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24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2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24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2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分数:2.00)A.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B.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C.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E.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
2、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批准的部门是(分数:2.00)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E.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中,对疑似患者(分数:2.00)A.予以隔离治疗B.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C.予以强制隔离治疗D.予以严格隔离治疗E.予以医学观察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分数:2.00)A.县级人民政
3、府决定本辖区的疫区宣布B.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本辖区的疫区宣布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D.乡级人民政府即可决定本辖区内乙类传染病的疫区宣布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疫区宣布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发生哪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可以决定对疫区实施封锁(分数:2.00)A.甲类、乙类和丙类B.甲类、乙类C.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D.甲类E.乙类和丙类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所在地县
4、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分数:2.00)A.在 1 小时内B.在 2 小时内C.在 6 小时内D.在 12 小时内E.在 24 小时内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追究法律责任是(分数:2.00)A.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B.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C.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D.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E.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水俣病的发病原因
5、是(分数:2.00)A.慢性砷中毒B.慢性镉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E.慢性汞中毒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对乙类传染病中,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病种是(分数:2.00)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艾滋病E.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0.2002 年 11 月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非典型肺炎(SARS),其病原类型为(分数:2.00)A.衣原体B.支原体C.病毒类D.细菌类E.真菌类
6、11.某部门 80 名职工晚餐聚餐后,后半夜至清晨先后有 57 人就诊,临床表现基本为腹痛、腹泻、发热,白细胞数增高,应首先考虑的是(分数:2.00)A.病毒性食物中毒B.病毒性传染病C.细菌性食物中毒D.化学性食物中毒E.诱导性癔症发作12.某单位餐厅午饭后 12 小时,多数就餐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发黑、腹痛、腹泻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细菌性食物中毒B.急性传染病C.病毒性食物中毒D.食物过敏症E.化学性食物中毒13.某食物中毒疑似案例在调查处理时无法获得有效的临床标本和食品标本,因而实验室资料不能支持或否定是否为食物中毒,在这种情况下,下列资料最为重要的是(分
7、数:2.00)A.患者临床表现的分析资料B.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资料C.患者与进食关系的分析资料D.流行病学分析资料E.患者病程的分析资料14.有关儿童肥胖,错误的认识有(分数:2.00)A.与运动过少有关B.是身体健康的表现C.是无节制饮食的结果D.是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结果E.与遗传因素有关15.关于体育锻炼对生长发育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促进新陈代谢B.促进呼吸功能及心血管发育C.可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使神经活动更加协调D.可使性发育较早发生,发挥更大的生长潜力E.使骨骼增粗、骨髓腔增大,使骨皮质增厚,骨密度增加 A.优质蛋白质 B.必需脂肪酸 C.膳食
8、纤维 D.钙 E.维生素 A(分数:6.00)(1).以上五种营养物质,马铃薯中含量最多的是(分数:2.00)A.B.C.D.E.(2).以上五种营养物质,鸡肉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分数:2.00)A.B.C.D.E.(3).以上五种营养物质,猪肝中含量最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分数:2.00)A.B.C.D.E. A.佝偻病 B.贫血 C.夜盲症 D.脚气病 E.坏血病(分数:4.00)(1).人体维生素 C 严重缺乏时可引发(分数:2.00)A.B.C.D.E.(2).人体维生素 B 1 严重缺乏时可引发(分数:2.00)A.B.C.D.E. A.0.5Gy B.1.0Gy C.2.0Gy D
9、.4.0Gy E.6.OGy(分数:4.00)(1).诊断放射性白内障的累积剂量下限为(分数:2.00)A.B.C.D.E.(2).诊断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下限剂量为(分数:2.00)A.B.C.D.E. A.1mSv B.20mSv C.50mSv D.15mSv E.500mSv(分数:4.00)(1).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用于公众的 5 年平均剂量限值(有效剂量)为(分数:2.00)A.B.C.D.E.(2).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用于职业照射的年剂量限值(有效剂量),任何单独一年不超过(分数:2.
10、00)A.B.C.D.E. A.前瞻性调查方法 B.横断面调查方法 C.回顾性调查方法 D.半纵向调查方法 E.追踪性调查方法(分数:6.00)(1).在较短时间内,在一定地区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几项指标进行一次性大数量调查是(分数:2.00)A.B.C.D.E.(2).调查目的是通过观察发育动态,制定生长速度正常值;通过对某一发育全过程的连续观察,揭示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系统深入地分析某些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的调查方法是(分数:2.00)A.B.C.D.E.(3).目的是克服调查所需年限太长和观察对象易流失;利用相对较短暂的时间,取得动态变化结果的调查方法是(分数:2.00)A
11、.B.C.D.E.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分数:6.00)(1).以个体为单位随机抽取,即(分数:2.00)A.B.C.D.E.(2).按城乡、年龄、性别等分类,再随机抽取,即(分数:2.00)A.B.C.D.E.(3).随机抽取某一人群全部调查,即(分数:2.00)A.B.C.D.E. A.周围神经炎、腹绞痛、贫血 B.兴奋、激动、情绪不稳定、震颤、口腔炎症等 C.嗜睡、失眠、头痛、乏力、四肢僵直、动作缓慢、语言含混不清并伴有震颤、不自主哭笑等锥体外系表现 D.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肤黏膜呈樱桃色等 E.毒蕈碱样症状、烟
12、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分数:10.00)(1).氰化氢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B.C.D.E.(2).慢性锰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B.C.D.E.(3).慢性汞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B.C.D.E.(4).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B.C.D.E.(5).铅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B.C.D.E. A.中暑 B.噪声性耳聋 C.局部手臂振动病 D.矽肺病 E.高原病(分数:10.00)(1).铸造清砂、配砂作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是(分数:2.00)A.B.C.D.E.(2).在青藏铁路
13、施工过程中应当预防的职业病是(分数:2.00)A.B.C.D.E.(3).使用风铲、风动工具应当预防的职业病是(分数:2.00)A.B.C.D.E.(4).空压站、冲压车间作业应当预防的职业病是(分数:2.00)A.B.C.D.E.(5).夏季室外露天作业应当预防的职业病是(分数:2.00)A.B.C.D.E.16.维生素 B 2 的良好食物来源是(分数:2.00)A.小麦B.鸡蛋C.牛奶D.苹果E.韭菜17.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为(分数:2.00)A.猪血B.黄花鱼C.牛肉D.植物油E.白糖18.在体内具有抗氧化特性的营养素为(分数:2.00)A铁B硒C钙D.维生素 CE.维生素 E19.人体
14、热能消耗基础代谢高低的影响因素是(分数:2.00)A.性别B.年龄C.体育运动D.体表面积E.疾病20.平衡膳食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为(分数:2.00)A.供给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素B.各种营养素间的比例均衡C.合理的烹调加工D.尽量生食以保留营养素E.一日三餐,热能分配比例适宜2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目的是(分数:2.00)A.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B.处罚公共场所经营者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行为C.消除或者减轻影响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D.预防和控制疾病E.保持和增进人体健康22.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在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疾病有(分数:2.00)A.痢疾B.冠心病C.化脓性
15、皮肤病D.病毒性肝炎E.白血病23.需要进行化妆品卫生许可的项目有(分数:2.00)A.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B.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C.国产普通化妆品D.化妆品经营企业E.化妆品生产企业24.化妆品必须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学质量,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分数:2.00)A.粪大肠菌群B.真菌C.酵母菌D.铜绿假单胞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25.化妆品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的化妆品有(分数:2.00)A.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所生产的化妆品B.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C.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普通化妆品D.有可能引起特殊人群不良反应的化妆品E.未注明生产日期的化妆品公共卫
16、生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2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分数:2.00)A.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B.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C.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E.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
17、、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批准的部门是(分数:2.00)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E.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体办
18、法由国务院制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中,对疑似患者(分数:2.00)A.予以隔离治疗B.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予以强制隔离治疗D.予以严格隔离治疗E.予以医学观察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公共卫生 主治医师 专业 实践 能力 24 答案 解析 DOC
