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837-2018 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pdf
《DB13 T 2837-2018 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837-2018 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05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837 2018 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 2018 - 09 - 21 发布 2018 - 10 - 2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837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邢台学院、河北绿景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邢州枣 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僧虎、张晓丽、武延生、武丽娜、牛伟涛、于淑玲、李欢、 张鹏飞、 尚丽 晨、侯学 亮、张亚利、高玉静、郑金海。 DB13/
2、T 28372018 1 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腊叶标本 制作的术语和定义、 采集、 压制、上台纸 、鉴定、 消毒及存放 。 本标准适用于维管植物 标本制作 。 2 术语和 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腊叶标本 exsiccata 又称压制标本,属于干制植物标本的一种。 利用采集工具剪取 带有花 或 果 的部分 枝 条,或挖掘带 有 花、果的 整株 , 整形后, 在标本夹中压平、干燥 , 固定 在台纸上,即成腊叶标本, 用于科学研究。 2.2 采集 collection 利用采集工具剪取带有花或果的部分枝条,或挖掘带有花、果的整株。 2.3 压制 s
3、queezing 利用标本夹和吸水纸将 采集的标本整形、 压干。 2.4 上台纸 fixing 将压制好的标本 固定 在台纸上,粘贴 标签和盖纸 。 2.5 鉴定 identification 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借助鉴定工具书,确定 学 名。 3 采集 3.1 采集前准备及要求 3.1.1 采集工具 种类、规格和用途见 附录 A中的 表 A.1。 3.1.2 采集要求 DB13/T 28372018 2 选择生长良好 ,并 具 有 该物种典型特征的植株 或部分枝条 作为采集对象。每种植物一般 宜 采集 3 5份 。 3.2 采集 过程 3.2.1 不同类别植物的采集方法 3.2.1.1 草本
4、植物 宜 选择根、茎、叶、花、果实齐全的个体采集;有块根和地下茎的植物, 应 挖 取 地下 部分 。 3.2.1.2 木本植物 应 采集带有花或果的枝条,用枝剪剪取长 35 3 cm的 枝条 。雌雄异株植物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 雌雄同株应采集两种花。 对于有 经济价值 或药用价值的 植物, 应采集其 应用 或药用 部分,如树皮、果 实、根 状 茎等。 裸子植物的球果要多采集几个,并与标本编同样的采集号。 3.2.1.3 特殊类型植物 草质藤本应采集带根的部分植株,木质藤本采集具有典型特征的枝条 。 寄生植物应与 寄主一同采集 ,二者 编同一采集号 。蕨类植物 应 采集带有孢子囊 群、 根 状
5、 茎 等 的全 株。 水生草本植物可用硬纸板 ( 薄塑料板 ) 从水中将其 整株 拖出,连同硬纸板 ( 薄塑料 板 ) 一 同 压入 标本夹内。 有毒植物 的采集应将 标本单独放置,做好个人防护 和 环境保护。 3.2.2 采集过程 记录 包括纸质记录和影像记录。 纸质记录在采集记录单上进行,格式及内容参见 附录 B中的表 B.1,用铅笔填写。 采集记录单 规格 和用途见附录 A中的表 A.2。 影像记录 包括该植物生境照片 、 植物整体照片 和 花、果、叶的微距照片等。确保每一份影像资料 与标本等材料的信息可以相互索引,做好记录。 3.3 采集后处理及保存 标本采集后 应 挂上号牌 , 号牌
6、的 悬挂应 以不损坏标本、不易脱落、不影响标本形态特点观察为原 则。 号牌上记录信息,格式及内容参见 附录 C中的表 C.1。 在 同 一时间、 同 一地点采集标本 的 编号应 相同 ,否则应编不同的号 。 标本采集后 应 及时放入标本袋中,不 宜 使 标本直 接暴露在外;如条件允许,可在标本上喷洒适量 清水。 4 压制 4.1 压制工具 标本夹、吸水纸和粗麻绳的规格和用途见附录 A中表 A.1。 4.2 压制 过程 DB13/T 28372018 3 4.2.1 初步整形 除去标本根部携带的污泥杂物, 按台纸规格 修整成一定大小,小心松开展平密集、折叠的枝、叶、 花等,疏剪多余枝叶,使多数叶
7、、花的正面向上,少数背面向上 。 对于高大的草本植物,可折成 V形、 N形或 W形( 推荐 N形) ;或进行裁 段 处理,保留三段, 上段带 有花、果,中段带 叶,下段带根 ,分段压制 。 整形时 应 保持植物原有 生物学 特征 。 4.2.2 压制 将标本平展夹放在 2 6层 整齐叠放的吸水纸之间,适当调整标本水平位置,使上下码放的标本四 周疏密一致,紧挨标本夹的吸水纸要适当加厚, 用麻绳捆绑,放在通风处晾干。 捆绑标本夹时, 应 松 紧适度 、四周力度一致。 式样 参 见 附录 D中的图 D.1。 4.2.3 翻标本 用干燥吸水纸替换 标本之间的 浸湿吸水纸 。 新压标本每天换纸 2 3次
8、, 待标本形状相对固定、手感脆硬时 可每天 1次,直至完全干燥。 一般 情 况下,一周左右可完全干燥。 换纸时 应 再次进行整形 。 注意事项: 1: 对于柔软、纤薄 的标本,换纸时需小心操作,可于纸覆上标本后连其底下湿纸一同翻转,然后再掀去湿纸。 2: 换出的湿纸要及时晾晒,或烤干、烘干,再重复使用,趁纸热时更换有利于标本保色。 3: 标本稍干时,标本夹勿捆绑太紧,以免标本折坏。 4: 换纸时 应 细致检查,勿遗漏和丢失标本。 4.2.4 特殊植物器官 处理方法 果实或地下部分 的直径超过 5 cm时 ,可取下另行烘干、晒干或浸制, 编号与标本相同。 肉质多汁的果实亦可剖为两半压干,有关特征
9、 应 另行补充记录。 肉质植物不易压干且有继续生长的可能,可用沸水浸泡 0.5 min 1 min以杀死外层细胞后压制 (沸 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可 减少褪色) 。压制 过程中 易脱落叶片植物 亦可用此法处理 。 5 上台纸 5.1 台纸 、 盖纸 台纸 与 盖纸的规格和用途见附录 A中的表 A.2。 5.2 制作 过程 5.2.1 摆放 将 标本 以其自然生长状态摆放在台纸上, 应 “根下尖上 ”, 使植株容纳在整张台纸上, 并预留出 粘 贴标签的位置。 若 标本 太大或部分损坏, 宜 去掉部分器官, 将保留部分按植物生物学特征进行拼接。 若是草本植 株 ,应 保留根和茎尖。 DB13/T 2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2837-2018 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 2837 2018 标本 制作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