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7331-1987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pdf
《GB 7331-1987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7331-1987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733187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各级原(良)种场、科研院校、集体单位和农户生产马铃薯种薯。 2 名词解释 2.1 产地检疫 指种薯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即4,5章规定的全部内容。 2.2 脱毒种薯 指通过茎尖脱毒培养方法,除去马铃薯花叶型、卷叶型、矮化型病毒(不包括束顶型)的脱毒核心材料(或脱毒苗)在隔离条件下生产的脱毒原原种、脱毒原种级种薯,并经检验合格。 2.3 健康良种 指按照5.3所列方法进行检查和检验,未发现检疫对象,控制病害发生率符合5.3.3所订标准的种薯。 3 检疫对象及控制病害 3.1 检疫对象 3.1.1 马铃薯癌肿病 Synchytrium endobi
2、oticum(S chilb)Per。 3.1.2 马铃薯环腐病 Corynebacterium michiganense Pv. S epedonicum (S piechet K otth)S kaptet B urkh。 3.2 控制病害 3.2.1 马铃薯黑胫病 Erwinia Carotovara Pv.atroseptica(rones)=Erwinia P hytophora(Appel)Holland。 3.2.2 马铃薯花叶型、卷叶型、矮化型病毒病。 4 种薯的生产 4.1 种薯地的选择 4.1.1 种薯地应选在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或轻发生地区的未发病地块。 4.1.2 留种
3、地确定后,于播种前一月向所在地植检部门申报并填写“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申报表”(见表1)。 表 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申报表 申报单位 联系人 页码,1/15GB 733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33100j.htm 注:申报表一式三份,一份交植检部门、一份交种薯收购主管部门,一份存繁育单位(或农户)备查。 4.2 脱毒种薯的生产 4.2.1 脱毒核心材料的培育见附录A(补充件)。 4.2.2 脱毒原原种的繁育见附录B(补充件)。 4.2.3 脱毒原种级种薯的高倍繁殖。 4.2.3.1 必须选用附有产地检疫合格证(引进的凭检疫证书,下同
4、)的脱毒原原种(或脱毒原种)为种薯。 4.2.3.2 播种一月前必须进行逐薯块检验。方法见附录C(补充件)。 4.2.3.3 检验合格的种薯用掰芽法繁育。见附录D(补充件)。 4.3 健康良种的生产 4.3.1 以脱毒良种(三代以下脱毒薯)或以三圃提纯复壮后的优良种薯为生产健康良种的种薯,均须附有产地检疫合格证。 4.3.2 播种前将种薯在室内晾710天,以汰除暴露出来的病薯。整薯播种选用4060g小整薯。 4.3.3 切块播种的地方,必须进行切刀消毒。见附录E(补充件)。 繁殖地点 繁殖面积 品种 种薯(或核心材料)来源 播种时期 隔离条件 备注 页码,2/15GB 7331872006-3
5、-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33100j.htm 4.3.4 亦可选用夏播(或晚播)小种薯直接播种。 4.4 防疫措施 4.4.1 癌肿病发生区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的高厢畦植并彻底拔除隔生薯。 4.4.2 疫情处理:发现本规程所列病害必须全部拔除病株,挖出已形成的种薯,深埋或烧毁。 4.4.3 药剂防护 4.4.3.1 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或乳油)叶面喷雾防治马铃薯癌肿病。 4.4.3.2 治蚜。田间蚜虫点片发生或有蚜株率5时,开始药剂防治,每710天一次,共23次,防止病毒再侵染。 4.4.3.3 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开始药剂常规喷雾,保证田
6、间检查和疫情处理准确进行。 4.4.4 窖藏管理 4.4.4.1 入窖前严格汰除病、烂、伤、杂、劣种薯并经常翻晾。 4.4.4.2 通风窖贮存,贮量不超过窖内空间的三分之一。窖内温度保持在13为宜,相对湿度75左右。 4.4.4.3 “死窖”贮藏,冬季封好窖口,严防受冻或受热烂种。 5 检查和签证 5.1 脱毒核心材料必须同时采用指示植物及血清检验(至少两种以上血清方法),确认无病毒者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见表4)。检验方法见附录F(补充件)。 5.2 脱毒原原种和脱毒原种级种薯的检查 5.2.1 每周肉眼检查一次,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销毁。对其周围1m以内的植株全部进行血清检测以拔除隐症病株。
7、 5.2.2 收获前一周,脱毒原原种顺行每隔50株,脱毒原种级种薯顺行每隔100株检查一株,并进行血清检验以拔除隐症病株。 5.2.3 对无检疫对象和限制病害者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见表4)。 5.3 健康良种的检验 以田间检验为主,必要时进行室内复检。 5.3.1 田间检查 5.3.1.1 检查日期。分别于苗高67寸、盛花期和收获前各检查一次。 5.3.1.2 检查株数。在观察全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面积随机选点,一亩以下地块检查页码,3/15GB 733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33100j.htm200株,一亩以上的地块检查总株数不
8、得少于500株。 5.3.1.3 症状鉴别、田间病株和薯块症状,以肉眼观察为主。见附录H(参考件)。 5.3.1.4 检查结果记入田间检查记录表(见表2)。 表 2 马铃薯田间检查记录表 5.3.2 室内检验 5.3.2.1 田间不能确诊的植株(或薯块),采集标本作室内检验。方法见附录I(补充件)。 5.3.2.2 检验结果填入产地检验送检标本报告单(见表3)。 表 3 产地检验送检标本报告单 送检 年 月 日 检验 年 月 日 5.3.3 凡经田间检查和室内检验未发现马铃薯癌肿病;最后一次田间检查(含前两次检查曾发现病株已作彻底的疫情处理)未发现马铃薯环腐病;黑胫病病株率0.2以下,病毒病株
9、面积 地点检查项目 检查次数 日 期检 查 方 法检 查 数 量发现病株情况 调查点马铃薯 癌肿病马铃薯 环腐病马铃薯 黑胫病马铃薯 病毒病株(块)株(块)株(块)株(块)一 二 三 薯块 检查 人员意见标本编号 检验对象 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 检验人 备注页码,4/15GB 733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33100j.htm率不超过10者可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见表4)。 表 4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合格证 字第 号5.4 其他要求 5.4.1 以当地植保(植检)部门为主与种子管理和育种单位组成三结合产地检查小组。 5.4.2 详细填写
10、马铃薯产地检疫档案卡片。见附录G(补充件)。 附 录 A 马铃薯脱毒核心材料的培育 (补充件) A.1 器材与试剂 一九 年度繁育 品种(脱毒核心材料、原原种、原种级种薯、良种) 亩 万斤(管)经产地检验未发现检疫对象,黑胫病株率 ,病毒病株率为 ,符合国家脱毒、健康种薯标准,准予作种用,特发此证。注: 本证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存根;第二联交制种单位(或农户);第三联交种子收购部门(或用户)。 本证书半年之内有效,但只限本单位(户)该批种薯使用,不得转借他人或弄虚作假,否则以违章调运论处。 本证不作检疫证书使用。 WS-84-54手提式高压灭菌锅:280ml280ml,1个; 无菌箱:1 个;
11、紫外灯:1个; 酒精灯:1个; 长镊子:2个; 棒状温度计:5只; 40W日光灯:14只; 培养架:一组; 培养室:30m2;试管:20200,6000支; 营养钵:6000个; 聚氯乙烯塑料大棚:3050m2,一个;75酒精; 甲醛; 升汞; 高锰酸钾; 解剖针; 页码,5/15GB 733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33100j.htmMS 培养基母液配制表 注:在配制母液A时最后加氯化钙。 A.2 操作程序 A.2.1 取刚出土幼苗或块茎上的芽,切下12cm长一段,放在烧杯里,上面盖好纱布,用漂白粉溶液; pH试纸; MS培养基:
12、配制见下表。 母液 化 合 物 数量 g 加蒸馏水量 ml配制1L培养基需母液量mlANH4NO3(硝酸铵)KNO3(硝酸钾)KH2PO4(磷酸二氢钾)MgSO47H2O(硫酸镁)CaCl22H2O(氯化钙)16.519.01.73.74.41000 100BFeSO4(硫酸亚铁)Na2-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57 0.745100 5CKI(碘化钾)Na3NoO42H2O(钼酸钠)CoCl26H2O(氯化钴)CuSO45H2O(硫酸铜)MnSO44H2O(硫酸锰)ZnSO47H2O(硫酸锌)H3BO3(硼酸)0.0830.0250.00250.00252.230.860.6210
13、0 1D E F盐酸硫胺素(B1)盐酸素(B2)甘氨酸0.0040.0050.02100 100 100 101010G H菸酸肌-肌醇蔗糖琼脂pH0.0051.030.07.05.81001001010直接加入直接加入页码,6/15GB 733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33100j.htm自来水冲洗1h,然后移入无菌接种箱内,浸泡在饱和漂白粉溶液中510min,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 A.2.2 将制备好的MS培养基培养液分装于试管,每管10ml,试管口用包纱布棉花球塞紧,放入硫酸纸袋中(每袋1020支)在0.81kgf/cm2
14、高压锅中消毒15min,冷却后放入无菌接种箱待用。 A.2.3 操作前操作室、工作台面、操作工具等用福尔马林(甲醛)熏蒸,然后用紫外线照射2040min,工作人员着清洁工作服,手进入接种箱前用肥皂洗净并用70乙醇擦拭消毒。A.2.4 将幼苗切段放在40倍双筒解剖显微镜下,用解剖针去掉幼叶,直至露出半光滑的生长点,用解剖刀从0.10.3mm处切下,接到试管内培养基上,每个试管接三茎尖,接后在试管上端外面纸帽上注明处理和接种日期。 A.2.5 把接种好的试管从无菌箱中移出置于2125、光照30004000cd条件下培养。 附 录 B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繁育 (补充件) B.1 器材与试剂 同附录A
15、。 B.2 繁育材料 经检验合格的脱毒核心材料(试管苗,下同)若干管。 B.3 操作程序 B.3.1 将配备好的MS培养基培养液分装于试管中,每管10ml,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处理15min,冷却待用。 B.3.2 工作台面和工具用70乙醇擦拭消毒;盛试管苗培养基的试管用1升汞表面消毒后放入无菌接种箱。 B.3.3 工作人员着清洁工作服,双手用肥皂洗净,伸入无菌箱后用70乙醇棉擦拭消毒,长把镊子和剪子每次使用前都应在酒精上燃烧消毒。 B.3.4 把试管苗木植株按节剪断,每颗带一叶片,然后腋芽向上插于另一试管内培养基上,烤干管口,用棉球塞紧管口。 B.3.5 插完的试管拿出无菌箱,用牛皮纸包好管口
16、,放于试管架上,在温度2125,光照30004000cd条件下培养。 B.3.6 按细砂腐熟马粪耕层熟土=153055配制营养土,分装于营养钵中。 B.3.7 当试管内小植株高510cm时,去掉纸帽和棉球煅炼12天,移植到钵内,置于大棚内在温度 20下假植。 页码,7/15GB 733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33100j.htm B.3.8 假植苗株高1015cm时,放入网室定植。 B.3.9 加强水肥管理,发现蚜虫即用11500乐果常规叶面喷雾,每隔7天喷1次,直到无蚜虫为止。 附 录 C 脱毒原原种的薯块检查 (补充件) C.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7331 1987 马铃薯 产地 检疫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