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05年真题-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05年真题-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05年真题-1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05 年真题-1 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中医学中,“证”的含义是 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症的分析过程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症的调查过程 E阴阳失调的表现(分数:1.00)A.B.C.D.E.2.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化生精气 B储存精气 C藏而不泻 D传化物而不藏 E排泄水液(分数:1.00)A.B.C.D.E.3.脾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主运化 B主统血 C主升清 D主肃降 E化生气血(分数:1.00)A.B.C.
2、D.E.4.易感外邪的主要原因是 A气的推动功能减弱 B气的温煦功能低下 C气的固摄作用降低 D气的气化功能不足 E气的防御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5.下络小肠,上连“目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分数:1.00)A.B.C.D.E.6.湿邪致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阻气机 B湿邪伤阳 C湿性黏滞 D湿性重浊 E湿性趋下(分数:1.00)A.B.C.D.E.7.瘀血疼痛的特征是 A酸痛 B绞痛 C胀痛 D窜痛 E刺痛(分数:1.00)A.B.C.D.E.8.六淫致病初期,症见壮热、脉实有力,其病机为 A邪
3、正交争,邪盛正衰 B邪正交争,正盛邪退 C邪正交争,邪轻正盛 D邪正交争,邪正俱盛 E正气充盛(分数:1.00)A.B.C.D.E.9.脾气虚病人常见的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紫 D晦暗 E枯槁(分数:1.00)A.B.C.D.E.10.腻苔的特点是 A颗粒细腻,刮之难去 B颗粒较大,刮之难去 C颗粒细腻,刮之易脱 D滑利而湿,刮之易脱 E色白质厚,刮之易脱(分数:1.00)A.B.C.D.E.11.湿温潮热不具有的症状是 A身热不扬 B午后热甚 C头身困重 D胸闷呕恶 E盗汗(分数:1.00)A.B.C.D.E.12.阳虚证的主要症状是 A面色萎黄,四肢倦怠 B时而汗出,动则加重 C冷汗
4、淋漓,四肢厥冷 D畏寒肢冷,面色晄白 E呕秽水泻,脘腹胀痛(分数:1.00)A.B.C.D.E.13.患者胸胁胀满,性情急躁,经行腹痛,经色紫暗,乳房胀痛,证属 A气滞 B气虚血滞 C血瘀阻络 D寒客血脉 E肝郁气滞血瘀(分数:1.00)A.B.C.D.E.14.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A以热治热 B以补开塞 C以寒治寒 D以热治寒 E以通治通(分数:1.00)A.B.C.D.E.15.能醒脑开窍、疏筋通络、化瘀止痛的藏成药是 A五味岩精丸 B六味安消散 C八味沉香散 D十一味金色丸 E二十五味珊瑚丸(分数:1.00)A.B.C.D.E.16.中药的规范化名称是指中药的 A别名 B常用名 C正名 D
5、历史名称 E植物名(分数:1.00)A.B.C.D.E.17.处方书写白芥子,应付 A生白芥子 B清炒白芥子 C麸炒白芥子 D醋炒白芥子 E酒炒白芥子(分数:1.00)A.B.C.D.E.18.滋补药头煎的煎煮时间,一般为煮沸后再煎 A1015 分钟 B20 分钟 C30 分钟 D45 分钟 E1 小时(分数:1.00)A.B.C.D.E.19.宜放在药斗架较下层的药组是 A天麻、钩藤与刺蒺藜 B苦杏仁、桔梗与桑白皮 C焦麦芽、焦山楂与焦神曲 D地风皮、千年健与五加皮 E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分数:1.00)A.B.C.D.E.20.易变色的饮片是 A芫花 B辛夷 C密蒙花 D旋覆花 E金银
6、花(分数:1.00)A.B.C.D.E.21.在霉菌与害虫繁殖生长的旺季,对饮片的养护宜采用 A通风养护法 B密封养护法 C高温养护法 D清洁养护法 E对抗贮存法(分数:1.00)A.B.C.D.E.22.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应用安全”是指 A剂量易于掌握 B包装严密 C使用时无需医师辨证 D不含有毒药物 E经常使用不会引起耐药性(分数:1.00)A.B.C.D.E.23.风寒感冒颗粒主治风寒感冒证,其症状不包括 A恶寒 B头痛 C发热 D汗出 E流清涕(分数:1.00)A.B.C.D.E.24.既清热解毒,又清肺止咳的中成药是 A参苏丸 B午时茶 C感特灵胶囊 D双黄连片 E建曲(分数:1.
7、00)A.B.C.D.E.25.既宜肺化痰,又止咳平喘的中成药是 A雪梨膏 B芒果止咳片 C咳嗽糖浆 D川贝清肺糖浆 E二母宁嗽颗粒(分数:1.00)A.B.C.D.E.26.既解表化湿,又理气和中的中成药是 A藿香正气片 B六一散 C砂仁驱风油 D十滴水 E复方草豆蔻酊(分数:1.00)A.B.C.D.E.27.既滋阴养血,又补心安神的中成药是 A养血安神丸 B复方枣仁胶囊 C天王补心液 D枣仁安神颗粒 E人参珍珠口服液(分数:1.00)A.B.C.D.E.28.不宜与赤石脂及其制剂同时服用的中成药是 A归脾丸 B六味地黄丸 C桂附地黄丸 D补中益气丸 E知柏地黄丸(分数:1.00)A.B.
8、C.D.E.29.能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的中成药是 A逍遥丸 B当归丸 C养血调经膏 D七制香附丸 E暖宫七味丸(分数:1.00)A.B.C.D.E.30.既补气养血,又调经止带的中成药是 A四物合剂 B益母草膏 C更年舒片 D乌鸡白风丸 E当归红枣颗粒(分数:1.00)A.B.C.D.E.31.既健脾消食,又止泻的中成药是 A小儿健胃糖浆 B婴儿健脾口服液 C龙牡壮骨颗粒 D小儿消食片 E小儿化滞散(分数:1.00)A.B.C.D.E.32.麝珠明目滴眼液的主治病证是 A暴发火眼 B青少年假性近视 C老年性初期白内障 D肝肾亏虚,夜视不见 E上焦热盛,两眼红肿(分数:1.00)A.B.C.D.
9、E.33.主含士的宁的有毒中药是 A川乌 B半夏 C雷公藤 D马钱子 E黄药子(分数:1.00)A.B.C.D.E.34.牛黄解毒丸中的有毒中药是 A附子 B轻粉 C蟾酥 D雄黄 E朱砂(分数:1.00)A.B.C.D.E.35.将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关键是 A确保用药有效 B做好售后服务 C选择优质产品 D监督临床用药 E合理用药(分数:1.00)A.B.C.D.E.36.中西药不合理联用会降低疗效的是 A补中益气汤与抗胆碱酶药联用 B黄连解毒汤与降血脂药联用 C六君子汤与抗震颤麻痹药联用 D黄连与抗生素联用 E瓦楞子与酸性药物联用(分数:1.00)A.B.C.D.E.37.中国药学文摘
10、的英文缩写是 ABA BCA CDA DCPA EIPA(分数:1.00)A.B.C.D.E.38.药品费用控制方法不包括 A药品价格控制 B风险共担合同 C药物利用评价 D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E扩大药物的适用范围(分数:1.00)A.B.C.D.E.39.关于新编药物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陈新谦、金有豫主编的 B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C是我国目前知名度最高的药品集 D可查阅疾病的诊断知识和药物治疗学 E可查阅药品性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用法和注意事项(分数:1.00)A.B.C.D.E.40.水银血压计的示值允许误差为 A2.25mmHg B3.00mmHg C3.75mmHg D
11、4.50mmHg E5.25mmHg(分数:1.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05 年真题-1 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中医学中,“证”的含义是 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症的分析过程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症的调查过程 E阴阳失调的表现(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辨证论治中“证”的概念的理解。医学对证的含义与使用过去不太统一,有为症者,有为病者。当今中医诊断学界乃约定为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即对当
12、前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所做高度的病理性概括,是立法用药的依据。2.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化生精气 B储存精气 C藏而不泻 D传化物而不藏 E排泄水液(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属阳。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蚋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因而认为“六腑以通为用”,古人有“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的论述。3.脾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主运化 B主统血 C主升清 D主肃降 E化生气血(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五脏中牌的生理功能。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
13、水液)、主清(主升清、主升提)和统撮血液,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4.易感外邪的主要原因是 A气的推动功能减弱 B气的温煦功能低下 C气的固摄作用降低 D气的气化功能不足 E气的防御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气的功能。气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表现为;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与侵入体内的各种外邪进行斗争。易感外邪为气的防御功能下降。5.下络小肠,上连“目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十二经脉的流往次序。手少阴心经:本经共 9 个穴位。1
14、个穴位在腋窝部,8 个穴位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首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末穴少冲。本经腧穴可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癫狂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6.湿邪致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阻气机 B湿邪伤阳 C湿性黏滞 D湿性重浊 E湿性趋下(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邪,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邪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指湿邪为病多缠
15、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湿性趋下,易伤阴位。7.瘀血疼痛的特征是 A酸痛 B绞痛 C胀痛 D窜痛 E刺痛(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察瘀血的特点。瘀血多是在外力作用下,使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因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外渗致皮下。瘀血疼痛的特征是刺痛。8.六淫致病初期,症见壮热、脉实有力,其病机为 A邪正交争,邪盛正衰 B邪正交争,正盛邪退 C邪正交争,邪轻正盛 D邪正交争,邪正俱盛 E正气充盛(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六淫致病病机。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应。致病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
16、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正气未衰,故正邪相搏,反应明显,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有余的证候,即实证。常见于外感六邪的初、中期,临床见到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9.脾气虚病人常见的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紫 D晦暗 E枯槁(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脏腑辩证中的脾气虚证。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痛耗伤脾气所致。纳少、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大便溏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或萎黄,或见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10.腻苔的特点是 A颗粒细腻,刮之难去 B颗粒较大,刮之难去 C
17、颗粒细腻,刮之易脱 D滑利而湿,刮之易脱 E色白质厚,刮之易脱(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望诊宁望苔质。腻腐,腻苔,使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淫邪所抑制的病变。11.湿温潮热不具有的症状是 A身热不扬 B午后热甚 C头身困重 D胸闷呕恶 E盗汗(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望诊中但热不寒的临床常见情况。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多伴有胸闷呕恶、头痛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12.阳虚证的主要症状是 A面色萎黄,四肢倦怠 B时而汗出,动则加重 C冷汗淋漓,四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中药 执业 药师 中药学 综合 知识 技能 2005 年真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