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114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11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114及答案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1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药剂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00)二、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24.00)1.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A.乙基纤维素 B.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C.微粉硅胶 D.甲基纤维素 E.甘露醇(分数:3.00)A.B.C.D.E.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分数:3.00)A
2、.B.C.D.E.3.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 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分数:3.00)A.B.C.D.E.4.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分数:3.00)A.B.C.D.E.5.栓剂质量评定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 A.融变时限 B.重
3、量差异 C.体外溶出试验 D.硬度测定 E.体内吸收试验(分数:3.00)A.B.C.D.E.6.静脉注射某药,Xo=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 15g/ml,其表观分布容积 V 为 A.20L B.4ml C.30L D.4L E.15L(分数:3.00)A.B.C.D.E.7.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 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 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 Zeta 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E.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
4、催化反应(分数:3.00)A.B.C.D.E.8.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 pH 值为 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 50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分数:3.00)A.B.C.D.E.三、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32.00) A.卵磷脂 B.吐温 80 C.司盘 80 D.卖泽 E.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数:6.00)(1).脂肪酸山梨坦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数:2.00)A.B.C.D.E.(2).聚山梨酯类
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数:2.00)A.B.C.D.E.(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数:2.00)A.B.C.D.E. A.F 值 B.HLB 值 C.Krafft 点 D.昙点 E.F0值(分数:8.00)(1).相当于 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目前仅用于热压灭菌(分数:2.00)A.B.C.D.E.(2).表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分数:2.00)A.B.C.D.E.(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分数:2.00)A.B.C.D.E.(4).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6、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这一温度称为(分数:2.00)A.B.C.D.E. A.5:2:1 B.4:2:1 C.3:2:1 D.2:2:1 E.1:2:1 干胶法制备初乳,油、水、胶的比例是(分数:6.00)(1).油相为植物油(分数:2.00)A.B.C.D.E.(2).油相为挥发油(分数:2.00)A.B.C.D.E.(3).油相为液状石蜡(分数:2.00)A.B.C.D.E. A.单凝聚法 B.复凝聚法 C.溶剂-非溶剂法 D.改变温度法 E.液中干燥法(分数:4.00)(1).在高分子囊材(如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使囊材溶解度降低而凝聚并包裹药物成
7、囊的方法(分数:2.00)A.B.C.D.E.(2).从乳浊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分数:2.00)A.B.C.D.E. A.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B.L-羟丙基纤维素 C.乳糖 D.乙醇 E.聚乙二醇 6000(分数:8.00)(1).片剂的润滑剂(分数:2.00)A.B.C.D.E.(2).片剂的填充剂(分数:2.00)A.B.C.D.E.(3).片剂的湿润剂(分数:2.00)A.B.C.D.E.(4).片剂的崩解剂(分数:2.00)A.B.C.D.E.四、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14.00)9.药物浸出萃取过程包括下列阶段 A.粉碎 B.溶解 C.扩散 D.浸
8、润 E.置换(分数:2.00)A.B.C.D.E.10.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 A.增溶作用 B.助溶作用 C.润湿作用 D.乳化作用 E.润滑作用(分数:2.00)A.B.C.D.E.11.有关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 A.辐射灭菌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物的灭菌 B.滤过灭菌法主要用于含有热稳定性物质的培养基、试液或液体药物的灭菌 C.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D.煮沸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 E.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值降低(分数:2.00)A.B.C.D.E.12.疏水胶体的性质是 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 B.具有双分子层 C.具有聚沉现象 D.可以形成凝胶 E.具有
9、 Tyndall 现象(分数:2.00)A.B.C.D.E.13.下列哪些是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非注射途径新的给药途径 A.鼻腔给药系统 B.直肠给药系统 C.口腔给药系统 D.经皮给药系统 E.肺部给药系统(分数:2.00)A.B.C.D.E.14.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适量活性炭,其作用为 A.吸附热原 B.能增加主药稳定性 C.脱色 D.脱盐 E.提高澄明度(分数:2.00)A.B.C.D.E.15.下列哪些物品可以选择湿热灭菌 A.注射用油 B.葡萄糖输液 C.无菌室空气 D.Vc 注射液 E.右旋糖酐注射液(分数:2.00)A.B.C.D.E.五、B药物化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
10、00)六、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16.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其化学结构属于哪一类 A.氨基醚 B.乙二胺 C.哌嗪 D.丙胺 E.三环类(分数:2.00)A.B.C.D.E.17.下列与 Adrenaline 不符的叙述是 A.可激动 和 受体 B.饱和水溶液呈弱碱性 C.含邻苯二酚结构,易氧化变质 D.-碳以 R 构型为活性体,具右旋光性 E.直接受到单胺氧化酶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代谢(分数:2.00)A.B.C.D.E.18.口服吸收慢,起效慢,半衰期长,易发生蓄积中毒的药物是 A.甲基多巴 B.氯沙坦 C.利多卡因 D.盐酸胺碘酮 E.硝苯地平(分数:2.00
11、)A.B.C.D.E.19.下列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 A.雷尼替丁 B.多潘立酮 C.双环醇 D.奥美拉唑 E.甲氧氯普胺(分数:2.00)A.B.C.D.E.20.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哪个在体外无活性 A.萘普生 B.双氯酚酸 C.塞利昔布 D.顺铂 E.阿司匹林(分数:2.00)A.B.C.D.E.七、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4,分数:20.00) A.硝酸异山梨醇酯 B.利血平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E.不能确定(分数:6.00)(1).水解后缓缓加硫酸亚铁试液接界面显棕色(分数:2.00)A.B.C.D.E.(2).在硫酸及冰醋酸存在下,遇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呈绿色,再变为红色
12、(分数:2.00)A.B.C.D.E.(3).为强心药(分数:2.00)A.B.C.D.E. A.更昔洛韦 B.盐酸伐昔洛韦 C.阿昔洛韦 D.泛昔洛韦 E.阿德福韦酯(分数:6.00)(1).含双特戊酰氧基甲醇酯结构的前体药物是(分数:2.00)A.B.C.D.E.(2).含缬氨酸结构的前体药物是(分数:2.00)A.B.C.D.E.(3).在肠壁吸收后可代谢生成喷昔洛韦的前体药物是(分数:2.00)A.B.C.D.E. A.盐酸小檗碱 B.三氮唑核苷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E.不能确定(分数:4.00)(1).用于菌痢和胃肠炎(分数:2.00)A.B.C.D.E.(2).与热氢氧化钠
13、溶液作用,生成物呈红色,该生成物存在 3 种互变异构体(分数:2.00)A.B.C.D.E. A.成盐修饰 B.长链羧酸酯修饰 C.磷酸酯修饰 D.氨基酸酯修饰 E.缩酮(分数:4.00)(1).为延长某些甾体药物及抗精神类药物的作用(分数:2.00)A.B.C.D.E.(2).为提高前列腺素 E2的稳定性(分数:2.00)A.B.C.D.E.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11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药剂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00)二、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24.00)1.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A.乙基纤维素 B.交联聚乙烯吡咯
14、烷酮 C.微粉硅胶 D.甲基纤维素 E.甘露醇(分数:3.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片剂辅料中崩解剂的相关知识。片剂制备需加入崩解剂,以加快崩解,使崩解时限符合要求。常用崩解剂有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泡腾崩解剂等。本题中只有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崩解剂。故本题选 B。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分数:3.00)A. B.C.
15、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表观分布容积的相关知识。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其单位为 L 或 L/kg。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数值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较小,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或蓄积于某组织中。表观分布容积不代表药物在体内的真正容积,不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意义。药物在体内真正分布容积不会超过体液量,但表观分布容积可从几升到上百升。故本题选 A。3.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 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
16、的过程 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透皮吸收的相关知识。皮肤给药可起局部作用,如软膏剂等;但也可通过皮肤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如皮肤用贴片。皮肤主要是由表皮(主要为角质层)、皮下组织和附属器组成。附属器包括毛囊、皮脂腺、汗腺。皮下组织有毛细血管和淋巴分布。当药物发挥局部作用时,药物可通过角质层到达皮下组织起局部作用,而不是通过皮肤在用药部位起作用,药物也可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吸收,但药物主要还是通过完整皮肤吸收。所以说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质腺吸收到达体内是不正确的。破损皮肤由于失去了皮肤的保护作用,对药物的吸收速度特别快,一般经
17、皮吸收药物不用于破损皮肤部位。药物经皮吸收主要过程是经过表皮的角质层、皮下组织皮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故本题选 D。4.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顺序。口服药物剂型在胃肠道中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药物要在胃肠道吸收,必须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出来,其释放快慢就决定了药物吸收的快慢。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
18、其他剂型如乳剂,混悬剂是液体制剂,虽然存在释放问题,但由于分散度大,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常用,它的外壳为明胶外壳,崩解后相当于散剂分散程度。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包衣层溶解后才能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故本题选 D。5.栓剂质量评定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 A.融变时限 B.重量差异 C.体外溶出试验 D.硬度测定 E.体内吸收试验(分数:3.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栓剂质量评价的相关知识。在对栓剂的质量评定时,需检查重量差异、融变时限、
19、硬度、作溶出和吸收试验。一般而言,重量差异较大,融变时限太长或太短,硬度过大,体外溶出的快慢,都与生物利用度有关。但关系最密切的是体内吸收试验,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可绘制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从而评价栓剂生物利用度的高低。故本题答案应选 E。6.静脉注射某药,Xo=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 15g/ml,其表观分布容积 V 为 A.20L B.4ml C.30L D.4L E.15L(分数:3.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表观分布容积的公式计算。静脉注射给药,注射剂量即为 X0,本题 X0=60mg,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 C0表示,本题 C
20、0=15g/ml。计算时将重量单位换算成同一单位,即 X0=60mg=60000g。根据表观分布容积 V=X0/C0=4L。故本题选 D。7.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 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 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 Zeta 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E.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分数:3.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药物晶型分为稳定型和亚稳定型,亚稳定型可转变为稳定
21、型,属热力学不稳定晶型。由于其溶解度大于稳定型药物,故常用亚稳定型药物制成多种固体制剂。制剂中不应避免使用。乳剂中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比重不同,乳剂放置过程中分散相上浮,出现分层,分层不是破坏,经振摇后仍能分散为均匀乳剂。“分层是不可逆现象”是错误的。絮凝剂作为电解质,可降低 Zeta 电位,当其 Zeta 电位降低 2025mv 时,混悬微粒可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乳剂常因乳化剂的破坏而使乳剂油水两相分离,造成乳剂的破坏。乳剂破坏后不能再重新分散恢复原来的状态。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催化称为一般酸碱催化,而不是特殊酸碱催化。故本题选 C。8.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西药 执业 药师 药学 专业知识 1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