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4896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及答案解析.doc

    1、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儿童少年死亡率特点是A死亡率和患病率呈平行关系B随年龄增加死亡率逐步下降C男孩高于女孩,农村显著高于城市D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E死亡率显著下降,是所有年龄群体中最健康的(分数:2.00)A.B.C.D.E.2.凡眼睛辨认 5 米以外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称视力低下。造成视力低下最主要原因是A远视B近视C散光D弱视E其他眼病(分数:2.00)A.B.C.D.E.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鼠疫、霍乱D鼠疫、传染

    2、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E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分数:2.00)A.B.C.D.E.4.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与未修订前比较,第三条规定按乙类管理的传染病病种变化是A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B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C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D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E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

    3、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分数:2.00)A.B.C.D.E.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是指A不得从事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B不得从事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C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D不得从事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E不得从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分数:2.00)A.B.C.D.E.6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并根据情况予以公布的权力部门或人民政府是A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国家、省级卫生监督机构C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E.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是指A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新闻媒体和群众团体C妇幼保健、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D药品监督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执

    5、行职务的人员E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分数:2.00)A.B.C.D.E.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追究法律责任是A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B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C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D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E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分数:2.00)A.B.C.D.E.

    6、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突发事件责任报告人是指A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突发事件监测机构C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E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分数:2.00)A.B.C.D.E.10.2003 年 4 月,WHO 宣布,2002 年出现的传染性非典(SARS)病原体为新的A腺病毒B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D巨细胞病毒E冠状病毒(分数:2.00)A.B.C.D.E.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易感人群是A儿童B青少年C青壮年D中老年E全人群(分数:2.00)A.B.C.D.E.12.特异危险度是A

    7、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 C暴露组的患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D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E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分数:2.00)A.B.C.D.E.13.某学校 119 名学生在同一餐中因食入同一种食物而相继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被诊断为一起食源性疾病,其判断是“食源性肠道传染病”还是“食物中毒”的依据是A是否均由相同食物引起B症状是否基本一致C是否有人传人现象(是否有流行病学余波)D实验室中是否检出原因微生物E是否有死亡(分数:2.00)A.B.C.D.E.14.一起食物中毒的

    8、中毒人数为 67 人,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除采取责令停业、销毁原因食品和吊销卫生许可证等措施外,同时应按有无违法所得处以A1倍或 10005 万元罚款B25 倍或 2000 元至 3 万元罚款C35 倍或 15 万元罚款D45 倍或 25 万元罚款E45 倍或 35 万元罚款(分数:2.00)A.B.C.D.E.15.下列有关青春期形态发育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突增女孩比男孩早 2 年左右B青春期发育可分早、中、晚三种类型C晚熟者骨龄延迟,儿童期生长水平较低,最终身高常低于平均水平D男孩最终形成身材较高大,肌肉发达,上体宽的体格特征E女性早熟者具高度的女性特征(分数:2.00)

    9、A.B.C.D.E.ADNA 损伤的错误修复B短时间内接受超过一定量的照射,许多细胞死亡或无法修复C细胞膜损伤D线粒体损伤E染色体畸变(分数:4.00)(1).电离辐射致癌的分子基础是(分数:2.00)A.B.C.D.E.(2).电离辐射致放射损伤的细胞学基础是(分数:2.00)A.B.C.D.E.A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完备阶段,个体在形态上达到成人水平B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完备阶段,个体在形态及功能上达到成人水平C各器官、系统的大小、长短及重量增加D各器官、系统的大小、长短及重量增加,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E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不断完善(分数:4.00)(1).生长的基本概念(分数:2.00)

    10、A.B.C.D.E.(2).成熟的基本概念(分数:2.00)A.B.C.D.E.A钙B铁C锌D钾E钠(分数:6.00)(1).在人体骨骼和牙齿中最多的是(分数:2.00)A.B.C.D.E.(2).在体内参与多种酶的组成的是(分数:2.00)A.B.C.D.E.(3).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最多的是(分数:2.00)A.B.C.D.E.A维生素 AB维生素 B1C维生素 B2D维生素 CE维生素 E(分数:4.00)(1).构成体内脱羧酶辅酶的是(分数:2.00)A.B.C.D.E.(2).构成体内黄素酶辅酶的是(分数:2.00)A.B.C.D.E.A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B抑制血红

    11、素合成过程中一系列酶C抑制线粒体内三磷腺苷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D抑制多种含巯基的酶活性,影响机体代谢E代谢物直接与体内 DNA、RNA 和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 DNA 加合物,引起 DNA 碱基配对错误,诱导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引发肿瘤(分数:10.00)(1).铅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2).锰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3).汞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4).氯乙烯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5).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

    12、2.00)A.B.C.D.E.A机械性噪声B流体动力性噪声C电磁性噪声D脉冲噪声E稳态噪声(分数:10.00)(1).通风机、空压机、喷射机、汽笛、锅炉排气放空等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B.C.D.E.(2).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B.C.D.E.(3).纺织机械、球磨机、电锯等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B.C.D.E.(4).声音的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变化40 分贝者为(分数:2.00)A.B.C.D.E.(5).声压波动5 分贝者为(分数:2.00)A.B.C.D.E.A青春期开始B青春期早期C青春期中期D青春期后期E青春期结束

    13、(分数:6.00)(1).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骨骺融合,生长停止是在(分数:2.00)A.B.C.D.E.(2).主要表现为生长突增,出现身高突增高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是在(分数:2.00)A.B.C.D.E.(3).主要表现为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出现月经初潮(女)或首次遗精(男)是在(分数:2.00)A.B.C.D.E.A维生素 ABB 族维生素C维生素 CD维生素 DE维生素 E(分数:6.00)(1).参与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促进智力发育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C.D.E.(2).促进钙、磷吸收,骨骼发育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C.D.E.(3)

    14、.有利于铁吸收、胶原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C.D.E.16.属于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食物有(分数:2.00)A.大米B.鸡蛋C.牛奶D.大豆E.白菜17.柿子椒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为(分数:2.00)A.蛋白质B.脂肪C.膳食纤维D.维生素 CE.胡萝卜素18.豆油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为(分数:2.00)A.多不饱和脂肪酸B.蛋白质C.维生素 AD.钙E.维生素 E19.以下属于纯热能食物的是(分数:2.00)A.花生油B.玉米C.白糖D.食盐E.西红柿20.海产鱼类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为(分数:2.00)A.优质蛋白质B.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C.纤维素D.维生素 D

    15、E.碘21.下列属于水质物理性状指标的有(分数:2.00)A.浑浊度B.水温C.味D.硬度E.pH22.预防氟斑牙的主要措施有(分数:2.00)A.饮水除氟B.饮水加氟C.饮水加钙D.改用低氟水源E.改用高氟水源23.下列属于水介传染病的是(分数:2.00)A.脊髓灰质炎B.霍乱C.艾滋病D.流行性感冒E.伤寒和副伤寒24.集中式供水的水源选择要遵循的原则是(分数:2.00)A.不必进行净化处理B.水量充足C.水质良好D.便于防护E.技术经济上合理25.公共场所人群的特点为(分数:2.00)A.停留时间相对比较短B.流动和交换频繁C.无人际从属关系D.有职业和民族之分E.有年龄和性别之分公共卫

    16、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儿童少年死亡率特点是A死亡率和患病率呈平行关系B随年龄增加死亡率逐步下降C男孩高于女孩,农村显著高于城市D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E死亡率显著下降,是所有年龄群体中最健康的(分数:2.00)A.B.C.D.E. 解析:儿童少年死亡率特点是死亡率显著下降,是所有年龄群体中最健康的、死亡率和患病率不呈平行关系。2.凡眼睛辨认 5 米以外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称视力低下。造成视力低下最主要原因是A远视B近视C散光D弱视E其他眼病(分数:2.00)A.B. C.D.E.解析:造成视力低下的原因有屈光不正(近视

    17、、远视、散光)、弱视和其他眼病,但大多数由近视引起。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鼠疫、霍乱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E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分数:2.00)A.B.C. D.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4.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与未修订前比较,第三条规定按乙类管理的传染病病种变化是A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肺结核、新生儿破伤

    18、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B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C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D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由丙类升为乙类管理E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由乙类降为丙类管理(分数:2.00)A. B.C.D.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

    19、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是指A不得从事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B不得从事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C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D不得从事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E不得从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

    20、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分数:2.00)A.B.C. D.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并根据情况予以公布的权力部门或人民政府是A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国家、省级卫生监督机构C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21、民政府(分数:2.00)A.B.C.D.E.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是指A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新闻媒体和群众团体C妇幼保健、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D药品监督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执行职务的人员E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分数:2.00)A.B.C.D.E.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22、法第三十条规定,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追究法律责任是A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B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C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D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E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分数:2.00)A. B.C.D.E.解析: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未主动收集传染病疫情信息,或者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本法规定的措施的;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

    24、的有关信息、资料的。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突发事件责任报告人是指A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突发事件监测机构C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E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分数:2.00)A.B.C.D.E. 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突发事件责任报告人是指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10.2003 年 4 月,WHO 宣布,2002 年出现的传染性非典(SARS)病原体为新的A腺病毒B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D巨细胞病毒E冠状病毒(分数:2.00)A.B.C.D.E. 解析:传染性非典

    25、(SARS)病原体为新的冠状病毒。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易感人群是A儿童B青少年C青壮年D中老年E全人群(分数:2.00)A.B.C.D.E. 解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易感人群是全人群。12.特异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 C暴露组的患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D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E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分数:2.00)A.B. C.D.E.解析:特异危险度又称绝对危险度、超额危险度、率差等,是暴露者发病率与非暴露者发病率之差。说明单纯由于

    26、暴露而增加或减少的危险度。13.某学校 119 名学生在同一餐中因食入同一种食物而相继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被诊断为一起食源性疾病,其判断是“食源性肠道传染病”还是“食物中毒”的依据是A是否均由相同食物引起B症状是否基本一致C是否有人传人现象(是否有流行病学余波)D实验室中是否检出原因微生物E是否有死亡(分数:2.00)A.B.C. D.E.解析:14.一起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为 67 人,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除采取责令停业、销毁原因食品和吊销卫生许可证等措施外,同时应按有无违法所得处以A1倍或 10005 万元罚款B25 倍或 2000 元至 3 万元罚款C35 倍或 15 万

    27、元罚款D45 倍或 25 万元罚款E45 倍或 35 万元罚款(分数:2.00)A. B.C.D.E.解析: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 1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 1000 以上 5 万元以下的罚款。15.下列有关青春期形态发育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突增女孩比男孩早 2 年左右B青春期发育可分早、中、晚三种类型C晚熟者骨龄延迟,儿童期生长水平较低,最终身高常低于平均水平D男孩最终形成身材较高大,肌肉发达,上体宽

    28、的体格特征E女性早熟者具高度的女性特征(分数:2.00)A.B.C. D.E.解析:晚熟者骨龄延迟,儿童期生长水平较低,但较晚出现的生长突增和较长的生长期,可使成年身高达到甚至超过平均水平。ADNA 损伤的错误修复B短时间内接受超过一定量的照射,许多细胞死亡或无法修复C细胞膜损伤D线粒体损伤E染色体畸变(分数:4.00)(1).电离辐射致癌的分子基础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电离辐射致放射损伤的细胞学基础是(分数:2.00)A.B. C.D.E.解析:A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完备阶段,个体在形态上达到成人水平B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完备阶段,个体在形态及功能上达到成人水平

    29、C各器官、系统的大小、长短及重量增加D各器官、系统的大小、长短及重量增加,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E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不断完善(分数:4.00)(1).生长的基本概念(分数:2.00)A.B.C.D. E.解析:生长的基本概念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大小、长短及重量增加,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2).成熟的基本概念(分数:2.00)A.B. C.D.E.解析:成熟的基本概念是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完备阶段,个体在形态及功能上达到成人水平。A钙B铁C锌D钾E钠(分数:6.00)(1).在人体骨骼和牙齿中最多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在人体骨骼

    30、和牙齿中最多的是钙;在体内参与多种酶的组成的是锌;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最多的是铁。(2).在体内参与多种酶的组成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最多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A维生素 AB维生素 B1C维生素 B2D维生素 CE维生素 E(分数:4.00)(1).构成体内脱羧酶辅酶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构成体内脱羧酶辅酶的是维生素 B1;构成体内黄素酶辅酶的是维生素 B2。(2).构成体内黄素酶辅酶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A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B抑制血

    31、红素合成过程中一系列酶C抑制线粒体内三磷腺苷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D抑制多种含巯基的酶活性,影响机体代谢E代谢物直接与体内 DNA、RNA 和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 DNA 加合物,引起 DNA 碱基配对错误,诱导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引发肿瘤(分数:10.00)(1).铅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 C.D.E.解析:铅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红素合成过程中一系列酶;锰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抑制线粒体内三磷腺苷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汞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抑制多种含硫基的酶活性,影响机体代谢;氯乙烯的毒作用机制是代谢物

    32、直接与体内 DNA、RNA 和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DNA 加合物;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机制是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2).锰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汞中毒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 E.解析:(4).氯乙烯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B.C.D.E. 解析:(5).窒息性气体的毒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 B.C.D.E.解析:A机械性噪声B流体动力性噪声C电磁性噪声D脉冲噪声E稳态噪声(分数:10.00)(1).通风机、空压机、喷射机、汽笛、锅炉排气放空等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B. C.D

    33、.E.解析:通风机、空压机、喷射机、汽笛、锅炉排气放空等发出的声音,为流体动力性噪声;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声音为电磁性噪声;纺织机械、球磨机、电锯等发出的声音为机械性噪声;声音的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变化40 分贝者为脉冲噪声;声压波动5 分贝者为稳态噪声。(2).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B.C. D.E.解析:(3).纺织机械、球磨机、电锯等发出的声音为(分数:2.00)A. B.C.D.E.解析:(4).声音的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变化40 分贝者为(分数:2.00)A.B.C.D. E.解析:(5).声压波动5 分贝者为(分数:2.00

    34、)A.B.C.D.E. 解析:A青春期开始B青春期早期C青春期中期D青春期后期E青春期结束(分数:6.00)(1).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骨骺融合,生长停止是在(分数:2.00)A.B.C.D. E.解析:青春期后期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骨骺融合,生长停止;青春期早期主要表现为生长突增,出现身高突增高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青春期中期主要表现为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出现月经初潮(女)或首次遗精(男)。(2).主要表现为生长突增,出现身高突增高峰,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是在(分数:2.00)A.B. C.D.E.解析:(3).主要表现为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出现月经初潮(女)

    35、或首次遗精(男)是在(分数:2.00)A.B.C. D.E.解析:A维生素 ABB 族维生素C维生素 CD维生素 DE维生素 E(分数:6.00)(1).参与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促进智力发育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 C.D.E.解析:参与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促进智力发育的维生素是 B 族维生素;促进钙、磷吸收,骨骼发育的维生素是维生素 D;有利于铁吸收、胶原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维生素是维生素 C。(2).促进钙、磷吸收,骨骼发育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有利于铁吸收、胶原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维生素是(分数:2.00)A.B.C. D

    36、.E.解析:16.属于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食物有(分数:2.00)A.大米B.鸡蛋 C.牛奶 D.大豆 E.白菜解析: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食物有鸡蛋、牛奶和大豆。17.柿子椒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为(分数:2.00)A.蛋白质B.脂肪C.膳食纤维 D.维生素 C E.胡萝卜素 解析:18.豆油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为(分数:2.00)A.多不饱和脂肪酸 B.蛋白质 C.维生素 AD.钙E.维生素 E解析:豆油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19.以下属于纯热能食物的是(分数:2.00)A.花生油 B.玉米C.白糖 D.食盐E.西红柿解析:20.海产鱼类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为(分数:2.00)A.优质

    37、蛋白质 B.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C.纤维素D.维生素 D E.碘 解析:海产鱼类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为蛋白质、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 D 和碘。21.下列属于水质物理性状指标的有(分数:2.00)A.浑浊度 B.水温 C.味 D.硬度E.pH解析:水质物理性状指标有水温、色、味和浑浊度。22.预防氟斑牙的主要措施有(分数:2.00)A.饮水除氟 B.饮水加氟C.饮水加钙D.改用低氟水源 E.改用高氟水源解析:23.下列属于水介传染病的是(分数:2.00)A.脊髓灰质炎 B.霍乱 C.艾滋病D.流行性感冒E.伤寒和副伤寒 解析:24.集中式供水的水源选择要遵循的原则是(分数:2.00)A.不必进行净化处理B.水量充足 C.水质良好 D.便于防护 E.技术经济上合理 解析:集中式供水的水源选择要遵循的原则是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和技术经济上合理。25.公共场所人群的特点为(分数:2.00)A.停留时间相对比较短 B.流动和交换频繁 C.无人际从属关系 D.有职业和民族之分E.有年龄和性别之分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知识-6-(2)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