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714-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pdf
《DB11 T 1714-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714-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220.20 R 8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714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dynamic inspection acceptance of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2020 - 03 - 25发布 2020 - 07 -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714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基础设施系统 . 2 6 电力牵引供
2、电系统 . 5 7 通信与信号系统 . 8 8 空气动力学响应、噪声和电磁环境 . 10 参考文献 . 12 DB11/T 1714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 公司、中国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
3、主要起草人:韩志伟、于鑫、张艳兵、王道敏、田桂艳、王文斌、戴源廷、黑勇进、虞蕹、 王进、王颖、李晓刚、赵静、饶东、赵立峰、李克飞、石熠、朱胜利、杜智恒、张传祺、侯庆华、赵鑫、 程永谊、王冰、魏志恒、李洋、李玉路、戴华明、吴宗臻、赵俣钧、周安国、刘力、李照星、张凌云、 李晔、凌晨、李媛芳、杨斯泐、徐倩、张冰、姚京川、赵欣欣、刘鹏辉、李天石、马九洋、张弘毅、范 季陶、苏立轩、荣峤、张超、王朝阳、刘敏、杨峰、徐栋、孙静、张东风、刘玮、张继菁、杨珂、田琪、 周启斌、兴佰祥、李雪昆、李雪飞、翟国锐、姜朝勇、程斌、梁君海、王学亮、刘江涛、李春峰、侯小 强。 DB11/T 17142020 1 城市轨道交通
4、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设施系统、电力牵引供电系统、通信与信号系统、空气动力学响应、噪声和电磁 环境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60km/h、采用钢轮钢轨支撑、以电能为动力的城市轨道交 通新建线路。改建、扩建工程及运营线路和其他制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89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 GB/T 28026.1 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电气安全、
5、接地和回流第1部分:电击防护措施 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490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CJJ49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技术规程 CJJ/T 96 地铁限界标准 TB/T 3355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测试列车 testing train 根据检测需要,在本线运营的电客车上安装相应检测设备、具备精确里程定位功能的列车。 3.2 动态检测 dynamic testing 在热滑试验完成后,采用测试列车及相关地面检测设备,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对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系统联动功能、动态性能、系统状态和匹
6、配关系进行的检测。 3.3 常规检测 routine inspection 为评价系统的联动功能、动态性能、系统状态和匹配关系,动态检测中应进行检测的项目。 3.4 DB11/T 17142020 2 专项检测 special inspection 为评价系统的联动功能、动态性能、系统状态和匹配关系,动态检测中宜进行的检测项目。 3.5 动态验收 dynamic inspection acceptance 在项目工程验收阶段,通过动态检测对列车运行状态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关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 求进行的验收。 3.6 项目工程验收 project acceptance 各项单位工程验收后、试运行
7、之前,确认建设项目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文件要求和标准规定、是否满 足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要求的验收。 4 基本规定 4.1 动态验收应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a) 单位工程验收完成; b) 热滑试验完成; c) 车辆型式试验完成。 4.2 动态验收工作应包括基础设施系统、电力牵引供电系统、通信与信号系统、空气动力学响应、噪 声和电磁环境检测。 4.3 动态验收工作应满足GB 50490中的相关规定。 4.4 轨道动态几何状态、车辆动力学响应、弓网关系、空气动力学响应、车地无线传输、信号和车内 噪声应在正线全线进行检测,轨道结构动力学、路基、桥梁、牵引供电、接地性能、站台噪声和电磁环 境应选取典型区段或车
8、站检测点进行检测。 4.5 动态验收所用方法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所用仪器、仪表应状态良好,并在计量检定有 效期内。检测数据应全面、准确,评价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4.6 检测速度宜从热滑试验速度开始,由低向高逐级进行,距线路设计速度大于20km/h时,速度级差 可为20km/h,距线路设计速度20km/h以内时速度级差应为10km/h,每个速度级有效检测不少于2次。 4.7 若某一速度级的安全性指标超限,应在采取整改措施、安全性指标达标后方可按更高速度级进行 检测。 4.8 动态验收应按工程设计速度进行。当设备条件允许时,测试列车的最高检测速度应达到工程设计 速度的110%。 5 基
9、础设施系统 5.1 一般规定 基础设施系统检测内容包括轮轨关系、限界、路基和桥梁检测。 5.2 轮轨关系 5.2.1 轮轨关系常规检测项目包括轨道动态几何状态、车辆动力学响应,专项检测项目包括轨道结构 动力学。 DB11/T 17142020 3 5.2.2 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项目包括高低、轨向、轨距、轨距变化率、水平、三角坑(扭曲)、车 体垂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等。 5.2.3 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项目包括局部幅值和区段质量(均值)。 5.2.4 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局部幅值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b) 区段质量评价参数为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每200m为
10、一个TQI计算单元,TQI偏差允 许值应符合表2要求。TQI值计算方法应符合TB/T 3355-2014的相关规定。 表1 轨道动态几何状态评价允许值 项目 允许值 高低(mm) 波长1.542m 6 轨向(mm) 波长1.542m 5 轨距(mm) +6 -4 轨距变化率()(基 长 3.0m) 1.5 水平(mm) 6 三角坑(mm)( 基 长 3.0m) 5 车体垂向加速度(m/s2) 1.0 车体横向加速度(m/s2) 0.6 表2 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评价允许值 波长(m) TQI(mm) 1.542 9.0 5.2.5 车辆动力学响应检测内容包括运行稳定性、运行平稳性、未被
11、平衡横向加速度和列车纵向冲击 率。 5.2.6 车辆运行稳定性检测内容包括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 5.2.7 车辆运行稳定性指标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车辆运行稳定性指标要求 项目 指标要求 脱轨系数 P/Q 小于0.8 轮重减载率 P/PD 不大于0.6 轮轴横向力 )N(H k 不大于10+P0/3 注:Q为轮轨横向力(kN);P为轮轨垂向力(kN); 为平均静轮重(kN);P0为静轴重(kN);P为轮轨垂向力相 对平均静轮重减载量(kN);H为轮轴横向力(kN)。 5.2.8 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应小于2.5。 5.2.9 车辆运行稳定性和运行平稳性检测和计算方法应符合GB/T
12、 14894的相关规定。 5.2.10 列车在平面曲线上运行时的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正常情况下,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不大于0.4 m/s2; b) 瞬间情况下,允许短时出现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为0.5 m/s2; DB11/T 17142020 4 c) 在车站正线上,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不大于0.3 m/s2。 5.2.11 列车纵向冲击率应不大于0.75 m/s3。 5.2.12 轨道结构动力学检测项目包括钢轨横向位移、钢轨垂向位移、轨道板(轨枕)与基底(底座) 间垂向相对位移、钢轨振动加速度和轨道板振动加速度等。 5.2.13 轨道结构动力学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轨
13、道结构动力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要求; b) 正线每种轨道类型选取典型测点12处进行检测,对于特殊结构或轨道动态几何状态和车辆 动力响应异常区段应根据需要增加测点; c) 未具体规定检测指标的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表4 轨道结构动力性能指标限值 检测项目 100km/h 100km/h 普通轨道 轨枕类减振 轨道 扣件类减振 轨道 道床类减振 轨道 普通轨道 道床类减振轨道 钢轨横向位移(mm) 1.5 1.5 1.5 1.5 1.0 1.5 钢轨垂向位移(mm) 1.5 3 3 4.0 1.5 3.0 轨道板(轨枕)垂向位移(mm) / / 2 3.0 / 2.0 钢轨振动加
14、速度(m/s2) 2000 2500 2500 2500 2000 2000 轨道板振动加速度(m/s2) 100 100 200 200 100 200 注1:各项目检测结果不应大于相应限值; 注2:表中“/”表示该项无要求。 5.3 限界 5.3.1 限界检测为常规检测项目,检测内容为设备限界。 5.3.2 设备不应侵入设备限界,设备限界应满足CJJ96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5.4 路基 5.4.1 路基检测为专项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包括路基动荷载、路基动变形和路基振动加速度等。 5.4.2 路基动态检测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有砟轨道路基动荷载应不大于0.4 ,无砟轨道路基动荷载应不大于
15、32.4kN,且应符合设计要 求,其中 为静轴重,单位为kN; b) 有砟轨道路基动变形应不大于1.0mm,无砟轨道路基动变形应不大于0.22mm,且应符合设计要 求; 注:有砟轨道动变形是指换算至ZK活载的动变形。 c) 路基振动加速度应不大于10.0m/s2和设计要求; d) 未具体规定检测指标的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4.3 路基测点选取原则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路基动力性能测点每10km正线路基段选取典型路基及过渡段24处进行检测,不足10km按 10km计算; DB11/T 17142020 5 b) 特殊条件下路基动力性能测点选取原则: 1) 首次采用
16、的新型结构路基及过渡段; 2) 特殊填料的路基及过渡段; 3) 特殊地质条件的路基及过渡段; 4) 铺设新型或特殊轨道结构的路基及过渡段; 5) 施工过程出现重大缺陷或单位工程验收中异常的路基及过渡段; 6) 设计中提出特殊要求的路基及过渡段。 5.5 桥梁 5.5.1 桥梁检测为专项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包括梁体竖向自振频率、梁体竖向挠度、墩台顶弹性水平 位移。 5.5.2 桥梁梁体竖向自振频率、梁体竖向挠度、墩台顶弹性水平位移检测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工程设计速度为120km/h及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宜进行梁体竖向自振频率检测。简支梁竖 向自振频率不应低于按式(1)和式(2)计算的限值
17、: 20Lm 时 Ln 800 = (1) 20100mLm 时 592.00 58.23 -= Ln (2) 式中: 0n 简支梁竖向自振频率(Hz); L 简支梁跨度(m)。 b) 梁体竖向挠度应符合GB 50157规定; c) 区间桥梁墩顶弹性水平位移应符合式(3)和式(4)的规定: 顺桥方向: 5 LD . (3) 横桥方向: 4 LD . (4) 式中: L 桥梁跨度(m),当为不等跨时采用相邻跨中的较小跨度,当L25m时,L按25m计; D 墩顶顺桥或横桥方向水平位移(mm),包括由于墩身和基础的弹性变形及地基弹性变 形的影响。 5.5.3 桥梁测点选取原则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8、a) 根据桥梁分布,每10km正线选择常用跨度主型梁24孔; b) 特殊条件下桥梁动力性能测点选取原则: 1) 选择首次使用或改变使用条件的标准设计梁; 2) 选择新型结构、特殊结构、大跨度桥梁等; 3) 选择铺设新型或特殊轨道结构的桥梁; 4) 施工过程出现重大缺陷或单位工程验收中异常的桥梁。 6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 6.1 一般规定 6.1.1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检测包括弓网关系、接地性能和供电能力测试。 6.2 弓网关系 6.2.1 弓网关系为常规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包括接触网动态几何参数、弓网燃弧、弓网动态接触力和 受电弓垂向加速度(硬点)等。 DB11/T 17142020 6 6.2.2
19、 接触网动态几何检测内容包括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定位点间高差和接触线动态抬升量,检测 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b) 接触线定位点间高差应小于150mm; c) 柔性接触网定位点处的接触线动态抬升量应小于120mm或符合设计要求。 6.2.3 弓网燃弧检测内容包括燃弧次数、一次燃弧最大时间和燃弧率,检测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燃弧次数应小于1次/160m; b) 一次燃弧最大时间应小于100ms; c) 燃弧率应小于5%。 6.2.4 弓网动态接触力检测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于直流1500V制式,测试结果应符合式(5)式(9)的评
20、判标准: 140000970 2 + v.F minm, ; . (6) max0.3 mFs , ; . (7) Fmax300;.(8) Fmin40;. (9) 对于工频交流25kV制式,测试结果应符合式(10)式(14)的评判标准: 90000470 2 + v.F minm, ; . (11) max0.3 mFs , ; . (12) Fmax300;.(13) Fmin0; . .(14) 式中: mF 平均接触力(N); maxmF , 平均接触力的最大值(N); minmF , 平均接触力的最小值(N); Fmax接触力的最大值(N); Fmin接触力的最小值(N); v速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714-20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1714 2020 城市 轨道交通 工程 动态 验收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