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及答案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儿童少年死亡率特点是A死亡率和患病率呈平行关系B随年龄增加死亡率逐步下降C男孩高于女孩,农村显著高于城市D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E死亡率显著下降,是所有年龄群体中最健康的(分数:2.00)A.B.C.D.E.2.凡眼睛辨认 5 米以外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称视力低下。造成视力低下最主要原因是A远视B近视C散光D弱视E其他眼病(分数:2.00)A.B.C.D.E.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鼠疫、霍乱D鼠疫、传染
2、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E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分数:2.00)A.B.C.D.E.4.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与未修订前比较,第三条规定按乙类管理的传染病病种变化是A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B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C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D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E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
3、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分数:2.00)A.B.C.D.E.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是指A不得从事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B不得从事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C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D不得从事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E不得从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分数:2.00)A.B.C.D.E.6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并根据情况予以公布的权力部门或人民政府是A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国家、省级卫生监督机构C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E.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是指A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新闻媒体和群众团体C妇幼保健、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D药品监督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执
5、行职务的人员E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分数:2.00)A.B.C.D.E.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追究法律责任是A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B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C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D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E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分数:2.00)A.B.C.D.E.
6、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突发事件责任报告人是指A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突发事件监测机构C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E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分数:2.00)A.B.C.D.E.10.2003 年 4 月,WHO 宣布,2002 年出现的传染性非典(SARS)病原体为新的A腺病毒B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D巨细胞病毒E冠状病毒(分数:2.00)A.B.C.D.E.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易感人群是A儿童B青少年C青壮年D中老年E全人群(分数:2.00)A.B.C.D.E.12.特异危险度是A
7、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 C暴露组的患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D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E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分数:2.00)A.B.C.D.E.13.某学校 119 名学生在同一餐中因食入同一种食物而相继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被诊断为一起食源性疾病,其判断是“食源性肠道传染病”还是“食物中毒”的依据是A是否均由相同食物引起B症状是否基本一致C是否有人传人现象(是否有流行病学余波)D实验室中是否检出原因微生物E是否有死亡(分数:2.00)A.B.C.D.E.14.一起食物中毒的
8、中毒人数为 67 人,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除采取责令停业、销毁原因食品和吊销卫生许可证等措施外,同时应按有无违法所得处以A1倍或 10005 万元罚款B25 倍或 2000 元至 3 万元罚款C35 倍或 15 万元罚款D45 倍或 25 万元罚款E45 倍或 35 万元罚款(分数:2.00)A.B.C.D.E.15.下列有关青春期形态发育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突增女孩比男孩早 2 年左右B青春期发育可分早、中、晚三种类型C晚熟者骨龄延迟,儿童期生长水平较低,最终身高常低于平均水平D男孩最终形成身材较高大,肌肉发达,上体宽的体格特征E女性早熟者具高度的女性特征(分数:2.00)
9、A.B.C.D.E.ADNA 损伤的错误修复B短时间内接受超过一定量的照射,许多细胞死亡或无法修复C细胞膜损伤D线粒体损伤E染色体畸变(分数:4.00)(1).电离辐射致癌的分子基础是(分数:2.00)A.B.C.D.E.(2).电离辐射致放射损伤的细胞学基础是(分数:2.00)A.B.C.D.E.A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完备阶段,个体在形态上达到成人水平B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完备阶段,个体在形态及功能上达到成人水平C各器官、系统的大小、长短及重量增加D各器官、系统的大小、长短及重量增加,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E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不断完善(分数:4.00)(1).生长的基本概念(分数:2.00)
10、A.B.C.D.E.(2).成熟的基本概念(分数:2.00)A.B.C.D.E.A钙B铁C锌D钾E钠(分数:6.00)(1).在人体骨骼和牙齿中最多的是(分数:2.00)A.B.C.D.E.(2).在体内参与多种酶的组成的是(分数:2.00)A.B.C.D.E.(3).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最多的是(分数:2.00)A.B.C.D.E.A维生素 AB维生素 B1C维生素 B2D维生素 CE维生素 E(分数:4.00)(1).构成体内脱羧酶辅酶的是(分数:2.00)A.B.C.D.E.(2).构成体内黄素酶辅酶的是(分数:2.00)A.B.C.D.E.A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B抑制血红
11、素合成过程中一系列酶C抑制线粒体内三磷腺苷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D抑制多种含巯基的酶活性,影响机体代谢E代谢物直接与体内 DNA、RNA 和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 DNA 加合物,引起 DNA 碱基配对错误,诱导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引发肿瘤(分数:10.00)(1).铅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2).锰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3).汞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4).氯乙烯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5).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
12、2.00)A.B.C.D.E.A机械性噪声B流体动力性噪声C电磁性噪声D脉冲噪声E稳态噪声(分数:10.00)(1).通风机、空压机、喷射机、汽笛、锅炉排气放空等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B.C.D.E.(2).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B.C.D.E.(3).纺织机械、球磨机、电锯等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B.C.D.E.(4).声音的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变化40 分贝者为(分数:2.00)A.B.C.D.E.(5).声压波动5 分贝者为(分数:2.00)A.B.C.D.E.A青春期开始B青春期早期C青春期中期D青春期后期E青春期结束
13、(分数:6.00)(1).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骨骺融合,生长停止是在(分数:2.00)A.B.C.D.E.(2).主要表现为生长突增,出现身高突增高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是在(分数:2.00)A.B.C.D.E.(3).主要表现为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出现月经初潮(女)或首次遗精(男)是在(分数:2.00)A.B.C.D.E.A维生素 ABB 族维生素C维生素 CD维生素 DE维生素 E(分数:6.00)(1).参与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促进智力发育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C.D.E.(2).促进钙、磷吸收,骨骼发育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C.D.E.(3)
14、.有利于铁吸收、胶原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C.D.E.16.属于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食物有(分数:2.00)A.大米B.鸡蛋C.牛奶D.大豆E.白菜17.柿子椒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为(分数:2.00)A.蛋白质B.脂肪C.膳食纤维D.维生素 CE.胡萝卜素18.豆油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为(分数:2.00)A.多不饱和脂肪酸B.蛋白质C.维生素 AD.钙E.维生素 E19.以下属于纯热能食物的是(分数:2.00)A.花生油B.玉米C.白糖D.食盐E.西红柿20.海产鱼类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为(分数:2.00)A.优质蛋白质B.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C.纤维素D.维生素 D
15、E.碘21.下列属于水质物理性状指标的有(分数:2.00)A.浑浊度B.水温C.味D.硬度E.pH22.预防氟斑牙的主要措施有(分数:2.00)A.饮水除氟B.饮水加氟C.饮水加钙D.改用低氟水源E.改用高氟水源23.下列属于水介传染病的是(分数:2.00)A.脊髓灰质炎B.霍乱C.艾滋病D.流行性感冒E.伤寒和副伤寒24.集中式供水的水源选择要遵循的原则是(分数:2.00)A.不必进行净化处理B.水量充足C.水质良好D.便于防护E.技术经济上合理25.公共场所人群的特点为(分数:2.00)A.停留时间相对比较短B.流动和交换频繁C.无人际从属关系D.有职业和民族之分E.有年龄和性别之分公共卫
16、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儿童少年死亡率特点是A死亡率和患病率呈平行关系B随年龄增加死亡率逐步下降C男孩高于女孩,农村显著高于城市D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E死亡率显著下降,是所有年龄群体中最健康的(分数:2.00)A.B.C.D.E. 解析:儿童少年死亡率特点是死亡率显著下降,是所有年龄群体中最健康的、死亡率和患病率不呈平行关系。2.凡眼睛辨认 5 米以外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称视力低下。造成视力低下最主要原因是A远视B近视C散光D弱视E其他眼病(分数:2.00)A.B. C.D.E.解析:造成视力低下的原因有屈光不正(近视
17、、远视、散光)、弱视和其他眼病,但大多数由近视引起。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鼠疫、霍乱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E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分数:2.00)A.B.C. D.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4.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与未修订前比较,第三条规定按乙类管理的传染病病种变化是A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肺结核、新生儿破伤
18、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B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C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D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E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分数:2.00)A. B.C.D.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公共卫生 主治医师 专业知识 6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