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2010年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绝密级 试卷类型 A 济宁市二 O 一O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1.本试题共 8 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在指定的位置。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加 l5 分。 【友情提示】沉着冷静 相信自我 把握时间 慎思精答 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共 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 创新是世博会亘 古不变的灵魂; 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 rng融合是世博会一如即往的使 命。 亘 rng 改为 2.按要求填空。 (6 分) 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中的“三人行,
2、” ,启发我们 虚心取人之长; 孟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教会我 们坦然面对人生。 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 前方;陆游“ ,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 自信;龚自珍“ , ”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 私奉献的精神。 天净沙 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 是: , 。 3.模仿下面的诗句再写一个句子。 (2 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 。 4.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 中首先强调的是 、 问题。
3、(2 分) 5.2010年 5月 4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 2014 年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 同时,市政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二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 高水平、最成功的运动会。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 (2 分) 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 下联: 二、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 69 题。 (一)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二) 甲 陈太丘与
4、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 奉其母。母曰: “子安得此金?”对曰: “所受俸禄也。 ” 母曰: “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 馆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 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 曰:
5、“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镒:二十两。 馆:这里指家。 诗 :这里指诗经 。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 8.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宜尔子孙承承兮。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 什么共同之处?(4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8 题。 (一) 阅读的愉悦 李国文 古人说“开卷有益” ,这是绝对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 ,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 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
6、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 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 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 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 得分 评卷人 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 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 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
7、。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 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 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 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 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 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 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
8、贵的口味。 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 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 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 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 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便中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因此, 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 愉悦也更广泛。 鲁迅说: “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
9、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 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样的道 理。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 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 (选自2010年2月2日人民日报 ) 10.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3 分) 11.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3分) 12.在阅读中,我们如何获得自由,享受快乐?(3 分) 1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4.从这篇文章中,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启示?(3 分) (二) 淡 竹 苏沧桑 初
10、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 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 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 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 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 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动物。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山东 济宁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