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05 年真题-1 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中医学中,“证”的含义是 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症的分析过程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症的调查过程 E阴阳失调的表现(分数:1.00)A.B.C.D.E.2.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化生精气 B储存精气 C藏而不泻 D传化物而不藏 E排泄水液(分数:1.00)A.B.C.D.E.3.脾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主运化 B主统血 C主升清 D主肃降 E化生气血(分数:1.00)A.B.C.
2、D.E.4.易感外邪的主要原因是 A气的推动功能减弱 B气的温煦功能低下 C气的固摄作用降低 D气的气化功能不足 E气的防御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5.下络小肠,上连“目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分数:1.00)A.B.C.D.E.6.湿邪致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阻气机 B湿邪伤阳 C湿性黏滞 D湿性重浊 E湿性趋下(分数:1.00)A.B.C.D.E.7.瘀血疼痛的特征是 A酸痛 B绞痛 C胀痛 D窜痛 E刺痛(分数:1.00)A.B.C.D.E.8.六淫致病初期,症见壮热、脉实有力,其病机为 A邪
3、正交争,邪盛正衰 B邪正交争,正盛邪退 C邪正交争,邪轻正盛 D邪正交争,邪正俱盛 E正气充盛(分数:1.00)A.B.C.D.E.9.脾气虚病人常见的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紫 D晦暗 E枯槁(分数:1.00)A.B.C.D.E.10.腻苔的特点是 A颗粒细腻,刮之难去 B颗粒较大,刮之难去 C颗粒细腻,刮之易脱 D滑利而湿,刮之易脱 E色白质厚,刮之易脱(分数:1.00)A.B.C.D.E.11.湿温潮热不具有的症状是 A身热不扬 B午后热甚 C头身困重 D胸闷呕恶 E盗汗(分数:1.00)A.B.C.D.E.12.阳虚证的主要症状是 A面色萎黄,四肢倦怠 B时而汗出,动则加重 C冷汗
4、淋漓,四肢厥冷 D畏寒肢冷,面色晄白 E呕秽水泻,脘腹胀痛(分数:1.00)A.B.C.D.E.13.患者胸胁胀满,性情急躁,经行腹痛,经色紫暗,乳房胀痛,证属 A气滞 B气虚血滞 C血瘀阻络 D寒客血脉 E肝郁气滞血瘀(分数:1.00)A.B.C.D.E.14.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A以热治热 B以补开塞 C以寒治寒 D以热治寒 E以通治通(分数:1.00)A.B.C.D.E.15.能醒脑开窍、疏筋通络、化瘀止痛的藏成药是 A五味岩精丸 B六味安消散 C八味沉香散 D十一味金色丸 E二十五味珊瑚丸(分数:1.00)A.B.C.D.E.16.中药的规范化名称是指中药的 A别名 B常用名 C正名 D
5、历史名称 E植物名(分数:1.00)A.B.C.D.E.17.处方书写白芥子,应付 A生白芥子 B清炒白芥子 C麸炒白芥子 D醋炒白芥子 E酒炒白芥子(分数:1.00)A.B.C.D.E.18.滋补药头煎的煎煮时间,一般为煮沸后再煎 A1015 分钟 B20 分钟 C30 分钟 D45 分钟 E1 小时(分数:1.00)A.B.C.D.E.19.宜放在药斗架较下层的药组是 A天麻、钩藤与刺蒺藜 B苦杏仁、桔梗与桑白皮 C焦麦芽、焦山楂与焦神曲 D地风皮、千年健与五加皮 E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分数:1.00)A.B.C.D.E.20.易变色的饮片是 A芫花 B辛夷 C密蒙花 D旋覆花 E金银
6、花(分数:1.00)A.B.C.D.E.21.在霉菌与害虫繁殖生长的旺季,对饮片的养护宜采用 A通风养护法 B密封养护法 C高温养护法 D清洁养护法 E对抗贮存法(分数:1.00)A.B.C.D.E.22.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应用安全”是指 A剂量易于掌握 B包装严密 C使用时无需医师辨证 D不含有毒药物 E经常使用不会引起耐药性(分数:1.00)A.B.C.D.E.23.风寒感冒颗粒主治风寒感冒证,其症状不包括 A恶寒 B头痛 C发热 D汗出 E流清涕(分数:1.00)A.B.C.D.E.24.既清热解毒,又清肺止咳的中成药是 A参苏丸 B午时茶 C感特灵胶囊 D双黄连片 E建曲(分数:1.
7、00)A.B.C.D.E.25.既宜肺化痰,又止咳平喘的中成药是 A雪梨膏 B芒果止咳片 C咳嗽糖浆 D川贝清肺糖浆 E二母宁嗽颗粒(分数:1.00)A.B.C.D.E.26.既解表化湿,又理气和中的中成药是 A藿香正气片 B六一散 C砂仁驱风油 D十滴水 E复方草豆蔻酊(分数:1.00)A.B.C.D.E.27.既滋阴养血,又补心安神的中成药是 A养血安神丸 B复方枣仁胶囊 C天王补心液 D枣仁安神颗粒 E人参珍珠口服液(分数:1.00)A.B.C.D.E.28.不宜与赤石脂及其制剂同时服用的中成药是 A归脾丸 B六味地黄丸 C桂附地黄丸 D补中益气丸 E知柏地黄丸(分数:1.00)A.B.
8、C.D.E.29.能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的中成药是 A逍遥丸 B当归丸 C养血调经膏 D七制香附丸 E暖宫七味丸(分数:1.00)A.B.C.D.E.30.既补气养血,又调经止带的中成药是 A四物合剂 B益母草膏 C更年舒片 D乌鸡白风丸 E当归红枣颗粒(分数:1.00)A.B.C.D.E.31.既健脾消食,又止泻的中成药是 A小儿健胃糖浆 B婴儿健脾口服液 C龙牡壮骨颗粒 D小儿消食片 E小儿化滞散(分数:1.00)A.B.C.D.E.32.麝珠明目滴眼液的主治病证是 A暴发火眼 B青少年假性近视 C老年性初期白内障 D肝肾亏虚,夜视不见 E上焦热盛,两眼红肿(分数:1.00)A.B.C.D.
9、E.33.主含士的宁的有毒中药是 A川乌 B半夏 C雷公藤 D马钱子 E黄药子(分数:1.00)A.B.C.D.E.34.牛黄解毒丸中的有毒中药是 A附子 B轻粉 C蟾酥 D雄黄 E朱砂(分数:1.00)A.B.C.D.E.35.将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关键是 A确保用药有效 B做好售后服务 C选择优质产品 D监督临床用药 E合理用药(分数:1.00)A.B.C.D.E.36.中西药不合理联用会降低疗效的是 A补中益气汤与抗胆碱酶药联用 B黄连解毒汤与降血脂药联用 C六君子汤与抗震颤麻痹药联用 D黄连与抗生素联用 E瓦楞子与酸性药物联用(分数:1.00)A.B.C.D.E.37.中国药学文摘
10、的英文缩写是 ABA BCA CDA DCPA EIPA(分数:1.00)A.B.C.D.E.38.药品费用控制方法不包括 A药品价格控制 B风险共担合同 C药物利用评价 D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E扩大药物的适用范围(分数:1.00)A.B.C.D.E.39.关于新编药物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陈新谦、金有豫主编的 B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C是我国目前知名度最高的药品集 D可查阅疾病的诊断知识和药物治疗学 E可查阅药品性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用法和注意事项(分数:1.00)A.B.C.D.E.40.水银血压计的示值允许误差为 A2.25mmHg B3.00mmHg C3.75mmHg D
11、4.50mmHg E5.25mmHg(分数:1.00)A.B.C.D.E.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05 年真题-1 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中医学中,“证”的含义是 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症的分析过程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症的调查过程 E阴阳失调的表现(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辨证论治中“证”的概念的理解。医学对证的含义与使用过去不太统一,有为症者,有为病者。当今中医诊断学界乃约定为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即对当
12、前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所做高度的病理性概括,是立法用药的依据。2.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化生精气 B储存精气 C藏而不泻 D传化物而不藏 E排泄水液(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属阳。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蚋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因而认为“六腑以通为用”,古人有“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的论述。3.脾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主运化 B主统血 C主升清 D主肃降 E化生气血(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五脏中牌的生理功能。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
13、水液)、主清(主升清、主升提)和统撮血液,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4.易感外邪的主要原因是 A气的推动功能减弱 B气的温煦功能低下 C气的固摄作用降低 D气的气化功能不足 E气的防御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气的功能。气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表现为;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与侵入体内的各种外邪进行斗争。易感外邪为气的防御功能下降。5.下络小肠,上连“目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十二经脉的流往次序。手少阴心经:本经共 9 个穴位。1
14、个穴位在腋窝部,8 个穴位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首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末穴少冲。本经腧穴可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癫狂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6.湿邪致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阻气机 B湿邪伤阳 C湿性黏滞 D湿性重浊 E湿性趋下(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邪,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邪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指湿邪为病多缠
15、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湿性趋下,易伤阴位。7.瘀血疼痛的特征是 A酸痛 B绞痛 C胀痛 D窜痛 E刺痛(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察瘀血的特点。瘀血多是在外力作用下,使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因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外渗致皮下。瘀血疼痛的特征是刺痛。8.六淫致病初期,症见壮热、脉实有力,其病机为 A邪正交争,邪盛正衰 B邪正交争,正盛邪退 C邪正交争,邪轻正盛 D邪正交争,邪正俱盛 E正气充盛(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六淫致病病机。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应。致病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
16、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正气未衰,故正邪相搏,反应明显,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有余的证候,即实证。常见于外感六邪的初、中期,临床见到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9.脾气虚病人常见的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紫 D晦暗 E枯槁(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脏腑辩证中的脾气虚证。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痛耗伤脾气所致。纳少、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大便溏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或萎黄,或见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10.腻苔的特点是 A颗粒细腻,刮之难去 B颗粒较大,刮之难去 C
17、颗粒细腻,刮之易脱 D滑利而湿,刮之易脱 E色白质厚,刮之易脱(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望诊宁望苔质。腻腐,腻苔,使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淫邪所抑制的病变。11.湿温潮热不具有的症状是 A身热不扬 B午后热甚 C头身困重 D胸闷呕恶 E盗汗(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望诊中但热不寒的临床常见情况。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多伴有胸闷呕恶、头痛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12.阳虚证的主要症状是 A面色萎黄,四肢倦怠 B时而汗出,动则加重 C冷汗淋漓,四肢
18、厥冷 D畏寒肢冷,面色晄白 E呕秽水泻,脘腹胀痛(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盛衰的临床表现。阳虚证是指机体阳气亏耗、阳不制阴所表现出的虚寒怔候。临床表现为:面色晄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或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苕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13.患者胸胁胀满,性情急躁,经行腹痛,经色紫暗,乳房胀痛,证属 A气滞 B气虚血滞 C血瘀阻络 D寒客血脉 E肝郁气滞血瘀(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肝郁气滞证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气滞血瘀怔,是指由于气滞不行以致血运障碍,又见血瘀的证候。多由情志
19、不遵,或闪挫外伤等引起。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乳房胀痛等症状。14.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A以热治热 B以补开塞 C以寒治寒 D以热治寒 E以通治通(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正治与反治的区别与运用。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主要有热因热用(以热治热)、寒因寒用(以寒治寒)、塞因塞用(以补开塞)、通因通用(以通治通)。15.能醒脑开窍、疏筋通络、化瘀止痛的藏成药是 A五味岩精丸 B六味安消散 C八味沉香散 D十一味金色丸 E二十五味珊瑚丸(分数:1
20、.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藏药的常用方剂。二十五味珊瑚丸:醒脑开窍,活血通络,降压止痛。用于“白脉(筋脉)”病引起的头痛,头昏目眩,脑闷背痛,四肢麻木、神志不清及各种神经性疼痛和癫痫;也可用于高血压,椎动脉性颈椎病。16.中药的规范化名称是指中药的 A别名 B常用名 C正名 D历史名称 E植物名(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材的正名和别名。药材名的规范化,处理了正名与异名的关系。17.处方书写白芥子,应付 A生白芥子 B清炒白芥子 C麸炒白芥子 D醋炒白芥子 E酒炒白芥子(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处方的
21、应付。中药处方应付是指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和传统习惯调配中药处方。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如白芥予、紫苏予、麦芽、酸枣仁等。18.滋补药头煎的煎煮时间,一般为煮沸后再煎 A1015 分钟 B20 分钟 C30 分钟 D45 分钟 E1 小时(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汤剂的煎煮程序。中药煎煮一般分一煎、二煎。一般药一煎沸后煎 20 分钟,二煎药沸后煎 15 分钟为宜;解表药一般沸后用武火煎 15 分钟,二煎沸后煎 510 分钟为宜;滋补药一煎沸后煎 30 分钟,二煎沸后煎 20 分钟为宜。19.宜放在药斗架较下层的药组是 A天麻、钩藤与刺蒺藜
22、B苦杏仁、桔梗与桑白皮 C焦麦芽、焦山楂与焦神曲 D地风皮、千年健与五加皮 E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材的贮存保管。天麻、钩藤与刺蒺藜,苦杏仁、桔梗与桑白皮;焦麦芽、焦山楂与焦神曲为常用药物,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地风皮、千年健与五加皮为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多放在斗架的高层。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和易于造成污染的药物(如炭药),多放在斗架的较下层。前者如磁石、赭石与紫石英;龙骨、龙齿与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于:石膏、寒水石与海蛤壳。后者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大黄炭、黄苓炭与黄柏炭,艾炭、棕桐炭与蒲黄炭。20.易
23、变色的饮片是 A芫花 B辛夷 C密蒙花 D旋覆花 E金银花(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质量变异。易变色的中药:中药变色范围很广,严格来说各类药在流通过程中,色泽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是有的不甚明显罢了。而药品一旦遭受发热生霉泛油之后,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一些色泽鲜艳的中药,如玫瑰花、月季花、梅花、款冬花、腊梅花、扁豆花、菊花、。玳玳花、红花、山茶花、金银花、槐花(米)、莲须、莲子心、橘络、佛手片、通草、麻黄等。其中又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21.在霉菌与害虫繁殖生长的旺季,对饮片的养护宜采用 A
24、通风养护法 B密封养护法 C高温养护法 D清洁养护法 E对抗贮存法(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奉题考查中药材和饮片的贮存与养护。传统的贮藏保管法:包括清洁养扩法、防湿养护法、密封(闭)贮藏法及对抗同贮法。对抗同贮法是采用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而起到抑霉防虫的目的。22.非处方药遴选原则的“应用安全”是指 A剂量易于掌握 B包装严密 C使用时无需医师辨证 D不含有毒药物 E经常使用不会引起耐药性(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建考查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应用安全是指使用时无需医师辨证。23.风寒感冒颗粒主治风寒感冒证,其症状不
25、包括 A恶寒 B头痛 C发热 D汗出 E流清涕(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赶考查常用中成药功能主治。风寒感冒颗粒主治: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注:“风寒感冒颗粒”功能主治在 2007 年版大纲已不作考查要求。24.既清热解毒,又清肺止咳的中成药是 A参苏丸 B午时茶 C感特灵胶囊 D双黄连片 E建曲(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感特灵胶囊: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咳嗽,流清涕,头痛目眩等。注:“感特灵胶囊”在 2007 年版大纲已不作考查要求。25.
26、既宜肺化痰,又止咳平喘的中成药是 A雪梨膏 B芒果止咳片 C咳嗽糖浆 D川贝清肺糖浆 E二母宁嗽颗粒(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芒果止咳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多痰。26.既解表化湿,又理气和中的中成药是 A藿香正气片 B六一散 C砂仁驱风油 D十滴水 E复方草豆蔻酊(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藿香正气片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十滴水健胃,祛暑。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27.既滋阴养血,又补心安神的中成药是
27、A养血安神丸 B复方枣仁胶囊 C天王补心液 D枣仁安神颗粒 E人参珍珠口服液(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养血安神丸:养血安神。泻肝安神丸;清肝泻火,重镇安神。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枣仁安神颗粒:补心安神。安神补心颗粒:养心安神。天王补心液: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28.不宜与赤石脂及其制剂同时服用的中成药是 A归脾丸 B六味地黄丸 C桂附地黄丸 D补中益气丸 E知柏地黄丸(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成药使用注意事项。人参归脾丸不宜与藜芦、五灵脂
28、、皂荚及其制剂同服,不宜喝茶或吃萝卜。桂附地黄丸时不宜与赤石脂或其制剂同服。补中益气丸不宜与蔡芦或其制剂同服。29.能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的中成药是 A逍遥丸 B当归丸 C养血调经膏 D七制香附丸 E暖宫七味丸(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当归丸: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用于月经量少,月经提前或错后,经期下腹隐痛,见有头昏乏力。30.既补气养血,又调经止带的中成药是 A四物合剂 B益母草膏 C更年舒片 D乌鸡白风丸 E当归红枣颗粒(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妇科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四物合剂养血调经。复方益母草膏调经
29、养血,化瘀生新。更年宁心胶囊滋阴清热,安神除烦。乌鸡白风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31.既健脾消食,又止泻的中成药是 A小儿健胃糖浆 B婴儿健脾口服液 C龙牡壮骨颗粒 D小儿消食片 E小儿化滞散(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婴儿健脾口服液:健脾,消食,止泻。用于婴儿非感染性腹泻属脾虚挟滞证候者。注:“婴儿健脾口服液”在 2007 年版大纲已不作考查要求。32.麝珠明目滴眼液的主治病证是 A暴发火眼 B青少年假性近视 C老年性初期白内障 D肝肾亏虚,夜视不见 E上焦热盛,两眼红肿(分数:1.00)A.B.C.
30、 D.E.解析:解析 奉题考查五官科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麝珠明日滴眼液消翳明目,用于老年性初、中期白内障。33.主含士的宁的有毒中药是 A川乌 B半夏 C雷公藤 D马钱子 E黄药子(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有毒中药中毒机理。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毒性大。34.牛黄解毒丸中的有毒中药是 A附子 B轻粉 C蟾酥 D雄黄 E朱砂(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药中毒反应。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有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三品一条枪、砒枣散等。雄黄主合二硫化二砷,毒性极大。35.将不良
31、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关键是 A确保用药有效 B做好售后服务 C选择优质产品 D监督临床用药 E合理用药(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合理用药的目的与意义。中药和中成药对人体的效应具有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的关键是合理用药。注:2007 年版大纲已不作考查要求。36.中西药不合理联用会降低疗效的是 A补中益气汤与抗胆碱酶药联用 B黄连解毒汤与降血脂药联用 C六君子汤与抗震颤麻痹药联用 D黄连与抗生素联用 E瓦楞子与酸性药物联用(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例举。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
32、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酯酶药联用,治肌无力疗效较好。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剂联用,可增强疗效。六君子汤等与抗震颤麻痹药联用,可减轻其胃肠道副作用,也可能影响其吸收、代谢和排泄。黄连、黄柏、葛根等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中药与抗生素类药联用,可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庄。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如瓦楞子、海螺蛸、朱砂等,不宜与酸性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等联用,以免因联用而疗效降低。37.中国药学文摘的英文缩写是 ABA BCA CDA DCPA EIPA(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医药信息。中文刊名:中国药学文摘英文刊名:Chinese Ph
33、armaceutical Abstracts,主办单位:国家药品监督局信息中心。注:2007 年版大纲已不作考查要求。38.药品费用控制方法不包括 A药品价格控制 B风险共担合同 C药物利用评价 D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E扩大药物的适用范围(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药品费用。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院,付费方、需求方即病人等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目前国内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药品价格控制,
34、风险共担合同,制定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以及职业道德教育。39.关于新编药物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陈新谦、金有豫主编的 B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C是我国目前知名度最高的药品集 D可查阅疾病的诊断知识和药物治疗学 E可查阅药品性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用法和注意事项(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中医药信息。新编药物学:1收载药物品种齐全。2新理论、新知识有较大幅度增加,更加贴近临床。3药物中文名以国家公布的法定名和通用名为准,英文名别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对药常用的别名适当列出,以方便临床应用。40.水银血压计的示值允许误差为 A2.25mmHg B3.00mmHg C3.75mmHg D4.50mmHg E5.25mmHg(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水银血压计的基本质量要求。水银血压计示值允许误差为土 3.75mmHg(0.5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