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897-2010 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GB 16897-2010 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6897-2010 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43.040.40 T 24 喧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6897-2010 代替GB16897-1997 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Brake hose-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test methods 2011-01-10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07-01实施发布GB 16897-2010 前言本标准的表1、表6及表9中的性能要求、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与FMVSS106-1993(制动软管的一致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代替GB16897-1997(制动软管。本标准
2、与GB16897-1997(制动软管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增加了术语的英文名称(见第3章); 一一增加了试验样品数量规定(见表1、表6、表的;一一增加了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的耐高温脉冲性试验(见表1);增加了塑料软管的爆裂强度计算公式(见表的;一一修改了用于真空制动软管的标识(见第8章); 一一删除了永久联接管接头和真空管系连接器术语(1997版3.6条、3.8条); 一一删除了气压制动软管总成的耐寒性中的气密性试验(1997版6.2.8款); 一一修改了内径的.2mm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爆裂强度的评价指标(见表1);一一对真空制动软管规格尺寸和部分项目的试验要求进行了修订(见第7章)。本标准由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中车集团南京7425工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兆国、张明远、黄忆南、周宇飞、杨泉良、孙克俭、王胜先。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6897-1997 I GB 16897-2010 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含摩托车)及挂车用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的结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标识。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含摩托车)及挂车使用的液压、气压、真空制动
4、软管及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690-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7129-2001 橡胶或塑料软管容积膨胀的测定GB/T 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 12981 机动车辆制动液GB/T 14905-1994 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
5、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制动软管brake hose 制动系统中除管接头之外用于传输或存储供汽车制动器加力的液压、气压或真空的柔性导管。3.2 制动软管接头brake hose end fitting 除卡箍外,附加在制动软管端部的连接件。3.3 制动软管总成brake hose assembly 装有制动软管接头的制动软管。制动软管可有护套,也可元护套。3.4 护套armor 装在制动软管外部的用于提高制动软管抗刮伤或耐冲击能力的保护装置。3.5 自由长度free length 在制动软管总成处于垂直状态时,管接头之间外露制动软管的直线长度。3.6 爆裂rupture 导致制动软管与管接
6、头脱离或泄漏的故障。3. 7 公称内径nominal inside diameter 用于描述制动软管的尺寸规格,对于橡胶软管,用和以毫米为单位的内径表示,如3.2mm GB 16897-2010 的软管是指公称内径为3.2mm橡胶软管;对于塑料软管;用和以毫米为单位的外径表示,如8 mm的软管是指公称外径为8mm塑料软管。4 一般要求4. 1 用于试验的制动软管总成应是至少24h以前制造的且未经使用的产品。试验前,制动软管总成应在15.C32 .C温度下至少保持4h. 4.2 用于屈挠疲劳试验和耐寒性试验的制动软管总成,在安装到试验设备上之前应拆除全部附件,如钢丝护套、橡胶护套等。4.3 液
7、压制动软管总成使用的试验介质应为GB12981规定的HZY3级制动液。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的制动液进行试验,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其型号。4.4 除有特殊要求外,试验应在室温为15.C32 c的条件下进行。5 波压制动软管总成5. 1 结构制动软管总成由制动软管和制动软管接头组成,制动软管和制动软管接头间是永久性联接,该联接依靠接头部分对软管的压皱或冷挤变形来实现的。5.2 性能要求制动软管总成或相应的零件试验按5.3进行,其试验结果应满足表l中规定的各项性能要求。表1液压制动软管总成性能序号试验项目单位性能要求数量试验方法根1 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a量规全程通过35 5.3.1 2 最
8、大膨胀量mL/m 见表25.3.2 4 3 爆裂强度bMPa 二月4.5 5.3.3 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量规全程通过4 制动液的相容性4 5.3.4 爆裂强度bMPa 二主34.55 屈挠疲劳ch 二:;,354 5.3.5 6 抗拉强度N 二:;,14464 5.3.6 爆裂强度bMPa 二月4.54 7 吸水性屈挠疲劳ch 二:;,354 5.3.7 抗拉强度N 二三1446 4 8 耐寒性元裂纹1 5.3.8 9 耐臭氧性元龟裂1 5.3.9 10 耐高温脉冲性爆裂强度bMPa 二三34.54 5.3.10 11 接头的耐腐蚀性金属基体元腐蚀1 5.3.11 a应切割总成进行缩颈后的内孔
9、通过量试验,试验样品的数量为43根,其中8根用于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试验;b公称内径为3.2mm的制动软管总成爆裂强度应不小于49MPa; c只对用于车架与轮轴有相对运动部位的制动软管总成进行此项试验。2 GB 16897-2010 表2最大膨胀量试验压力公称内径6.9岛IPa10.3 MPa mm 正常膨胀的软管低膨胀的软管正常膨胀的软管低膨胀的软管(HR) (HL) (HR) (HL) mL/m mL/m mL/m mL/m 3.2 2.17 1. 08 2.59 1. 38 4.0-5.0 2.82 1. 81 3.35 2.36 主主6.03.41 2.69 4.27 3.84 5.3
10、试验方法5.3. 1 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按表3规定的尺寸和图1的要求选择量规,此量规在自重的作用下全长76mm插入制动软管。公称内径口1口13.2 4.8 6.3 其他5.3.2 最大膨胀量76(最小)图1量规表3量规尺寸直径D(最小)口1口12.03 3.05 4.19 公称内径XO.64单位为毫米一-、13 :1: 2 质量E 57士385土4120土657土3按照GB/T7129-2001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压力为6.9MPa和10.3MPa,试验介质为无空气或气体的蒸锚水,或者GB12981规定的HZY3级制动液。5.3.3 爆裂强度将制动软管总成连接到压力系统上,充满5.3.2规定的试
11、验介质,排出所有空气,以100MPa/ min:J: 20 MPa/min的速率加压至28MPa:J: 1 MPa,并保持120S士10S;保压后仍以同样的速率施加压力,直到超过表l规定的压力,检查并记录制动软管总成是否损坏。5.3.4 制动液的相容性5.3.4.1 试验准备试验准备如下:a) 将制动软管总成从下面连接到容量为500mL的储液罐上,在储液罐中注入100mL符合GB 12981规定的HZY3级制动液,如图2所示;3 GB 16897-2010 b) 将下端封闭的制动软管总成内注满制动液后,使制动软管总成垂直放入恒温箱内。1一一盖子;2-一一储液罐;3 铜管;4一一管接头;5一一试
12、验用制动软管;6一一旋塞。2 3 4 5 图2相容性试验装置5.3.4.2 试瞌程序试验程序如下:a) 将制动软管总成在90C士1C的温度下放置70h士2h; b) 将制动液从制动软管总成中排出,拆下制动软管总成,并在室温中冷却30min士5min; c) 按5.3.1检查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d) 在3h内按5.3.3进行制动软管总成的爆裂强度试验。5.3.5 屈挠症劳5.3.5.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主要由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设备示意图见图3。转动部分由可动水平连杆及转盘组成,可动水平连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垂直安装在转盘上,转盘的中心与轴承的中心相距101.6 mm,固定部分为可调的非动水平连
13、杆,非动水平连杆平行于和转盘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可动水平连杆,两个水平连杆上都装有可平行安装制动软管总成的若干个接头。转盘以800r/min士10r/min的速率旋转时,固定在可动水平连杆上的制动软管端部也以此速率转动,形成203.20rnrn:f: O. 25 rnrn的圆形轨迹,而制动软管的另一端则固定不动。可动水平连杆上的接头是封闭的,而非动水平连杆上的接头应与液压源连通,试验设备的液压源容积及管路设置不允许影响试验结果,试验中当制动软管损坏而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试验设备应能够自动停机,同时记录运转时间及停机时管路中的系统压力。5.3.5.2 试验准备4 试验准备如下za) 拆除外部的附
14、件,如护套、安装支架和日期环带等;b) 将软管总成置于垂直状态,在软管总成的下端悬挂576g土3g的硅码,用一游标卡尺或类似的量尺测量软管总成的自由长度,并予以记录,精确到0.5rnrn; c) 将制动软管总成安装在屈挠疲劳试验机上,其最小自由长度及松弛量应符合表4中规定的数值,并测量如图4所示平行于转盘轴线的投影长度。5.3.5.3 试验程序试验程序如下:GB 16897-2010 a) 对管路系统施加静压力为1.62 MPa土0.10MPa的5.3.2规定的试验介质,并从系统中排出所有气体;b) 驱动转盘,使其以800r/min:i: 10 r/min的速率旋转;。当制动软管总成因泄漏引起
15、压力下降时,应终止试验,记录制动软管总成压力下降时的运转时间和压力,该运转时间为屈挠疲劳寿命时间。3 1一一转盘;2-一可动水平连杆;3一一一固定水平连杆。币、阳、Ll一一一自由长度;L,一一屈挠疲劳试验长度zL3一一-松弛量;L,-lOO ffiffi. 图3屈挠疲劳试验机示意图图4松弛量调整装置5 GB 16897-2010 表4自由长度和松弛量单位为毫米公称内径自由长度松弛量200-400 44土0.4主二3.2400-480 32士0.4480-600 19土0.43.2 250-400 25土0.45.3.6 抗拉强度5.3.6. 1 试验准备将制动软管总成垂直安装在拉力机上,使制动
16、软管总成在同一直线上并与拉力方向一致。5.3.6.2 试验程序以25mm/min土3m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试验,直到超过表1规定的数值,检查并记录制动软管接头是否拉脱或制动软管是否拉断,记录最大负荷和破坏类型。5.3.7 眼水性5.3.7. 1 试验准备将制动软管的中心部位剥掉长28.6mm士2mm的外胶层,暴露出增强层,测量其自由长度。在剥外胶层时不应损坏增强层,不要拉长制动软管总成。5.3.7.2 试验程序试验程序如下za) 将剥掉外胶层的制动软管总成浸入室温蒸饵水中并保持70h土2h; b) 将制动软管总成从水中取出后,在30min内分别按5.3.3、5.3.5、5.3.6进行爆裂强
17、度、屈挠疲劳和抗拉强度试验,每项试验均使用不同的制动软管总成。5.3.8 耐毒性拆除护套,将制动软管总成以自由状态与表5规定的芯轴一同放置在温度为-400C:l:10C的低温箱中,保持70h土2h,接着在该温度下,用均匀的速度,在5s内将制动软管总成绕芯轴弯曲至少18000试验后,在室温条件下用肉眼检查制动软管内外表面有无裂纹并记录,检查内表面时应将制动软管沿纵向切开。表5公称内径和芯轴直径单位为毫米序号公称内径芯轴直径1 6.0 100-102 5.3.9 耐臭氧性5.3.9. 1 试验准备拆除护套,将制动软管总成绕芯轴360。进行捆扎,芯轴的直径为制动软管公称外径的8倍。5.3.9.2 试
18、验程序试验程序如下z6 a) 在室温条件下将绕有制动软管总成的芯轴放置24h以上,然后再放入臭氧浓度为(50:l:5)X 10-8、箱内温度为400C土2oc的臭氧试验老化箱中,保持70h :l: 2 h; b) 在7倍放大镜下检查制动软管外表面是否出现龟裂或裂纹,带箍部位或带箍附近的部位可忽略不计。 5.3.10 耐高温脉冲性5. 3. 10. 1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如下za) 压力循环装置应能施加11MPa压力,并能自动控制加压和泄压周期;GB 16897-2010 b) 一个具有合适的恒温控制装置的加热系统,并能保持143.C :f: 3 .C温度的隔热循环空气烘箱。5.3. 10.2 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897 2010 制动 软管 结构 性能 要求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