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
《2009年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徐州市 2009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卷满分 l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共 8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位号填写清楚。 3试卷总分含卷面分 3 分。 一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 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濒(bn)临 悄(q io)然 阴霾 鲜(xin)为人知 迫不急待 B.提(d)防 角(jio)色 沮丧 满载(zi)而归 提心掉胆 C.泥泞(nng) 狩(shu)猎 遐想 叱咤(zh)风云 粗制滥造 D.栈(zhn)桥 附和(h) 决别 浑身解
2、(xi)数 谈笑风生 2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8 分) (1) 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 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4) 马作的卢飞快,_ _。 (辛弃疾破阵子) (5)子日:“岁寒,_ _。” (论语子罕) (6)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7)“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_,_ _”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3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5 分)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总是不断地变换工作单位。因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久,
3、 就会感觉到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已只好跳槽。 他觉得很 (沉痛 无奈),就把烦恼向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 (倾诉 反映)。 老人说:“你换了这么多单位根本没有用啊。因为_ _。” 有些人总不断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 或者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真正的“伯乐”来赏识自己。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 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 而一个单往也没有必要为失掉这样的“人才”而遗憾。 (l)为文中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_ _ (2)根据上下文
4、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把文中老人的话补充完整。(1 分) 因为_ _。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答:_ _。 4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3 分)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 _(1 分) (2)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2 分) 答:_ _ 5 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从中选出四个最能体现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和文化底蕴 的关键词(四字短语)填在文后的方格中。(2 分) 徐州,古祢彭城是江苏境内建城最早的城市,历史悠久。秦汉之际,从
5、这里走出的布衣皇 帝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辉煌的汉王朝。两汉四百多年间,徐州共有 l3 个楚王,5 个彭城王,是有名的帝王之乡。徐州城周围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徐州更是人文荟萃之邦,彭祖、刘邦、项羽自不必说,还有萧何、刘裕、李煜、刘向、刘禹锡、李蟠、李可染、马可、宋绮云等,从帝王将相到丈人骚客从艺术大家到革命志士无数风流人物闪烁寰宇。 二 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第 6 到第 9 题 (1 5 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
6、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采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
7、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敷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 (4)卒得反国 反:_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邹
8、忌修八尺有余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于是入朝见威王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内外不闻吾过及鲁肃过浔阳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 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_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_ (3)吾知所以亡矣。 译文:_ _ 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 “ 战胜于朝廷 ” 而宋昭公不得不 “ 出亡 “ 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 分) 原因: _ 启发: 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 _(1 分) 1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2 分) 答: _ 三现代文阅读(29 分) (-)阅读我的母亲中的节选部分,完成第 l2 到第 l4 题。(6 分)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10、,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 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 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 里,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 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 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 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
11、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 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2 以上两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 “ 我 ” 的母亲的?(2 分) 答: _ 13 母亲为什么 “ 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 (2 分) 答: _ 14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 这一细节描写中包含了 “ 我 ” 对母亲怎样的情感?(2 分) 答:_ _ 二)阅读面篇说明文,完成第 15 到第 l8 题。(11 分) 动物也在全球化 张凯峰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 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
12、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 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 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对物种地区差
13、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 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 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 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 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 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
14、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 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选自语文新圃2009 年第 1 期,略有改动) 15文章第 段中加点的 “ 这种现象 ” 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 分) 答:_ _ 16从文中看,造成 “ 动物全球化 ” 的具体原因有哪些?(2 分) 答:_ _ 17文章第 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4 分) 结论:_ _ 分析: _ 18 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9 徐州市 初中 毕业 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