植编号, 将同一品种、类似品种的所有样品相邻排列。为防止样品袋破损,将纸袋再装入塑料自封袋中。 5 鉴定田的选择及
9、设计 5.1 鉴定田选择 鉴定田应适于品种性状正常发育的气候、土壤、耕作条件,能有效抵御病虫害,不受人为或非人为 因素而引起的损毁。 鉴定田宜选择轮作,或者已清除了前茬遗留的玉米籽粒。应选择土地平整、地力均匀、土壤肥沃、 有排灌条件、无重大病虫害发生的地块。 5.2 鉴定田设计 小区设计以便于观察记载为原则,采用符合田间统计要求的随机小区区组设计。 将鉴定田分为两个独立的大区,每个大区可放在不同的田块,或者同一田块的不同区域。每个样品 种2个小区,分别放到两个大区内。每个大区内的样品(小区)按照种植编号依次排布,样品(小区) 与样品(小区)之间行距40 cm50 cm。每个大区四周种植四行以上
10、保护行,预留足够的水道和观测道。 每个样品的小区种植两行或四行,采用南北行向宽行种植,行距:80 cm90 cm,株距:27 cm33 cm。 按照上述要求,结合地块形状绘制小区种植图。 6 播种 6.1 播前整地 DB14/ T 1232019 4 播前应清除前作遗留的根茬、秸秆,浇足底墒水,精细整地,均匀施足底肥。 6.2 播种时期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时间播种。为便于所有样品能同期鉴定,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或者错 期播种。 6.3 组织播种 按照小区种植图,将样品标识牌插在行(区)头,再依次对应摆放样品。经复查无误后,按已确定 的株行距单粒播种,播种深度和覆土要一致。种完一个样品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123-2019 玉米品种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技术规程 123 2019 玉米 品种 纯度 田间 小区 种植 鉴定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